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职校小故事集锦序:老师是一个神圣而严肃的职业,在课堂上一丝不苟,一本正经地上课。但在业余生活中也是一个平常人,也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本集对我校多年来发生的真人真事稍作收集和整理,不是讽刺,而是让大家勾起过去美好的回忆,茶余饭后笑一笑,为了你的健康,愿你笑口常开,开口大笑。(注;仅供本校人员内部阅读)大王滩趣事那年夏天,学校组织中层干部到大王滩办学习班。大家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学习讨论,由于天气闷热,大家都觉得挺郁闷。吃过晚饭后,看着平静的湖面,禁不住勾起游泳的欲望。我们一行人便兴致勃勃地走到湖边,租了一条竹排船。大家上船后,便把船撑到离岸边较远的地方,感受着阵阵凉风带来的舒适,好不痛快。在
2、清澈湖水的诱惑下,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换上泳装,只听到“卜通,卜通”的水声,转眼间船上只剩下动作最慢的曾国恒主任。待他换好泳裤,我们已在水中畅游多时。为了使竹船在湖中不被飘走,船头放着用绳子绑的一块几十斤重的大石头作船锚,要停船时便抛到水中以固定船只用。大家顾得下水,把这事给忘了。这时,只听船上的曾主任大喊:“这石头要往那扔?”只听团委书记杜创林在水中一本正经地回答:“往船尾扔。 ”忠厚老实的曾国恒立即弯腰费劲地扛起这大石头往船尾走。大家都愣了起来。我赶紧喊:“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他猛然醒悟,嘟哝着:“小杜你耍我。 ”便立即把石头扔下水里。随着“通”的一声水声,我们大伙在水中都因忍不住大笑而被狠狠
3、地呛了几口水,甘甜的湖水使我们回味无穷。“雄伟”的故事暑假,学校政教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到云南丽江旅游。坐在汽车上,看着窗外一路风光无限,引得大家目不暇接,阵阵的欢歌笑语,使车上充满了生机勃勃,所有的旅途疲劳顿感烟消云散。尤其是美丽的长江第一弯更令人惊叹,一道道水连着一座座山,真象一幅幅风景画扑面而来,使人感到仿佛进入了仙景。突然听到一声感叹:“多么雄伟啊!”只见钟雄伟老师一边叫一边拿着摄像机拍个不停。其他老师也都赞叹不绝。沿着长江边一路颠簸,我们到达了有名的风景点“虎跳峡” 。刚下汽车,就听到隆隆的响声,要不是晴空万里,真以为要打雷下雨了。长江在公路的下边,一路往江边走去,这响声就越来越大。下到
4、江边,大家都惊呆了,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这段时间正逢雨季,江水流量大增。只见混浊的江水一浪紧跟一浪,浪高有一米多,在巨浪猛烈冲击下,又形成一个个旋涡急转而下,整条长江尤如一条翻滚的巨龙,正以排山倒海之势一路咆哮而去。虎跳峡在巨浪中时隐时现,宛如活生生的一幅龙虎斗的情景。正当大家看得发呆的时候,突然间一声惊呼打破了短暂的思绪, “多么雄伟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声音发出的地方,原来又是多情善感的钟雄伟老师。大家愣了一下,终于有一个老师嘟哝起来:“江河也是雄伟吗?”这一下大家才明白了钟雄伟老师的伟大。风花雪月“丽江”我国云南西北一颗璀灿的旅游明珠,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地方。在政教处杨维达主任的带
5、领下,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古城。古城依山傍水,清澈的小河穿城而过,山清水秀,空气宜人,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到了旅馆,吃过晚饭,大家不顾旅途疲劳便成群结队涌向古城的“四方街” 。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云集了纳西族的建筑风格和民族文化艺术。走进了“四方街”的牌坊,只见小河在街口分成了西河和东河穿街而过,家家流水,极为罕见。整个“四方街”就是一个集市,布满了商店,酒吧等。民族服装,云南特产,旅游工艺品琳琅满目。石街,小桥,雕楼,古朴典雅。小河边,柳阴下,摆设着一张张的桌椅,美酒佳肴,咖啡绿茶等待着游客的光临。我们穿街过巷,选购着各自所爱的物品。不知不觉地夜幕降临了,高原的月亮分外明亮,仿佛
6、特别欢迎我们这批南宁来的稀客。天上的繁星,地上的万家灯火互相辉映,使古城更充满了生机。看着这潺潺流水,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温馨的南方水乡。我们正走在小河边上,感叹着古城的俊俏,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温柔的声音:“先生,请在这喝一杯吧!”只见一个漂亮的纳西姑娘拉住了莫太学老师的手紧紧不放,恳请我们在她的店做客。真是“大将难过美人关。 ”有这样的美女相陪,何乐不为呢。于是,我们一行八人便在这小河边的纳西人家坐了下来。小姑娘拿出菜单让我们点,大家点了几个菜,可是点什么酒呢?正为难间,只听小姑娘介绍了几种当地特色啤酒,其中有一种叫“风花雪月”的,名字即古典,又高雅。于是莫太学老师便提意:“就要这种啤酒,我们也
7、来领略古代高人韵士的风雅,大家尝尝风花雪月的味道吧。 ”“好!”杨维达主任立即附和。教育宾馆的总经理农小南兴奋地说:“我来请客。 ”只见农大勇,覃辉这些平时就爱喝两杯的一个个高兴得坐立不安,酒菜一上来,便你来我往地举杯畅饮。我因有事,便到另一群老师处。对着流水,品着香茗,微风阵阵,柳梢佛人,大家谈笑风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无穷乐趣。转眼已是深夜,但大家毫无困倦。想到第二天还要赶路,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当我走到杨维达处,只见他们都坐得纹丝不动,我叫他们回去了,但他们还是无动于衷,难道喝醉了?桌上摆着一堆空酒瓶,每人差不多喝了两瓶,这帮人平时很能喝,两瓶啤酒根本不在话下,但现在他们连站起来都不
8、敢,只见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各自苦笑。我估计他们是真醉了,就问杨维达:“来一壶上等青茶吧?”这下正中下怀,杨维达立刻喊:“小姑娘,再来一壶最好的茶!”茶集天地之灵气,是中华大地的瑰宝。我们让茶在口腔中慢慢回旋,甘,甜,苦,涩的奇妙搭配,体现着不同地方的独特风味。这壶新茶,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丽江的山,丽江的水,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使人清醒,让人陶醉。一壶上等的新茶,更让人回味历史,珍惜现在,憧憬未来。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谈古论今,渐渐地醉意全消。这时,杨维达才深有感触地说:“这风花雪月我们真是受用不起。 ”覃辉更心有余悸地说;“要不是这壶茶,今晚我们谁都回不去。 ”农大勇却余兴未尽:“没
9、想到这啤酒这么有劲。 ”农小南接着说;“还是喝茶好。 ”大家七嘴八舌地评论,唯独莫太学最精辟:“我看这风花雪月就如同那纳西姑娘,看得碰不得啊。 ”我却感到,这丽江的美丽山水,这婀娜多姿的纳西姑娘,这美酒和新茶,都是上天特意刻划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欣赏,让我们思念,让我们久久的回味。筷子失踪到神农架的旅游一直使我们难以忘怀。神农架号称华中第一峰,海拔 3000 多米,林密谷深,是一个保存较好的原始深林。我们去神农架的最大动力就是“野人之迷” ,早就听说那里有“野人”出没,但至今找不到有力的证据。多么希望我们能侥幸碰见“野人”啊。带着这兴奋的冲动,我们过河穿谷,毫无疲倦,很快就到达了山顶。手摸着刻
10、有“神农架”三个大字的石碑,虽然不是最高峰,但白云已在脚下,举目四望,云海茫茫,林木苍苍,靠近山顶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草地,上面长满了各种叫不出名的野草,五颜六色的野花争相怒放,好一派“春长在,飞红万点欢如海”的景色。 (宋代秦观在“千秋岁”词中有一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 。看着这莽莽大山,遥想上古时代的神农搭架登山,尝尽百草,遍寻草药为黎民百姓治病,何等壮丽,不禁令人感叹;逝者如斯夫!我们追寻野人的足迹,在曲折的山道上艰难地行走,一路只见灌木丛生,零星的箭竹散乱地生长其间,有的已开始枯萎,时有竹鼠徜徉其间。据说这里以前也有熊猫,不知何时已没有踪影。虽然不见熊猫,但我们毕竟见识了熊猫最
11、爱吃的箭竹也是一大收获。不知不觉我们到了野人洞,说是野人洞,但见物不见野人,谁能说得准真假呢?只好去参观野人展览室,看着那些寻找野人的照片,真佩服那些抛弃一切长年累月在神农架深山密林寻找野人的执着者。展室里象模象样地摆着两个假野人,可不一会儿,展室里似乎多了一个野人,组成了野人的一家大家都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卢思冰老师一马当先抱住野人来了张合影,其他人也纷纷上前与野人合照,各种姿势使人笑不拢嘴。虽然不见真野人,也满足了我们寻找野人的心愿。劳累了一天,肚子已咕咕响。导游带着我们到了餐厅,首先上桌的是神农架特色米粉。那米粉带酸,带甜,带辣,味道恰到好处,再加上搭配了大山里的野菜,香气特别迷人。为了
12、讲究卫生,服务员放上了一双公筷,大家便轮流捞起米粉。不知是太好吃了或者是太饿了,一个个都埋头苦干起来。突然听到一位老师喊;“服务员,请拿一双公筷来。 ”原来捞粉的公筷不见了。很快一碗米粉便捞了个底朝天,服务员急忙又端上一大碗,大家高兴得狼吞虎咽,又听到另一位老师喊;“服务员,请再拿一双公筷。 ”服务员又拿来了一双公筷。正当大家吃得兴奋时,一个声音又响起来;“服务员,请再拿一双公筷来。 ”这是怎么回事?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吃粉,难道筷子被吃掉了?所有的眼睛都在桌面上搜索,只见一位老师低头猛吃,碗边放着一堆筷子,不知谁惊讶地叫起来;“噢,原来是李兵老师爱收集公筷!”大家这才枉然大悟,从此,发现了我们学校有一位公筷收藏家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