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能定位的思考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审计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专职监督机构之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应如何找准与?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不断与时俱进,重新审视审计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好审计的监督作用,更好地适应我国新的发展时期和阶段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2、。一、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又是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工具,它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并于监督与服务之中。因此,审计与和谐社会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和谐社会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审计工作应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和谐社会为审计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蕴涵着社会环境具有安全、稳定、公平、有序的特性,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远景目标,这正是审计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审计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谐社会为审计工作提供动力源泉和明确目标,它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有助于社会群体各种关系的 D调,也有
3、助于增强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力度。和谐社会为审计工作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证审计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因此,审计作为国家的专门监督部门,必须担负起应有责任,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身工作的目标和归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堵塞漏洞,减少损失,为?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保驾护航。审计监督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新修订审计法开宗明义阐明,审计监督是为了维护国家财?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济和社会健康发展。这些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密不可分的。由此看来,审计的法定职能直接指向了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审计监督在规范市场?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
4、制建设中,具有规范作用;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廉政建设中,具有推动作用;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党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建设性作用;对?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保障作用。因此,审计与民主法制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通过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济领域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社会向着公平、公正的方向不断前进,从根本上实现以审计促发展、以审计促节约、以审计促和谐的宏伟目标。二、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定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黄金期、社会冲突高发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社会公平方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拉大趋势;二是当前经
5、济领域中,假冒伪劣无处不在,造假账、报假数据、假工程、假发票、假公济私等丑陋现象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三是在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问题相当严重:四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五是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和矛盾,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我们审计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审计机关要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自身特点,不断创新,积极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加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
6、热点、难点问题的审计监督。并抓住促进?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探究成因,寻求对策,提出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切实发挥审计促进?济发展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审计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能时,应注重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偏重于微观层面上的审计监督向更好地为宏观管理服务转变,关注宏观全局和影响?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服务?济发展大局;二是从关注一般性项目的审计监督向?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转变,突出监督重点,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监督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并重转变,提高审计效能;四是从财政收支审计向推
7、进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审计监督转变,促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五是从查出问题、揭露问题为主向查出问题、揭露问题和促进整改规范并重转变。笔者认为:审计机关只有重新寻找审计监督的职能定位,才能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通过审计,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反腐倡廉,加强权利监督和制约,当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经济卫士”,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强化“民本审计观”,保障?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审计工作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
8、“民本审计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通过审计,促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切实保护好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当好人民群众的“保护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要积极采取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地区、部门进行深入审计和调查,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垄断行业的审计力度,摸清收入分配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因,提出建议,为理顺收入分配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加大对社保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力度,把社保资金收入筹集的真实性、合法性,分配的合规性、合理性,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机关长期不变的审
9、计任务,通过审计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对新农村五件实事专项资金、资源与环保、环境等方面的审计,在促进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农民切身利益、节约资源与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重点关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加大对住房公积金、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力度,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稳定,保障社会?济和谐发展。强化“效益审计观”,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随着社
10、会?济的发展,?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社会资源的节约和?济效益的提高,效益是所有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审计作为一个专项的?济监督活动,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同样要将效益作为工作的目标之一。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公众对效益的关注日益提高,要求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提高管理活动效率,有效使用纳税人资金,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加强对政府活动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因此,审计机关在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资金、减少损失浪费为目标,不断创新审计理念,转变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方式,在坚持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把效益审计贯穿到各项具
11、体的审计项目中,重点审查和评价财政资金是否花得少、花得好,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通过比较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让国家的钱花得明白,花得有效益。同时,还要加强对国债资金审计,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紧紧抓住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流向这条主线,从工程立项到竣工决算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加强资金管理。并严肃查处在建设过程中的高估冒算、侵占挪用建设资金、浪费损失等行为。同时积极反映被审计单位管理不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影响财政政策效用、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不足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把有限的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12、确保政府建设资金安全高效,从而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化“责任审计观”,加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新修订的审计法增加了对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等实行任期?济责任审计的规定。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对领导干部?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依法进行,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促进廉政建设。?济责任审计,作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有效手段,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广大群众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充分说明这是审计机关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审计机关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精心
13、组织,切实抓好,抓出成效。工作中要以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口,加大对领导干部?济责任审计。特别要加强对权力相对集中、自由裁量权较大、涉及“权、钱、人”较多部门的领导人任期?济责任作为审计的重点,以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相关?济指标为基本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济责任审计,切实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要将其涉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济决策权、管理权和政策法规执行等权力的运行置于有效的审计监督和制约之中,促使领导干部审慎对待和正确运用权力,从源头上治理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同时,审计机关要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积极 D作,相互配合,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促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为营造和谐的执政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