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1-5章学案(无答案)(全册打包12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第1-5章学案无答案全册打包12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第1-5章学案无答案全册打包12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2.1 荒漠化的防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全部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2.1 荒漠化的防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 了解区域的含义。2. 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什么是区域: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和 划分出来的。2、区域具有一定的 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 和 。3、不同区域由于 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 、发展 等也存在差异。 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矿产资源差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农业工业2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一) 开发早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二) 农业社会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三) 农业社会以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合作探究】探究一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 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堂检测】1.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3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C.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 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D.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 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 21) ,完成 3-5 题。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4.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a——洪涝 灾害 B.b— —热量条件 C.c——土壤肥力 D.d——灌溉水源5.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 —荒漠草原— 荒漠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图 22 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 22 回答 6-9 题。6.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7.下列地理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8.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9.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图 21120°40°30°110°乙甲图 221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自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的应用。2.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3.激情投入,提高组内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一地理信息技术 的概念和应用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 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 (RS)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 (GIS)等。2、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 防预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2)大众化应用: 、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系统等。二、遥感(RS)1、概念。2、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 的 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场记录下来,传送至地面接收站。3、主要环节:目标物鉴定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4、特点: ,质量高,效率高 ,且节省人力、财力。5、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防御监测等。三、全球定位系统(GPS)概念 3、特点:提供精密的 (经度、纬度、高度) 、速度、时间、且具有全能性、全天候、 和实时性 的特点。2、 组成空间部分 星座地面控制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 接受机2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 、 (海拔)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2、程序:信息源 数据库 空间分析 表达。3、应用: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 ,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 监测及评估预测,可应用于城市管理。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关系地理信息技术为构建 奠定了基础。2、概念: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 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3、作用: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整合为 、动态显示,为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合作探究】探究一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以及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课堂检测】31.关于遥感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感器是近 信息系处理和分析的仪器 B.物体的各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但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相同C.一幅陆地卫星图片可以把整个地球拍下来D.从传感器接受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成为遥感技术2.无论在飞机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 GPS 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 ( )A.季节 B.天气 C.地理坐标 D.气候3.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差异是 ( )A.空间模型 B.数据模型 C.表达形式 D.数据来源据美国《每日邮报》2009 年 9 月 1 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 4~6 题。4.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5.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 30 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6.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C.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D.是地图绘制系统RS 技术、GIS 技术、GPS 技术等现代化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据此回答 7~8 题7.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8.通过地图、 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 GIS 技术程序是(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41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 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自主学习】一、荒漠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及一些_____________的这种土地退化。⑵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⑶主要表现____退化、_____退化、______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化、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⑷影响已成为当今_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___的陆地、______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地形区范围: 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以北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__、___、甘(北部) 、_______(大部)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 400mm 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缺少了____和_____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________和________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22.地貌特点:地形以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3.最为 显著的自然特征—— 干旱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⑵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为主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 山以西 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 不足_____毫米 ______毫米以下 _____毫米以上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 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自然景观 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贺兰山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干旱 阻隔水汽进入 高山环绕盆地地形青藏高原隆起位置东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一般规律)※基本条件——干旱※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动力因素— —大风吹扬3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 谟化进程。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_______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_____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⑴来自于_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______、_________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图 2,5)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过度____ ① 源缺乏地区把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___________,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过度_____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_____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 渍化1 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4⑵次 生盐渍化形成:① 由于______落后,______不当② 旱气候条件下________,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预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扭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恢复: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维护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_____、______,治碱(盐碱)、______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_______,保护并有计划地____________ (图2.11)。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__________.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思考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5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___________严重的地段。4.治理措施⑴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在农作区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________;②在牧区草原,减少_____的数量,以免牲畜的______ _________;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①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ⅰ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________________;ⅱ在绿洲前沿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ⅲ在绿洲内部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___________,拦截沙源、固阻流沙、_________________。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________的一部分,不能再___________。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_________,发展林业与牧业。③ 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________、兴建_________、推广_________等。⑸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_________,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1 措施:生物固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图2.12)。6⑵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⑶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先后实施了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______________、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合作探究】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课堂检测】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7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 /年)1560 2100 24600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正是我国北方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 年中最慢的季节 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 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完成4—5题。4、下列荒漠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5、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设置人工草方格沙障 C.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 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 水 ,干旱程度 。 (3 分)8(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 分)(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3 分)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是 下降,其实质是 的退化。 (2 分)1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大作用,掌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2. 理解热带雨林的生态脆弱性。【自主学习】1. 森林在自然界中发挥着什么重要作用?2. 森林有哪些环保功能?3. 热带雨林的有什么分布规律?4.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包括:热带雨林作用:——调节全球气候, 维护全球生态平衡(1)影响着全球大气中的 平衡。被称为:“ ” 。(2)促进全球 、调节全球 的作用。(3)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 宝库。5.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亚马孙流域全年____________、由于充足的________、丰沛的_ 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生长季节,形成了一高达密集的________为主的雨林群落。雨林生态的优势:____________强烈,____________旺盛,生物生长________。(2)脆弱性的表现:2①由于____________ 和养分再循环旺 盛,长期高温多雨的________,土壤一般很贫瘠。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最容易遭受破坏的部分。【合作探究】探究一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这是为什么?【课堂检测】1.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 ( )A.改善生态环境 B.为工业提供原料3C.为人类提供食 品 D. 为建筑业提供木材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B.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热带雨林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3.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4.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5.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 )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 开发的难度较大6.地球上现存面积最 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 )A.东南亚地区 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7.有关 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枯枝落叶使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肥沃B.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C.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 物很容易恢复D.地下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 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是最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8.下列不属于森林全球环境效应的是( )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它的一吸一呼,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碳氧平衡B.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C.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D.森林具有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的功效41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 第 2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2.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自主学习】1. 雨林被毁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2.巴西政府进行了哪些亚 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3. 当前背景下,应该把_____ ____放在第一位。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____________为优先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计划和措施。另外,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____________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此负责,尤其是____________应承担更多的 责任。4如何对热带雨林进行保护?【合作探究】探究一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2【课堂检测】1.对于亚马孙热带雨林,我们既要保护又要开发,正确的说法是( )A.面对当前雨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 位,而考虑到当地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扩大森林的开发,因此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这对矛盾不可调和B.在雨林开发中应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C.在雨林的开发中应采用皆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达到既开发又造林的目的D.对雨林的保护主要责任由当地来解决,其他国家没有权利和义务来承担责任2.有关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B.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温带地区C.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D.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 、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林3.关于亚马孙雨林被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 B.商业性伐木C.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过于旺盛 D.开辟大型农牧场4.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可能带来的后果有(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 B.生物多样性锐增C.厄尔尼诺现象频发 D.亚马孙河径流量变化不大5.读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A.acdb B.cbad C.bcad D.dacb(2)分析这种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 气候的影响是 。②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③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是 3。④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 。1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学习目标】1、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掌握评价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一般内容和方法。2、理解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并分析我国是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3、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自主学习】一、能源的分类1、能源分类:(1)按性质分为①可再生能源如 ②非可再生能源如 (2)按其形成来源分①来自太阳辐射能量如: ②来自地球内部能量如: ③因天体间引力形成的如: (3)按其基本形态分①—次能源如 二次能源 (4)按利用技术 分①常规能源如 ②新能源如 2、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它的开发利用应加强勘探,扩大后备论题;节约和合理使用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发展科技综 合利用,积极寻找 。3、山西省煤炭基地的地位 最大, 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二、资源开发条件1、区域能源开发要因地制宜, 不仅考虑区域的 ,而且要考虑 和 。2、山西能源基地的开发条件资源状况:① ② ③ 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 ,大同煤田:优质 煤,河东煤田:优质 ,我国最 大的露天煤矿 ,最大的无烟煤产地 市场条件:能源消费大国→能源需求量持续 →煤炭消费以煤为主交通条件:位置适中,离 较近;有 铁路通过,2交通便利。3、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① ;② 三、能源基地建设【 自主学习】1、山西省的煤炭基地 2、山西建成了以 运输为主、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晋煤东运的三条线路 线 线 线。3、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的提高:一是建设 ,变输煤为输出,二是发展 ,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4、万家寨引水工程: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从 交界的万家寨水库引水,缓解 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保证重化工业的顺利发展。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 工业是全省经济核心工业,且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 。2、产业结构的调整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 、 、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煤炭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及治理3问题: 、 ,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高效 生产基地。2、煤炭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重化工业极易造成 污染,治理:提高 和 。煤矸石主要用于 ;煤泥经 后再利用;废水主要采取 的办法。3、改变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一方面对原有工业进行调整,使其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 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合作探究】探究一阅读教材 44 页资料分析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4【课堂检测】1、下列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好,埋藏深,煤田多为中厚煤层B.煤种齐全,分布范围广,全省 80%的土 地下面有煤田分布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D.煤田的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2、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 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下列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 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能源 A_________ _ B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_______为主,与世界相比较,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太_______(低、高) ,为此我国建成了__________工程,将_________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________地区。(3)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为主。(4)我们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相比,比世界消费比例高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学习目标】1. 了解流域和水系的概念。2. 以田纳西河为例,通过对图标资料的分析,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3. 以田纳西河为例,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自主学习】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⑴水系的组成:由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⑵流域:供给河流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不同流域之间由分水岭(或分水线)分隔开(3)支流和干流:干流是直接流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河流,流入干流的河流为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河流为二级支流,以此类推。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河流进行开发原则:要考虑河流 外,更要考虑流域 ,进行综合开发。2.自然背景的作用:决定了河流的 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1)概况 位置:位于美国 的 。 发源地: 山的西坡。流域的地位:是 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地形: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3)气候 : 。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 季降水相对较少。(4)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但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 ,水量很不稳定(5)矿产资源: ,主要有 、 、 、 、锌、云母等。成为流域开发的重要因素。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21、19 世纪后期以来:农业发达,盛产 。2、19 世纪后期以来: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问题 原因土地 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植物破坏 扩大 面积,砍伐森林炼铜: 开采环境污染 炼铜企业排放大量 ,形成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1、核心:河流的 。并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2、综合开发与治理① ;建设水库,形成统一有效的防洪高度系统② :与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相通③ :大规模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④提高水质、旅游⑤土地利用: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 ,建立 。同时调整 ,并采取措施 ,有效地控制 。3、效益:根治了洪灾, 、 、 、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合作探究】探究一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3【课堂检测】1、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 是( )A.位于美国中部,发源于西部高 山B.是密西西比河上有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C.流域为亚热带气候,冬末春初多雨D.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是美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2、关于 20 世纪初的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 B 田纳西河通航能力差,交通困难C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 D 是美国当时最落后的地区之一3、在充足、廉价电力供应下,田纳西河流域发展了( )A 航空航天制造业 B 微电子工业 C 汽车制造业 D 炼铝工业4、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水土流失,以田纳西河的各支流作为开发治理重点B 由于流域河床比降大,建成的水库和河道通航能力很差C 目前,田纳西河水利资源的利用率约为 90﹪D 由于水力资源的大力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水电基地5、与田纳西相比,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A 资金投入太少 B 技术力量薄弱C 许多工程建设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D 我国河流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太少6.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工业以高耗能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47、读“长江流域示意图” ,回答(1)图中 A、B、C、D 四个城市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__,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2)图中 A、B、C、D 代表的城市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3)长江洪水对____________危害最为严重,近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防治长江洪涝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___1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1 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说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的交通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3 结合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说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 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布局并归纳农业布局特点。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 条件,因地制宜调整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自主学习】 一 :东北地区概况1. 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 的东部。2. 地位:我国重要的 基地, 生产基地和蓄牧业生产基地。二 : 地理条件1. 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A 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制约一个区域农业的 、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B 温度湿润、 季风气候,冬季 ,夏季 ,无霜期短,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作物一年一熟,易受 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 广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②土壤:肥沃的黑土、 广布。有利于农业生产。2. 社会、经济条件【合作探究】分析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 基地2三:农业布局特点1. 农业生产区域的根据:气候、 、植被和 等农业生产 的差异与 方式的不同。2. 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三大区:(1)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 平原、三江平原和 平原主要农作物: 、大豆、小麦、 等。(2)林业和特产区林业:主要分布在 和长白山区,全国最大的林区是 兴安岭,特产区: 长白山区盛产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 产区, 盛产苹果梨,辽南盛产 .(3)畜牧林区主要分布区: 、松嫩平原 及部分林区草地畜种:三河牛和 ,东北 【课堂检测】 1.下图表示的是我国东北某区域地形 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1)C 平原的名称是___,其积温比两侧地区略高的原因是___。B 山脉的名称是___,其降水比 E 城___。(2)A、B、C、D 四地自然景观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3)写出适宜 A、B、C、D 四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A___ B___ C___ D___2 上海 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 ,完成 1~3 题。1. 规划建设“上海浦 东新区 ”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城市规模,增加 城市的综合竞争力B. 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C. 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 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2. 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A. 交通不便 B. 自然资源少C. 耕地资源少 D. 人口众多3. 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 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B. 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C. 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D. 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43。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中亚某地(46°N,62°E) ,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 。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属于__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___。(2)乙地属于___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3)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__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