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准文学与哲学的契合点相关课文:人生的境界片段细读.找准文学 0 哲掌的契合点【观点梳理】A.秦始皇是什么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野心勃勃,有无穷的占有欲,按照境界说的定义法评价他,他不但归属功利境界,而且正是这一境界的代表人物.然而,从历史实际出发,秦始皇却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封建君王,是盖世英雄,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用觉解,动机标准衡量,却只能屈居低等境界,无缘和“圣 贤“沾边 .实际上,低等觉解,恶劣动机不但不影响他的价值定位,反而是成全他的历史巨人地位的必要条件.李雪麟,康艳梅质疑人生的境界,中学语文教学)ZOO5年第 8 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
2、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无论他主观上是出于多么“恶劣“ 的动机 .客观上他的“44Jt“却是有目共睹的;但秦始皇的人生“境界“ 则存在于其心中,如果他做这一切都是觉解的,那么他是可以达到道德境界的,如果一切是盲目的,是在其位而不得不谋其政,那么他也只是自然之人.一个人,“ 境界 “低并不妨碍他成为有“ 价值 “的人 ,反之亦然.郑小锋质疑质疑人生的境界,中学语文教学)2oo5 年第 10 期.c.哲学的崇高任务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的圣人.天地境界中的人是“圣人 “,是与“宇宙同一“的人,那么,在数以亿计的人群中,走入天地境界的人不就寥寥无几了吗,不就是可望不可即了吗?不是的,作者给我们提供
3、了进入天地境界的途径:圣人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圣人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所以才成为天地江苏江阴市英桥国际学彬徐杰境界中的“圣人 “.哲学的任务实际上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大彻大悟的人.刘万春感悟人生四境界,铸就精神之家园,阅读与鉴赏2003 年第 12 期.【学习指要】这是一篇文质兼关的文章.在学习的时候,既要通过文本细读,欣赏哲学的语言艺术,也要通过欣赏语言,领会哲理,-gr-自己的思辨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阅读思考,可以在充分理解三个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走进文本的深处.这三个词语分别是:1.境界何谓“境界 “?顾名思义,“ 境 “为事物的 “境况层次“,“界 “为事
4、物的“范围类别“.将人生分为几个“境界“, 实际上就是对笼统的人生问题进 45-分析解剖,就是将难以把握的问题条理化,明晰化,于茫然无序之中析出条理,从而使论题层次清晰.所以,作者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对这四种境界进行了这样的阐述:自然境界顺应本能或习俗.功利境界为自己的利益做各种事,动机利己,后果利人.道德境界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事事都有道德意义.天地境界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2.觉解何谓“觉解 “?就是人在做某事时,他知道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去做人生的四种境界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课文的第七小节,作者这样说:“这四种人
5、生境界之中最后是天地境界.“ 也就是说,它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种阶梯的关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关系,而决定这种关系的,就是“觉解 “的程度.因为 ,在作者看来,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3.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给予人更多的觉解,从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哲学教人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作者写作本文,其实就是在作这样的一种展望:既然人生有四境界,中国的圣人是既出世又入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出世又入世的,那么,未来哲学就能够帮助我们拥有高度的觉解,做平常人
6、所做的事,也就是:既能在社会中生活,也能超脱社会,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自得其乐“.理解这三个词,并不需要很多的哲学知识的积累,我们只要细致地阅读文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关注这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述,就可以深入理解课文,深刻领会文章的哲理内涵.【教学过程】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至第七自然段“ 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我们可以采取“语言感受“语言梳理语言赏析“语言运用“这四个板块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阅读,理解这部分内容.1.语言感受活动: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明确:阐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语言梳理活动:A.围绕“意义 “,对人生的四种境界
7、进行概括.明确:自然境界,就是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所做的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功利境界,就是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所做的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道德境界,就是一个人做事,是为了“ 正其义不谋其利“, 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天地境界,就是一个人为宇宙利益而做各种事,所做的事,对于他有超道德的意义.B.围绕 “觉解“,对人生的四种境界进行概括.明确:自然境界,就是一个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的状态下本能地做事.功利境界,就是一个人有着较多的觉解,为自己而做各种事.道德境界,就是一个人有着高度的觉解,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就是
8、一个人有着最高的觉解,为宇宙利益而做各种事.3.语言赏析活动:A.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这句话里,“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指怎样的人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又是指什么样的人?明确:“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人,是自然人.“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意思是人应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才能成为 af_4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B.分析论说的严密:结合选段内容,说说本文论说严密表现在哪些地方.明确:逻辑严密.如“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
9、的事,但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这句话中 ,“不同的人 “相同的事 觉解程度“ 不同的意义“ 等词语 ,表达了非常严密的逻辑片段细读关系,阐述了觉解程度与境界高下之间的关系.遣词精当.如“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这句话中,“ 几乎不需要 “需要较多“需要最多“三个词语,极其精当地阐述了四种境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用巧妙.如“天民“, 如“正其义不谋其利“,这些“ 拿来 “的词语和句子,非常巧妙地帮助自己阐说见解,而且简明扼要,省却了概念诠释的诸多麻烦.留有余地.如“每个人各有
10、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这句话中 ,“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 假设前提,说话就显得留有余地.4.语言运用活动:A.结合选段中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的论说,分别举例,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B.作为学生 ,到学校来学习,也是有境界之分的,请结合选段中关于境界的论说,谈谈作为学生的四种境界.【资源链接】1.程艳飞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中外教学研究)2oo6 年第3 期.2.郭成杰人生的境界课堂节录,中学语文? 教师版 2005年第 l2 期.3.谈万余蔡廷林深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生的境界教法初探,语文教学之友2003 年第 9 期.4.李艳吕建兵读准文意练好能力人生的境界)导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 年第 9 期.5.方家驹走进哲学,为自己的人生境界定位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课文解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OO6 年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