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兴国三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74749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国三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兴国三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兴国三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兴国三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兴国三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兴国三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7 题单选,8-10 题多选,共 40分)1如图所示,竖直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 A点的光滑轨道,其中 AB通过环心 O并保持竖直,AC、AD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0和 60,一质点分别自 A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比较A沿着 AB下滑,时间最短 B沿着 AD下滑,时间最短C沿着 AC下滑,时间最短 D三条轨道下滑时间都一样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的 a、 b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 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 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对 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为 2mgB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FC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FD弹簧对 b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等于 mg3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为 30,如图所示,设每个灯笼的质量均为 m,则自上往下第一只灯笼对第二只灯笼的接力大小为A2 B C D8 mgmg3mg32mg384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 A,A 与竖直墙面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 B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 B的作用力为 F1,B

3、对 A的作用力为 F2,地面对 A的摩擦力为 F3,若 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 B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 D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52014 年 8月,山东鲁能队再度包揽乒超男女团体的冠军,加冕双冠王!假设运动员在训练中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跑动,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之间夹角为 ,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 M、 m,不计球拍和球之间摩擦,不计空气 阻力,则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gsin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mgcos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 cos)

4、(gD运动员对地面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6如图所示,质量为 M=10kg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个 F=10N的水平恒力,2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2.8m/s时,在其右端轻轻放上一质量 m=2.0kg的小黑煤块(小黑煤块视为质点且初速度为零) ,煤块与小车间 动摩擦因数 ,假定小车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20.的是A煤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稳定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一直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煤块在 3s内前进的位移为 9mD小煤块最终在小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 2.8m7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 ”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

5、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时间图线,两图中 a 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根据图像分析可知A人的重力为 1500N B c点位置人处于 超重状态C e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 D d点的加速度小于 f点的加速度8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的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加速度都相同)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 m)速度(m/s)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15 7.5 15.0

6、22.5 30.020 10.0 20.0 36.7 46.725 12.5 25.0 54.2 66.7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 0.5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 0.5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 3.75m/s2D当车速为 25m/s时,发现前方 60m处有险情,酒驾者不能安全停车9甲 、 乙 两 车 在 平 直 公 路 上 同 向 行 驶 , 其 v-t图 像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两 车 在 t=3s时 并 排 行 驶 , 则A在 t=1s时,甲车在乙车后3B在 t=0时,甲车在乙车前 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7、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m10如图所示,直杆 AB与水平面成 角固定,在杆上套一质量为 m的小滑块,杆底端 B点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现将滑块拉到 A点由静止释放,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 AB的中点,设重力加速度为 g,由此可以确定A滑块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 a1、 a2B滑块最终所处的位置C滑块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 D滑块第 k次与挡板碰撞后速度 vk二实验题(每空 3分,共 21分)11某学生 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物块下滑过程

8、中所得 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 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a= m/s2;打点 C点时物块的速度 v= 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12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学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 a与钩码的质量 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 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 (

9、填“线性”或“非线性” )关系。4(2)由图(b)可知, 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钩码的质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三计算题(共 4小题,共 39分)13 (8 分)某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达斜面的顶端,若滑块在最开始 2s内的位移是最后 2s内的位移的两倍,且滑块第 1s内的位移为 2.5m。问:(1)滑块在斜面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2)斜面的长度是多少?14 (9 分)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10、 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为 m1=4kg的物块P,Q 为一重物,已知 Q的 质量为 m2=8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 k=600N/m,系统处于静止,如右图所示,现给 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已知在前 0.2s时间内,F 为变力,0.2s 以后,F 为恒力,求:力 F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si n37=0.6,g=10m/s 2)15 (12 分)如图所示,左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30另一端被坐在小车里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 60kg,小车的质量为 10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斜

11、面对小车的摩擦阻力为人和小车总重力的 0.1倍,重力加速度 g取10m/s2,当人用 280N的力拉绳时,试求(斜面足够长):(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人所受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为 3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 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多少?16 (10 分)如图甲所示,倾斜传送带倾角 ,两端 A、B 间距离 为 L=4m,传送带以 4m/s的37速度沿顺时针转动,一质量为 1kg的小滑块从传送带顶端 B点由静止释放下滑,到 A时用时 2s,g取 10m/s2,求:(1)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该小滑块在传送带 的 底端 A,现用一沿传送带向上的大小为 6N的恒定拉力 F拉滑块,使其5由静止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滑块的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