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62399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原文、译文对照翻译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解释:元丰六年:公元 1083 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欣然:愉快地、高兴地样子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想睡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2、念无 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解释: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寝:睡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翻译: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 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解释:空明:清澈透明。 交横:交叉错杂 盖:相

2、当于“原来是”翻译: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但:只是 闲人,清闲雅致的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 闲人” 。 耳:罢了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闲人罢了!一、选自苏轼文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重点词语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户:门 (2

3、)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至:到 (3)欣然:高兴地(样子) (4)念:想,考虑 (5)遂:于是,就 (6)寝:睡觉 (7)相与:共同一起 (8)空明:清澈透明 (9)交横:交错,纵横 (10)盖:表示推测,可译为“原来”(11)但:只,只是 (12)耳:罢了 (13)水中藻、荇交横。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交叉错杂 2(14)盖竹柏影:盖:原来是 (15)但:只是,不过。(16)闲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2、古今异义(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古义:只是; 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与事无关的人(3)念无与乐

4、者 古义:想到; 今义:纪念想念(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古义:相当于“而已” “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三、理解背诵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文中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3、文中正面写月的句子:月色入户 文中侧面写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文中表现作者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 ,他与“解衣欲睡”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找出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5、: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 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6、文中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的词句:积水空明。文中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的词句:藻、荇交横。四、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描写议论。第一层:(1-3 句)月色入户,寻友赏月。 (表达方式是记叙,交代清楚了赏月的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 句)描写庭中月光的澄澈。 (表达方式是描写,写景: 以水喻月,描绘月色)第三层:(最后 3 句)惋惜无人赏月。 (表达方式是议论 、抒情,抒发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五、内容解析1、全文以“月光(月色)“为线索,依据作者

6、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3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或“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两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旷达胸怀(自我解嘲的达观、自我排遣的豁达) ;(2)贬谪悲凉(对朝廷的抱怨和被贬后的惆怅) ;(3)人生感慨(慨叹世人忙于名利无暇顾及良辰美景) ;(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表现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3、请用找出描写作者心理 感 受的句子,并说说它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方面,作者慨叹知音难觅。另一方面,作者当时虽

7、贬,心情抑郁,但仍不失进取心,借以美景来排遣抑郁之情。4、 “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答: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 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 ,其次, “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迫切感,生动形象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5、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答:“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 “闲” 。6、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

8、境。7、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8、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好在哪里?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该句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只用了 18 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作者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摆脱了沉重的迁谪之感,忘却了个人得失,表现了作者光

9、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弹奏了一曲空灵的月光曲。 )4此句用比喻手法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答: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10、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

10、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 ,不但描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 ?结合实际谈谈。答:作者此时的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 ”“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寄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寻找到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六、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

11、境。 七、拓展延伸1、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 情: 既有旷达的胸襟,又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还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念无与为乐者3、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奇趣“和“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

12、偶句。将影作藻见奇趣,以水喻月抒闲情54、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5、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6、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此文作者也写了竹、柏,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与张怀民之间深厚的友情。八、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周围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天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