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几点认识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几点认识章迪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本质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等一系列理论的基础.本文将针对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几个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首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 ff值理论,把握其思想观点.避免对马克思早已明确的思想观点茫然不知.甚至把一些明显与马克思本意相悖的观点加之于马克思的情况.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劳动价值一元论,强调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
2、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是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两个侧面.在同一份劳动中,作为具体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实际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但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它需要与客体条件(生产资料)相结台才能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实际是生产关系发挥作用的过程.只有抽象劳动才是价值(抽象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大厦的第一块基
3、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该从深化劳动二重性理论的认识开始.尤其要重点研究抽象劳动这个核心性的概念.关于抽象劳动,马克思最初是这样定义的: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马恩全集第 23卷,第 60 页).而劳动力或劳动能力,则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恩全集 第 23 卷,第 190 页).在目前的研究中,有的学者从这一定义出发,得出了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属于生产性劳动.因而不创造价值的结论.只要系统学习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就知
4、道,这种理解完全误解了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目的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是资本家的资本和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工人贫困的积累的社会现象,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剥削剩余价值的本质,并由此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规律.抽象劳动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找到一个衡量任何劳动的基准,并将其作为衡量资本主义生产剥削剩余价值程度的尺子.在马克思的整个研究体系中,还属于准备分析工具阶段,随着研究的深人,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不同性质的劳动特别是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论证.例如在分析到劳动过程
5、和价值增值过程3时,马克思对形成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不仅包括活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包括所耗费的物化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强调在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中要台理地消费原料和劳动资料,“ 因为浪费了的原料或劳动资料是多耗费的物化劳动量,不能算数,不加入形成价值的产品中“(马恩全集 第 23 卷,第 222 页).例如在分析到协作劳动时,马克思则强调了生产管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随着许多雇佣工人的协怍,资本的指挥发展成为领导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须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了,“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旦从属于资本的
6、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必要了.在这里,马克思还提出了资本主义管理内容和职能上的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劳动的性质产生的一种特殊职能,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资本剥削雇佣工人所需要的职能,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马恩垒集第 23 卷,第 367369 页).又例如在分析到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形成时,马克思更进一步说明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生产商品和价值的生产劳动者.单个人的劳动过程“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马恩全集第 23卷,第 5j5 一 j56 页)
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但是,这一点并不妨碍物质产品是所有这些人的共同劳动的产品“ 【 剩余价值理论 第 443444 页)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决不是如4某些学者所理解的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价值论,对于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马克思早就已经有过定论新时期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不是要重复马克思早已明确过的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观点二,就劳动范畴的几个问题谈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
8、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笔者仅从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方面谈一点粗浅认识.1.关于劳动的定义从马克思的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 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这一定义出发 ,我们试对人的体力和智力耗费在价值刨造中的作用分析如下.先看人的体力耗费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一个人的体力大小既与后天的营养和锻炼有关,也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基因和身体素质在现代社会,因为个人体力差别而造成的创造价值的差异已经不是很大了.这更不是造成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差别的原因再看人的智力耗费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所谓人的智力,如果单纯从生理学意义上讲,它是人脑固有的思维,分析,记忆,
9、理解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科学研究证明,正常人的智力并无太大的差别,因而单纯生理学意义上的人的智力也不是造成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差别的根本原因.但如果对现代人的智力作进一步的深人分析,可以将现代人的智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如前所述的人脑天生就有的思维,分析,记忆,理解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是人脑生理学意义上的智力,为了方便分析,我们不妨将其定义为“原智力“. 另一部分则是人通过后天的知识性存量积累而形成的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种智力不是人天生固有的,而是“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苦,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能力(恩格斯:反杜林论.第 193 页,人民出版社 l970年 l2 月版). 不同人的这部分智
10、力差异很大,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与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以及从事不同复杂劳动的劳动力所以存在劳动能力的差别,其根源就在于存在这部分智力的差别.为了与原智力相区别,我们将其定义为“后智力“. 因此严格地说 ,劳动力应该是由人的体力,原智力和后智力三部分构成的.马克思虽然注意到了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是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强调了人的智力在后天作用下的差别,但由于在马克思当年所处的年代,复杂劳动的类型还没有今天这样普遍和复杂,不同复杂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差别也没有今天这样显着,因而马克思没有对人后天形成的智力与先天固有的智力再作进一步的区别,因此就很难说清楚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与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
11、力在劳动能力上存在差别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说,按照马克思所定义的一切劳动都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 ,这里的“ 智力 “也只适用原智力,对后智力则不适用.因为对后智力的使用非但不会造成其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反而还会增加它的积累并使其增值.因此,我们认为,仅仅把劳动看作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是不准确的,这样定义只包含了人体先天具有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原智力的耗费,并投有包括人的后智力的运用.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后智力变成了人的智力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表现为生理学意义上的体力和先天智力上的差别,而且表现为后天智力上的差别
12、后智力与原智力的区别在于:首先,原智力是人脑天生固有的生理功能,在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条件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问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属于自然因素的个体遗传基因.后智力则是劳动者后天对自己的人力投资而形成的,劳动者后智力的形成主要来自以下途径: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工作和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劳动者对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自学等.其次,原智力和体力一样都是可以被消耗的,到了一定时间,就需要通过休息和饮食来恢复.后智力非但不会在使用中被消耗,反而会在其使用过程中增加积累.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却凝结着社会必要劳动的产品进人了交换领域,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知识成为具有商品二重特征的一
13、种特殊商品;但后智力却不能脱离其载体单独存在而成为商品其次,知识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公共性特点,后智力作为人力资本则天生为其载体所私有.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产品,可以无数次地被掌握和复制,劳动者只需要通过学习就可以将其储存于大脑之中占为己有,因此对其占有和使用不具有排他性,也不会因为对其占有使用次数的多寡而发生价值改变.但知识一旦被掌握它的人存储于大脑之中变成他的后智力之后则完全被其载体所私有,后智力与其载体不可分割的属性,决定了它只能属于个人所有,只能以自然人产权的形式存在后智力一旦与其载体相分离,立即就会荡然无存.知识有价值,但知识本身不是活劳动,知识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自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其
14、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只能通过人的后智力被保存或被转移.知识只有与知识的使用者相结台,或者说只有当且仅当知识与劳动者的后智力相结合,作为后智力的生产资料被使用时,知识才可能增值.典型的例子是,微软的视窗系统,对于没有掌握其应用技术的人而言一钱不值,如果没有人去应用,它也不会自动发生任何作用,只有当其与使用它的人相结合时,才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个应用者正是已经具备了视窗操作技术的后智力才产生效益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本身虽然也耗费了人类的活劳动,但是并不创造价值,因为它并没有凝结在商品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只是把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简单劳动能力变成了复杂劳动能力,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尽管
15、后智力和被后智力所运用的知识不可分割.都存在于人的大脑里,但从性质上讲,后智力的使用是人脑的活动过程,而知识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人脑的活动相结合的,不能因此认为已经具备了一定后智力的劳动者通过对知识的运用刨造出新的知识产品来,就是知识在创造价值.由此可见.尽管知识在现代社会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这并没有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一元论.至此,我们可以对劳动范畴作如下新的定义:劳动是劳动者的体力,原智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和劳动者的后智力运用与积累的过程.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在于:简单劳动主要只是劳动者的体力和原智力的耗费,复杂劳动除了劳动者的体力和原智力的耗费外,还有劳动者的后智力的运
16、用与积累.不同质的复杂劳动的区别也在于劳动者的后智力的差异.2.关于劳动的性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内容.为了分析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他对劳动范畴进行不同角度的区分,提出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等一系列概念,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上述对劳动所作的一系列区分.基本都可以认为是对劳动6范畴的职能性区分.至于对于劳动本身的性质,即某一劳动是属于没有先例的原刨劳动,还是属于模仿别人进行的继承劳动,马克思则没有作过区别.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劳
17、动理论没有涉及到劳动的原创性和继承性问题.理论研究可以证明,如果我们对人类的一切生产性劳动在终极层面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将劳动分为两类:一类劳动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从事过的劳动如创建一种新的理论,实现一种新的发现或发明,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创造一种新的工艺,建立一种新的经营方式等等,类似的劳动从内容来看是史无前例的.从过程来看是完全未知的,从成果来看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把这类劳动称之为原创劳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创新劳动另一类劳动是不具有史无前例性质的劳动,即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或依照别人的现成模式进行的,可以模仿和可以重复的劳动,我们把这类劳动称之为继承劳动,或者叫普通劳动.严格意义上的原创劳动应该是人类首次进行的劳动,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