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新闻两则毛泽东【中心发言】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择的作品都是以战争为题材。阅读这些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 争的伟大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新闻两则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首先,两则新闻将我们带回到革命战争年代,对于我们了解那段峥嵘岁月,以及我人民解放军在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时,所展现出来的领导人的高屋建瓴的智慧和军队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其次,两则新闻,语 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二、 授课内容的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本文的文体特点和写作内容,以及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2、,确立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3.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4.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新闻的特点;理清新闻结构。教学难点:准确精练的语言。三、 本课授课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教法)教学采取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同时,运用延伸拓展法。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教学目标:1
3、.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和 事件;23.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4.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新闻的特点;理清新闻结构。教学难点:准确精练的语言。课时数:2新课讲解内容:第一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你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它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 ,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二、 课前预习快速浏览课文,按要求完成预习工作:1 用“_”划出“读一读,写一些”中的词语所在的句子;2 标注如下词语的读音:(1
4、) 鄂() ;(2)豫(y) ;(3)绥靖(sujng) ;(4)阻遏() (5)锐不可当(dng) (6)溃(ku)退 (7) 歼(jin)灭 (8)要塞(si) (9)阌(wn)乡 (10)杜聿(y)明 (11)荻(d)港(12)负隅(y)顽抗三、 积累生字词。鄂() 豫(y) 绥靖(sujng) 阻遏() 锐不可当(dng) 溃(ku)退 歼(jin)灭 要塞(si) 阌(wn)乡 杜聿(y)明 荻(d)港 负隅(y)顽抗四、 学生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一)理清六要素内容六要素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具体信息时间 1949 年 4 月 20
5、 日夜至 22 日 22 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人物 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原因国民党反对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3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二)理清新闻内容1 为什么要按中路西路东路的顺序写? 【明确】结构顺序的安排是由时间和事件本身特点决定的。首先,本文作者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中西路所遇敌军抵抗甚微,而
6、东路之抵抗较顽强,所以中、西路放一起写。其次,原本就是中路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在后。c 此前已有中路详细报道(大军三十 万昨日渡过长江 ) ,此处简略交待中路(其渡江战况只用了写时间、地点、神速的一句话)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再写西路。 2 新闻的表达方式一般是以记叙为主,但也可穿插一定的抒情或议论,这段新闻中的议论部分是哪几句?【明确】此种情况,一方面不起丝毫作用。在叙述中路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五、 理清文章的新闻结构。(一) 了解新闻的有关
7、知识。1. 概念:新闻,又称消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准确而及时的报道。2. 内容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3. 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电头:是发布消息、电讯的固定格式,具体交待发布消息的单位、发电时间和地点。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啊或者第一句,它扼要地揭示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新闻的躯干 ,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4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4. 新闻的特点:报道及时(多体现在“电头”中的时间上) ;内容真实;语 言准确。(二) 理清文章的新闻结构
8、。1.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 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 主体二十日夜起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六、 典型习题。1理清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的新闻结构。2.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提示:埃及大使与人大学子共话中埃友谊。(能概括出中心事件,符合字数要求即可)课后作业:完成全品1-5,12-14。 第二课时一、知识回顾。1. 新闻内容六要素;2. 新闻结构五部分;3. 新闻特点 3 方面。(_标题_)本报北京 4 月 16 日讯(记者范绪峰) 今天上午,埃及驻
9、华大使穆罕默德 努阿曼扎拉勒博士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并作题为“中埃文化和面向 21 世纪的中埃关系”的演讲。扎拉勒大使在演讲中回顾了中埃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史,希望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能够代代相传。大使称中埃两国的璀璨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着重对 21 世纪中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关系作了展望。演讲后,大使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张建明共同为在人大展览馆举办的“尼罗河畔埃及艺术、文化展”揭幕。5二、体会简洁准确生动的新闻语言。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 港、鲁港地区,
10、共渡过三十万人。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明确】句好。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渡 至”比 “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明确】句好。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 ,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是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2)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明确】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 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四、 典型习题:完成全品6-11 题。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