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是由具有胜任能力的独立人员对特定主体会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以监督、鉴证、评价并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活动。按主体分类:政府审计也称为国家审计,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所执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内部审计机构所执行的审计。民间审计是指由民间审计组织所执行的审计。在我国,民间审计也称为社会审计,也称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为独立审计。民间审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详细审计阶段(形成之初至二十世纪初) 、资产负债表审计(也称信用审计)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美国会计学会(AAA) 1973 年发布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认为:“审计
2、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定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 1995 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认为:“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中国审计署 2003 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认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与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按目的和内容分为: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会计报表与其他相关资料的公允性
3、所执行的审计。符合性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某些财务活动或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特定标准所进行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在国外,经济效益审计也称为“三 E”审计、绩效审计等。“三 E”审计是经济性(Economy)审计、效率性(Efficiency)审计、效果性(Effectiveness )审计的简称。 “三 E”审计又向“五 E”审计发展,即增加了环保性(Environment)审计和公平性(Equity)审计。绩效审计是指审查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及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向管理当局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审计的对象是审计实
4、践活动的对象,是审计工作指向的根本目标的客体,通过审计工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描述审计的对象,要解决两个问题,即“审计谁”和“审计什么” 。这样,审计的对象就可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 监督就是监察和督促 经济监督 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为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而产生的全部经济活动或某一特定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正常进行鉴证就是鉴定和证明 经济鉴证 鉴定和证明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资料是否客观、公允地反映和说明了其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可信赖程度并作出书面证明。评价就是评估和确定 经济评价 评估和确定被审计单位经济决策、经济计划和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目标进行,经济效益
5、的有无高低,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在审计职能中,经济鉴证是基础,没有正确的经济鉴证,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经济评价,也就无法展开监督。经济鉴证和评价职能审计人员就可以履行,但经济监督则必须由审计人员、审计授权人、审计结果利用者等共同来履行。审计准备阶段也称为审计计划阶段,一般包括从确定审计项目开始至进驻被审计单位之前所应做的所有工作。这一阶段所应做的主要工作是:获取被审计单位相关背景资料,了解其经营管理情况和财务状况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接受审计业务,确定审计目标实施初步分析性程序评估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阶段也称为外勤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阶段,一般从审计小组
6、进驻被审计单位起至撤离止所应做的所有工作。这一阶段所应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审 计 过 程 的 逻 辑 顺 序 审 计 程 序计 划 前 工 作获 取 背 景 资 料 , 了 解 情 况 , 明 确 审 计 目 标实 施 初 步 分 析 性 程 序评 估 审 计 风 险 , 确 定 重 要 性 水 平了 解 内 部 控 制 , 评 估 控 制 风 险制 定 审 计 计 划 和 审 计 方 案计 划 降 低 控 制 风险 的 评 估 水 平 吗执 行 控 制 测 试执 行 实 质 性 测 试运 用 审 计 方 法 进 行 个 业 务 循 环 审 计 , 收 集 审 计 证 据 , 形 成 审 计 工
7、 作 底 稿特 殊 项 目 审 计汇 总 追 中 痕 迹 证 据 , 评 价 审 计 结 果与 管 理 当 局 沟 通形 成 审 计 结 论 , 签 发 审 计 报 告否第 一 阶 段 : 准 备 阶 段第 二 阶 段 : 实 施 阶 段第 三 阶 段 : 报 告 阶 段审 计 过 程 的 逻 辑 顺 序 审 计 程 序计 划 前 工 作获 取 背 景 资 料 , 了 解 情 况 , 明 确 审 计 目 标实 施 初 步 分 析 性 程 序评 估 审 计 风 险 , 确 定 重 要 性 水 平了 解 内 部 控 制 , 评 估 控 制 风 险制 定 审 计 计 划 和 审 计 方 案获 取 背
8、 景 资 料 , 了 解 情 况 , 明 确 审 计 目 标实 施 初 步 分 析 性 程 序评 估 审 计 风 险 , 确 定 重 要 性 水 平了 解 内 部 控 制 , 评 估 控 制 风 险制 定 审 计 计 划 和 审 计 方 案计 划 降 低 控 制 风险 的 评 估 水 平 吗计 划 降 低 控 制 风险 的 评 估 水 平 吗执 行 控 制 测 试执 行 实 质 性 测 试执 行 控 制 测 试执 行 实 质 性 测 试运 用 审 计 方 法 进 行 个 业 务 循 环 审 计 , 收 集 审 计 证 据 , 形 成 审 计 工 作 底 稿特 殊 项 目 审 计汇 总 追 中
9、痕 迹 证 据 , 评 价 审 计 结 果与 管 理 当 局 沟 通形 成 审 计 结 论 , 签 发 审 计 报 告汇 总 追 中 痕 迹 证 据 , 评 价 审 计 结 果与 管 理 当 局 沟 通形 成 审 计 结 论 , 签 发 审 计 报 告否第 一 阶 段 : 准 备 阶 段第 二 阶 段 : 实 施 阶 段第 三 阶 段 : 报 告 阶 段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测试中运用各种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阶段也称为审计终结阶段,一般包括审计小组撤离被审计单位起至完成全部审计工作止所应做的所有工作。其主要工作包括:汇总、整理与评价审计证据 复核审计工作底
10、稿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沟通形成审计结论,编写并提交审计报告编写管理建议书整理审计档案(一)内部审计机构的模式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在部门、单位内部从事审计工作的机构。常见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形式有如下几种:(1)受本单位主计长(相当于我国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并向其报告工作。(2)向总经理或总裁负责并报告工作。(3)在董事会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专业上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政上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宗旨:“经验分亨,携手共进”。为会员完成各项专业职责和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发
11、展提供服务。内部审计师协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 200 多个分会、50000 多名会员的庞大的内部审计师专业组织。从 1974 年开始,内部审计师协会正式进行注册业务。目前,全世界已有 16000 名内部审计师获得了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的称号,它表明内部审计的职业地位已经达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我国于 1987 年加入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1 资料报送要求权 2参与与召开会3参与与制订规章制度权 4检查权5信息系统检查权 6调查权 ;7违章违法行为制止权 8资料封存权 9提出意见或建议权 10通报批评或处理建议权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 审
12、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独立审计总目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 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是指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各项目所做的各种明示性或暗示性的表示。例如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存货”项目金额 100 万元,则意味着管理当局做出了两
13、项明示性的认定:(1)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在报告时点的正确余额为 100 万元。同时,管理当局也做出三项暗示性认定:(1)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含在内;(2)所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所有;(3)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一)存在或发生认定该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无高估;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有无虚构。(二)完整性认定该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有无低估或遗漏。对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每个项目,管理当局都暗示性地认定:所有有关的交易和事项都已包括在内。(三)权力和义务认定该认定是指
14、: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这项认定通常涉及所有权权利和法律义务问题。(四)估价或分摊认定该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有关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有关金额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是否适当,不仅取决于这一金额的确定是否遵守了会计准则,而且还取决于在数学上或文书处理上有无错误(五)反映与披露认定该认定是指: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在会计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性地认定所有内容都反映适当且披露充分。 审计的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根据审计的总目标,再考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上述五项认定,审计人员就可引导
15、出审计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审计目标还可划分为与交易相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与交易相关的一般审计目标(1)总体合理性记录的交易业务总体合理,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迹象。 (2)真实性记录的交易业务存在。这项目标是指已记录的业务是否确已发生。 (3)完整性现有的业务均已记录。这项目标是指应包含在账户中的业务是否确已包含。 (4)准确性记录的交易业务是以正确的数额入账的。 (5)分类包含在被审计单位账册中的交易业务是恰当分类的。 (6)及时性交易业务及时记录在正确的日期。 (7)过账与汇总记录的交易业务恰当地记入相关明细账与总账并正确汇总。 (8)反映某些交易业务已在会计报表中恰当反
16、映。 (9)披露某些交易业务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 2、与特定交易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与交易相关的一般审计目标应用于各特定类型的交易中就形成了与特定交易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例:与销售交易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3、与账户余额相关的一般审计目标(1)总体合理性账户余额总体合理,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迹象。 (2)真实性包涵的数额确实存在。这项目标是指财务报表反映的数额实际上都存在。 (3)完整性现有的数额均已包含。这项目标是指应包含数额均已包含。 (4)准确性包涵的数额均以正确的数额记录。(5)分类会计报表上包含的数额是恰当分类的。(6)截止业务已及时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7)估价资产是根据可实现净
17、额列示的。(8)所有权或义务除融资租入资产之外,被审计单位必须对列入资产负债表的其他资产拥有所有权。同时,负债也必须属于被审计单位的现时义务。(9)反映账户余额已在资产负债表中恰当反映。 (10)披露账户余额的主要情况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 了解与账户余额相关的一般审计目标后,就可建立与各特定账户余额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与应收账款余额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审计计划的编制编制人:项目负责人形式:表格式、问卷式、文字叙述式重点:在编制总体审计计划时,要注意时间预算的编制,时间预算是衡量审计工作进度、判断审计人员工作效率的依据,也是合理确定审计收费的依据。注意事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贯穿整个审计
18、过程。初步运用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各要素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比较,来评价会计报表项目的一种方法。分析性复核的作用:(1)在计划阶段,可帮助审计人员计划其他审计程序的的性质、时间及范围。(2)在实施阶段,可作为一种实质性测试方法,用来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事项。(3)在报告阶段,可用以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作最后复核。注意事项: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都必须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实施阶段是可选择使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1)绝对额比较(2)共同比财务报表(3)比率分析(4)趋势分析审计证据的特征(一)审计证据的
19、充分性(二)审计证据的相关性(三)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四)审计证据的及时性审计证据的及时性一是指收集过程的及时性,即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及时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及时出具审计报告;二是指收集审计证据的时间与被验证事项发生时间的相近性,即应在被验证事项发生或结束时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收集的技术方法(一)检查记录或文件1审阅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和研究,以确定其是否真实、合法的方法。2核对就是通过将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记录和数据进行比较对照,验证其是否相符,同时查明各个记录间的连续性的方法。
20、(二)检查有形资产(三)观察观察是审计人员在现场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管理、内部控制的执行、仓库保管情况等所进行的查看和调查。(四)询问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书面或口头询问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查询的方式有口头和书面两种。(五)函证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的一种方法。函证方式分为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两种。(六)重新计算(七)重新执行(八)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评价财务信息,发现重要或异常项目的审计方法。分析性复核常用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
21、、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方法1、分类2、计算3、比较4、小结5、综合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1)被审计单位名称;(2)审计项目名称;(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4)审计过程记录;(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6)审计结论;(7)索引号及页次;(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9)复核者姓名及编制日期;(10)其他应说明事项。审计风险由两个要素构成:1、重大错报风险2、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一)风险评估程序是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二)控制测试程序是为了验证被审计单
22、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审计程序。(三)实质性测试程序是为了针对已识别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的,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实质性测试的主要程序取得或编制某账户当期余额明细表,并进行必要的复核。对该账户实施分析性程序,验证其总体合理性。实施监盘或函证程序,验证其发生额及余额的存在性。审阅重点明细账户,验证其发生额及余额的合理性及正确性。抽查相关会计凭证,验证重点业务发生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进行该账户业务发生的截止测试,验证其期末截止的正确性。查验该账户发生额或余额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与披露,验证其恰当性与充分性。主要审计循环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员工服务生产与仓储筹资与投资现金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