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85881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2018 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议。这些争议,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随着思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更加开放。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颂美王朝君国的作品为数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显盛。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

2、的程度。中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世,更多末世景象与情怀。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致力于新题材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代展示

3、得最为明显。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演革的过程。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魏晋文学自觉,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也更复杂。不同的身份意识影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赋体演革的停滞让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而对于唐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幸运。唐赋因时代精神的影响与个体意识的彰显而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较之汉赋的雄霸夸饰与六朝赋的繁缛绮丽,唐赋康健朗畅,更可贵的是唐赋风格多元多貌,并有着时代与个人的特质。总言之,唐

4、赋对王朝盛衰、江山风物、社会生活、个体情怀的铺陈,表征了多元多貌的政治形态、礼仪制度、文化谱系、身份意识,展示了唐朝与唐人开放的胸襟、革新的精神、批判的意识、家国与个我并重的情怀。唐赋赋体的集成、对赋艺的探索、辞赋大家的出现与赋体风格的形成,也造就了它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摘编自刘伟生唐赋:多元多貌 广纳万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两种说法都毫无道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B. 随着思想的开放与赋研究的深入,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C. 盛唐时代,赋体创作不受题材的限制,达到一切可写的都可以入赋的程度。D. 晚唐时期

5、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提出了在思想更加开放、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须对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重新估量的问题。B. 第段肯定了唐赋在题材上的突破及新题材的开创的贡献,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C. 第段从作家身份的角度论述了唐赋作者身份的不同及其对赋作所带来的影响。D. 最后一段总结了唐赋的发展变化特点,得出了唐赋“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的结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赋的体裁与题材一样,承旧而出新,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B. 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可见唐赋

6、的表现手法与以往也会有所不同。C. 唐代辞赋大家打破了魏晋时期高门士族居多的状况,出现了各种身份的辞赋大家。D. 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革的停滞。【答案】1. C 2. B 3. D【解析】1. 试题分析:A 项, “两种书法都毫无道理”理解错误,原文“不无道理”的意思是在当时都有自身的理由。B 项, “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于文无据。D 项, “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错误,原文“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2. 试题分析:“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错误,于文无据。3. 试题分析:赋体的演革到唐代

7、已达极致与赋体演革的停滞之间无因果关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

8、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

9、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

10、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

11、、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第一段中,作者将自己不懂得珍惜曾拥有的事物的原因归结为:实用主义的评价标准和喜新厌旧的心态。B. 文中提及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只是诸如鸟声、榆树、土墙、炉灶、月光等可看、可听、可触的有形之物。C. 本文笔触细腻、细节生动、善用修辞,第二段就用了拟人、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D. 本文立意深刻,作者没把重心放在反复吟咏对故乡的怀念上,而是更理性地探究思乡之情产生的

12、原因,家园之于人的意义。5. 本文展现了作者对“今生今世的证据”情感态度,请就此梳理文章思路。6. 结合全文,概括说明作者为什么需要今生今世的证据?【答案】4. B 5. (1)作者以离开故乡时不懂珍惜过往生活证据的懊悔开篇;(2)接着表达没留下证据便无法印证过往生活和内心生存的茫然,然后表达能证明过往生活的外物证据的消失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的无奈;(3)最后表达出对家园证据废失,思乡之愁和精神无处皈依的担忧失落。 6. (1)因为故乡曾经拥有的和熟悉的人事景物来可以证明自己过去的成长和生活。 (2)因为过往生活中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可以证明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存在。 (3)表达作者对不忘

13、过往,坚守故乡和精神家园的警醒。【解析】4. 试题分析:文中的证据既有诸如鸟声、榆树、土墙、炉灶、月光等有形之物,也有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等无形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5.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概括“情感态度” ,注意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划分,然后提取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懊悔” “茫然” “无奈” “担忧” “失落” 。点睛: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6. 试题分析:主要概括“故乡曾经拥有”的东西可以证明自己过去的成长和生活,证明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存在,

14、进而表达作者“对不忘过往,坚守故乡和精神家园的警醒”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学会联合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调查显示,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 31-40 岁(80.8%) ,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 21-25 岁(60%) ,在这一群体中,仅有 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 49 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适合的商机,比如有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好的政策机遇,

15、另有 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摘编自 2017 年 4 月 1 日光明日报 )附图:材料二: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鼓励以及工商注册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全国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而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对

16、的首要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蓉华针对一些学生落入信贷陷阱的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保护大络借贷平台。她建议将大络金融借贷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从校园开始培养大学生增强诚信意识。(摘编自 2017 年 3 月 20 日中国工商报网完善信用体系 助力创业创新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您认为政策效果会如何?杨德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以休学创业来说,学生在创办、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能够再回到学校,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因为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一种保护。我曾与斯坦福大

17、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合作进行过一项研究,在对多种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能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制度,会使处于其中的人们更愿意去创业,创业效果也会更好。允许休学创业等许多新政策就属于这类性质的制度,肯定能够鼓励一部分人去创业。当然,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摘自 2017 年 4 月 6 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陈博群是安徽师范大学 2013 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他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这令他振奋。他在校期间经历了数次创业。在这个最好的创业时代陈博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络平台“点小二”,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陈博群此前

18、的不少创业伙伴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他们发现,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已经通过创业获得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从和人打交道到发掘市场需求,他们都已在创业期间实践过了。(摘编自 2017 年 3 月 16 日新华网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7. 下列关于对大学创业的建议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对创业的推动作用,还要树立起创业后继续学习的意识。B. 大学生创业应注重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报税、企业运营、与人打交道、发掘市场需求等经验都很重要。C. 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除了要善于捕捉商机,更要有创业热情。只要有

19、热情,就有屡败屡战的勇气。D. 大学生创业要端正心态,要有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认识,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 材料一的调查对象是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创业者是主动创业,只有少部分是被动创业。B. 材料二引用国家工商总局的研究报告,材料三引用专业研究人员的访谈内容,显示信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C. 材料一表明创业时机选择很重要,材料四报道陈博群创业失败的经历,意在提醒在校大学生创业需谨慎选择时机。D. 在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四家媒体关注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都进行了相关报道,表现出较强的时效性。E. 四则材料都呈现了大学

20、生创业的现实状况,直面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客观性较强。9. 根据材料二、三,请概括可用以鼓励帮助大学生创业的举措。【答案】7. C 8. BD 9. 帮助解决启动资金缺乏的难题;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保护大络借贷平台(不上当受骗) ;将大络金融借贷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从校园开始培养大学生增强诚信意识(守信还贷) ;允许休学创业。【解析】7. 试题分析:无中生有, “更要有创业热情”文中没有相关阐述。8. 试题分析:A 项,调查对象是青年创业者。C 项,材料四是为了说明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E 项,材料三不是呈现的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而是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的

21、效果。9. 试题分析:注意对材料相关题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然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答出“解决资金缺乏” ,从政策的角度答出“允许休学创业” ,从培训的角度答出“增强大学生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 “增强诚信意识”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

22、题注意从政策、培训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概括。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擢进士,调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赂吏,将创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创也。 ”卒不能夺。王安石为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 。章惇讨五溪,檄执中取大田、离子二峒。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录功当迁秩,辞以及父母。就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诸县牧地,民耕岁久,议者将取之,当夷丘墓,

23、伐桑柘,万家相聚而泣。执中请于朝,神宗诏复予民。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请选人由县令、录事参军致仕者,升朝籍,得封其亲。兼徐王府侍讲、翊善,迁起居舍人、起居郎,权给事中。有司以天下谳狱失出入 注 者同坐,执中驳之曰:“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 ”进中书舍人。邢恕遇赦甄复,执中言:“恕深结蔡确,鼓唱扇摇,今复其官,惧疑中外。 ”迁刑部侍郎。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明年,谈笑而逝,年六十三。论曰:宋之人才自祖宗

24、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有删改)【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把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把轻罪判为重罪。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B.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C.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

25、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D.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B.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C. 元祐,年号。古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可能会更改年号。D. 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乔执中工作勤奋,善于治理。他任五经讲书

26、时,五年没请假;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他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B. 乔执中嫉恶如仇,为人刚正。有富人贿赂官员,想借造桥取利,他不怕丢官,坚决反对;他反对恢复邢恕的官职,认为这会引起疑心。C. 乔执中为民请利,恪尽职守。有人提议收回各县牧地,他上奏朝廷请求还给百姓;黄河决口,他不顾危险登上堤坝,给众人做榜样。D. 乔执中反对滥刑,宽厚为怀。有人把“出罪” “入罪”同等对待,他认为这种行为会使百姓纷纷犯罪;他掌管刑狱时洗清了很多冤案。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2)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答案】10.

27、 B 11. A 12. D 13. (1)王安石任群牧判官,看到(乔执中)后器重他,让自己的子弟和乔执中交往。 (得分点:为、器、游)(2)通往峒的路非常危险,时间临近,乔执中只是派一个校官跑去晓谕他们的首领,就一个个来归顺。 (得分点:迫、走、相率)【解析】10.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

28、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句子中的“岂” “然” 。11. 试题分析:“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错,科举制度产生前已有太学。12. 试题分析:“这种行为会使百姓纷纷犯罪”错,乔执中认为这不是爱护生命使百姓融洽的做法。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为”译为“任” 、 “器”译为“器重” 、 “游”译为“交往” 、“迫”译为“临近、迫近” 、 “走”译为“排遣” 、 “相率”译为“接连” 。参考译文: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进入太学,补为五经讲书,五年没有请过假。王安石任群牧判官,看到(乔执中)后器重他,让自己的子弟和乔执中

29、交往。选取为进士,调任须城主簿。当时大举兴起黄河劳役,管劳役的人不能胜任,一天晚上,劳工混乱溃散,就造成大案。乔执中前去代替管劳役的人,终于安定下来。富人贿赂官吏,打算在居住区建桥来骗取利益,乔执中上奏疏陈述这事的害处,使者上奏官吏的意见同意建桥,乔执中说:“我的官职可以去掉,桥不能建。 ”最终没有建桥。王安石掌管政事,引荐乔执中编辑修改熙宁条例 。章惇讨伐五溪,发文命令乔执中攻取大田、离子二峒。通往峒的路非常危险,时间临近,乔执中只是派一个校官跑去晓谕他们的首领,就一个个来归顺。记录乔执中的功劳应当升官,把恩惠转给父母。就地任转运判官,征召担任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各县的牧地,百姓长期耕作,

30、有人提议要收回,要铲平坟墓,砍掉桑木、拓木,众多人家聚在一起哭泣。乔执中向朝廷请求,神宗下诏(把牧地)重新给百姓。改任提点京西北路刑狱。当时黄河在广武决口,用埽筑成的堤坝非常危险,大家聚在一起不敢上去。乔执中不顾这些,站在堤坝上,大家跟随他像蚂蚁一样附在上面,不到一天用埽筑成的堤坝建成。元祐初年,担任吏部郎中,请求候选官员由县令、录事参军退休的,升为朝官,得以加封他们的父母。兼任徐王府侍讲、翊善,升为起居舍人、起居郎,代理给事中。有官员把审判案件,判重了的和判轻了的,判同等罪,乔执中驳斥他们说:“先王从重处罚把人重判的,从轻处罚把人轻判的,这是慎重使用刑法的极至。现在一旦同等判罪,恐怕从此法官

31、不再愿意让罪人活下去,这不是爱护生命使百姓融洽的本意。 ”升为中书舍人。邢恕碰上赦免,经审查后复职,乔执中说:“邢恕和蔡确实交接很深,摇旗呐喊,现在恢复他的官职,担心会使朝廷内外疑心。 ”升为刑部侍郎。绍圣初年,乔执中凭宝文阁特制的身份出任郓州知州。乔执中宽厚有仁慈之心,多次掌管刑法案件,洗清罪名使人活下来的数以百计。第二年,谈笑着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评论说:宋朝的人才,从祖宗培养,到了中期,很兴旺。乔执中始终不改变他的操守,真是难得啊。章衡想恢复山后八州,给国家打开了灾祸。但是瑕不掩瑜,其他的好的地方也有可以称赞的。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闻道长安似

32、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 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 有所思。【注】秋兴八首是公元 766 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平居:这里指家园。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B. 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C. 颔联中

33、“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D.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E. “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15. 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案】14. AC 15. 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 “长安似弈棋” ,吐蕃、回纥不断入侵,诗人忧思国运今非昔比。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虽有报国之志,无奈宦官当道,无力报国,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解析】14. 试题分析:A 项, “闻道”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

34、态度,而不是强调事情并无依据。C 项,“衣冠”应是借代。15.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国家局势动荡” “飘零夔州” “宦官当道,无力报国”等原因。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后的注释进行分析。名句名篇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35、 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到近郊去, “_”,腹中还很饱;到百里之外去,则要做“_”的准备;到千里之外去,则要做“_”的准备。(2)杜甫春望中,写战乱不断,家人音信极其珍贵的句子是“_,_” 。【答案】 (1). 三餐而反 (2). 宿春粮 (3). 三月聚粮 (4). 烽火连三月 (5). 家书抵万金【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到百里之外去” “到千里之外去” “家人音信极其珍贵” ,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宿” “抵”的写法。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6、。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身份,竟可以在皇上面前说话一言九鼎?理想中是“铿锵玫瑰” ,现实里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 ,女子三大球缺关注,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却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盲目“跟榜” ,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在法兰西大球场入口,工作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认真检查着进来的每一名球迷和记者,包括采访器材。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

37、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使用正确。“判若云泥”形容差别大。使用正确。 解析:“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使用正确。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义。“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使用错误。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使用错,应用“曲突徙薪”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是每年非法进入中国的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国,被以粗放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继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B. 针对长

38、江流域当前汛情,国家防总指示长江防总加强预报预测,优化水利骨干控制工程调度和防汛抢险各项责任,严防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C. 了解作为青藏高原屏障的贡嘎山的生态情况,对研究横断山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以及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D. 公立医疗机构由于总体处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垄断地位,少数医疗机构抵制付费方式改革,不愿意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或者推诿病人、转嫁费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成分残缺。在“被以粗放的方式”前加“这些塑料垃圾” 。B 项,搭配不当。 “优化”与“责任”不搭配。D 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把“由于”移到句首。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

39、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D 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云南邀请中国作协老作家李凖、老诗人李瑛等一批著名作家访问昭通,我也忝列其中。B. 他说:“当我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赏光接受了球队的邀请”C. 为回馈新老客户,增进与客户之间的感情,本专营店开展上门惠顾活动,服务到家。D. 修改是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

40、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斧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项,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B 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C 项,惠顾: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D 项,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人眼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_,而眼睛调节焦距是通过调节眼球内晶状体的凸出来完成的。年轻时,_,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密度增加,弹性逐渐下降,调节的范围越变越小,_。【答案】 (1). 需要不停地调节焦距 (2). 晶状体密度小,弹性良好 (3)

41、. 因此就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调节焦距” ,第空注意后面的“晶状体密度增加” ,第空注意前文“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认识语言的美,能帮助人更好地走向美的世界。理解语言的情感色彩,就能体会到语言的美,孩子们一旦发现了语言的美,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孩子会热情地收集词汇、成语、优美的句子,背诵经典的诗词,而语言的贫乏,常常使一些孩子用不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或与人交流。甚至一些成年人,在球场上竟然集体用所谓的“国骂”来表达自己

42、的感情,这都是语言贫乏惹的祸。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不一定能体会到语言的美。【答案】发现了语言的美,不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用“国骂”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一定是语言贫乏惹的祸。【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孩子们一旦发现了语言的美,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这都是语言贫乏惹的祸” 。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隨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一本书,深入阅读,才能得其精髄;一篇文章,沉浸其中,方能领会思想。因此,书要好好读,路要自己走。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请人来阅读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

43、,把读后的收获做成 1030 分钟的录音或者视频。请人代替自己“读书” ,就可以不用花费自己过多的时间,这种“读书”方式也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可。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者想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答案】 读书读书其乐融融,这是我读书的切身感受。读书上苦涩的,只有尽自己所能,用心服从于读,才能理解其真谛。在欣赏中排出了体内的毒素,领悟人生的快乐,领悟人生的悲伤这,是一味美剂。此时让我苦不堪言,可忽然间灵犀骤通,让我望而止步,书山书峰,霎时成了膝下群岭,便在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慰。这苦后之乐,

44、岂是懒干读者所能体会的到的?读书之乐,乐在自我体会中。读书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陆游的忧患、岳飞的壮志、东坡的豪迈、清照的戚愁,都尽收心底!每当我读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感兴趣骨”时不禁愤怒慨叹,黯然沉思,每当我与“聊发少年狂”的老夫、 “欲乘飞归去”的醉客、 “雄姿英发”的豪杰相对时,豪迈之气顿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豪情。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铁血丹心,无不令我激情飞扬。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的人间美景,又常今我悠然神往,游目骋怀不体会,岂有岂乐?小彷短章,自是风格绮丽,鸿篇巨制,更显广阔深邃。 在国演义笔力雄健,宏伟壮阔,把战争描写得千变万华,各具特点,被称为“形象的武经” ,精彩有“智慧之书”使我领略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玄妙;红楼梦包罗万象,规模宏大,不失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灿烂群星的人物画廊,千种人生风情,万般生活境况,多方位、多角度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和腐朽,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它们无不给我以登高望远,指点人生的乐趣,读书之乐,乐在细细品味中。读书使人生充实,视野开阔,鲁迅教会我斗争,巴金教会我憎恨。冰心教会我真爱真是洋洋万言中自有人生真谛在。书里人生,人生书中。与作者同仇敌忾,与社会促膝交流。能品人生疾苦,能赏人生欢乐。这便是读书滋味,这便是读书之乐。让我们的人生在阅读中丰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