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创新开展选人用人工作的几点建议“ 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是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的方向性理念,它为我们指明了选人用人制度的民主化方向。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服务人才科学发展、服务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的工作理念,以透明性、制度性和公正性为基点,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为追求目标,全面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下面我结合人事工作实际,就如何选好人用好人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建立人才评价标准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的人才衡量标准,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把不惟学历、职称、资历
2、、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准则。在实际选人用人过程中要把这些基本标准、原则坚持好、执行好,就应该严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探索新方法,通过建立 “考官差额淘汰”、“双盲面试”等办法,促进选人用人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使选人用人工作更加规范,公信度得到大幅提高。 但在选人用人过程中,仍然面临人才衡量、评价标准过于模糊,无法细化、量化,导致在面试过程中往往出现无法避免的印象分、喜好分、人情分、关系分等现象。这种现象,根源在于人才评价和录用、任用标准过于模糊、粗糙,缺乏标准型细化、量化条件和条款,人为因素、临时性因素和部门性因素掺杂太多,导致面试过程中极易出现人为性、主观性、兴趣
3、性偏差。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中,应该将关口前置,这就要根据各地实际,按照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制定适合的人才标准,按照该标准制定人才招录条件,避免出现一个单位一种要求、一个岗位两种条件的情况。这就要求人事部门要认真领会中央关于选人用人的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调查、调研,全面掌握人才需求状况,制定选人用人计划,及时解决选人用人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定选人用人的岗位考录细化、量化面试标准,并将该标准向社会公示,使社会公众和应考对象知晓,提高考录的面试公示度。公示度是公信度的提升的最基础条件,而提升考录的细化、量化标准就成为了提升公示度的全部,要在选人用人过程中保证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首先
4、必须解决好选人用人标准的制定、核准和公示问题,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没有干预的制度和办法。 二、规范考录制度,强化考录监督 要实现选人用人标准化、专业化、一体化,确保选人用人标准执行到位、招录程序规范,就必须制定一系列制度加以规范,约束选人用人行为。特别是在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应进一步规范公开招聘的程序,对招聘条件、程序、招考计划、信息发布、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用手续等严格把关,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进人的纪律约束,同时应落实各项纪律要求和责任追究条款,对违反规定招聘的受聘人员,一经查实,坚决予以清退。二是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借鉴公务员招考考试网上报名的经验,本着“
5、以人为本、方便考生”的原则,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由人事部门会同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网上进行资格初审,待笔试工作结束后,对入围参加面试的考生再次进行资格复审,确保资格审查实现全程监督。三是依据事业单位管理、技术、工勤等不同岗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合理设置笔试和面试的权重比例。在考试方式上,可以尝试采取以“笔试为主、面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或以“面试及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两种不同方式;在权重设置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面试权重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技术与工勤岗位的笔试权重比例可以适当加大。四是实行面试考官持证上岗。本着对考生负责、对用人单位负责的原则,实行考官持证上岗。五是为了增加面试过程
6、的公开度、透明度,面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加强监督,同时将面试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公布,接受大众监督。 三、建立长效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如果没有建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长效机制,那我们人才选拔中的社会民主走向就不可能得到真正体现,已经制定的选人用人标准就只能是昙花一现。要保证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公信力,无疑应该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做文章。一是必须建立选人用人的可行制度执行保障机制,由纪检监察部门督促组织人事部门严格执行选人用人标准。二是严格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全面实行“考官等级抽签差额淘汰”、“双盲面试”等面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从而从根本上避免选人用人中的不规范、甚至违规违法行为。三是全面实施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对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发生疏漏、失误、违规的,明确责任、提交问责,对构成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四是邀请新闻媒体对选人用人全程进行跟踪报道,提高透明度,使公众对选人用人过程有一个全程了解和理解,不断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力。 相信经过这样长期不懈努力和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在公众的广泛监督下,全县的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将不断提高,将会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干部队伍中来,有效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