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战国七雄课题 第 7 课 战国七雄 课时 授课时间主备课人 课型 授课人教 学目 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填充“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重 点难 点体味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教、学具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出示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复习提问:这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是怎样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2、,这种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历史进 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霸斗争成为时代特征。一、 齐桓公称霸:1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前 770 年前 476 年。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春秋名称的由来。提问: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为何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 的变化?指导学生回答,帮助理解诸侯争霸的 目的,成为霸主,就可以在政治上号令诸侯,在经济上从小的诸侯国榨取财物。所以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 治、经济特权。诸侯争霸中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提问:你还知道另一种说法吗?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3、吴 王阖闾、越王勾践。2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诸侯。指导学生观察春秋形势图,提出问题: 你认为五霸中地理位置最好的是谁?有哪些优越性?指导学生回答问题。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 国,为其争霸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1. 春秋时期指的是_年到_年。2春秋五霸指_、_、_、_、_ _。3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任用_为相, 改革内政 ,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强起我要努力!我要成功!2在群雄并起的年代,仅有 经济上的优越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大家知道“一箭之仇”、“管鲍之交”的故事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的成语故事?在此基础之上,齐桓公当政后,为
4、加强齐国的实力还采取了其它的一些措施,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归纳:在政治上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在外交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经过这些措施,齐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在诸侯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归纳知识点:前 651 年,葵丘会盟。齐桓公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确立了。二、 问鼎中原: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一个霸主,他 做国君以后,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为霸主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当时楚国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流域。前 7 世纪后期,双方爆发了著名的“城濮大战”, 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鼓
5、励学生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北进中原,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看插图楚国王子午鼎,提问:九鼎代表了什么含义?楚庄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后来楚庄王的野心在再次北上与晋国的交战中得以实现,楚庄王成为霸主。鼓励学生阅读课 文小字部分,了解宋襄公、秦穆公的争霸 活动,以及吴越两国的争霸经过,“卧薪尝胆”的故事。三、合纵连横:归纳知识点:前 475221 年,战国时期。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与原有的齐、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指导学生观察战国形势图,明确七国 的地理位置。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
6、争更加频繁,各国除了使用武力外,还展开了政治、外交上的攻势,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出“合纵”、“连横”的含义,并在地图上指出“合纵”、“连横”的大致方向。通过 讨论,使学生明确“合纵”、“连横”政策的中心是秦国,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外交家,也是纵横家,:如秦国 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合纵连横”政策结果怎样呢?来.以_为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 651 年,在 举行诸侯会盟。5请找出晋、楚两国争霸中原的重要战役发生的地点及结果:晋国在_打败楚国军队,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军在 打败晋国,_跃升为霸主。6向周王室询问九鼎轻重的是_.。7.战国时期:公元前 年至前 年8.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 _、 、 三个国家 。9.战国七雄是指、 、 、 、 、 10.什么是合纵、连横?3学生讲述“朝秦暮楚”的成语故事,了解秦国的实力逐渐壮大,为后来秦灭六国打下基础。小结: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材料阅读。春秋:公元前 770前 476 年夏 商 西周 东周 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战国:公元前 475前 221 年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4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