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路面维修及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量猛增,伴随着环境及交通量的增加,我国早期修建的公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随着路面的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破坏程度也逐年加剧,如何对破损公路进行有效的维修和改造,成为了公路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公路维修和改造及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公路破损;维修改造;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为了对市政公路维修改造及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特选取某市某高速公路维修改造工程,该高速公路全长 100.76 公里,于2003 年 9 月建成通车,车流量很大。主线为双向四车道,路基
2、总宽度 28m,路面宽 23.5m,标准横断面布置为: 0.75m 土路肩+3.5m 紧急停车带+3.75m 行车道+3.75m 超车道+0.75m 路缘带+3.0m 中央分隔带+0.75m 路缘带+3.75m 超车道+3.75m 行车道+3.5m 紧急停车带+0.75m 土路肩。设计行车速度为 120km/h。该段路自从建设完成后运行时间已有 10 年,道路主要是载重货车的行驶,几年来路面出现严重车辙、龟裂、横向裂缝、纵向裂缝、路面破损、桥头跳车,路面平整度严重下降。整条路的路面破损率(DR )平均值为 0.28%,部分路段的路面平整度较差、车辙明显。 2.公路路面维修方案 2.1 路面整体
3、补强 对路面严重龟裂,且结构强度不足的路段采用整体补强方式进行处理。将路面沥青层和水稳层全部进行铣刨,铣刨深度为 36cm,对原石灰粉煤灰碎石层进行 18 cm 水泥就地冷再生并养生,重新做 16 cm 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并养生,然后自下而上做 10cm 沥青碎石下面层(ATB-25)+6cm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4cm 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AC-13C)。泡沫沥青冷再生层上基层顶面喷洒透层,沥青碎石层顶面做热沥青+热拌碎石下封层,面层间喷洒粘层油。表面层、中面层沥青采用胶粉改性沥青CRM-型,其余采用 A-70 号沥青,表面层混合料中添加 0.25%的木质素纤维,石料为
4、玄武岩。其余石料为石灰岩。 2.2 双层挖补 对路面损坏严重,轮迹带纵裂处采用双层挖补方式进行处理。将旧路铣刨 10cm,槽底清扫干净,不得留有夹层,对槽底局部龟裂处进行挖补处理,先对槽底裂缝采用热沥青灌缝,后铺设抗裂贴,槽底纵向裂缝铺设宽 48cm 的抗裂贴,横向裂缝铺设宽 32cm 的抗裂贴。最后铺筑 6cm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4cm 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AC-13C)。沥青面层间及立茬处喷洒粘层油。表面层、中面层沥青采用 CRM-型胶粉改性沥青,并在表面层混合料中添加 0.25%的木质素纤维,表面层石料为玄武岩,中面层石料为石灰岩。 2.3 就地热再生 对路面存
5、在轻微龟裂或轻微且不规则的裂缝采用就地热再生方式进行处理,再生厚度为 5cm。 2.4 微表处 对路面及桥面破损轻微,病害主要以灌缝修补为主的路段采用微表处进行维修。首先彻底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修补坑槽、凹陷,然后做 MS-3 型微表处,厚度为 8mm,微表处沥青采用 BCR 型改性乳化沥青,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细集料采用机制砂。 2.5 桥头接顺 接顺前对桥头原路面进行高程测量和纵断面设计,再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高程对原路面进行处理。 对于沉降小于 6cm 的桥头,采用单层方案。对于最大沉降小于4cm 的桥头,先将原路面拉毛或铣刨,确保摊铺厚度不低于 4cm,且不得留有夹层,待清扫干净后喷洒
6、粘层油,然后用 4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C 与原路面进行高程接顺。 对于最大沉降大于 4cm、小于 6cm 的桥头,将原路面拉毛,并确保摊铺厚度不大于 6cm,且不得留有夹层,待清扫干净后喷洒粘层油,然后用 56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C 与原路面进行高程接顺。表面层沥青采用 CRM-III 型胶粉改性沥青,并在表面层混合料中添加 0.25%的木质素纤维,石料为玄武岩。 对于沉降大于 6cm 的桥头,采用双层方案。先将原路面拉毛或铣刨,并确保最终摊铺厚度不低于 10cm,且不得留有夹层,待槽底清扫干净后并喷洒粘层油,然后采用 6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 进行衬补,再加
7、铺 4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C 与原路面进行高程接顺,两沥青层间喷洒粘层油。表面层、中面层沥青采用 CRM-III 型胶粉改性沥青,并在表面层混合料中添加 0.25%的木质素纤维,表面层石料为玄武岩,中面层石料为石灰岩。 3 公路路面维修施工技术要点 3.1 水泥就地冷再生二灰碎石层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但应选用初凝时间 3h 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含量及添加的各种集料的比例必须由试验确定,但水泥剂量不超过 5%,按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成型试件,一压实度为 95%,混合料 7 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 2
8、.0MPa。 水泥就地再生二灰碎石层须采用维特根 W2000 等专业的再生设备进行施工,以保证再生层拌合均匀和再生深度。为保证路面维修后平整,水泥就地冷再生二灰碎石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 8mm。 3.2 泡沫沥青厂拌再生施工要求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和压实等应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所有路用材料都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试验路段,试验段长度为 200m,从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验证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为正常施工提供技术依据。铺筑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前,应检查其下承层的质量,要求下承层强
9、度充足,表面应干燥、清洁、无碎石、杂物等。 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采用连续式拌和设备,且必须备有可以自动调节材料比例的控制系统。厂拌冷再生的设备上应有水泥和外加水的添加系统。水泥的添加系统应采用螺旋输送器将水泥添加至集料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若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要短时间贮存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 6 小时。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应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在摊铺机前应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供料车流。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摊铺应采用带有自动找平装置和自动调节摊铺厚度的摊铺机。
10、摊铺机的输出量应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能力及运输量相匹配,以确保再生混合料连续摊铺。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步骤。冷再生层在加铺上层结构前必须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宜少于 7d。 3.3 就地热再生 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必须对就地热再生无法修复的路面病害进行预处理。破损松散类病害的深度超过就地热再生施工深度时,应予挖补。根据再生设备的不同,变形深度为 3050mm 时,再生前应进行铣刨处理。 就地热再生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从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检验。就地热再生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 200m
11、m。 正式施工时原路面必须充分加热。不得因加热温度不足造成铣刨时集料破损,影响再生质量,也不得因加热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应减小再生列车各设备间距,减少热量散失。原路面加热宽度比铣刨宽度比铣刨宽度每侧应至少宽出 2OOmm。 路面铣刨时铣刨深度要均匀,铣刨深度变化时应缓慢渐变,铣刨面应有较好的粗糙度,铣刨面温度应高于 100。 再生剂喷洒装置应与再生复拌机行走速度联动并可自动控制,能准确按设计剂量喷洒。再生剂应加热至不影响再生剂质量的最高温度,提高再生剂的流动性和与旧沥青的融合性。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摊铺应均匀进行,施工速度宜为 l.5 m3m/min。混合料摊铺应均匀,避免出现粗糙、拉毛、裂纹、
12、离析等现象。应根据再生层厚度调整摊铺烫平板的振捣功率,提高混合料的初始密度,减少热量散失。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宜低于 140。 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碾压应配套使用大吨位的震动双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压实机具。就地热再生压实完成后,再生层路表温度低于 50后方可开放交通。 4 结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公路路面维修的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提出了公路路面维修的施工技术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工程实例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怡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 04) 2 杨敏,郑晓卫.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施工管理浅谈J.山西建筑,2009 (06). 3 朱文德,张占峰;路面铣刨材料的再利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9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