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26554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 11 月份地理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命题人:凌树勤 命题时间:2017-10-20一、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18 小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 12 时的 P 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左图实线所示,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P 点位于位置时,扬州的节气最可能是A. 清明 B. 惊蛰 C. 白露 D. 寒露2. P 点由 b

2、 移向 c 期间A. 扬州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C. 扬州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D. 扬州昼夜长短变幅变小【答案】1. D 2. D【解析】试题分析:1. 由题干可知 P 点位于晨昏线上,那么左图中位置所在折线为晨昏线;结合图中纬度数值及其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当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当晨昏线过 90N 时为春分或者秋分,结合图中横轴“时间”的推移规律可知,a 时间为秋分、c 时为春分,结合右图可以推断,P 点位于位置时应该在秋分过后不长时间,即寒露节气附近,故选项D 正确。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 点由 b 移向 c 期间,即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到赤道移

3、动期间,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扬州正午旗杆影子变短,故排除选项 A;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逐渐变快(12 月 23 日附近到 1 月初) ,然后逐渐变慢,7 月初达到最慢,故排除选项 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到赤道移动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而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极夜区除外) ,所以扬州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故排除选项 C;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昼夜长短变幅最大,向北到赤道移动期间,昼变长、夜变短,昼夜长短变幅变小,故选项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四川省大渡河畔的大瓦山崖壁陡峭,是典型的断块山。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顶盖是玄武岩。下图为

4、“大瓦山玄武岩绝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组成下列图中景观的岩石与大瓦山“顶盖”岩石成因一致的是A. B. C. D. 4. 关于大瓦山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始终处于抬升状态 B.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和断裂上升C. 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流水侵蚀而成 D. 岩浆活动发生于沉积作用之前【答案】3. A 4. B【解析】试题分析:3. 由题干材料可知大瓦山“顶盖” 是玄武岩,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可知,大瓦山“顶盖”属于岩浆岩;图中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珊瑚礁属于沉积岩,汉白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选项 A 正确。4. 仔细审题,由题干材料可知,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

5、而石灰岩是浅海沉积环境形成,因而该地区早期应该有地壳的下沉运动,故排除选项 A;大瓦山是典型的断块山,因而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断层上升形成的,故排除选项 C;由于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顶盖是玄武岩,因而应该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穿过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喷发,即岩浆活动发生于沉积作用之后,故排除选项 D;由于该区域玄武岩是由于岩浆喷发形成,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断层上升形成的,所以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和断裂上升,故选项 B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构造。下图为“2014 年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下列关于影响各城市天气系统及各

6、城市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5 月上旬受锋面影响,福州可能阴雨连绵 B. 6 月下旬受冷锋影响,杭州低温少雨C. 7 月中旬受副高影响,济南高温多雨 D. 7 月下旬锋面雨带滞留北京,多暴雨6. 2014 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易出现A. 南北皆旱 B. 南北皆涝 C. 南旱北涝 D. 南涝北旱【答案】5. A 6. D【解析】试题分析:5. 根据图中锋面雨带移动的时间及其位置,结合相关知识可知,5 月上旬锋面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受其影响,福州可能阴雨连绵,A 对。6 月下旬锋面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杭州高温多雨,B 错。7 月中旬受夏季风影响,济南高温多雨,C 错

7、。7 月下旬锋面雨带已经南撤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京晴朗干燥,D 错。故选 A。6. 由图可知,锋面雨带 5 月上旬位于南部沿海地区,6 月下旬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 月中旬到达华北、东北地区,7 月下旬锋面雨带已经南撤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见在北方地区停留时间短,以出现旱灾,而控制南方时间长,易出现涝灾,故选 D。考点:锋面雨带推移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下图中 M、N 海域均有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关于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B. 乙使沿岸地区多森林景观C. 甲、乙流向为自南向北 D. 甲、乙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均凸向高纬8. 关于 M、N 两海域渔

8、场及沿岸渔产品加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都是寒暖流交汇 B. 两海域冬季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捕捞C. M 海域沿岸劳动力工资高,不利于渔产品加工 D. N 海域沿岸人口密度小,渔产品消费市场小【答案】7. A 8. B【解析】试题分析:7. 读图,图中甲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乙洋流是加那利寒流。甲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A 对。乙使沿岸地区多荒漠景观,B 错。甲流向为自南向北,乙流向是自北向南,C 错。甲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均凸向高纬,乙处凸向低纬,D 错。8. 读图, M 海域是北海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N 海域是单一寒流形成的渔场,A 错。 两海域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9、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捕捞,B 对。M 海域沿岸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资低,有利于渔产品加工,C 错。N 海域沿岸人口密度大,渔产品消费市场大,D 错。【考点定位】洋流性质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渔产品加工业发展条件。“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因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下图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弃风”现象最突出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 黑龙江 B. 江苏 C. 内蒙古 D. 河北10. 解决该省级行政区“弃风”现象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A. 控制风电发展规模,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 提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化水平,扩大电能消费

10、市场C. 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消耗多余电能 D. 运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跨区域输电【答案】9. C 10. D【解析】试题分析:9. 由题干可知“弃风”是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江苏、河北等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能源不足,不可能“弃风” ,故排除选项 B、D;由图可知黑龙江风电企业数量较少,而内蒙古经济相对落后,煤炭等常规能源丰富,图中显示当地风电数量多,发电量大,所以“弃风”现象最突出,故选项 C 符合题意。10.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不可能大力发展水电,故排除选项 A;内蒙古人口稀少,而且工业多与煤炭

11、开采等能源开发有关,扩大电能消费市场的空间较小,故排除选项 B;该省有色金属资源相对贫乏,而且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故排除选项 C;当地过剩的电能可以运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向能源短缺地区跨区域输电,故选项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下图为“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如果人口政策不变,我国未来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是A. 基本稳定 B. 逐年增加 C. 先增后减 D. 逐年减少12.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是A. 20152018 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B. 201

12、82030 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C. 未来 30 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D. 未来 30 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答案】11. C 12. A【解析】试题解析:11. 仔细读图,注意区别“人口政策不变”与“全面放开二孩”的图例差异、曲线变化趋势。由图可知如果人口政策不变,我国未来人口总量在 2025 年前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少,即先增后减,故选项 C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新、老城区分布图” ,新城区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临近A. 公路 B. 铁路 C. 航空港 D. 河流14. 新

13、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是缓解交通拥堵 优化空间结构 引发人口集聚 解决环境问题A. B. C. D. 【答案】13. C 14. A【解析】试题分析:14. 图中显示新城区与老城区接近,可以分散老城区一部分人口、工业,故排除;新城区可以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优化空间结构,有利于缓解环境问题,而不是解决环境问题,故选项 A 正确。【考点定位】城市工业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图示意的农业类型是A. 节水农业 B. 精确农业 C. 有机农业 D. 生态农业16. 对图中肥力、土壤状况、气象等信息进行处

14、理,需运用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答案】15. B 16. B【解析】试题分析:15.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一般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图中没有显示,故排除选项 A;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图中没有显示,故排除选项 C;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图中没有显示,故排除选项 D;由图可知该地以 GPS 对农业进行精确定位、科学管理,应该是精确农业,故选项 B 正确。16.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

15、面物体性质、分布等,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地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的技术系统,主要是对各类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等,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全球定位系统是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主要是对点的定位;数字地球的核心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分析”空间信息,形成成果,所以可以对图中肥力、土壤状况、气象等信息进行处理,故选项 B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图为“我国某地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 19851995 年该地A. 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 B. 经济发展指数先降后升C. 资

16、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D.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18. 该地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 19851990 年 B. 19901995 年 C. 19952000 年 D. 20002005 年【答案】17. C 18. C【解析】试题分析:17. 仔细读图,在图中找出环境污染指数、经济发展指数、资源能源消耗指数的坐标轴,可以发现三者都是由左向右增加;由图可知 19851995 年环境污染指数是先降后升,故排除选项 A;经济发展指数一直上升,环境污染指数是先降后升,二者基本没有相关性,故排除选项 B、D;图中显示 19851995 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大致在 0.9-0.5%之间,始

17、终较高,故选项 C 正确。18. 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应该是环境污染指数低、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低、经济发展指数较高的时期,图中 19851990 年、19901995 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较高、经济发展指数低,故排除选项 A、B;20002005 年环境污染指数较高,故排除选项 D;19952000 年环境污染指数、资源能源消耗指数都较低,经济发展指数较高,故选项 C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

18、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 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增加 D. d 减少20. 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有A. 增加水资源 B. 缓解城市内涝 C. 造成地面沉降 D. 加重热岛效应【答案】19. AC 20. AB【解析】试题分析:19. 联系水循环的基本环节、结合图形可知,a 为蒸发或者蒸腾作用,b 为地表径流,c 为下渗,d 为地下径流;植被浅沟中的植被具备蒸腾作用,那么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a 会增加;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土质较

19、疏松,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即 c 增加、b减少;下渗量增加,那么地下径流应该增加,即 d 增加,故选项 AC 正确。20. 地面沉降与过度开采地下水等有关,与人为制造的植被浅沟无关,故排除选项 C;植被比不透水地面热容量大,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故排除选项 D;由题干材料可知,植被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可以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而且可以把下渗的水资源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即可以增加水资源,故选项 AB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大气受热过程。下图为“四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关于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 地冬冷夏热,全年多雨

20、B. 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 地冬温夏热,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 地冬温夏热,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22. 四地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相关的有A. B. C. D. 【答案】21. CD 22. AC【解析】21. 注意图中气温、降水量的图例差异;根据图中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可知,地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于 69 月,故排除选项 A;图中显示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低于 0,即冬季寒冷干燥,故排除选项 B;地最低气温大于 0,冬温夏热,而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少雨,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地冬温夏热,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应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项 CD

21、 正确。2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温带季风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都是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发季风环流而形成,故排除选项 BD;地年降水量低于 1 000mm,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地是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故选项 AC 正确。2015 年 1 月 30 日,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下图为“中国缅甸油气管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中缅输气管道在施工难度上被称为“超级工程”的主要原因有A. AB 段,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B. BC 段,地形崎岖,山高谷深C. CD 段,喀斯特地貌区,高温天气多 D

22、. AD 段,多地震、泥石流等灾害24. 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有利于A. 拉动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发展 B. 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C. 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 D.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答案】23. BD 24. BC【解析】试题分析:23. 仔细读图,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地形与东南亚地形,联系相关基础知识可知,AB 段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故排除选项 A;CD 段位于缅甸南部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洪涝灾害频繁,故排除选项 C;BC 段处于我国横断山区的南部延伸地带,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崎岖;整个 AD 段,位

23、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泥石流等灾害,故选 BD。24. 由图可知中缅石油管道向北经过云贵高原到达四川盆地的重庆市,应该有利于拉动我国西南地区重化工业发展,故排除选项 A;我国石油的进口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通过海上到达,而中缅石油管道可以避开马六甲海峡,通过陆路运输到达我国境内,实现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而且可以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 “缓解” 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故选 BC。【考点定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影响下图为“2013 年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据图可知A. 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

24、B.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C. 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 D. 中部地区 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26. 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A. 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少,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多B. 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东北部地区C.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D. 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答案】25. CD 26. AB【解析】试题分析:25. 由图分析可知,耕地比重最大的地区位于西部,而东部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最大,不能说明面积最大,故排除选项 A;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是东北地区,而且该区域有灌溉

25、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比重小,说明灌溉设施较少,故排除选项 B;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是西部地区,而且该区域 25以上坡耕地比重最大;中部地区 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最高,面积最大,即中部大于东部,故选项 C 正确。26. 由图可知西部地区耕地比重大,但是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比重小,说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故排除选项 C;图中显示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比重不同,那么面积也不一定相等,而且两地降水、气温等差异较大,农业生产差异较大,故排除选项 D;结合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可知,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少,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多;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说明本地区农业发展不需大量灌溉,本区农业发

26、展水分较充足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化,夏季有季风气候带来的降水,所以旱涝灾害发生频次较低,故选项 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 2729 题)和选做题(第 30 题) ,共 60 分。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黑鹳善于利用气流飞行,下图为“黑鹳分布与迁徙路径示意图”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非洲萨赫勒地区降水持续偏少。随着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周边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传统游牧业不断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化,且大量土地被开垦,原本是候鸟理想越冬地的萨赫勒现在鸟类觅食困难。(1)黑鹳迁徙路径、沿线自然带更替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27、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2)黑鹳沿迁徙路径、飞行需借助冬季风,该季风常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_等气象灾害。黑鹳沿迁徙路径到达的越冬地,冬季较温暖的原因主要有_。(3)萨赫勒地区鸟类觅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_。(4)我国鄱阳湖地区是黑鹳重要越冬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_。为促进鄱阳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的生态措施有_。【答案】 (1)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2)寒潮、沙尘暴、暴雪、低温冻害 纬度低,远离冬季风源地;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3)降水变少,气候变干;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生态恶化(4)雨热同期,水热丰富 退耕还湖,恢复退化的湿地;防治水土流失,

28、提高植被覆盖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黑鹳迁徙路径、沿线在低纬度的非洲萨赫勒地区与中纬度的欧洲北部之间,两者纬度差异显著,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同纬度之间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显著,因而该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2)注意题目要求是“气象灾害” ,冬季风带来的主要有寒潮、沙尘暴、暴雪、低温冻害等。图中黑鹳的越冬地,位于印度半岛,所处纬度低,气温较高,而且远离冬季风源地;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所以冬季较温暖。(3)图中显示非洲萨赫勒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的高度地带,降水较少;结合材料二可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29、,降水变少,气候变干;同时由于人口增多等,导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生态恶化,所以鸟类觅食困难。(4)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思考;我国鄱阳湖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最主要自然条件应该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资源丰富。注意题目要求是“生态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措施”主要是保护有退耕还湖,恢复退化的湿地;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区域农业发展。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图 A

30、为“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分布图” ,图 B 为“2014 年陕西省产业结构图” ,图C 为“陕西省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近年来,陕西省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省会西安有多条交通线通达全国。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陕西省定位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最大物流中心、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等。(1)陕西省的地表形态以_、_、_为主。(2)某校学生在探讨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_观点 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观点 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植被。(

31、3)陕西省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有_。(4)陕西省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对陕西省的积极影响主要有_。【答案】 (1)山地 高原 平原(河谷)(2)观点 1:不正确。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 ;含沙量大,河道淤积;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观点 2:不正确。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能不稳定)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塞。(3)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区际联系便利;有交通枢纽,交通便捷;产业结构较合理,产品生产能力较强 政策支持(4)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利于社会稳定【解析】试

32、题分析:(1)仔细读图 C,根据图中不同颜色的高度差异推断所属的地形类型;由图可知该省海拔大于 500 米的山地、高原面积较多,低于 200 米的河谷平原较少,即地表形态以高原、山地、平原为主。(2)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内容的统一。观点 1:渭河流域地处我国内陆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少,因而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该流域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河流通航时间短,所以不适合大力开发渭河航运,该观点不正确。观点 2:图示区域北部地区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附近,降水较少,因而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能

33、不稳定;由于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塞,所以北部地区虽然地形坡度大,但不适合大力开发水电,即该观点不正确。(3)图 A 显示陕西省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区际联系便利;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陇海铁路通过,地处交通枢纽位置,交通便捷;由图 B 可知,该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较合理,产品生产能力较强,有利于产品的出口;国家优惠政策支持。(4)注意题目要求是“积极影响” ; 陕西省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该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完善基础设施;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

34、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能源资源的开发、产业转移。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分布图” , 右图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 。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材料二:近年来,杭州市政府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下表是“2013 年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 。(1)长江江苏段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理由是_。(2)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主要有_,长三角城市群中能提供最多服务种类的城市是_。(3)2013 年杭州市六大产业中,产值最大的是_产业,影响其发展的主导

35、因素是_。(4)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是_,原因主要有_。【答案】 (1)北 一级岸线比例大、里程长(2)沿江河湖海、沿交通线分布 上海(3)文化创意 知识和技术(4)产值低;增长快 原因:起步晚,规模小;网络购物迅速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政府政策大力支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仔细阅读材料一,注意海岸线的等级,结合右图中不同等级海岸的比重及其长度可知,长江江苏段北岸一级岸线比例大、里程长,所以北岸线资源条件较好。(2)根据材料一左图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可知,该区域城市多沿江河湖海、沿交通线分布;结合长三角城市体系组成及其等级分布可知,

36、等级最高的上海能提供最多服务种类。(3)根据材料二表格,比较杭州市六大产业的产值差异可知,产值最大的是文化创意;文化创意要求知识丰富、创新能力强,因而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4)由表格可知杭州电子商务产业产值最低、增长率最快;结合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状况可知,该产业起步晚,一般规模小,因而产值较低;近几年来我国网络购物迅速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人们网络购物的频率大大增加,所以电子商务产业增长率快。选做题:请在 A、B、C 三题中选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前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30. 海洋地理帕劳是由一个大堡礁和无

37、数小岛构成的岛国,城镇和工业少。帕劳近海水深大多不超过 200 米,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了给鱼类产卵和进食留有空间,自古以来帕劳渔民就留有足够数量的礁石区。2015 年 10 月,帕劳颁布了全新的保护区法案,对其 80%的海域杜绝任何采掘和捕捞行为。下图为“帕劳国海洋保护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帕劳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海岸,该海岸的生态功能主要是_。(2)帕劳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_。(3)帕劳政府划定的海洋避难所区域远大于国内渔业区域,其目的主要是_,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_。【答案】 (1)珊瑚礁(生物海岸) 抵抗海浪侵袭,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2)地处热带海区,热

38、量丰富;近海海域水浅,光照充足;污染少,水质好;具有保护渔业资源,合理捕捞的传统(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杜绝采掘和捕捞行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控制旅游规模【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海岸形态和成因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题干材料显示帕劳是由一个大堡礁等组成,大堡礁主要由珊瑚虫遗体组成,因而该地海岸类型主要是珊瑚礁海岸,即生物海岸;珊瑚礁可以抵抗海浪侵袭,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2)由图可知帕劳位于 5-10N,地处热带海区,热量丰富;题干材料显示“帕劳近海水深大多不超过 200 米” ,可见地处近海海域水浅,光照充

39、足;该国城镇和工业少,污染少,水质好;具有保护渔业资源,合理捕捞的传统。(3)题干材料显示“帕劳颁布了全新的保护区法案” ,划分海洋保护区;可以推断政府划定的海洋避难所区域远大于国内渔业区域,其目的主要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常见措施可能有:杜绝采掘和捕捞行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控制旅游规模等。考点:本题考查海洋地理。31. . 旅游地理下图为“江西婺源旅游景点分布图及徽派民居图” 。该区旅游线路主要有三条:北线(婺源思溪延村彩虹桥理坑村灵岩卧龙谷) 、西线(婺源文公山赋春古城鸳鸯湖) 、东线(婺源李坑村上下晓起村江湾江岭梯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40、婺源拥有“中国最美油菜花海” ,其最佳观赏季节是_。徽派民居具有较高的_价值与_价值。(2)节假日到婺源“自驾游”的游客多来自江浙沪,从交通角度分析其原因。_(3)与北线、西线相比,东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有_。(4)节假日期间, 婺源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有_、_等。【答案】 (1)春季 美学、历史文化、经济(2)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路程较近;公路交通网完善;江浙沪经济发达,私家车拥有量高(3)离高速公路、省道较近,交通通达度高;景点集聚状况好;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地域组合状况好(4 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等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解析】试题分析:(1)江

41、西油菜花属于越冬作物,春季开花,然后收割,所以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最佳观赏季节是春季。 徽派民居属于历史文化景观,因而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2)认真审题,注意题目要求是从“交通角度分析” ;结合图形可知, ;江浙沪地区距江西婺源路程较近;而且二者之间公路交通网完善;江浙沪经济发达,私家车拥有量高,在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所以节假日到婺源“自驾游”的游客多来自江浙沪。(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图中东线旅游业北线、西线相比,地理因素的差异,找出东线旅游业的优势。由图可知东线旅游景点离高速公路、省道较近,交通通达度高;景点相距较近,集聚状况好;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地域

42、组合状况好。(4 由于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易产生安全隐患;游客众多,容易破坏旅游景观及其基础设施;游客众多,易扰乱当地社会秩序,产生社会治安问题。考点:本题考查旅游地理。32. 环境保护2014 年 4 月,国家发布了“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公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上图为“土壤点位超标率统计图” ,点位超标率是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下图为“我国土壤污染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受污染最严重的是_;从污染物类型看,造成土壤污染最严重的是_。(2)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43、_、_等。(3)与北方相比,南方土壤污染面积更_,主要分布在_流域。(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主要有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有_。【答案】 (1)耕地 镉(2)工矿企业 农业(3)大 长江(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点位超标率统计图”可知,耕地的点位超标率最高,所以受污染最严重的是耕地;根据各类污染物的比重差异可知,造成土壤污染最严重的是镉。(2)人

44、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渣是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所以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和农业生产。(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由图中“土壤污染地区”可以明显看出的南方土壤污染面积更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为破坏土壤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农作物减产;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治理污染源与预防等方面入手,如: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污水排放等污染源的治理;积极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等。(任答两点各得两分)。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