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普通话的资料导语: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汉族间以及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主要通行于中国大陆,以及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其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通行广东话,中国台湾地区在官方场合也使用普通话,但是口音与大陆的普通话略有差别。普通话英文“Mandarin”来自葡萄牙语。现今普通话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官方用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 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普通话在中国不
2、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大陆官方(包括港澳):普通话;台湾官方:国语 ;海外华人:华语 ;学术界:现代通用汉语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 r、鼻音 n,m 、边音 l 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另外,普通话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音节尾唯闭塞音 p,t,k 及演化出的喉塞音?),尖团合流(不分尖团),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 4 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 huai(坏),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
3、像英语 lightning(闪电)。俄语(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现代标准汉语的发音基本沿袭了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但各地标准略有差异。对汉语而言,单音节(单字)发音可分为声母、介音(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要素,而韵头、韵腹、韵尾又被合成称为“韵母”;超音节(词句)发音还存在连续变调等要素。直音和反切都是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至一九二六年,
4、产生了由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制订的“国语罗马字” ,曾由当时南京的大学院于一九二八年正式公布。接着,一九三一年产生了由瞿秋白、吴玉章等制订的“拉丁化新文字” 。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是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两个方案,大大超越了它们之前的各种方案。依据汉语拼音的标音系统,其声韵系统共有 23 个声母(计入 y、w 两个半元音)、39 个韵母(略同于注音符号中所有独用与结合韵母)和不含轻声的 4 个声调。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属于一种标准语,因为它是未经整理和标准化的北京城区方言。以上的几种标准语
5、都是以北京话这种方言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化的产物。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 ,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 。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 ,蓝青
6、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 、 “ 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 、 “牙” 。官话内部的方言,使用时完全不影响交流。而这些方言是否被视为带有口音的标准普通话,则因人而异。例如,通常所称的“京味” 、 “东北味”普通话,实际上是北京土话和东北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