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77688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2016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2016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2016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2016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5-2016 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西周实行宗法制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A B C D2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 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出自(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 墨子3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

2、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 。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4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 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C

3、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5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 周“三代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6 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 )2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 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 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7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 、 “世为二千石”的现象

4、,这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减弱 C儒学地位的提高 D.世家大族的出现8、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中国文化的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 9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他强调的是( )A “理”是世界的本原 B成为“仁”者的重要性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10宋代的婚俗中, “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

5、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在迎亲之前,男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 ,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 。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反映了传统婚俗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B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C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 “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 ”“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 B C D12.“诗不能尽,而为书,而为画” ,追求“淡而不薄

6、,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3下列不属于此风格的是( ) 13. 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14.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德意志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马丁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发财致富 B、反对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C、主张改革宗教否定教权至上 D、认为苦修和事功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15、卢梭说:“在国家里

7、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能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可以破坏契约,无疑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体现的是( )A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 C权力制衡 D君权神授16、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中的“变革”是指( )A、冲破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使人类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C、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艺术作品及文学作品 D、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417、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

8、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18、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 )A、质疑希腊法律存在的必要性 B、促进了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C、阻碍了希腊的民主发展进程 D、推动神学思想逐渐走向衰落19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

9、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马丁路德 C莎士比亚 D伏尔泰20下列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 )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真正的高贵不是天生的而是自为的 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A B C D21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 ,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

10、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 ,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C.使近代的自然科 学最终形成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22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2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5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2

11、418 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 底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 )崇尚理性提倡科学 关注社会 反对专制,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A B C D25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事件 意义地理大发现 视野开阔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宗教改革 否定教会权威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质疑宗教达尔文进化论 神学受到严厉考验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 教会影响力减低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C社会 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26. “完全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绘,抛弃了传统的三度空间和真实色彩,把人体分解成半面的几何图形再

12、重新装配,色彩也简化为灰色和棕色。 ”该描述适于下列哪一画家的作品( )A达芬奇 B莫奈 C梵高 D毕加索27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28. 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

13、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6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人才的匮乏29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 。如薛福成认为,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 。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 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 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 。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

14、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30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31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 。可见,

15、胡适主张( )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 B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 D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32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以后拖着长辫,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同席笑谴,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331920 年 5 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章“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世界无产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 ”其意为( )A声援五四运动 B关注工人运动 C促成国共合作 D号召武装暴动34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

16、除鞑虏” ,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 ,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7C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351923 年 1 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在香山路中山寓所内与孙中山会晤, 商讨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问题。1 月 26 日,双方发布孙文越飞宣言 (如图) 。据此,你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在国民革命中占主导地位 苏联力图为中共争取合法政党的身份维护国家主权是孙中山与苏联合作的前提 共产国际竭力支持国

17、民党的改组A B C D36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37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理,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对民权主义的阐述与英美宪政的相同点:( )都反对专

18、制 都倡导主权在民 都强调直接民权 都强调权力制衡A. B C D38毛泽东思想与新三民主义的不同之处是( )耕者有其田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反帝反封建 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A B C D39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8出体现在(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 论十大关系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40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

19、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 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选择题(两大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41 题(20 分 )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

20、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 儒学的国际影响根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6 分)材料二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已”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据材料二,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 (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2 分)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

21、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9(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 (6 分)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学东渐是表述西方文明输入中国的裁略语。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材料一学类 生产关系 文明阶段 主要内容 传播途径“中学” 封建生产关系 农耕文明 “四书” “五经” 传统教育和科举“西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工业文明 近代科学技术 新式学校教

22、育有人认为, “中学”到了近代所面临的机遇并不佳,请从“中学”本身的内容特点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其机遇不佳的原因。 (8 分)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 ”就其制度而言,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 3 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三种制度” 。 (3 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三次思想观念更新” 。 (3 分)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受到西方的影响刺激,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历史产生兴趣。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早期有马礼逊的外国史略 、莫维廉的大英国志 ,

23、这些译著也影响到中国人对西方历史的研究,如魏源的海国图志 、王韬的法国志略 ,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但历史学本身的转变,则要到 20 世纪初,梁启超受到西方民族主义史学影响,主张为国家国民社会而非朝廷的新史学。西方 19 世纪盛行的实证主义史学,也在此时传入,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影响到史学界。到了民国初期,这些史学思潮逐渐落实于史学界,史学家们开始用不同于传统史学的方式撰写中国史,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10中国传统史观是一元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是静态的,是以古代为尊的。但受到西方新的历史知识的影响,不得不承认西方亦有一自成系统的文明,甚至如古埃及年代更早于中国。而进化观念的传入,根本上改变历

24、史时间的观念,由静态变为动态,由视古代为最理想的社会,逐渐接受文明逐渐进步的想法。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化根据材料三,归纳在西学影响下,中国近代史学有哪些方面的变化?(6 分)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20 DBCCC BCDDB DBADA ABBDA21-40 AAACC DCDBB BDBBC DCBAD二、 非选择题(两大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41 题(20 分)(1)态度: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伦理道德) ;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4分)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5、。 (2 分)(2)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2 分)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 (4 分)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西方促进民主政治。 (2 分)(3)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 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 (6 分)42 题(20 分)(1)本身方面:传统“中学”不具备质变出近代意义的科学与技术的基础;重政治、伦理,轻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4 分)社会方面:封建制度落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异族文化。(任答两点 4 分)(2)三种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苏维埃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3 分)三种思想观念:洋务思潮(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任答 3 点得 3 分)11(3)变化:翻译西方历史学著作;撰写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著作;出现“为国家国民的新史学”; 实证主义史学传入;马克思主义传入影响到史学研究;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由传统的中国“一元”史观向世界的“多元”史观转变;由静态史观向动态史观转变。(任答3 点,共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