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 届山东省费县实验中学高三历史 5 月份阶段性自测题一、选择题1.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与分封制。材料信息“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体现了选官的依据是才能的高低,而在此之前的夏商周时期,选官的主要方式是依据宗族血缘
2、而进行的分封,这反映了依据宗法制的世卿世禄制已经逐渐崩溃,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君臣关系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故 D 项错误。2. 有学者痛陈:“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 B. C. D. 【答案】C【解析】据材料“20 世纪揭开帷幕” 、 “中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结合
3、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在 19 世纪末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且民族工业发展不符合材料中的“贫穷、衰败” ,故错误;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属于 1901 年辛丑条约内容,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20 世纪初美国商品也没有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故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大肆毁坏中华文明遗产,故正确。故正确,故 C 选项正确,ABD都排除,故选 C。23. “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
4、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A. 街市 B. 坊市 C. 夜市 D. 草市【答案】D【解析】从题干当中当中的描述“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 ,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A街市、B坊市、C夜市以上三项均与农村的经济没有直接的联系;D草市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此题应选 D 项。4. 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A. 中德关系趋势B. 中美关系趋势C. 中苏关系趋势D. 中日关系趋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近现代中美关系看,鸦片战争后美国逐渐加入侵略中
5、国的行列。1844 年胁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趁火打劫,1900 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达到在近代对中国持敌对态度的顶点。1927 年国民政府建立,美对华态度逐步改善。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持敌对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70 年代中美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因此图示符合近现代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答案为 B。其他三项不符合这种趋势,排除。考点:中国近现代政治中国近现代外交中美关系5.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
6、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这说明A. 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 华夷思想根深蒂固3C. 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 中外贸易盛况空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说明华夷思想根深蒂固,所以答案选 B。材料体现的是华夷观念,不是好客之道,不选 A。材料没有反映海禁政策的松弛,不选 C。材料只是描述了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不能体现中外贸易盛况,不选 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经济政策闭关锁国6. 1787 年宪法成为美国政局长期稳定的法律基础,主要是由于它A. 确立了资产阶级和种
7、植园主的联合统治 B.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规定了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 实行了“一国两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1787 年宪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成为美国政局长期稳定的法律基础,故 B 选项正确;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统治不能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 A 选项错误;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不是美国政局长期稳定的法律基础,故 C 选项错误;“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方针,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7. “绅士” ,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
8、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宋代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这说明A. 绅士社会地位的衰弱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C. 绅权是皇权的重要补充 D. 绅权与皇权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题意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的绅权在皇权的压制下越来越衰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故选 B。A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CD 不符合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8. 漫画是黑色幽默的历史。漫画把历史的内涵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历史的
9、本质一目了然。对如图所示苏联漫画(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捧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 )解读正确的是4A. 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 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 出于自身宣传目的,不具有史料价值 D. 马歇尔计划有效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捧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 ”显示美国对西欧国家实行经济援助计划的主要目的,明显是反映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故 A 项正确。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冷战格局形成马歇尔计划9. 剑桥
10、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 。 ”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 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 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C. 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 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信息表明中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打破了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处理对外关系,而清政府主动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这一实际行动最能说明材料中的观点,同时也体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11、故 A 答案符合题意;B 答案知识反映了清政府了解西方,与题意无关;C 答案“主动”表述有误,排除;D答案只是名称的变化,其实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 A。10. 均田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将近 300 年,被称为是自秦废井田以后最重要的一次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北魏政府出台均田制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政府对荒地的支配权三长制逐步确立推广5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均田制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因为战乱等原因,产生大量无主荒地,政府对荒地有支配权,才能推行均田制,故正确;三长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
12、发徭役和兵役,也有利于出台均田制,故正确;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与均田制的推行没有直接联系,故错误;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不是均田制的前提条件,故错误。故组合正确,故 A 选项正确,BCD 选项都错误。故选 A。11. 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候,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这次活功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五天内参加人数达五十万,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这反映出当时A. 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B. 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C. 国民经济遭到战争残酷打击 D. 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
13、力。材料中“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候,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达五十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的信息说明国共合作抗日推动抗日高潮到来,故选择 D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 1982 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 “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这说明当时A. 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 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
14、面展开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答案】A613.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19121945 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 年物价为衡量标准)19121920 年 13419211926 年 -4519271936 年 8719371945 年 -245A.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实现了均衡发展B. 两次负增长均因为大规模外敌入侵C. 两次快速发展的相同原因是政府对经济的扶持D. 抗战期间全国各地民族工业均遭日本掠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存在不均衡性,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不足。在国民政府前十年
15、也是如此,所以 A 项错误;1921-1926 年经济的负增长原因有军阀的混战、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等但是没有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所以 B 项错误;抗战期间遭受日本掠夺的主要是沦陷区的民族工业,所以 D 项错误;1912-1920 年和 1937-1945 年民族工业的发展都受到政府的支持是正确的,选择 C 项。14.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而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后世的史学家们,有些人肯定了英国的做法,而有些人则肯定了法国的做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7A. 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而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B. 采用道德标准者肯定了英国
16、,采用生产力标准者则肯定了法国C. 虽处于不间的历史时期,都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D. 前者站在新贵族立场上看问想,后者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问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史观。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是为了适应英国的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则是从革命的需要的角度去做的,即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道德标准方面的信息,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未对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后者站在革命的
17、需要的角度而非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选项 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历史史观15.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 30 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 30 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主要反映了A. 政府的宏观凋控能力丧失 B. 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C. 城乡差别的消失 D. 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抓住题干中“前 30 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 30 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的信息,注意政府主导或者控制反映的正是计划经
18、济,因此这种转变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相关,故 B 项正确;A 错误,我国政府至今仍在实行宏观调控,C 项表述绝对化,错误,可排除;D 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我国人口流动,并非城市人口问题。16. 1926 年斯大林在某报吿中称:现在我们己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笫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笫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己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笫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A. 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城的做法B. 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C. 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D. 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8【
1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26 年斯大林,某报告中” 、 “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 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C 项表述本身正确,即符合史实,但不能够准确体现题干材料核心意思,排除 C。B 项即是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的准确体现。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17. 确立于公元前 286 年的古罗马的阿奎里亚法第
20、一章中明确规定:“凡不法杀害他人的男奴隶或他人的女奴隶或他人之四足牲畜者,须以被害物当年的最高价值向所有主以金钱赔偿。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古罗马A.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 只有贵族的利益得到保护C. 公民已经具有物权意识 D. 奴隶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古罗马的阿奎利亚法第一章中明确规定:“凡不法杀害他人的男奴隶或他人的女奴隶或他人之四足牲畜者,须以被害物当年的最高价值向所有主以金钱赔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公民已经具有物权意识,故 C 正确。金钱赔偿不能说明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 A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只有贵族的利益得到保护,故 B 排
21、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奴隶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故 D 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18. 二战后, “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还有学者认为:不同于苏联史学界,在西方学术界,使用 Modern Times(现代)时,一般泛指 15-16 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历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学术界现在习惯采用的“近代” 、 “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段,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材料表明这一“现代化”概念A. 就是“西方化” “
22、工业化” ,专属于西方社会B. 更加准确地体现出世界近代以来的深刻变化C. 与苏联,中国传统史学观点既相近又相背离9D. 其本质就是强调世界范围内全面资本主义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就是“西方化” “工业化”显得单一, “专属于西方社会”是错误的;C 项“与苏联、中国传统史学观点既相近又相背离”与材料、史实均不符;D 项“强调世界范围内全面资本主义化”与材料、史实均不符。故 B 项正确。考点:世界近代化世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表现【名师点睛】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西方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
23、义政策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中国工业化一开始时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
24、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的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10次序 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19. “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 ”为此,苏联实施了A. 新经济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农业集体化 D. 赫鲁晓夫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25、。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使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才能使使我国(苏联)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的国家。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20. 据古矿录记载:“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构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这一发明出现于A. 商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唐末宋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构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
26、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可知该技术是指南针,最早出现是战国时期,故 C 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四大发明21. 2009 年美国外交政策发表评论认为,金砖四国(中、印、俄和巴西)代表世界未来格局,如同后美国时代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印、俄和巴西将逐渐走上全球政治舞台,成为世界强国,美国人只能独自悲伤。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动摇 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C. 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美国将会丧失强国地位 D. “金砖四国”将会取代美国的世界霸权【答案】C1122. 20 世纪 2030 年代,面对土地问题,孙中山提倡“耕者有其
27、田” ;中共则进行了土地革命。二者都A. 满足了农民阶级的土地要求B. 要求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C. 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D. 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土地改革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注意题干要求的是二者共同点,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并没有落实,也就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孙中山和中共的土地政策都是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排除 A、C、D 三项,答案选 B。23. 下图反映了当前跨国公司各产业链的利润情况。形成图中抛物线的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深入发展B. 发达国家转嫁落后产业的结果C. 国际经
28、济旧秩序的存在D. 世界多极化使国际竞争更激烈【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依据图中信息可知跨国公司掌握着 上游产品开发的高额利润, 在下游掌控着售后服务所带来的利润回报。 而组装产品属于中游 产业,一般多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空间小,由此看来,经 济全球化基本上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跨国公司利用自身雄厚的基础对发展中国家 进行了隐蔽的掠夺, 依然是不公平、 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体现, C 符合题意。 故选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的深入发展并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故 A 项错误;从题意中并不能看出发达国家转嫁落后产业的结果,所以
29、 B 项错误;世界多极化使国际竞争更激烈不符合试题所给信息,所以 D 项错误。1224. 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 40 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 否定神旨B. 忽视道德C. 善于诡辩D. 轻视教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 40 年,腐
30、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智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25. 近代以来,科学的进步与艺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有着紧密的关系。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牛顿经典力学影响了启蒙运动的进程光学促进了印象派绘画的产生相对论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化论影响了殖民主义的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文学艺术与科技。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出现在 20 世纪初,13国家干预
31、经济行为出现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两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错误,排除;正确。所以答案选 B。26. 史书记载,北魏统治初期“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 。孝文帝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有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土为万物之元,宜改姓元氏。A. B. C. D. 【答案】A【解析】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 大意是现在百姓生活困苦、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许多豪强地主抢夺土地,孝文帝采取的针对措施是实行均田制、稳定社会秩序,反映的是俸禄制,与材料无关,属于改革旧俗,
32、与材料无关,故选 B. 。27.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认为:“历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与其持相近观点的史学著作是A. 史通 B. 资治通鉴 C. 文史通义 D. 中国史叙论【答案】B【解析】据材料“历史不仅是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与材料无关,故 A 选项错误;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上起周威烈王,下讫后周世宗,不能说明“是所有人的历史” ,故 B 选项错误;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
33、理论的双璧,也与材料无关,故 C 选项错误;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主要“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 ,符合材料,故 D 选项正确。故选 D。28. 对于中国近代的“租界”不同史观有不同的评价,革命史观以为“租界”是“国中之国” ,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现代化史观认为,租界是传播和展示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文明史观认为,租界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之地,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步;全球史观认为租界是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造成这种不同评价的根源是A. 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 B. 不同史观的评价立场不同14C. 新史观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 D. 西方
34、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双重标准【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体现了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故 A 选项正确;这些史观的评价立场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和标准评价的,故 B 选项错误;新史观的角度不同于旧史观,不能说明它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故 C 选项错误;材料说明西方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了自身的标准,不是双重标准,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A。29. 茅海建说:“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经常被无意或有意的忽略。如此这般的直接结果是,历史被叙述为运动方向明确的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潮流。由此引发的直接思考是,戊戌变法若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35、必然事件,其结局似不应如此。连续 13 年的观察使我感到,戊戌变法很可能是一偶发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到最后的结局,充满着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历史的细节之中。 ”这表明A. 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 宏观史学缺乏必要的研究价值C. 研究戊戌变法需要更加重视细节 D.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地表现历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经常被无意或有意的忽略连续 13 年的观察使我感到,戊戌变法很可能是一偶发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到最后的结局,充满着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历史的细节之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研究戊戌变法需要
36、更加重视细节,故 C 正确。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A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宏观史学缺乏必要的研究价值,故 B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地表现历史,故 D 排除。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评价二、主观题30. 材料材料一 1663 年张小泉剪刀在打制中选用浙江龙泉、云和之钢,并实行剪股、剪背用铁,剪刃用钢的方法,首创剪刀“镍钢锻打”工艺,一举成名。乾隆年间张小泉剪刀被列为贡品后名声大作。一时间,打出“张小泉”绰号作剪刀的假冒作坊,最多时达到 86 家。品牌混乱,生意萧条,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1911 年,张小泉以“海云欲日”在农商部注册以示正宗,19
37、15 年冬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产品开始远销南洋。1917 年张小泉后人将剪刀表面加工改为抛光镀镍后,更受顾客的欢迎,1929 年张小泉牌剪刀荣获15美国世博会银奖。至 1949 年,战火兵灾加上手工作坊式经营和生产,使张小泉剪刀店年生产量仅 40 多万把摘编自王春华张小泉剪刀的成功秘诀材料二 1731 年彼得亨克斯以双子星座为原型在德国铸造中心索林根创立双立人品牌,依托当地的稀有金属矿产和制刀剑传统,外加三十多道严格的制刀手工工艺,双立人迅速成为刀具著名品牌。1855 年巴黎世博会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867 年成立现代化专业独立钢材铸造车间。19 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丹麦、荷兰及法国等
38、国家相继建立专卖店,1895 年“亨克斯”商标在德国注册成功,1915 年旧金山世博会上独揽四项大奖。1939 年双立人独有的-200 摄氏度特殊冰段技术研发成功,使刀具更加锋利、柔韧性更好、防腐蚀能力极强,之后产品延伸到炊具餐具个人护理用具等,产品数量多达二千多种摘编自何煜雪双立人品牌浅议(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比较近代“张小泉”与“双立人”发展特征的异同。(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小泉”与“双立人”发展结局的不同及其原因。【答案】 (1)特点:同:品牌建立时间都较早;技术都不断革新发展;产品质优、广受欢迎。异:“张小泉”为手工作坊式的企业;“双立人”为机器大生产的近代企业。(
39、2)不同:“张小泉”:没有发展为近代企业;“双立人”:发展为全球性近代企业。原因:“张小泉”:受传统封建政治制度的束缚;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自然经济占主体,劳动力束缚于土地,市场狭小,商业资本缺乏;近代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受内外压迫;近代社会政局动荡、战争不断;近代教育文化发展受阻,科技无创新。“双立人”:德国国家统一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带来新兴技术和现代化企业制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和确立;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的促进。【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1663 年张小泉剪刀一举成名” 、材料二中“1731 年彼得亨克斯以双子星座为原型在德国铸造中心索林根创立双立人品牌双
40、立人迅速成为刀具著名品牌”得出共同点品牌建立时间都较早;根据材料一中“1917 年张小泉后人将剪刀表面加工改为抛光镀镍后,更受顾客的欢迎” 、材料二中“19 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丹麦、荷兰及法国等国家相继建立专卖店1939 年双立人独有的-200 摄氏度特殊冰段技术研发成16功,使刀具更加锋利、柔韧性更好、防腐蚀能力极强”得共同点出技术都不断革新发展;产品质优、广受欢迎。不同点根据材料一中“战火兵灾加上手工作坊式经营”得出“张小泉”为手工作坊式的企业;根据材料二中“外加三十多道严格的制刀手工工艺” 、 “1867 年成立现代化专业独立钢材铸造车间”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双立人”为机器大生产的近代企业
41、。(2)第一小问结局,根据材料中“至 1949 年,战火兵灾加上手工作坊式经营和生产使张小泉剪刀店年生产量 40 多万把”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张小泉”没有发展为近代企业;根据材料中“19 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丹麦、荷兰及法国等国家相继建立专卖店”得出“双立人”发展为全球性近代企业。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张小泉”:受传统封建政治制度的束缚;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自然经济占主体,劳动力束缚于土地,市场狭小,商业资本缺乏;近代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受内外压迫;近代社会政局动荡、战争不断;近代教育文化发展受阻,科技无创新。 “双立人”:德国国家统一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
42、命带来新兴技术和现代化企业制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和确立;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的促进。31. 材料一“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地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光秃秃的样子) ,而百姓有余材也。 ”一一荀子王制“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一一老子“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之,水积则鱼聚,木茂则鸟集淮南子说山训“诸部内有旱、涝、霜、雹、虫、蝗为害之处,主司应言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庄稼者,准盗论。 ”唐律疏议杂律材料二1854 年,英国又爆
43、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 10 天中就有 500 人死亡,1866 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17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据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材料四近代工业革命 200 年来谁该承担主要责任就不言自明。无视历史责任是毫无道理的。发达国家如今已经过上富裕生活,但仍维持着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且大多属于消费型排放;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排放主要是生存排放和国际
44、转移排放。据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环保思想(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责任”和“国际转移排放”的角度,简要说明发达国家在改善全球环境方而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原因。【答案】 (1)环保思想: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或适度改造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的思想。(2)问题:环境污染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原因:近代工业的发
45、展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城市化加剧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3)说明: 英国政府注重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利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18尤其是核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干预的加强; 福利国家制度普遍建立与发展; 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等。(4)从“历史责任”的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实现工业化,在此过程中,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国际转移排放”的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把高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 “水积则鱼聚,木茂则鸟集” 、 “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
46、树木,庄稼者,准盗论”即可从尊重自然规律、和谐发展、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等方面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环保思想(2)本题根据材料二“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霍乱第四次爆发” 、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即可从环境污染、疾病发生等角度概括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环境污染、城市化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本题据材料三“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即可从政府立法解决环境污染的角度回答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经济” 、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环保意识等方面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
47、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4)本题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化的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方面,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责任与义务简要说明发达国家在改善全球环境方而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原因。32.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政府传统的中央权力机构主要是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庚子事变之后到 I905 年,在新政过程中,清政府陆续设立了外务部等几个新机构,其中,1901年 7 月,清政府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清末办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外务部的设立首先由西方列强提出,既是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对于清政府
48、而言,也有被迫无奈的意味。1906 年 9 月,清廷设编制馆于恭王府,编纂官制的根本宗旨是“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 。然而,11 月 6 日,清廷公布新的中央官制,宣布中央设十一部: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新官制没有采用责任内阁制,仍然保留了旧的内阁和军机处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9(1)根据材料,指出清廷官制改革出“新”的表现,并说明清政府将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并对清廷官制改革进行评价。【答案】 (1)参仿君主立宪国的官制,设立了一些新的机构。迫于西方列强压力,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2)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风起云云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发展。新机构的的设置虽然对旧官制有所改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中央政府体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官制改革。第(1)问,根据材料“编纂官制的根本宗旨是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清廷公布新的中央官制”可以组织出答案,结合材料“外务部的设立首先由西方列强提出,既是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对于清政府而言,也有被迫无奈的意味”概括出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