收藏 分享(赏)

语文卷·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12月月考(2017.1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88969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卷·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12月月考(2017.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卷·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12月月考(2017.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卷·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12月月考(2017.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卷·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12月月考(2017.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卷·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12月月考(2017.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 学年度王杰中学 12 月月考卷班级_姓名_考试号_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45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 (27 分)选择题1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 句读之不知。C.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故乡真小,小得只盛下两个字 故乡。 (夸张)B. 在一个男孩的青春王国里,常常活跃着篮球、单车,还有一袭青青衣裙。 (借代)C. 尽管春天来了,这个老人却没有一片

2、药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 (比拟)D. 长江浩荡东流,行驶在江面上的轮船仿佛那一叶叶的扁舟。 (比喻)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7 年度诺贝尔文学获得者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热爱音乐,喜欢创作歌曲,曾为爵士女歌手斯黛茜肯特作词,甚至被应邀参加皇家音乐会。B. 在共享单车带给民众方便的同时,也把国民素质丑陋的一面照得通透,给社会环境与安全提出了新的治理命题,即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里。C. 被贴上“油炸” “添加剂”等标签的传统方便食品,不能满足人们绿色生活、健康发展的需求,造成了方便食品行业如今江河日下的困顿。D. 9 月 21 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 3

3、50 公里时速运营,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身处异地,绵绵不绝的常常是对家乡的思念。 。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并不会随时间而流逝或许是故乡常见的一种食物,村边的一棵树,一条河相反,离乡越久,记忆越深,那些人事景物仿佛早已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也可能是一次庙会,一场秋雨想家的时候,总是会忆起一些具体事物和场景A. B. C. D. 5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这三副对联依次是(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常向秋山寻妙句

4、 又驱春色入毫端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 B. C. D. 6下列各句加横线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望西山,始指异之 舞幽壑之潜蛟 C日削月割 箕踞而遨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B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C思厥先祖父(其) D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边际)8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适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

5、恒,同样会收获成功。B.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梅葆玖是梅兰芳先生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美景就会时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 。 , ,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

6、同的重要载体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一)(15 分)六国论 苏 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

7、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

8、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0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韩、魏不能独当秦 当:抵挡B藉之以蔽其西 蔽:以为屏障C以二国委秦 委:委托D 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阴:暗暗地,暗中地1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五倍之地 以攻山西千里之秦B盖未尝不咎

9、其当时之士 且不知天下之势也C而不免于灭亡 而见利之浅D常为之深思远虑 彼秦者将何为哉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从韩、魏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出发,论证了六国之所以先后覆灭,是由于将相谋士目光短浅,缺乏政治远见,胸无韬略,不能联合抗秦。B北宋在军事上长期积弱,不能自振,辽和西夏屡屡袭扰,苏辙的议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C苏辙此文着重论述韩、魏地位及“礼天下之奇才”的重要性,只是针对北宋的形势而言的,用语比较含蓄。D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从正、反两方面反复对照,逻辑严密,气势奔放,体现了苏辙散文笔力雄健的特点。13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苏洵的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是哪一

10、句话? (2分)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 分)(2)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2 分)(二) (12 分)放鹤亭记 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 然 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日“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

11、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日:“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 、 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 ,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日:“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

12、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放鹤亭记 。1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B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C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 、 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C宜若

13、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7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 (2 分)18请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2 分)(2)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 (2 分)三、 (8 分)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_ 。 (荀子劝学 )(2)生乎吾后,_,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3)纵一苇之所如,_。 (苏轼赤壁赋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 ,谁得而族灭也?(苏轼赤壁赋 )(5)_,用之如泥沙。 (杜牧

14、阿房宫赋 )(6)各抱地势,_ 。 (杜牧阿房宫赋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 (辛弃疾永遇乐 )(8)_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四、 (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野 姜 花林清玄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老人想:这种长在野

15、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 ”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蝶

16、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

17、见,江上数峰青。 ”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 ”竟把她感动得眼中含泪,她说:“

18、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 ”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 ”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

19、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魅力。(13)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2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 文章的前三段记述了卖野姜花老人的事情,语言清晰,淡雅。富有诗意,展现出野姜花的特点,并引出下文有关花的记忆。B. 我送玫瑰花给以为女性长辈,没想到竟使他感动得哭泣,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她很久没有收到玫瑰花,而更多的是她对美好青春的卷帘和感伤。C. 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冯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

20、技艺流散和岁月流逝的感伤,是情感的表达含蓄深沉,有一种衰而不伤的效果D. 文章 1 2 节对卖野姜花老人的叙述是实写,而后文全是虚写,如对有关水仙花,玫瑰花。玉兰花和野百合的叙述,虚实结合、使文章有一种是虚幻几的梦幻美。21作者笔下的野姜花是可爱的,那么它可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加以归纳分析。(4 分)22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野姜花,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其它的花,记述和花相关的事,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6 分)五、(70 分) 话题作文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的成长不只是身体的成长,还是心灵的成长。心灵的成长需要心灵与外界的碰撞。读一本好书,经历一件特殊的事情,认识一个人,游览一

21、个地方,参加一次活动,甚至一次特殊的谈话都会让我们刻骨铭心,从而得到人生滋养,精神成长。请以“心灵的碰撞”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题材,准确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掌握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句式为介词结构后置句。A 项为判断句。B 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介词结构后置句。D 项为定语后置句。故选 C。2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比喻,是将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有相似点,却必须本质不同。而 D 项,将江面上的轮船看作扁舟,是同一类事物。3

2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分析。A 项主客体颠倒,去掉“被”或者“应” 。B项主语缺失,主语是“共享单车” ,应该改为“共享单车在” 。C 项成分残缺,应该在“造成”前面加上“这” 。4C【解析】试题分析: “具体事物和场景”总领整个语段,放在开头;“或许是”承接前面的“是” , “也可能是”承接前面的“或许是”一组;“并不会” “相反”照应成为一组。由此得到答案 C。5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各副对联的内容同各种单位的特点的相似性。题中,中的“留住”一词同“摄影”有关;中的“古今学术”同文学术有关;中的“寻妙句”同文学社有关;中的“雁寄”同邮递有关;中的“装谁像谁”同戏

23、剧社有关。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C 名作状。A 名作动,名作状;B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D 名作动,形容词作名词。【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A名词类:1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3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的使动用法。B动词类:1动词作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3动词的

24、为动用法。C形容词类: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动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数词活用。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D 项“际”交会。【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

25、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8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 ,首先应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诗句中涉及的时间、季节、景物以及情感,然后再分析所给的语境。A 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这两句诗提示人们: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要看到“沉舟”旁的“千帆过” , “病树”前头的“万木春” ,损失是常有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

26、和勇敢者在一起。C 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如”意思是“像” ,可见并不是春风,也不是春季,此句是写雪景,应属于秋冬季节,季节不对。D 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语段的中心是“二十四节气” 。从标点符号来看,备选的六句应分为两个部分,浏览所给的句子,是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介绍;是针对其影响和价值进行介绍;是说“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区域,应放在开头,说其应用,与后面三句的价值相连,由此可以选出答案。10C11

27、B12C13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4(1)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2)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解析】10试题分析:C 委:对付。词义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而且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阅读中,不能把古汉语两个单音词,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阅读时要培养逐字审视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理解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1试题分析:A以:介词,凭借 /连词,来;B之:结构助词,

28、的;C 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为:介词,替/动词,做。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2试题分析:礼天下之奇才”和“针对北宋的形势而言”错。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13试题分析:中心论点往往处于文章开头的位置,本文第一段“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即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4试题分析:文言句子的翻译要三落实:1落实关键实词的翻译。关键实词的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难点,也是 得分点。考查涉及通假字、偏义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等多个考点。无论考到那

29、一点,都必须利用语境来理解、来推测,必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2落实关键虚词的翻译。高考文言文的翻译主要落实文言实词,但并不等于说可以忽视文言虚词。一定要依据语境,准确而鲜明地译出其意。其它虚词,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须译出的不可强行译出。3落实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文言有许多特殊句式,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参考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

30、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

31、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

32、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

33、悲哀啊! 15D16C17流露出隐居出世思想。文章指出,君主可以因好鹤与纵酒而败乱亡国,隐士却可以怡情全真。作者想以此说明: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18 (1)独自整日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2)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3)我自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点不同常态的山水,都被我享有了。【解析】15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

34、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A 项“东” 前句译为东面,后句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军。B 项“际” ,前句译为相接,春夏之交,草木茂盛,与天相接;后句译为天际。C 项“从” ,译为使动用法,使跟从;后句译为跟从。D 项“和”译为附和。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6试题分析: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A 项“以” ,译为介词,用

35、。B 项“所” ,不译。C 项“而”连词,前句表示并列关系;后句表示修饰关系。D 项“于” ,译为在。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主要是分析语段的思想情感,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内容可以明确看出,君主可以因好鹤与纵酒而败乱亡国,隐士却可以怡情全真。作者想以此说明: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此题难度适中。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

36、综合 C。18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日” ,名词作状语,“履” ,名词作动词。第二句中“黄冠” “草屦” , “葛衣”前补出相应动词, “鼓” 。 第三句中“凡是” , “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 “有” ,享有,被动句。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文言文翻译】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 (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

37、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 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 诗经上说:鹤在深

38、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 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 、 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 ,卫武公作抑 ,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西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 ”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

39、放鹤、招鹤之歌: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19 (1)金就砺则利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凌万顷之茫然 (4)取之无禁 (5)取之尽锱铢 (6)钩心斗角 (7)赢得仓皇北顾 (8)故国神游【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砺” “ 凌” “ 锱铢” “钩” “ 仓皇”的写法。2

40、0D21外形特点看姜花的花像停在绿树上的轻业小白缺螺,野姜花的叶子像准备出航的。气味特点野姜花散发出来的气味不仅特别的香。而且清新。国野美花勾连看过往的岁月,设液着甜蜜的回忆。22好。这篇文章的题目虽然是“野姜花”但是其表达的主旨却是花的故事所展现的对温馨、浪漫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善”的人性, “美”的人情的褒扬。 前三段就已经通过野姜花将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后边所写到的水仙花、玉兰花和野百合的故事不仅不会对主题造成冲击,反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与前文写到的“野委花“相互映村,凸显了本文的主题。【解析】20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

41、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 ,是“一项”还是“两项” 。本题中,D 项, “而后文全是虚写”错误,第四段“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 ,说明本段文字属于回忆性的文字,这是虚写;如第七段“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 ,第十段“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等,这些文字都是实写。2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笔下的野姜花是可爱的,那么它可爱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考查学生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先找出描写野姜花的句子,第四段的开头说“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 ,可以顺着这句话往下找, “野姜花的

42、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 “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 ,第六段“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第七段“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 ,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2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野姜花,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其它的花,记述和花相关的事,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这是考查对文本内涵的探究,以及材料安排的用意。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本文的主旨

43、,从文章来看,作者借写野姜花来表现人们对美好温馨生活的追求,对美好人性的赞扬。写其他的花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通过对几次“买花” 、 “送花”经历和感受的叙述,丰富了“花”的内涵,从而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与前文写到的“野姜花”相互映衬,凸显了主旨,展现了人们对温馨、浪漫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善”的人性的感悟,对“”的人情的褒扬。结构上:不同的花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从“通化”到“复兴甫路”再到“东澳乡”,时空的转换让文章结构错落有致,色彩斑斓。23心灵的碰撞当两块石头相互碰撞时,会产生耀眼的火花;当水滴碰撞湖面时,会溅起无色的水花;当手指碰撞琴弦时,会弹出美

44、妙的音符;当心灵相互碰撞时会产生什么呢?有这样一个故事:语文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一位导游带领一群游客去参观悬崖边上的瀑布。到达观赏台时,游客们吵的吵,闹的闹,根本无法听见导游的安全提示。导游该怎么办?”“他应该拿扩音器大声说!”“他应该挥动手中的旗子叫大家过来安静,听他讲!”接着,老师说;“这个导游对游客们说:如果我们能再安静一点的话,就可以听到更宏伟的瀑布声了! ”这不是名人名事,但却可以从导游声中看出,感受出一片温暖。他如果拿扩音器大声说,可能会使游客更加烦躁,无法听进去;如果他挥动子,可能有些人会看不见,不能得到安全保障。相比之下,导游那句巧妙的话更暖,更妙。这是导游

45、和游客之间的对话,也是他们心灵之间的碰撞,撞出的是温心的提示。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日本有一名飞行员,先前他去参加竞选,信心十足的他第一轮就被落选,沉重的打击使他失去了以往的信念。朋友们都为他总结失败的教训,而他心烦意乱,对他的朋友开始烦躁,而不解的朋友使他失去了生活的理智。那天,他去一家商店购物,一位认识他的管理员对他说:”谢谢你的光临。我希望看到以前满脸笑容的你。 ”从此,他开始进入状态,开始努力工作,终于在第二年的选拔赛中轻松夺冠,他的生活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他的话感动了他吗?不!是话中的温暖感动了他。一句似曾平凡的话,却对于飞行员来说有着如此大的魔力,是话的力量使他翻了一个身,使他重新面

46、对生活,正视失败,逃离困境。这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对话,也是他们心灵之间的碰撞,撞出的是感动的胜利。心灵之间的障碍,靠碰撞销毁;心灵之间的忧愁,靠碰撞消除;心灵之间的误!解,靠碰撞感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带材料型的话题作文,要求以“心灵的碰撞”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根据材料“人的成长不只是身体的成长,还是心灵的成长。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点“心灵的成长需要心灵与外界的碰撞” ,而“外界的碰撞”可以是“读一本好书,经历一件特殊的事情,认识一个人,游览一个地方,参加一次活动,甚至一次特殊的谈话”等,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即可。注意要求:(1)文体鲜明,具备记叙文的要素;(2)要有叙与悟的“碰撞” ,叙要清楚,悟要扣叙;3)选材要突出滋养人生精神的主题。点睛: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 “择其一点,不及其余” ,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 。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 800 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 ,只求“一针见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