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C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答案:B2.两栖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A由低等到高等 B由水生到陆生 C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D由简单到复杂答案:B3.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A丙、甲、乙 B乙
2、、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解析: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新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相对来说,丙地层中的化石最低等,所以地层最古老;乙地层中的化石最高等,所以地层最晚近。答案:A4.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主要指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自然界找不出两株完全相同的植物C 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生物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大自然淘汰的现象答案:D解析:达尔文,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正确的阐明了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即生物进化论,知道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生物间通过激烈的生存斗
3、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的内容。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熟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5.人类和大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A人类是由大猩猩进化来的 B大猩猩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C大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D人类是大猩猩进化中的一个分支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据此答题解答:解: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
4、林古猿大猩猩是类人猿的一种,人类与大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大猩猩和人类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 D 符合题意2故选:B点评: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6.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A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类 D两栖类和爬行类答案: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
5、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选:B7.下列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大肠杆菌 B小狗 C大猩猩 D犀牛答案:C人和类人猿是近亲,具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所以大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8. 下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Aa、b、c、d 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e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e
6、C较 a 和 e 而言,a、b 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a 一定比 c 高等答案:C9.下列对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答案:A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体积小到体积大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故选 A10.下列不属于生物进化规律的是()。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植物到动物答案:D该题考查
7、的是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或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311.一只母牛一次产了五只小牛,这五只小牛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属于生物的()A遗传 B适应 C进化 D变异答案:C该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变异,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12.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B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藻类D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答案
8、:C分析:此题是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知识的选择题,思考解答解答:解:A、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不符合题意B、同源器官是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例如,鱼类的胸鳍、
9、鸟类的翼和兽类的前脚都是前肢的各种状态,从而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不符合题意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如海绵原始单细胞藻类是植物,不是动物,符合题意D、苔藓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也没有输导组织,植的株长的矮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13.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代代经常使用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答案:B解析:考点: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解答:
10、解: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不会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雄鹿故选:B点评: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不定向的,而选择则是定向的,选择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淘汰的过程14.根据始祖鸟身体结构跟爬行类、鸟类动物都有相同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如下结论: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 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 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4答案:A解析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分析:在研究生物进
11、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解答: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现代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
12、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现代鸟类是由始祖鸟进化来的可见 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始祖鸟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证明了鸟类的起源问题15.始祖鸟化石证明了()A两栖类起源与鱼类 B爬行类起源与两栖类C鸟类起源与爬行类 D哺乳类起源与鸟类答案:C解析: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解答: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
13、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始祖鸟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16.达尔文认为,现代长颈鹿长颈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不同的环境 B内部的斗争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答案:C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
14、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解答:解: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现代长颈鹿长颈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的长颈的成因的解析17.下
15、列不属于生物进化趋势的是()。5A由水生到陆生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微小到巨大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 D 符合题意故选 D18.用一种农药杀灭有害昆虫,开始效果很好,用一段时间后,药性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昆虫适应了这种药性环境 B昆虫接触药后,产
16、生了变异C昆虫为了适应农药环境而产生了抗药性 D农药对昆虫的变异产生了选择答案:D只有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才能作为正确判断。19.英国某地区,原来灰尺蛾占 99%,黑尺蛾仅占 1%,建立工业区 50 年后,黑尺蛾占99%,反而灰尺蛾仅占 1%。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黑尺蛾大量迁入 B定向变异的结果C煤烟黑化了尺蛾 D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首先尺蛾存在两种变异品种:灰色与黑色,然而在森林时,桦树的树干为灰白色,这样灰尺蛾伏在树干上就不易被天地发现,而黑尺蛾与树干的颜色反差大,易于被天敌所食,这样控制灰色的基因得到积累与加强,所以灰尺蛾约占总数的 99%,黑尺蛾仅占 1%;当建成工业区后,由于污
17、染桦树的树干为黑白色,此时黑尺蛾伏在树干上就不易被天地发现,而灰尺蛾与树干的颜色反差大,易于被天敌所食,这样控制黑色的基因得到积累与加强,故统计结果则是黑尺蛾占 99%,灰尺蛾占 1%可见这种两种变化的原因是外界环境对两种尺蛾的选择作用故本题选 D。20.在一块棉铃虫成灾的地里。喷洒一种新的农药后,98 的棉铃虫死亡,有 2 的棉铃虫生存下来。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存活的棉铃虫在喷洒农药时躲在叶片下B喷洒农药诱发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C可能是另外一种棉铃虫D由于自然突变,原来的群体中存在的抗药性个体存活下来答案:D农药的喷洒,使得棉铃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具有抗药性的棉铃虫会生存下来
18、,且进行大量繁殖。二、综合题21.下图为生物“进化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6(1)在进化树上“ ”代表的动物,其所属的动物类群是。(2)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可能是由古代动物进化而来。(3)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下列不属于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是()A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身体背部有脊柱C用鳃呼吸 D体表被覆鳞片(4)由“进化树”可见,地球上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的结果。答案:(1)两栖类或两栖动物(2)爬行(3)B(4)自然选择解析:(1)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过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
19、原始的鸟类、哺乳类,因此图中的“”代表的动物是两栖类;(2)1860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3)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
20、护作用,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而鱼的背部有脊柱与水中生活无直接关系,故选 B;(4)地球上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进化、鱼类的主要特征、自然选择。22.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 A.B.C 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石。分析回答:(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岩层中;(2)化石记录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答案:(1)C(2)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解析:图示中 C 是较古老的地层,A 是较晚近的地层,B 是位于 A
21、.C 间的地层,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意在考查学生能够识别图中的地层形成顺序。23.鱼与鲸是不同种动物,但是它们的外形却特别相似,请你能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它们的鳍是同源器官吗?为什么。7答案:生活环境相似不是外形不同功能相似来源不同解析:鱼是鱼类,鲸属于哺乳类,是不同种类的动物,而同源器官指的是外形、结
22、构相似,来源相同的器官,故鱼和鲸的鳍不是同源器官。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同源器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同源器官的概念。24.下图是动物进化系统树,据图回答:(前四个空填写序号,本题 8 分,每空 1 分)(1)最古老、最原始、结构简单的动物类群是。(2)中生代是_兴旺发达的时代。(3)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_。(4)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保护的类群是_。(5)是动物类群中的动物。(6)由此图可看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_;由_;由_。答案:(1)(2)(3)(4)(5)节肢动物(6)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试题分析: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中生代爬行动物比较旺盛的时期,图中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保护的软体动物,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