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80117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中国必须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制维持了亲族间的忠诚B. 封建制导致血缘纽带

2、日益松弛C. 建构的新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D. 郡国并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说明确立新的制度是大势所趋,这种新制度应当是不再依靠血缘关系、不再赋予地方较大的权力,因此建构的新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故答案为 C 项。根据“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 ,说明宗法制已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排除 A 项;从材料信息来看,是血缘纽带的松弛导致分封制难以维持下去,排除 B 项;D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2.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 兼相爱,交相

3、利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能独断者,故可以王天下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维护君主至尊地位的理论,属于法家思想。C 项强调君主权力的思想与该观点同属于一个学派。故答案为 C 项。A 项“兼爱”主张属于墨家思想,B 项“民贵君轻”的主张属于儒家思想,D 项的“顺应自然”的主张属于道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主张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韩非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 , “以法为教” 。法家思想后来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春秋

4、时期的管仲,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等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3. 邓嗣禹指出,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以下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孝廉是做官的主要途径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世家子弟依靠门第人仕D. 保证公正选拔优秀人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 B 项。在察举制实行时期,孝廉是做官的主要途径,排除 A 项;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入仕,排除 C 项;D 项说法绝对,排除。点睛: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

5、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4.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晚唐诗人韩屋用生动的诗句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描述了该书法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以下作品中与该书法作品书体一致的是A. 王羲之兰亭序B. 怀素自叙帖C. 颜真卿祭侄文稿D. 柳公权玄秘塔碑【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诗歌和材料中的“描述了该书法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 ,应当是对草书作品龙飞凤舞、肆意酣畅的形象描绘。怀素自叙帖属于草书作品,故答案为 B 项。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

6、侄文稿属于行书作品,柳公权玄秘塔碑属于楷书作品,排除 ACD 项。5. 明清江南市镇,直到 1909 年以前,都不是正式的行政建置。据明清江南地方志(府志、县志)解释。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 ,商贾所集谓之“镇”贸易之所曰“市” ,市之至大者曰“镇” 。据此可知A.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 政府鼓励经商促进城郊开发D. 对外贸易繁荣增加社会财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商贾所集谓之镇 ,贸易之所曰市 ”,说明市镇的产生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和对外贸易在市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排除 CD 项

7、。6. 有人将右侧漫画中跑路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与该漫画相关的列强侵略事件导致A. 台湾被割占损害中国领土主权B. 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 上海等地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D. 列强竞相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B【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期间改变对义和团的招抚政策,下令剿杀义和团。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答案为 B 项。A 项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C 项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结果,D 项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漫画类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

8、考查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7. 兰陵忧患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云:“坤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 ”注文有云:“庚子岁(1900 年)以缠足致累,尚在目前,事过辄忘,积习中人,一深至此。 ”据此,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政局变化推动了习俗变迁B. 庚子国变后,放足风气大开C. 民族工业发展要求废止缠足D. 缠足陋习深重,废止过程艰难【答案】D【解析】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但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和“积习中人,一深至此”来看,缠足陋习深重,废止过程艰难。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改变缠足陋习的艰难,排除;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反映废止缠足非常艰难,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在废止缠足过程中的作用,排除 C 项。8. 毛泽东指出:“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绝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

10、,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这一理论成果A.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B. 首次明确了中国社会性质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进程D. 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答案】C【解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因此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成果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故答案为 C 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排除 A项;B 项“首次”说法错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在 20 世纪 2

11、0 年代已经明确,排除;材料阐述的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排除 D 项。9. 下图是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 。文中有报道称:“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于)都、瑞金老巢西窜(二十二日专电) 。 ”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A.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B. 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C. 北伐胜利进军,军阀实力受损D. 太原会战失利,正面战场受挫【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于)都、瑞金老巢西窜”来看,材料反映的应当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开始长征。故答案为 A 项。19

12、47 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 B 项;北伐胜利进军的是国民革命军,不是“朱毛彭”率领的队伍,排除 C 项;太原会战是国民政府军与日军的一次大会战,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D 项。10. 解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下列有关这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C. 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D. 是相持阶段对全局胜败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这场战役发生在上海,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是中日军队之间的战役,因此这场战役应当是 1937 年 8 月11

13、 月的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故答案为 C 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 A 项;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排除 B 项;淞沪会战是抗战防御阶段而不是相持阶段的大会战,排除 D 项。11. 20 世纪 50 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并将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分为下面表中几种类型。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类型 部分代表国家“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接近“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A. 首倡和平共处

14、五项原则B. 首次步人世界外交舞台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 积极奉行非集团的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 世纪 50 年代” ,根据表格反映的是亚非国家参加的一次会议来看,这次会议应当是 1955 年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答案为 C 项。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 A 项;1954 年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排除 B 项;D 项是万隆会议没有涉及的内容,排除。点睛: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

15、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认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来掌握,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12. 1980 年,中国改革先锋步鑫生出任浙江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一砍“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 ;二砍不合理的劳保福利制度,请假不发工资;三砍“铁饭碗”制度等。以下有关步鑫生对工厂改革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 针对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16、的弊端D. 成为企业成功进行改革的模范【答案】C【解析】步鑫生对工厂的改革措施,包括砍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劳保福利制度和“铁饭碗”制度,均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 C 项。国有企业改革是从 1984 年开始,排除 A 项;当时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尚未确立,排除 B 项;D 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3. 据希罗多德记载:“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 ”出现此现象是因为克里斯提尼改革A. 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B. 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C. 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D. 奠

17、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C【解析】克里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打破血缘标准,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故答案为 C 项。克里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 A 项;B 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排除 D 项。点睛: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14. 15501551 年,西班牙

18、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神学家们的意图是A. 在美洲传播天主教B. 在西半球传播新教思想C. 落实人人平等理念D. 以传教取代殖民掠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可以看出,神学家们的意图是到美洲传播天主教, “救赎”美洲居民的“灵魂” 。故答案为 A 项。当时新教尚未产生,排除 B 项;信仰宗教与否和人人平等没有关系,排除 C 项;D 项不符合史实,殖民掠夺更为重要,排除。15. 康有为较早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并且借助于自然科学知识来阐述和论证

19、自己的哲学,他认为:“为始之气,皆本于热,有热则有力,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 ”启发了康有为这一认识的科学理论最有可能是A. 自由落体定律B. 经典力学C. 相对论D. 天演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 ,说明康有为的这一认识受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经典力学体系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答案为 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排除 ACD 项。16. 有学者认为卢梭所强调的自由是社会自由, “自然的自由”术语不过是刚刚演变为人的猿身上尚未彻底褪去的尾巴。他把社会自由看作是受公意约束着的, “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

20、自由” 。据此推断,卢梭的这一观点A. 利于政治权力相互制衡B. 保证个人权利不受侵犯C. 体现开明专制的政治观D. 体现“社会契约”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他把社会自由看作是受公意约束着的, 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说明卢梭认为每个人都要服从社会契约,要接受通过契约所体现的“公意”的约束。故答案为 D 项。材料没有涉及权力制衡,排除 A 项;材料探讨的是公意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非强调保护个人权利,排除 B 项;C 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7. 1771 年,英国作战部大臣帕尔登尼说, “一个大臣,不是受宪法约束的官员,他只能根据国王的指令发布命令。 ”这

21、说明,当时英国A. 权利法案已遭到破坏B. 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C. 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权力D. 议会立法依然受制于国王【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一个大臣,不是受宪法约束的官员,他只能根据国王的指令发布命令”来看,英国国王在当时仍然拥有较大的权力。故答案为 C 项。AB 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权利法案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国王不得干预,排除 D 项。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然而实际的革命却是高潮突降。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因为克伦斯基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22、. 沙皇专制直接导致革命发生B. 资产阶级放弃革命的领导权C. 无产阶级尚未做好革命准备D. 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地点”和“克伦斯基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来看,说明材料认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故答案为 D 项。十月革命爆发时沙皇专制已被推翻,排除 A 项;BC 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9. 从 1920 年到 1926 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 135 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 20 年或 30 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

23、的,到一定年限,苏联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这表明当时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A. 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B. 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C. 体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 严重脱离苏联的社会实际【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反映的是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状况。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故答案为 A 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排除 B 项;斯大林模式体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除 C 项;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苏联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实际,排除 D 项。20. “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

24、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印象画派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与材料信息相符。 日出印象属于印象画派的作品,故答案为 B 项。格尔尼卡是现代派作品,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作品, 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ACD 项。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满分 60 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

25、21题23 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4 题为选做题,包括 A.B.C、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 经过历代儒学家的修改和润色,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三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利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義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救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義明显属于“

26、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材料四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 “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 ,比如“守旧症” “非我症” “不合作症” “麻痹症” ,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十国皇帝的立不命运序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2)材料二中董仲舒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黄宗羲“看对了

27、病症,开错了药方”?(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答案】 (1)主张:孔子主张君臣间要讲究等级、名分、秩序。(2)董仲舒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君主的义务。(3)看对病症:黄宗羲批判封建专制,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开错药方: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4)原因:政治:专制制度的长期存在。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传统文化因循守旧、影响根深蒂固,难以与近代社会融合。【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和董仲舒对君臣关系的改造、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以及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

28、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孔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君君、臣臣”反映的信息即君臣间要讲究等级、名分、秩序等来回答。(2)根据材料中的“唯天子受命于天”和“君为臣纲” ,可以看出董仲舒“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表现在神化君权以及臣子只有服从君主的义务。(3)根据材料中的“只能祭出道德说救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可知,黄宗羲“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是指批判封建专制,却想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问题。(4)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应当根据材料中

29、的“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再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来回答。22. 洋务运动中诞生的汉阳铁厂见证、影响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张之洞)首先创办了著名的汉阳铁厂根本没有考虑铁矿和煤的问题(注:不同的铁矿和煤适用于不同的炼钢炉) ,就急急命驻英公使向英商采购炼钢厂机炉设备买回来之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煤和铁矿石,只好从欧洲不远万里地进口焦炭。4 年时间花费了 560 余万两官银,三座炼铁炉只有一座可用,还没有炼出一吨合用的生铁。洋铁竞争加上体制腐败,在改为官督商办之前的 6 年间,汉阳铁厂耗费官银达 1120 万两,而清朝每年财政

30、收入不过 7000 万两。杜君立历史的细节材料二 1896 年 5 月 23 日,盛宣怀到汉阳铁厂任事,汉厂遂从官办过渡到官督商办企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二月向清政府奏准设立商办汉冶萍煤铁公司同年 5 月16 日在上海召开第一届股东大会,会后据说商股反应“亦甚踊跃” 。张国辉(论汉冶萍公司的创建、发展和历史结局材料三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

31、难。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的目的。据材料一,概括导致铁厂陷入困境的原因。(2)据材料一、二,概括汉阳铁厂后与其他企业合并为汉治萍公司)经营体制的变化过程。(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三中陈旭麓先生的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答案】 (1)目的: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等方面的困难。原因:决策失误;洋铁竞争;体制腐败。(2)经历了从“官办”转变为“官督商办”最后转变为“完全商办”的过程。(3)见解析【解析】评分表:等级 观点 论据 论证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刺激了民族

32、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分)洋务企业在中国率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具有表率作用;洋务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促进巾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部分洋务企业实行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经营体制,引导民族资本投资于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巾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 分)8-9 分洋务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分)洋务企业具有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极作用(2 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2分)67 分 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35 分 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一个方面提出部分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05 分 观点不明

33、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本题考查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洋务企业经营体制的变化过程、对洋务企业在中国近代史上作用和影响的认识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 。(1)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的目的,应当联系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目的来回答。导致铁厂陷入困境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根本没有考虑铁矿和煤的问题,就急急命驻英公使向英商采购炼钢厂机炉” “洋铁竞争加上体制腐败”等信息概括得出。(2)汉阳铁厂后与其他企业合并为汉治萍公司经营体制的变化过程,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汉厂遂从官办过渡到官督商办企业” “向清政府奏准设立商办汉冶萍煤铁公司”等信

34、息分析归纳得出。(3)根据材料三中的“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和“这又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 ,说明陈旭麓先生认为一方面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另一方面洋务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进行说明和论证。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 。该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 、 “求富”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 30 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使中

35、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3. 冷战严重影响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美国谴责斯扩张主义情节,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形式霸权。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二不结盟运动于 1961 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 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但是到了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参与国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贝尔格莱

36、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使得不结盟运动履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承诺的工作陷入困境。文安立全球冷战材料三在过去的 50 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 21 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 21 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37、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3)材料三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次关系”变化的理解。(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 (1)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互相猜疑。(2)历史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第三世界更多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美苏争霸”严重威胁第三世界的和平。影响: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3)欧盟和北约。理解:两极对峙格局下,北约作为美国领导的军事政治集团,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主导作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38、,欧盟成立,欧洲从经济合作向政治经济军事合作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4)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欧洲的“两个联盟”欧盟和北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1)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 “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并结合材料中的“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

39、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等信息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3)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可知, “两个联盟”分别指欧盟和北约。根据材料信息, “主次关系”的变化应当是指欧盟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4)从材料反映的信息看,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局势。点睛: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

40、来回答。如第一小题“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即属于此类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如第二小题“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最,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第三小题“谈谈你对主次关系变化的理解”即应当采用上述方法来解答。【选做题】本题包括 A、B、C、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 1861

4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时的农民起义还是孤立的,分散的。自发的“骚动”被轻而易举地镇压下去了。实现废除农奴制的不是起义的人民,而是政府。因为政府在克里木战争失败以后,看到农奴制根本不可能再保存下去了。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材料二 18541887 年部分省区土地价格的变动情况。 (单位:卢布)自由市场上每俄亩土地价格省名18541859 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1861 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 1863-1873 年1882 年1887 年沃罗涅日25.93 33.11 69.26 41.0753.8782.41库尔斯克30.14 40.91 75.5

42、5 40.4281.78112.22李桂英亚历山大二世 1861 年农民改革研究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改革,是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刘祖然改革与革命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分析这些现象对农民的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当代人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原因

43、:地主和农奴矛盾激化,农奴起义不断;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严重阻碍,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俄国沙皇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2)现象:赎买价格高于当时的市场价;农民实际支付的价格更高;1863 年以后,地价快速上涨。影响: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这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改革后地价的上涨使已经拥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3)理由: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本题考查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和改革产生的影响,主

44、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当时的农民起义还是孤立的,分散的” “因为政府在克里木战争失败以后,看到农奴制根本不可能再保存下去了”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沙皇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等方面来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应当根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赎买价格高于当时的市场价、农民实际支付的价格更高、1863 年以后地价快速上涨。这些现象对农民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来回答。(3)在当代人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

45、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 ,并联系所学从农奴制改革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等方面来回答。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康照帝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皇帝,在清代诸帝中,是一个最喜欢研究学问的人。他非常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乃至历代史书,无不研习一心想以古先圣贤及其学术来作厚风俗,正人心的工具。所用大臣多理学家,且都有卓特之行,扬名于一时。周谷城中国通史材料二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琅疏言:“

46、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清史稿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照帝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上述举措所起的作用。(2)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在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并分析其加强对台湾地区管理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康照帝在祖国统一方面的历史贡献作一总体评价。【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举措:学习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作用: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快满族文化发展步伐。(2)措施:

47、决定在台湾设立府、县等统治机构,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原因:台湾的国防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东南沿海的安全与稳定。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评价: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有力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康熙帝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举措和这些举措产生的作用、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以及对康熙帝采取上述措施的评价。(1)康熙帝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举措,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乃至历代史书,无不研习” “所用大臣多理学家”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上述举措所起的作用,应当联系所

48、学,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快满族文化发展步伐等方面来回答。(2)联系所学可知,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在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是,在台湾设立府、县等统治机构,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加强对台湾地区管理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对康熙帝在祖国统一方面的历史贡献作一总体评价,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捍卫多民族国家统一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方面来说明。26. 【探索历史的奥秘】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诸多方面都具有史学研究价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 2000 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材料二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 A 的了解,当时

49、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记录收到的物品以及支出的物品,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用于祭神仪式上的供品,分发给居民的口粮,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但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透露当时人们是以金银作为货币进行物品交换。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摘编自马丁古希腊简史材料三 1900 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 A 还没有被破解。线形文字 B 于 20 世纪 50 年代被英国建筑师温特里斯和史学家柴德威克所破译。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摘编自纳吉对称、非对称和迷宫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指出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2)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