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56417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八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一、积累运用(23 分)1.在横线 上,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2 分)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 yn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 l ( )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 gi ( ),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2.下列划线字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南宋末年,首 都临安 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

2、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 1283 年被杀害了。 A.丹: 为: 拒:B.丹: 为: 拒:C.丹: 为: 拒:D.丹: 为: 拒:3. 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王羲之何如帖 张旭肚痛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 A.楷书 草书 行书 B.行书 楷书 草书 C.行书 草书 楷书 D.草书 行书 楷书4. 语言运用:根据语言环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2 分) 2元旦,海外的亲戚回来团聚,一

3、家人谈笑风生。可是小表弟却一直手不释“机” ,不停地发着微信。奶奶很是生气,你看气氛不对,拍拍小表弟,说:“ (1) 。 ”小表弟马上回过神来说:“ (2) 。 ”(1) (2) 5.默写(共 8 分) (1)但愿人长久, _ 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1 分) (2)人生自古谁无死,_ _。 (文天祥 过零丁洋)(1 分)(3)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5)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 (陆游诉衷情 )(6)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生性率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 。 ”(记承天寺夜游 ) ;他生

4、性豁达:“_,_,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 )6.名著阅读(5 分)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 体 小说。是 我 国 古 代 四 大 名 著 之 一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 _、_ _、_ _,各自的首领是_ _、_ _、_ _ 。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 ,使丈八蛇矛枪的 和使青龙偃月刀的 。7.阅读一则伊索寓言 ,写出寓意(2 分)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 ”马不听。驴筋疲力尽,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

5、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寓意: 3二、文言文阅读。 (共 14 分)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6、。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 分)(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 (5)又何间焉( ) (6)虽不能察( )(7)牺牲( ) (8)肉食者鄙( )(9)既克( ) (10)望其旗靡(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 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 (2)夫战,勇气也。(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10选文详略得当,详

7、写_,略写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2 分) 11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 分) _三、现代文阅读。 (共 分)(一)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同学们都参加工作时,她将自己锁在家里,没日没夜地啃那厚厚的司法考试复习资料。第一年没成功,她有些沮丧;第二年又失败了,她感到了气馁,她一再安 慰自己:坚持,明年一定能行。第三年、第四年,连续的打击让她不禁心灰意冷。看着父母日益苍老的背影,看着他们每天都盼着她成功,她让他们等了四年,四年来,父母都笑着对她说,孩子,没关系,下次再来。为了父母,她鼓起勇气再试一年,然而,失败缠

8、上了她。得知成绩的那一刻,她想到了死。3 月 4 日下午 2 点 36 分,她在“法制在线“的社区论坛上发了名为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的帖子:连续五年参加司法考试未通过,我付出太多,太累了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很多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绝笔帖“,他们纷纷在后面跟帖,劝她不要做傻事,要坚强,要多为父母考虑,要知道年轻就是本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网友专门跟帖描述自己类似的经历,告诉她生活的阴云其实很容易过去,他们曾经遭受过更大更猛烈的挫折,可他们现在都过得很好。网友的留言她都看到了,她还看到了论坛版主多次发来试图跟她联系的消息。她脑中想的却是,如果活下去,势必拖累父母更久,他们早就到了该享福的年纪啊。她

9、于是又一次发帖:谢谢你们,我已经决定了。之后,她捏紧了口袋中的安眠药。她想找个结束烦恼的地方,但她起不了身善良的网友们不断地发消息、跟帖,他们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仿佛磁铁一样牢牢吸住她那颗绝望的心。她不知道,虚拟世界外,一场拯救行动也在悄悄地进行着。管理员发现她的 IP 地址在温州,便立即打电话给温州 111;同时向温州市长热线发出求助信息,希望他们联系电信部门,尽快 查到她的上网地址,第一时间通知她的家人。5警察寻找她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拯救她生命的行动。他们尽力寻找现实中认识她的人,甚至一些温州网友表示愿意聘请她到自己的公司上班。晚上七点多,警察终于找到她上网的地方时,她却于几分

10、钟前离开了,因为上网的那个公共场所要关门,她不得不换了地方。短短时间内,论坛翻页已达十多页,跟帖上百条,阅读人数两千多人。看着不停闪烁的消息提示,看着仍然不断增加的帖子,她禁不住泪流满面,为她愚蠢的想法,更为无数善良的人们。3 月 5 日零点 11 分,她又一次发帖: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已经把准备好的安眠药扔到河里了发完帖子,她想,活着,真好,她再也不会试图去做傻事了。她要下线时,无意间看见刚刚还成片亮着的会员头像,一下子暗了大半。她的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 她知道,那些网友,为了劝说自己,可是彻夜守在电脑前啊!此后,她变了个人似的,不再每天锁在家里啃那枯燥的法律条文。她找出压在箱底的同学录,

11、掸去上面的灰尘,一个个号码拨过去,问他们的近况,然后大声说,她很快也要工作了。她以前不习惯跟陌生人接触,觉得他们不可靠不能信任,现在,她对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保持微笑。她仍常去“法制在线“,一天不去,网友发来的消息会塞满她的信箱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让父母欣慰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给父母捶捶背,比如抢在母亲前头去洗碗,比如到旧书市场淘来父亲爱看的战争书籍 偶尔,她还会想起那天的经历,想起那些善良的人们为她所做的一切。12文中画横线处写了女主人公的两次流泪,请具体分析“流泪”的具体含义。 (2 分)(1)第一次流泪: (2)第二次流泪: 13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本文故事内容。 (2 分)1

12、4文章女主人公心理、思想感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依照提示逐项填写(3 分)(1)考试失利时: (2)网友不断跟帖时: (3)放弃轻生后: 615.品析下面画线句子和加点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 分)(1)善良的网友们不断地发消息、跟帖,他们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仿佛磁铁一样牢牢吸住她那颗绝望的心。16你觉得文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4 分)(二)小议传统读书教育周远斌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

13、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 百家姓 、 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 孝经和资治通鉴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 ,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

14、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 。 7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 “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 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选自作家报有删改)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18文章三段分别是从那两个角度论

15、述古人读书的?从语义上说,三段是什么关系(3 分)答: 19请你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 (4 分) 答: 四、作文。 (共 40 分)(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朋友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我询问他原因。 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非常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响,就会跑着接。有一次,妈妈为接电话还让桌腿把小脚趾绊了一下,肿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和二老约定,接电话不准跑。我先拨一遍,给他们预备的时间。” 8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细节,一个精彩的镜头,总让我们时常感动,总让我们时常回味。(二)请你以尝试

16、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请从上述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字数 600-800 字。答案:1、 (略)2、A3、C4、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4 分) (1) (2 分)要点与评分:使用礼貌用语 1 分,符合情境 1 分。 示例 1:表弟(弟弟),别总当低头族呀,好不容易团圆一次,抬起头让我们看看你嘛。 示例 2:表弟(弟弟) ,给大家拍张全家福,再发给不能赶来的亲朋好友看看,一起分享快乐哟! (2) (2 分)要点与评分:使用礼貌用语 1 分,前后情境连贯 1 分。 示例 1:忽略了我们现在的“亲友圈”了,对不起了。奶奶,我把手机收起来啦。 示例 2:太棒了,奶奶,我来

17、当最棒的摄影师,让手机真正物尽其用喽!5、 (略)6、 (略)7、 (1 分)寓意:助人者自助;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各自为安。8、 (略)9、 (略)10、 (略)11、 (略)12、 (1)为她愚蠢的轻生想法感动羞愧,更为无数善良的人们而深深感动。(2)为彻夜拯救自己的善良网友的感激13、女主人公因考试失利而在论坛里发出“绝笔帖” ,众多善良网友和热心人实施了一场生命拯救行动,使女主人公重新乐观面对生活。14、 (1)沮丧、气馁、心灰意冷、绝望 (2)犹豫、感动、放弃轻生念头 (3)乐观、自信、热爱生活915、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网友为了打消她自杀的念头,不断通过发贴对她进行鼓励、关爱的情形。16、 ( 略)17、答案: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18、答案:三段分别是从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目的两个角度论证的。三段内容是递进关系。评分:两个角度各 1 分,知道三段是递进关系 1 分。 19、答案:先提出“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的观点,然后指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最后举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因童年受到良好的传统读书教育而一生勤奋读书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评分:三个层次各 1 分,语言表述流畅有条理 1 分。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