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_。2意义:调节_之间、海陆之间的_和_分布,并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形成条件Error!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Error!(2)风带:E_带、F_带、G _带。3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着_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分布块状分布夏季:亚洲低压切断_;冬季:_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带状分布原因 陆地面积广,且海陆相间分
2、布, _性质差异显著 _占绝对优势四、季风环流1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_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2季风分区及成因Error! 1 东 亚 季 风 区海 陆 热 力性 质 差 异(2)南亚季风区 夏 季 : 22 季 风 气 压 带 、 风 带 的 季 节移 动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2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南亚吹偏南风D太阳直射北半球2此时 A、B、C、D 中,_地最干热,最湿热的是_地,气压较低的是_、_两地。考查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3、的形成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_(1 或 7)月气压分布状况。(2)A 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形成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3)受 A 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 C 处盛行_风,D 处盛行_风。(4)夏季,D 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是_,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外,还有_。方法技巧练如何记忆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风向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完成(1)(2)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2)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
4、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方法技巧记住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有助于理解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是位于四个纬度数:0、30、60、90共七条纬线附近;两个气压带之间就是风带。风向3要以风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理解记忆。如要说明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可先绘出西风带两侧的气压带。如右图,画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然后根据气压的高低,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F,再由风的形成原理画出风向 V。其他风带的风向也是如此记忆,这样,只要记住了气压带,就能把风带记住。一、选择题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
5、向。读图回答 12 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 P 风带风向的是(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010 年 1 月 12 日海地(北纬 18.5 度、西经 72.5 度)时间16 时 53 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地区发生里氏 7.3 级地震,给当地带来沉重灾难。数十万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伤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据此回答 34 题。3此时,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与下列四幅图中相近的是( )4海地地震发生时段,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B南亚季风区盛行西北风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D蒙古高压强
6、盛5读图,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4C气压带丁和风带的成因相同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6.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模型图可见其顶部有一倒梯型风洞。依据上海的盛行风向,开口方向应为( )A东北西南 B东南西北C东西 D南北7以下各项的一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 )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二、综合题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上图左
7、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B_,C_,D_。(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4)此图表示北半球_(季节)。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是_月季风图。E 的风向为_风,F 的风向为_风。(2)A、B、C 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3)盛行 E 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4)E 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在成因上,F 季风与 E 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5答案 知识清单大气运动 高低纬度 热量 水汽 地转偏向力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 西风 极地东风 太阳直射点
8、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高压 海陆热力 海洋面积 盛行风向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南21 22 基础达标练1B 2.B A A C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规律。从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的赤道低气压带的中心纬线已南移至南纬 510之间,所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全球的七个气压带中,最湿热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干热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干冷的为极地高气压带,湿冷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3(1)1 (2)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 冬季大陆温度低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
9、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 分析大陆上的等压线分布,可知亚欧大陆上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 1 月。冬季,亚欧大陆上温度低,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 地位于东亚,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 地位于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吹向气压更低的亚欧大陆。方法技巧练(1)B (2)B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丙气压带的风向两边流走,可判定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风
10、向的偏转方向(向左偏)可判定在南半球,因此甲风带是东南信风带,乙风带是中纬西风带。夏半年,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跨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给南亚地区带来降水。综合提升1B 2.B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所示为北半球俯视图,图示 30N 附近的气压带北移,说明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P 风带为西风带,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3C 海地地震发生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风带应南移,A 错误;B 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应左偏为西北风;D 应为二分日前后的分布状况。4D 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夏威夷高压夏季势力强盛;蒙古高压冬季势力强盛。5B6B 上海地处东亚,盛行风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南西北风,金融中心大楼的顶部开口方向也应为东南西北方向。7C 全球共有六个风带,其中相同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都是相同的,而与中纬西风带风向是相反的。8(1)略 (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3)略(4)冬季9(1)7 东南 西南 (2)B (3)高温多雨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F 季风主要受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的影响教材 P43 活动6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印度半岛 澳大利亚北部1 月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北风盛行风向 7 月 东南风 西南风 东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