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广播稿的方式写广播稿的方式 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农村广播站撰写的用于口头播讲的稿件,就是广播稿。广播电视作为现代化舆论工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江总书记在关于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井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 J一泛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愿望;能够及时地反映国内、国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为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概括了我国广播电视,也即广播稿的主
2、要作用。同时,广播稿还有着传播各个领域的知识、娱乐群众、满足群众各种文化需求的作用。一般说来,报纸、杂志经常采用的消息、通讯、小评论、科技知识、经验介绍等大都可以用作广播稿。与此同时,广播稿另有一些独自运用的形式:一是录音报道,是运用新闻事物的实况录音或新闻人物的谈话录音所做的报道,特点是记者当场日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二是广播对话,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用互相交谈的方式进行播音的一种广播形式;三是广播评论,是一种适应广播特点的新闻评论,及时阐明对重要新闻事件的见解。从外表形式上看,广播稿和一般报刊用稿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篇精彩的报刊稿并不一定适用于作广播稿。这是因为,报刊稿用文字传达给读
3、者的视觉,是供人阅读的;广播稿却用播音员的语音传达给听众,是供人收听的。读和听各自有各自的接受方式和习惯,有些读着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定顺耳;读起来清楚的文章,听起来并不一定好懂。同时,阅读报刊,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停下来反复琢磨,还可以借助于参考资料和具书,直到看懂后再往下看;而听广播则不同,广播有着一瞬即逝、不留痕迹的弱点,只能听一遍,听不懂的地方来不及思考就过去了,没有反复琢磨的余地。由于以上原因,广播稿便与一般报刊稿有了不同,它在适应“听”的接受方式和习惯,弥补“瞬即逝” 弱点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浅显通俗,一听就懂,而民好记。广播稿的写作,从谋篇布局到表情达意与报刊用稿大致相同,但同时又必须考虑其特点,从收听的实际效果出发,所以在语言运用、叙述说理、组织结构等方面,有着它的具体要求。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要求写“话” ,而不是写“文” 。就是说,广播稿的语言必须像平常口头说话一样明白易懂,听着顺耳自然。当然,口语化并不等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日常生活中说的话以达意为主,仅有层次而不讲究结构和语法,而广播稿的口语化语言则要求不仅有层次地表达意思,而且结构严密,语句完整并合乎语法。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儿点:1可用单音词也可用双音词的地方要用双音词例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