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2018年高考生物考前特训选考仿真测试题(六)(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62754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8年高考生物考前特训选考仿真测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高考生物考前特训选考仿真测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高考生物考前特训选考仿真测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高考生物考前特训选考仿真测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高考生物考前特训选考仿真测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浙江省 2018年高考生物考前特训选考仿真测试题(六) (含解析)一、选择题1. 细胞内最重要的单糖及能源物质是( )A. 蔗糖 B. 葡萄糖C. 淀粉 D. 糖元【答案】B【解析】依据选项,只有葡萄糖是单糖,直接选择答案 B。2. 属于高等动物内环境的是( )A. 唾液 B. 体液C. 细胞内液 D. 细胞外液【答案】D【解析】高等动物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生活的外界,依据选项只有细胞外液。故答案为 D。3. 各种生物只用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这说明各种生物间的统一性所体现的层次为( )A. 分子水平 B. 细胞水平C. 器官水平 D. 个体水平【答案】A【解析】各种生物只用一套基本的遗

2、传密码,这说明各种生物间在分子水平上的具有统一性。答案选择 A。4. 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正常细胞突变而来B. 可无限增殖C. 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D. 在体内易转移【答案】C【解析】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突变而来,是细胞异常分化形成的能够恶性增殖的细胞。由于癌细胞表明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很容易在体内发生转移,故本题答案为 C。5.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的是( )A. 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B. 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2 -C. 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D. 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从火山岩(裸岩)开始

3、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A 项正确;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不属于原生演替,B 项错误;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不属于原生演替,C 项错误;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不属于原生演替,D 项错误。考点:群落的演替6. 人皮肤受损后,往往会发生局部炎症反应,这是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属于(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C. 第三道防线 D. 体液免疫【答案】B【解析】人体一共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人体的皮肤、粘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人体专门针对热定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人体皮肤受损后,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这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二道防

4、线,故答案选择 B。7. 已知金鱼草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若将纯合红花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 1全部表现为粉红花。则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关系为( )A. 完全显性 B. 共显性C. 不完全显性 D. 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得,完全纯合红花和纯合的白花后代既不是白花也不是红花,而是中间的过渡色粉红花,故这种相对性状的显性关系属于不完全显性,故答案选 C。8. 将新提取的红细胞放入 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质的浓度太低B. 水分以主动转运方式进入细胞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 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答案】C【解析】将红细

5、胞放入到蒸馏水中,由于红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蒸馏水的,导致蒸- 3 -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红细胞由于吸水过多而膨胀,最后破裂,故答案选择 C。9. 森林群落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农田群落的主要原因是( )A. 不施农药 B. 以木本植物为主C. 土壤肥沃 D. 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结构【答案】D【解析】森林群众中,由于存在群落间的分层现象,使得各植被均可以利用到一定的太阳能,对于农田群落而言,群落间就没有,故本题答案选 D。10. 如图是 DNA转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核苷酸的种类有( )A. 4种 B. 5 种C. 6种 D. 8 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转录是指以 DNA的一

6、条链为模板形成 RNA的过程,分析图形可知,图中DNA链中含有 4种脱氧核苷酸,转录形成的 RNA中含有 4中核糖核苷酸,所以该图中共有 8种核苷酸,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转录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 下列有关溶酶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B. 溶酶体的存在使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C. 溶酶体在执行功能时伴随着膜组成成分的更新D. 溶酶体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自身产生的碎渣【答案】A【解析】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本质上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故本题答案选择 A。12. 下列关于细

7、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B.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C. 真核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至少有一个细胞核- 4 -D. 核孔是 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答案】B【解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而不是其代谢中心,A 选项错误;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重要结构,选择 B正确;真核生物,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就没有细胞核,C 选项错误;核孔是 DNA等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选项 D错误。13. 如图表示某酶促反应在最适温度下生成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该反应体系的起始阶段底物充足,图中 m表示生成物量的最大值, n表示生成物量达

8、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适当提高温度,则 n点将向左移动B. 若适当降低温度,则 m点将向下移动C. 若适当增加酶量,则 n点将向左移动D. 若适当减少酶量,则 m点将向下移动【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本反应是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如果适当提高问题,生成物 m量不变,但酶的活性会下降,那么 n点会右移;如果适当增加酶的含量,单位时内产生的生成物多,故 n点会左移,由于底物充足,所以 m点不变,故答案选择 C。14. 无籽西瓜是由二倍体西瓜(2n22)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B. 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

9、异C. 该育种方式属于单倍体育种D. 三倍体西瓜无籽是因为减数分裂不正常【答案】D【解析】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数量上的变异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 错误;该育种方- 5 -式涉及到杂交,不属于单倍体育种,C 错误;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均分,导致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而无法完成受精,无法产生种子,故 D答案正确。15. 在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中,科学家把加热杀死的 S型菌和活的无毒 R型菌混合在一起注射到小鼠体内,发现很多小鼠患败血症致死,并在小鼠体内分离出许多活的 S型菌;而将加热杀死的 S型菌和活的无毒 R型菌单独注射到小鼠体内,都不能使小鼠患败血症。下列推测不科

10、学的是( )A. S型菌是由活的 R型菌转化而来B. S型菌转化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突变C. S型菌中的“毒性”成分因加热而失效D. 转化因子存在于 S型菌中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答案】B【解析】科学家把加热杀死的 S型菌和活的无毒 R型菌混合在一起注射到小鼠体内,虽然 S型菌已经被杀死,但其 DNA依然有活性,插入到活的无毒的 R型菌,从而将活的无毒的 R型菌转化成 S型菌,故答案 A正确,B 错误;S 型菌中的“毒性”成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热会变性,毒性失效,C 正确;转化因子,也就是后来发现的 S型菌 DNA存在于 S型菌中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加热不会失效,故可以将 R型菌转化成 S型菌,

11、D 选项正确。16. 如图为某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判断该病为(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 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B【解析】由此题中的遗传系谱图可得,父母双方均有病,男女均有,不可能是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其次,后代中有未患病的个体,这种病是一个显性遗传,再者,如果假设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那么父亲是患者,其女儿必为患者,与题意不和,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答案选择 B。- 6 -17.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龙胆紫的作用是给染色体染色以便观察B. 显

12、微镜的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较分裂期的多C. 分裂中期细胞内可看到许多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上D. 根据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答案】C【解析】制作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装片时,给染色体染色的常用试剂为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A 正确; 在观察装片时处于分裂同期的细胞占大多数,因为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约占 95%左右,B 正确;分裂中 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排列在不可见的赤道板(面)上,而纸胞板结构应出现在分裂末期,C 错误;辨别各分裂期的依据是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和位置等,D 正确。【考点定位】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18.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

13、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如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种群的增长为指数增长B. ad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C. 该种群受到的环境阻力 d点时最大D. 捕捞后该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a点水平较合理【答案】C【解析】根据其种群增长曲线可知,该种群是一个“S”型增长,故不会是指数增长,A 错误;ad段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减小,B 错误;d 点该种群不再增长,已经达到环境的最大承受值,故该种群受到的环境阻力 d点时最大,C 正确;捕捞后该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b点水平较合理,因为 b点是其增长率最大的点,故 D错误。19. 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

14、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7 -A. 人体某些细胞表面含有 HIV的受体B. HIV的遗传物质可以直接整合到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DNA上C. HIV可以感染人的脑细胞和巨噬细胞D. HIV可以严重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答案】D【解析】人体的某些细胞表面含有 HIV的受体,进入人体的 HIV可以感染人体的很多细胞,例如脑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正是由于 HIV侵害了人体的某些免疫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被消弱。艾滋病毒是 RNA病毒,RNA 是单链,不稳定,不能直接的整合到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故本题选择 B选项。20. 一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夫)与一白化病患者(妻)结婚,某同学将这对夫妇产生子代

15、的情况绘制成遗传图解(如图),下列对该遗传图解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 漏写亲本的表现型 B. 漏写杂交符号“”C. 卵细胞重复写了 2个 a D. 错写 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答案】D21. 如图为某一酶促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反应中能用该图表示的是( )A. 乙醇发酵 B. 麦芽糖的水解C. ATP的水解 D. 在光下将水分解成 H 和 O2【答案】C- 8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P、Q 本身由 S分解来,R 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故 R为酶。另外,这个酶促反应中需要消耗水。乙醇发酵有水产生,A 错误;麦芽糖被水解之后生产的是两个葡萄糖,与题意分解后产生的是两个不同的物质,不符,B

16、 错误;ATP 水解生成一个ADP和一分子 P,本题很明显是一个水解反应,但水的光解,是光解水,与题意不合,则答案选择 C选项。22. 社鼠出生 1个月后即性成熟,科研人员对湖泊中一个岛屿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社鼠在夏秋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 上半年种群中幼年个体占比高于下半年C. 迁入和迁出是影响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D. 种群密度增大过程中,雄性死亡率高于雌性个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可知,与春季相比,夏秋季种群数量下降,说明社鼠在夏秋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A 错误;上半年种群数量增加,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组成,下半年种群数量下降,属

17、于衰退型年龄组成,幼年个体占比高于下半年,B 正确;该种群位于湖泊中一个岛屿,迁入和迁出不是影响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性比是影响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C错误;春夏季节,种群密度增大,性比下降,雄性死亡率低于雌性个体,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3. 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18、A. 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9 -B. 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 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 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芽较多的嫩枝条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效果与生长素浓度相关,但与时间长短不成正比;生长素类似物有毒性,需妥善处理;距离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的位置,有两个浓度的作用效果相同。故选 B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和功能。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4. 如图为高等动物生殖器官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19、的细胞示意图,据图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能为初级卵母细胞B.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该时期细胞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D. 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8条【答案】C25. 为了研究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某同学用去除脑部保留脊髓的“脊蛙”为实验材料,进- 10 -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步骤 处理 实验结果用 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后肢趾部皮肤后肢出现屈腿反射剥去后肢趾部部分皮肤,用 1%的硫酸溶液分别刺激去除皮肤的后肢趾部和保留皮肤的后肢趾部前者不出现屈腿反射,后者出现屈腿反射破坏脊髓,用 1%的硫酸溶液刺激保留

20、皮肤的后肢趾部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分离得到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给坐骨神经一个适当强度电刺激腓肠肌收缩A. 步骤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B. 步骤证明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C. 步骤可以证明坐骨神经是传入神经元D. 实验证明只有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实验分析,反射活动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活动才能发生,分析表中实验记录可知,步骤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后肢皮肤中的感受器被破坏,A 正确;步骤证明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B 正确;

21、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是单向传递的,步骤不能证明坐骨神经一定是传入神经,但能证明骨神经一定是是传出神经,C 错误;实验证明只有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 正确。26. 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开花 36天后果实逐渐变黄,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1 -A. 24天时的果实实际光合速率低于 12天时的B. 果实呼吸速率随开花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减弱C. 48天时果皮因光反应减弱导致光合速率减小D. 12天时与 36天时的果实光饱和点相接近【答案】D【解析】24 天时的果实实际光合

22、速率为 6+2=8,12 天时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6+3=9,故 24天时的果实实际光合速率低于 12天时的;从图可得,随着开花天数的增加,呼吸速率在减少;36天后果实组件变黄,48 天的时候,果皮颜色果黄,光反应减弱,光合速率减小;12 天时光合速率较高,果实也未变黄,此时的光饱和点高于 36天的时候,故本题的答案选择 D选项。27.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一定的电流刺激 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 图中共有 4个完整的突触C. 在 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 D

23、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 在 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 A、 B、 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在 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 12 -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错误。B有三个完整突触,d 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错误。C在 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 f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 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正确。D在 e点施加一强刺激,d 点会

24、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只有在突触部分才会用于只有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单向传递;错误。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的考查了神经调节,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28. 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 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RNA 和RNA 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所需的嘧啶数相同B. 据图推测,RNA 和RNA 均有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 过程需要的 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 RNA 和RNA 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

25、为翻译的模板【答案】D【解析】由于RNA 和RNA 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故过程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所需的嘧啶数相同,A 正确;RNA 和RNA 之间可以相互合成,故二者均有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正确;过程需要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 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C 正确;由图示可得,只有RNA 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故答案 D错误。二、非选择题29. 在一简单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1)鹰位于第_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_能力差,稳定性降低。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2)草固定的能量有以下四个去路: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

26、自身_消耗;自身枯枝败叶流向分解者;_。(3)若去除蛇,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环境容纳量将_。【答案】 (1). 三、四 (2). 自我调节 (3). 分解者 (4). 呼吸作用 (5). 下一营养级粪便流向分解者(一级消费者或第二营养级的粪便流向分解者) (6). 变大【解析】 (1)依据题意中的食物网,可得鹰位于第三、四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故自我调节能力差,尤其是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对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言,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2)草固定的能量有以下四个去路: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

27、自身枯枝败叶流向分解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3)因为对于鼠而言,鹰和蛇属于竞争关系,若去除蛇,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30. 下图表示不同强度的光对水生黑藻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本实验中灯泡为荧光灯灯泡。(1)若不更换灯泡且位置固定,则可通过移动_来改变光强度大小,实验中要测定黑藻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通过肉眼观察装置中是否有_现象,光反应的产物_能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 14 -(2)若突然使图中 S变小,则短时间内 RuBP的含量_,一段时间后光合作用达到稳定状态,此时 RuBP和 3磷酸甘油酸之间的含量比为_。(3)已知光能主要由叶绿素吸收,下图表

28、示两种光强度下黑藻中色素的纸层析实验结果,说明强光照导致黑藻_含量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_。【答案】 (1). 试管 (2). 冒气泡 (3). ATP 和 NADPH (4). 上升 (5). 12 (6). 叶绿素 (7). 下降【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石蜡可以防止气体的进出;灯泡与植物的距离 S表示光照强度的大小;碳酸氢钠水解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作为原料。(1)据图分析,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表示光照强度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试管或者灯泡的位置进行调节。黑藻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氧气、ATP 和 NADPH,其中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可以观察到气泡的产生;ATP 和 NADPH能为

29、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以及还原剂。(2)若突然使图中 S变小,则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产生的 ATP和 NADPH,三碳酸还原加快,所以短时间内 RuBP的含量增加,一段时间后光合作用达到稳定状态,此时 RuBP和 3-磷酸甘油酸之间的含量比为 1:2。(3)据图分析,强光下,色素带、变少了,说明强光照导致黑藻叶绿素含量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点睛】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及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1. 已知果蝇的长

30、翅和短翅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长硬毛和短硬毛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B、b 控制,下面为纯合亲本长翅短硬毛雌果蝇和短翅长硬毛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实验一:长翅短硬毛雌果蝇短翅长硬毛雄果蝇F1:长翅长硬毛雌果蝇、长翅短硬毛雄果蝇- 15 -实验二:F 1中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长翅长硬毛长翅短硬毛短翅长硬毛短翅短硬毛6622请回答下列问题:(1)翅形性状为显性现象表现形式中的_,长硬毛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F2中有_种基因型,F 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F 2中的短翅雌果蝇和长翅短硬毛雄果蝇相互交配,F 3雌果蝇中长翅长硬毛占_。(3)写出亲本到 F1的遗传图解。_【答案】

31、(1). 完全显性 (2). X (3). 12 (4). 1/3 (5). 1/6 (6).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实验分析:长翅与短翅杂交,子一代全部是长翅,子二代长翅:短翅=3:1,且没有性别的差异,说明在常染色体上,长翅对短翅为显性性状,即亲本为 AA、aa,子一代为 Aa,子二代为 A_:aa=3:1;短硬毛雌果蝇与长硬毛雄果蝇杂交,子一代雌果蝇为长硬毛,雄果蝇为短硬毛,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且父本与雌性后代表现型相同,母本与雄性后代表现型相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 X染色体上,长硬毛为显性性状,短硬毛为隐性性状,即亲本为XbXb、X BY,子一代为 XBXb、X bY,子二代为 X

32、BXb、X bXb、X BY、X bY。(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长翅对短翅为完全显性,在常染色体上;短硬毛对长硬毛为显性,在 X染色体上。(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为 AAXbXb、aa X BY,子一代为 AaXBXb、AaX bY,则子二代基因型种类=34=12 种,其中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 1/3;F 2中的短翅雌果蝇为aaXBXb、aaX bXb,和长翅短硬毛雄果蝇(A_X bY)相互交配,F 3雌果蝇中长翅长硬毛占(1-2/31/2)1/4=1/6。(3)已知亲本是 AAXbXb、aa X BY,子一代为 AaXBXb、AaX bY,遗传图解为:- 16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

33、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2.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各种微生物对氧的需求是不同的,研究组开展了氧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含有 LB固体培养基(刚配好,尚未凝固)的锥形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若在 121 条件下灭菌,则灭菌时间一般为_min,灭菌时间从_开始。灭完菌后将锥形瓶取出,待温度下降到 60 (不烫手的温度)时,用_擦拭桌面和双手,在超净工作台的_旁将锥形瓶中的 LB培养基分装到一系列试管中,并做标记。(2)当试管温度下降到 40 (培养基还是液态)时,用灭菌过的移液器

34、吸取 0.1 mL的各类微生物悬液加到相应试管中并封口,双手快速搓动试管,使菌种_于培养基内后迅速将封口的试管放置在_条件下使培养基凝固。(3)将上述试管放置于常温条件下培养 48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图中表示果酒制作菌种的图是_。(二)下图为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抗病基因与载体结合常用_处理,获得的重组载体通过_方法导入_形原生质体中。- 17 -(2)图中表示_,培养过程中需保持_,防止杂菌污染,愈伤组织需适当配比的_和生长调节剂诱导。(3)抗病转基因植物获得的原理是_。【答案】 (1). 15 (2). 达到规定压力 (3). 酒精棉 (4). 酒精灯火焰 (

35、5). 均匀分布 (6). 低温 (7). B (8). 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 (9). 显微注射 (10). 球 (11). 脱分化 (12). 无菌 (13). 营养物质 (14). 基因重组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析】试题分析: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操作前准备: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2)操作中保持无菌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用无

36、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3)无菌物品保管: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 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一)(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即在在 121条件下灭菌 15min,灭菌时间从灭菌锅内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开始。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后,

37、倒试管之前,操作者的手和桌面都需要用酒精擦拭,而且倒试管的过程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边进行。(2)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氧对微生物的影响,所以需要将微生物均匀分布于试管的培养基表面。培养基凝固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18 -(3)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性微生物,有氧呼吸时繁殖快,无氧呼吸时繁殖慢,面较多,下面较少,故选 B。(二)(1)基因工程中,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抗病基因与载体,然后用 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起来,构建为重组质粒,再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导入球形原生质体中。(2)图中表示脱分化过程,培养过程中需保持无菌状态,以防止杂菌污染导致实验失败。愈伤组织需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

38、节剂诱导。(3)抗病转基因植物获得的过程中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点睛】选修题主要考查的是书本上的一些基础概念,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的生物学技术操作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的掌握,但是需要注意教材中一些特有的细节和专门的说法,比如说本题中灭菌的时间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计算等。回答问题需要注意前后的联系,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思路,不能凭借感觉胡乱回答。33. 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其完成下列实验方案。(1)材料用具:玉米幼苗 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 Na

39、HCO3溶液(维持 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 2发生器等。(2)实验步骤: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_。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 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 1株玉米幼苗。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 4%O2和 50%O2,丙组_作为对照。在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3)结果与结论(略)。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_;_。【答案】 (1). 透明且密闭 (2). 充入相同体积的 21%O2 (3). 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 (4). 幼苗应生长良好且长势一致 (5). 进行平行重复实验(或每组需用- 19 -多株玉米幼苗进行实验)【解析】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便于接受光照,且使得氧气的浓度成为控制量,故装置应该透明且密闭;丙组作为对照实验,氧气浓度最好与外界大气中氧气浓度相当,故为 21%;在相同且适应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幼苗应生长情况;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尽量选择长势等基本一致的样本,此外,在保证单一变量的前提下,多次重复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