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思考(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摘 要:文章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基础上,从战略和 国家立法加强社会监管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让企业的社会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的问题。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战略制度;法律中图分类号:F2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01004001XX 年 7 月,湖 南浏阳镉污染事件爆发,这次事件社会各界的矛头大都指向了当地政府的不作 为。但这次事件的主体仍然是湘和化工厂,正是企业经营者违规操作,为了企业利益不惜损 害周围环境和村民以及员工的身心健康,再加上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不作为,才导致了这 样一起
2、事件的发生。所以,在讨论这起事件时不要忽略了对企业责任的追究和思考。从 XX 年的奶粉事件到 XX 年不断出现的水污染事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再一次值得我们去探讨。1 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SR)一般被认为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 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 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公众化的企业需要道德良知,需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但这种兼顾 不能主要建立在企业良知、企业家良心及其企业自律的基础上,实践证明,企业社会责任的 确立,是
3、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的范 畴要远远超越普遍意义的慈善行为。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在做决策时全面考 虑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确保平衡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充分保证股东权益。 2 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往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时,更多的是从道德约束和自律的层面要求企业在实现自己 利润目标的同时兼顾社会的整体利益。但是道德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道德的说教只对那些 有良知的人起作用,最有效的手段是让企业自身认识到树立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对 企业的重要性。这就首先要从制定战略入手。管理大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优势
4、的战略意义。迈克尔波特 XX 年 12 月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如果公司能够用他们选择核心业务那样的方法和框架来 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机会,他们就会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并不简单意味着成本、约束或 者说是慈善活动的需要,而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潜在机会这样的思维在未 来的竞争中将是决定成败的因素。”目前,外国有很多公司从战略角度看待社会责任问题, 许多公司都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并将其作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把社会责任 和企业竞争优势紧密联结在一起,甚至从制度设计、公司治理上予以有力保障。这样,公司 所有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事务能够得到统一部署,每一个认证、每一笔捐款都要与企
5、业的战略 发展方向相符,从而确保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长远收益的高度一致性,最终实现责任与利 润的双赢。反观国内,很少企业会从战略角度看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他们眼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各 种问题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无关。因而,他们应对社会责任问题的方 式是被动的,形象地说就是“碰到一个,消灭一个”。如果采购商要求 ISO14000,企业就去 申请ISO 的认证;如果采购商要求 SA8000 审核,企业就去申请SAI 的认证。这样,企业每解决 一个社会责任问题,运营成本就会增加一点,日积月累,社会责任的成本便居高不下;经理 人亦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全盘战略。最终,即便企业提高了社会责
6、任绩效,其竞争优势也不 见得显著改善,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将社会责任从企业战略中孤立出来,无法发挥社会 责任要素间的协同效应,更不能借社会责任撬动竞争优势。其实,企业应该明白,“CSR” 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在社会上和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它需要企业把这种责任意识长期贯穿于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去,它需要企业的文化来支撑。3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并非是其天生良知使然,而主要与其商业环境密切相关。在法治相 对健全的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督体制的健全,使得企业一旦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出现 瑕疵,面临的将是社会舆论
7、的谴责、公众信任的丧失和法院的高 额罚单。同时,民间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维权组织的发达,也形成了强大的社会监督体系,使 得企业大多不敢冒丧失社会信任的风险。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法治、政策和商业环境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约束,尚缺乏健 全的制度环境。所以,加快建立健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加强企业自律及社会公众 、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监督,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与监 督机制迫在眉睫。XX 年 1 月 4 日,国务院国资委出台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 见,这是中国政府机构第一次明确其下属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未来这些企业将以社 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形式
8、,主动接受公众监督。这一举动,预示了企业社会责任 在中国,将由感性层面“回报社会”之风气鼓励,转而迈向理性层面的战略规划。XX 年, 央企已被要求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它已由企业宣言的部分,上升为国家标准。国资委从八 个方面指出了方向,但是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并使之服务于企业长远商业利益,则是 一个长久的课题。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绝不仅仅是社会良知的呼唤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实际上,它是生产 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们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改变的结果,更是外包形成的全球生产体系 催生的必然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社会文明不断提高,企业除了要有做强做大的“经纪人”责任 ,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当好一个有责任、有道德、有良心的“社会人”。和谐社会呼唤 责任企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参考文献1 刘冀生.企业战略管理M.XX:清华大学出版社,XX.2 (美)迈克尔波特. 企业竞争战略J.哈佛商业评论,XX,(12).Z K)3 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XX.4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XX:人民出版社,XX.5 殷格非,于志宏.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M.XX:企业管理出版社,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