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卷·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65059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卷·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卷·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卷·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卷·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卷·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长春市十一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试 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小寒与物候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的物候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

2、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组成“雁阵” 。 “雁阵”在飞行时,一会儿变成“人”字形,一会变成“一”字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慧,人们说,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

3、个阶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 “雁”这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到了第二候,虽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越多,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前加上喜字,证明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 ;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

4、;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对望叫“欢天喜地” 。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 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 “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 “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 诗经中说,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它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 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 ”城墙则称为雉

5、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 ,有删改)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小寒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此时尽管有冰天雪地的现象,但阳气已动,阳能开始增加,自然界的一些候鸟和留鸟能感受到这些变化。B. 根据科学研究,大雁是禽鸟中最机智聪明的,作为一种候鸟,小寒时它们最先感受阳气已动,开始离开南方最热的地方有组织渐次向北迁移。C. 作为留鸟,喜鹊既表现为很强的适应气候和人类的能力,又能敏感地察觉到气候的变化,小寒时会冒着严寒在高大的乔木筑巢,开始孵养后代。D. 作为小寒第三候,在山中的野鸡也参与了中国传统节气的表达,节气的变化、阳气的生长使得野鸡

6、不论公母都开始鸣叫,用叫声来招引同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段指出小寒这一节气的物候分为“三候” ,总领全文,引出关于雁、鹊、雉的介绍。B. 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一些古典诗文,并且介绍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文化色彩。C. 小寒物候的“三候”与雁、鹊、雉三种鸟有关,并且这三种鸟又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关联。D. 文章的结构思路非常鲜明,全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便于读者理解内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得警觉与机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 在中国人的眼中,

7、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因大雁兼具人们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因此把它作为五礼之贽。C. 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 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D.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答案】1. D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A 项,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非天气, “小寒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属无中生有。B 项, “根据科学研究”不当,应该是先民认为的。C 项, “开始孵养后代”不合原文,应该是“

8、为孵养后代做准备”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此类试题考查的点多,或考查论点,或论据,或考查文章结构方式,或考查论证方法等。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D 项,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错,应该是“总分” 。3. 试题分析:C 项错,原文“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 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可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用来说明人们对喜鹊观察得早。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

9、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C 是对原文倒数第二段内容的转述,原文是说“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 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可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用来说明人们对喜鹊观察得早,而非选项所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地泉之灵十月。一场秋雨。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放下

10、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她婉约,慢转,不骄不躁,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 “米泉” ,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

11、: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它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是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智慧和底气的聚舞。他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

12、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让运河路线迂回,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灵渠,婀娜婉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

13、繁华。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着,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被改变。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

14、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两个短句独立成段,既简洁明了又意味深长;交代了时间,引出下文描写兴安雨后山水独特的魅力,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B. 第二段没有直接写灵渠,而是从兴安写起,自然引出对灵渠的描写,为下文赞美灵渠、品味灵渠做铺垫。C. 灵渠的铧嘴设计巧妙,能轻松地将海阳河流来的水一分为二,作者从其中还悟出了“强大和弱小没有绝对界限”的道理。D. 文章的末尾表达了作者对灵渠和铧嘴的赞

15、美,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厌恶官场沉浮、想做隐者的心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5.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文章以“地泉之灵”为题,请结合全文,指出“地泉之灵”的“灵”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4. D 5.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用“安然” “从容淡泊” “悠然”等一连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灵渠从容、淡泊、安详(宽阔、坦荡、从容、深邃)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灵渠的深深赞叹(表现了作者被灵渠的灵性与美深深吸引住了) 。 6. 从历史的角度看,灵渠承载地泉精灵,厚重而飘逸;从建筑角度看,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从功用的角度看,灵渠作为一条运河,它引导舟船,滋养繁华,济世济人;从现实的角度看

16、,灵渠屹立两千年不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启示的角度看,灵渠昭示着我们要淘洗污浊,保持圣洁,让心与心沟通。【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和手法赏析类试题,考生要认真阅读文本的内容,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选项仔细斟酌。D. 文章末尾表达了作者对灵渠和铧嘴的赞美,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厌恶官场沉浮、想做隐者的心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厌恶官场沉浮、想做隐者的心情”理解属于无中生有。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

17、,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题目,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或文章的中

18、心主旨有关。此题要注意结合句子中的修辞做分析。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和整理文章中的信息的能力,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后,按照题干的要求准确筛选。本题可以作答为,灵渠历史悠久,厚重而飘逸;灵渠导引舟船,滋养繁华,济世济人;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灵渠屹立两千年不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灵渠教导我们要淘洗污浊,保持圣洁,让心与心相通。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

19、,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

20、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

21、,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

22、/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B.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C.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D.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调:指一般的职务调动,类似的还有转、移、徙等,但文章结尾处的“黜”则是降职或免职。B. 陛下:“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

23、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在此文中可译为“您” 。C. 秩: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的俸禄,后引申为评定的官员等级。 “秩满”指惯例任职期满。D.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家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安石少年时酷爱读书,思维敏捷;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B. 王安石认为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当时最亟需的了。这得到皇帝的认可。C. 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很多所

24、谓“大儒” ,都是才能庸俗之人罢了。D. 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2)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答案】7. A 8. B 9. C 10. (1) 当时文彦博做宰相,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 ,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 (2)陛下难道能够以长久依靠上天赐予的宠幸为常法,而没有一旦发生忧患的考虑吗?【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

25、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王安石在万言书中建言皇帝能够树立法规,逐步采取措施,革除劣习风俗,故可抓住人名;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代词):“大臣” “臣” “流俗” “议者” ;谓语动词:“诏” “变” “所称” “不讲” “以为”等。此题还要关注句中句末停顿的语气词,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故选 A。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错, “陛下”不是谦称,而是敬称。9.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

26、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如此题选项 C,对应原文倒数第 2 段, “都是才能庸俗之人罢了”错,原文为“大抵皆庸人”。10.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句通顺。主要关键信息的翻译理解:(1)恬退:淡泊名利,次:顺序,激:遏制,奔竞之风:为名利奔走竞争的风气。 (2)其:难道,幸:宠幸,常:常法。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比

27、如本题“激”在此处这,不能用今天的“激动”来理解。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恬退” “次” “其” “幸”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语句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传播美名。王安石考中进士,被选为上等,出任签书淮南判官。按以前的制度,任职期满允许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唯独王安石没有这样做。再

28、调任鄞县知县,修筑堤堰,疏浚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谷借贷给百姓, (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的谷能够陈谷换新粮,郡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后来任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做宰相,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 ,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不久朝廷召他考试馆进阁职务,他不肯参加。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辞。欧阳修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是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请求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东刑狱,又进京担任度支判官,当时是宋仁宗嘉祐三年。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以雄辩和旁征博引来维护自己的议论,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

29、,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让天下人大惊失色,不至于让天下人都张嘴来反对我。因为我的政策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策。借助天下人的力量来增长国家的财力,收取天下的财力来供给国家的用度。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没有因财力不足而成为国家忧患的,值得担心的是没有增长财力的方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可是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以长久依靠上天赐予

30、的宠幸为常法,而没有一旦发生忧患的考虑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以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 ”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政务,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在此之前, 朝廷多次下达委任他担任馆阁职务的命令,他都辞谢了; 士大夫们认为他是无意显赫于世以求仕途畅达,都恨自己不能结识他, 朝廷多次打算委派他担任名利优厚的美官, 只是怕他不就任。王安石因母亲去世离任, 一直到英宗朝结束, 朝廷多次召他, 他都不肯起复任职

31、。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的政治事务。 ”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只是后来很多所谓“大儒” ,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罢了。 ”皇上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 ”皇上认为是对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他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王安石让他的同党吕惠卿管理这件事情。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携推

32、举各类官员四十余人,分派颁布执行新法。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赞同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变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 。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深湾夜宿王勃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绝滩声隐,风

33、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注】津涂:道路。岑:小而高的山。堰:拦河蓄水的土坝。砧:捣衣石。1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一个“隐”字,写出了滩声隐于土坝之中,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却无法听到滩声的神态。B. 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高高的山上。C. 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D. 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E. 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12. 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34、案】11. AC 12. 描写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解析】11. 试题分析:A 项,应是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C 项, “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错,应是第一句与第四句写近景,第二句与第三句写远景。这种选择题型考查的点多,或品味字词句所深藏的情思,或理解诗歌内容,或分析意象形象,或分析表达特色等。答题时不能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12. 试题分析:第一问问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诗歌的内容

35、主要是概括诗句描绘的情景,答题时注意首先描绘诗句描绘的画面,可以抓住主要景物翻译诗句,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颈联描写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第二问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写尽了蜀中江村风情,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点睛:概括描绘的情景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景象” ,还是“图景” ,如果是景物,就要概括有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征,有些同学可能对景物的特征概括的不够准确,要重点区分是“喜”还是“哀” 。如果是图景,就要抓住主要景物来描绘画面。分析诗歌的情感,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

36、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要抓住“暮理楫” “夜调砧”来分析。名篇名句默写13.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两句来提醒后主要赏罚分明,标准一致。(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 ”(3) 归园田居中“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并为全诗定下一个总基调。【答案】 (1). 陟罚臧否 (2). 不宜异同 (3). 挟飞仙以遨游 (4). 抱明月而长终 (5). 少无适俗韵 (6)

37、. 性本爱丘山【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默写的题目。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陟罚” “臧否” “宜” “挟” “遨游” “抱” “适” “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语言文字运用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便会津津乐道说个不停。作为军工生产战线的技能带头人,游洪建填补了国内应铝合金薄板淬火矫正工艺的空白,他在这一领域的技能水平,达到了运斤成风的境界。作为“梅兰竹菊”

38、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洋洋洒洒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这个演员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与车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完全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孽。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用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津津乐道:津津,

39、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用在句中语意重复。运斤成风: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使用正确。洋洋洒洒,形容文章和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用来修饰雪花不恰当。张冠李戴。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使用正确。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使用正确。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望文生义。故选 C,此题可用排除法。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校 110 周年校庆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

40、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B.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C. 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D. 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句式杂糅,应改为“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或者“以带给从全国各地

41、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 。C 搭配不当, “拓宽内涵”不搭配。D 中途易辙,在“传统民俗”前加“使” 。故选 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考场上辨析病句需要、快速、高效,这就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辨析病句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划分句子成分法、语感审读法、造句类比法、逻辑意义分析法、标志法等。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A 句式杂糅,C 搭配不当,D 中途易辙。16. 下列语句中,选出语言最得体的一项A.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B. 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

42、名牌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C. 毕业之后,学生感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D.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B“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身;D“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1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岂余心之可惩 惩:惩罚 便言多令才 令:美好赍钱三百万 赍:赞助 大人故嫌迟 故:故意女也不爽 爽:过错 匪我愆期 愆:改变何时可掇 掇:拾取 枉用相存 存:问候余独好修以为常

43、 修:长 渠会永无缘 渠:他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意义和用法。题中正确,惩:受创而改变;赍:赠送;故:仍旧;愆:拖延修:修洁美好【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 “修”文言文释义:xi修饰。 汉书冯奉世传:“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撰写;修改;润色。 柳敬亭传:“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 ”修理;修造;修建。 过秦论:“修守战之具。 ”整治;治理。隆中对:“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修养;修行。 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效法;学习。 原毁:“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44、 ”长;高。 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善;美好。 离骚:“老冉冉其将至,恐修名之不立。 ”【辨】修,脩。 “修”的本义是修饰, “脩”的本义干肉。二字常通用,但“干肉”一义不写作“修” 。 【修书】写信;著作撰写。 【修文】兴修文教,加强文治。旧称文人死亡为修文。题中“修”是第八个意思。18. 下列句中“相”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儿已薄禄相 还必相迎取B. 仰头相向鸣 好自相扶将C. 誓天不相负 叶叶相交通D. 及时相遣归 久久莫相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问“相”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解答此题要对选项一一分析,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A 名词,相貌/动作偏指一方,

45、代你;B 副词,互相/互相/动作偏指一方,代你;C 动作偏指一方,代你我/副词,互相;D 都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故选 D。19. 下列各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何不作衣裳 B. 昼夜勤作息C. 便可白公姥 D. 其日牛马嘶【答案】A20.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死生亦大矣。C. 凌万顷之茫然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句式的掌握能力。首先对选项一一分析,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A 状语后置句/判断句;B 定语后置句/判断

46、句;C 定语后置句/判断句;D 都是宾语前置句。故选 D。21. 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组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 火尚足以明也 泣孤舟之嫠妇B. 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C. 而其见愈奇 则其至又加少矣D. 常在于险远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对选项一一分析,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A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泣:使动用法,使哭泣;B 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平等;/游骋:都是使动用法,使畅游,使奔驰;C 见、至:都是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到的人;D 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名:名词作动词,说出。故选 C。22. 下列相关内容的

47、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追尊的称号,如“唐太宗”。B. 字介甫:古人重视礼仪,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C. 符,又称符契,或符节。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D.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48、应选 D,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错;应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学过的文章的作者、出处,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还有各国重要的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至于文化常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23.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青春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把青春融入生活,你就能领会青春的真谛。青春并不是华丽的外衣,人生并非花团锦簇,青春的笑容也必都会和眼泪融在一起。几次挫折便是生活的全部吗?走出失败的阴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失落意味着不再拥有,当你感叹夕阳西下的时候,朝阳正从你的背后升起。推断存在的问题:青春融入生活,不一定就能领会青春的真谛。【答案】并不是所有的失落都意味着不再拥有。青春的笑容不一定都和眼泪融在一起。.写作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材料二:十九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701 研究所所长吴晓光透露,中国已经完全具备自主研发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