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激励、监督、效率: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演变目 录一、 阿里的组织结构变化过程2二、 阿里为什么要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41. 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压力,如互联网寒冬、移动互联网浪潮、新零售模式等42. 满足内部发展的需求和挑战,如人才梯队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业务协同效率等53. 践行阿里的使命和愿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5三、 受哪些因素驱动?61. 马云的战略思维和领导风格,注重长远发展和未来趋势,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既有模式62. 阿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强调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敬业精神等6四、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解释?71. 阿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一种动态优化的过程
2、,旨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用最大化72. 阿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一种创新行为的体现,通过不断试错和学习,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73. 阿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方式,通过分散决策权和激励机制,提高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效率8五、 参考资料:8引言阿里巴巴集团自创建以来,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本文选取阿里巴巴作为案例,追踪其20余年来的组织结构变迁过程,分析阿里巴巴调整组织结构的动因以及受到的影响因素,并从经济学角度阐释其中的原理。通过梳理阿里巴巴的组织变迁历程,总结其组织结构设计和调整的智慧,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摘要阿里巴巴集团自1999年创立以来,经历了由单一部门到多部门再到矩阵组
3、织的转变,并不断调整部门设置和职责分工。阿里巴巴调整组织结构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驱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满足内部业务发展的需求;实践阿里巴巴的企业使命和愿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一种动态优化过程,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效用最大化;是一种创新行为的体现,不断寻求新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信息处理方式,通过分权和激励提高信息效率。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变迁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体现了一家优秀企业应具备的变革意识和设计思维。一、 阿里的组织结构变化过程1. 1999-2007年,从十八罗汉到四大业务板块:B2B、淘宝、支付宝和雅虎中国11) 1999年创立初期,采用线性组织结构。
4、创始人马云和17名创业者组成创业团队,各行其职,马云兼任CEO。2) 2002年,阿里实现盈利,员工数增长到300多人。采用功能组织结构,设立电子商务部、技术部、市场部等功能部门。马云任CEO,管理团队增加。3) 2004-2007年,阿里进一步扩张,上市集资。采用事业部组织结构,设立B2B事业部、B2C事业部、支付宝事业部等,各主要事业部门首席负责人进入管理委员会。2. 2007-2012年,聚焦淘宝,启动“大淘宝”战略,将淘宝网从一个网店平台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平台转变21) 2008-2012年,阿里业务迅速发展,但部门之间缺乏协同。采用混合型矩阵组织结构,成立产品委员会等横向机构。马云调
5、整为董事局主席,聘任CEO张勇。3. 从2013年开始,阿里组织变革加速。设立集团合伙人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实行“1-N-1”架构。各事业部及子公司高度独立,由合伙人委员会整体把控方向。1) 2012-2013年,从6大子公司到7大事业群再到25个事业部,采取总裁负责制,实现组织自我变革和资源重新配置。2) 2014-2018年,“小前台,大中台”战略,将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分为三层:前台、中台和底层支撑3) 阿里巴巴集团的组织结构图在2019年7月12日进行了一次调整,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事业群:4) 2021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新的大文娱事业群,由樊路远担任总裁,整合了影业、
6、优酷、UC、音乐、阿里文学、阿里游戏、大麦网等业务板块13。5) 2021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新的本地生活事业群,由王磊担任总裁,整合了饿了么、口碑、盒马等业务板块8。6) 2022年1月,阿里巴巴宣布对淘宝天猫业务进行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在坚持淘宝、天猫双品牌运营的基础上,新设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平台策略及运营中心、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13。7) 2022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对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进行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的计算平台事业部和智能技术事业部合并为计算与智能技术事业部,由贾扬清担任总裁8。4. 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4567在3月28日发布
7、了一封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的组织变革。这次变革是阿里巴巴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旨在让业务更敏捷、独立走向市场。张勇在内网解读这次变革的原因和目标时说:“今天我们有底气跨出这历史性的一步,让组织变得更简单、更敏捷,还是要从头部入手。孩子大了还是要走出去,要独立面对市场,这个我们来给他们做好支撑。”他还表示,“条件成熟一个,上市一个”,希望阿里巴巴未来能够长出若干个上市公司,“上市不仅是上市本身,也是独立面对市场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家都能为自己而战,为自己所奋斗的事业而战。”二、 阿里为什么要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1. 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压力,如互联网寒冬、移动互联网浪潮、新零售模式
8、等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行业,阿里巴巴要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就必须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抓住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在2008年的互联网寒冬中,阿里巴巴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深化了“大淘宝”战略,将淘宝拆分为C2C、B2C和搜索三个部门,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在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阿里巴巴又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将移动负责人改为张勇,并推出了无线端的核心产品如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等,以抢占移动端的市场份额和用户黏性。在2018年的新零售模式中,阿里巴巴又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并成立了新零售事业群,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9、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2. 满足内部发展的需求和挑战,如人才梯队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业务协同效率等随着阿里巴巴的业务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部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需求和挑战,如人才梯队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业务协同效率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和挑战,阿里巴巴也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人才梯队建设:阿里巴巴注重培养和激励内部人才,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来给年轻人更多的晋升空间和机会。例如,在2013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将7大事业群拆分为25个事业部,并采取总裁负责制,让每个事业部都有一个总裁直接向马云汇报。这样既可以提高每个事业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又可以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在20
10、15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又实施了“小前台,大中台”的模式,将各个事业部分为前台(负责产品研发和运营)和中台(负责技术、数据、风控等支撑),以提高前台的专注度和创新力,同时提供中台的共享服务和支持。这样既可以激发前台的活力和竞争力,又可以提升中台的效率和协同力。在2019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又进行了一次人才梯队建设,将一批年轻人提拔为各个事业群的总裁或副总裁,以增强阿里巴巴的年轻化和国际化。2) 创新能力提升:阿里巴巴重视创新,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来激发内部的创新活力和潜力。例如,在2016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创新事业群,负责蚂蚁金服、钉钉、菜鸟网络等创新业务平台的
11、研发和运营。这些平台都是阿里巴巴在金融、企业服务、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尝试,为阿里巴巴拓展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在2019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又将“中台+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负责阿里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的研发和运营。这些技术平台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阿里巴巴为客户提供“商业操作系统”的基础。3) 业务协同效率:阿里巴巴注重协同,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来提高内部的协同效率和效果。例如,在2012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将6大子公司分为7大事业群,并实行总裁直接向马云汇报的制度。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事业群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又可以实现跨事业群的协同和沟通。在2018年的组
12、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又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并成立了新零售事业群,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这样既可以提高天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又可以实现与其他事业群的协同和共赢。3. 践行阿里的使命和愿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的愿景是“成为一家持久99年、全球化、有社会责任感、让员工幸福、让客户满意、让股东放心、让社会尊敬的公司”。为了践行这些使命和愿景,阿里巴巴也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电商平台和服务,为各类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交易
13、环境和体验。例如,在2003年,阿里巴巴成立了淘宝网,为个人和小微商家提供一个开放、平等、自由的电商平台。在2004年,阿里巴巴从淘宝独立出支付宝,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便捷、普惠的支付平台。在2011年,阿里巴巴成立了菜鸟网络,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低成本、高效的物流平台。在2018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新零售模式,为用户提供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平台。这些平台都是阿里巴巴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不断创新和改进的成果。2) 成为一家持久99年、全球化、有社会责任感、让员工幸福、让客户满意、让股东放心、让社会尊敬的公司:阿里巴巴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各个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为社
14、会做出贡献。例如,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IPO,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2016年,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研究院,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在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扶贫基金会,投入100亿元用于支持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为社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2019年,阿里巴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之一,为客户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尊敬。三、 受哪些因素驱动?1. 马云的战略思维和领导风格,注重长远发展和未来趋势,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既有模式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对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有着重要的影
15、响。马云的战略思维和领导风格,注重长远发展和未来趋势,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既有模式,不断寻求变革和创新。例如,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后,马云没有放弃B2B业务,而是坚持了下来,并在2003年成立了淘宝网,开启了C2C业务。在2008年的互联网寒冬中,马云没有停止扩张,而是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深化了“大淘宝”战略。在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马云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将移动负责人改为张勇,并推出了无线端的核心产品。在2018年的新零售模式中,马云没有保守传统,而是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并成立了新零售事业群。马云的这些战略思维和领导风格
16、,为阿里巴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方向。2. 阿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强调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敬业精神等阿里巴巴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强调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敬业精神等。这些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为阿里巴巴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例如,在阿里巴巴内部,有着“六脉神剑”的价值观体系,分别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这些价值观体现了阿里巴巴对客户、对团队、对市场、对社会、对自我等各个方面的态度和要求。在阿里巴巴内部,也有着“1024”、“996”、“007”等工作文化,体现了阿里巴巴对员工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这些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为阿里巴巴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17、和保障。3. 阿里的技术能力和数据优势,以技术为驱动力,以数据为基础,不断提升商业操作系统的效率和智能阿里巴巴以技术为驱动力,以数据为基础,不断提升商业操作系统的效率和智能。阿里巴巴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数据优势,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着领先的地位和成果。例如,在2019年,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第三大云服务提供商,为各行各业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云计算服务。在2020年,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为数亿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海量、精准、实时的数据服务。在2021年,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工智能平台,为各种场景和应用提供智能、灵活、创新的人工智能服务。这些技术能力和数据优势,为阿里巴巴
18、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四、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解释?1. 阿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一种动态优化的过程,旨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用最大化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组织结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影响组织内部的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技术等)的分配和利用。阿里巴巴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用最大化。例如,在2014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将移动负责人改为张勇,并推出了无线端的核心产品,就是为了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移动互联网领域,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份额和用户黏性。在2018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
19、里巴巴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并成立了新零售事业群,就是为了把更多的资源整合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领域,打造新零售模式,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2. 阿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一种创新行为的体现,通过不断试错和学习,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创新是一种对现有技术或产品进行改进或替代的行为,旨在提高生产效率或满足新的需求。阿里巴巴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就是为了促进内部的创新活力和潜力,通过不断试错和学习,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例如,在2008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将淘宝拆分为C2C、B2C和搜索三个部门,就是为了对电商平台进行改进和创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在2016年的组织结
20、构调整中,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创新事业群,负责蚂蚁金服、钉钉、菜鸟网络等创新业务平台的研发和运营,就是为了对金融、企业服务、物流等领域进行创新和替代,提高这些领域的效率和智能。3. 阿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方式,通过分散决策权和激励机制,提高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效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信息是一种对市场状况或行为结果有影响的信号或知识。信息处理是指组织内部如何获取、传递、利用信息的过程。阿里巴巴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就是为了优化信息处理的方式,通过分散决策权和激励机制,提高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效率。例如,在2013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将7大事业群拆分为25个事业部,并采取总裁负责制,让每个
21、事业部都有一个总裁直接向马云汇报。这样既可以让每个事业部更接近市场和客户,更快速地获取和反馈信息,又可以让每个事业部更有主动权和责任感,更积极地利用和传递信息。在2015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阿里巴巴又实施了“小前台,大中台”的模式,将各个事业部分为前台(负责产品研发和运营)和中台(负责技术、数据、风控等支撑)。这样既可以让前台更专注于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更灵敏地处理信息,又可以让中台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数据分析,更智能地处理信息。五、 参考资料:1 伯马遇. 看2019阿里集团最新组织架构,回顾阿里战略变迁 EB/OL. (2019-12-13) . 2 一文深度复盘阿里巴巴组织结构演变 EB/OL. (2020-09-10). 3 穆胜. 深度解析阿里2022年组织调整 EB/OL. (2021-10-13) . 4 经济观察报. 张勇内网解读阿里组织变革:让业务更敏捷 独立走向市场 EB/OL. (2023-03-28) . 5 虎嗅APP. 为了这次组织变革,阿里已经准备了好几年 EB/OL. (2023-03-28) . 6 晚点团队. 阿里巨变 EB/OL. (2023-03-28). 7 苗正卿. 阿里脱胎重生 EB/OL.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