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自学评价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ji)难 彷(fng) 徨 根深蒂(d )固 藻(zo)饰B、炫(xun)耀 汲(j) 取 锲(qi)而不舍 灼(zhu) 见C、启迪(d) 焚(f n)烧 孜(z) 孜不倦 咬文嚼(ju)字D、狡黠(xi) 诓(ku ng)骗 不言而渝 (y) 怡(y )情2、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B、温家宝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重大的经济政策,中国将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使人民币升值。C、古代诗
2、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一个瓦盆里飘洋过海的。D、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这是塞涅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B、 圣经的“旧约”启示给人们以幸福,而 “新约”则启示人们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C、理想新农村:李健宇认为: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街道整洁、道路更加宽阔 。D、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 4、下列的名言警句不属于“厄运”的一项是( )A、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
3、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贺拉斯)B、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易卜生)C、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亚里士多德)D、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二、文本研习本文思路清楚,环环相扣而又逻辑分明。文章分三层。第一层(开头 “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的” )引用古罗马先哲 的名言和古代神话故事,指出“战胜厄运令人惊叹” ,对厄运无所畏惧的人,才是“ ” 。切入
4、题目,设下论题,为后面自己的观点张本。第二层( “幸运说需要的美德”“对比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 ) ,把 的不同启示,及 的不同魅力进行比较,指出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练和新生,帮助我们培养起坚忍的品格,去勇敢地面对厄运,战胜厄运,获取幸福。第三层(“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结尾) ,以 和 为喻,说明厄运中孕育着希望。文章从“战胜厄运是奇迹” ,到“战胜厄运需要坚忍的品格” ,最后到“厄运不会把我们击垮,反而能显出我们最好的品格” ,三层意思逐层深入,见解不断丰富,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去透视人生的厄运。文中大量引用西方思想史上先哲及圣经中的名言事例,但议论
5、通俗易懂。文章比喻优美隽永,富有诗意。论述中也多用对比手法,上下去相互映衬,措辞警策,暗含机锋,突出了所要表达的思想。如“运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要的美德是坚忍” 、 “ ”,说理透彻,饶有意味。三、问题探讨1、诗人雪莱读培根的随笔论死亡后,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请结合这篇说理散文,谈谈文章所蕴含的诗性美体现在哪里。2、培根有句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四、活动体验1、 圣经德训篇 11 章 25 节说:“在幸福的日子里,人们忘记了不幸;在苦难的日子里,人们忘记了幸福。 ”请以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查阅资料,结合约伯的遭遇,探讨如何看待厄运的问题。2、有人慨叹“宁
6、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 ,又有人认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看待顺境与逆境呢?请以“顺境、逆境哪个更利于成长”为话题开展一次辩论活动。论厄运答案:一、自学评价1、B(A 彷 png 藻 zo C 嚼 jio D 诓 kung 不言而喻)2、D(一切幸运并非都没有烦恼)3、A4、D二、文本研习塞涅卡 真正的伟人旧约 、 新约 哀歌、颂歌明丽的花朵由暗淡的背景衬托 香料在焚烧中散发出芳香“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三、问题探讨1、此题旨在关注本文的说理方法与特点,可结合论死亡及本文具体语句具体分析:大量的引用,优美隽永的比喻,上下句相互映衬
7、的对比,富有诗意。2、现代社会被人称为知识充斥时代,这是因为文明的脚步突飞猛进、许多未知的领域被人迅速征服,从而为人们拓开广阔的认识空间、思维空间和实用空间。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不仅是力量,同时也是财富。四、活动体验1、参阅史铁生病隙碎笔相关文段。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不断的苦难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但上帝仍然没有给他福乐的许诺,而是谴责约伯和他的朋友不懂得苦难的意义。上帝把他伟大的创造指被约伯看,意思是说: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无比的现实,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
8、界!约伯于是醒悟。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变容易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行贿同流。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在没有光荣的路上,信心可要放弃么?以苦难去作福乐的投资,或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都不是上帝对约伯的期待。可是上帝终于还是把约伯失去的一切还给了约伯,终于还是赐福给了那个屡遭厄运的老人,这又怎么说?关键在于,那不是信心之前的许诺,不是信心的回扣,那是苦难极处不可以消失的希望呵!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2、参考意见:通过辩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应认真活在当下。马斯洛曾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著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著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著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著改变。 ”高|考 试题 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