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8科9份).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8科9份.zip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8科9份.zip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0.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19.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7.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文201801030123.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理201801030122.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4.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1.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5.doc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6.doc
  • 全部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0.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19.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7.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文201801030123.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理201801030122.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4.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1.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5.doc--点击预览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20180103012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2.“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3.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4.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了先秦儒学的影响 5.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6.下图讽刺的是西方某位哲学家,与他的主张相类似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2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7.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8.《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 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0.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 11.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12.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一宋词一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13.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14.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15.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它最可能出自谁的手笔 A.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学生 B.清末就读于同文馆的学生 C.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学生 D.“文革”时期参与串联的学生 16.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7.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是因为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 A.政治民主化潮流 B.民族主义潮流 C.社会主义潮流 D.经济全球化潮流 18.1924 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19.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4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21.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巾共十六大 22.1992 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科学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但其内容不包括 A.正确、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D.判断实践的标准 23.2011 年 10 月 l8 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5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问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4.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25. 1983 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要有超前性 26.以下是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地说明 ( ) ①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②中国开始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在航天科技方面,中国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27.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 20 世纪 90 年代进一步提出 ( )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6向”方针 28.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真理高于一切 29.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 ) 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30.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天圆地方”学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31.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2.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 33.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34.康德指出:“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7能运用自己的理智。”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是追求 A.人身自由 B.现实幸福 C.思想自由 D.人的美德 35.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 一 l826)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他的根据是 A.法国曾帮助美国打败英国殖民者 B.美国革命是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爆发的 C.法国启蒙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D.美法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36.近代以来.随着外国思想文化不断传入,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运动?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5 分) 材料二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哪一次会议标志这一成果成熟?“第三次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回答了什么问题?(5 分)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8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5 分) 37.在“人与社会”这一哲学命题上,西方人文主义者的探索和奉献精神彰显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真正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是古希腊哪一学派“人文主义”思想的诉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诉求的历史意义。(4 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个人主义的伦理观”走向民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5 分) (3)据材料三指出科学与思想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革命的原则”的主要内容。(6 分)91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一.单选题。 (本大题有 30 小题,共 60 分) 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 1~2 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对 l985 年和 2000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3~5 题。3.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活条件C.利用发展方向 D.工业生产4.以下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作物是( )A.水稻 B.甜菜 C.油菜 D.棉花5.导致下图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A.气候条件 B.交通条件 C.土地条件 D.历史条件读右图,完成以下 6~8 题。26.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7.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交通线离山地更远C.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8.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9.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分布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A.许多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B.沙漠地区——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C.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遭破坏D.灌溉农业区——土壤盐碱化、气候变干10.在无林地区 20 cm 厚的土层,只需 40 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 75 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 D.含蓄水源11.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 )A.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 B.东北地区、西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西南地区12.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13.晋煤外运的三条主要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B. 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C.神黄线、焦日线、胶济线 D. 大秦线、焦日线、神黄线14.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中不包含(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15.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3A. 天然气——西气东输 B. 水——南水北调C. 电——西电东送 D. 煤——西煤东运16.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 B.煤—电—铜 C.煤—焦—化 D.煤—铁—钢 读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图,回答 17~22 题。1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18.河流梯级开发的必要水文条件是( )①河网稠密 ②支流众多 ③水量丰富 ④河流落差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9.田纳西河流域自 19 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C.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20.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的原因是( )A.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水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B.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火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C.流域内水电、火电的大规模开发,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D.流域内水电、火电、核电的大规模开发,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21.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土地利用的一项是( )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4B.调整农、林、牧结构,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C.保护水源涵养林,稳固河、湖岸线D.恢复和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22.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土地利用注重生态建设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 23~26 题。23.东北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24.东北地区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主要是由于( )A.气候湿润和半湿润 B.有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C.耕地集中连片 D.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20%2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大了西部草区的负担,不利于生态保护B.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C.中部产粮区粮食转化为饲料;商品率降低,削弱商品粮基地的地位D.对西部地区有利,但对中部产粮区产生消极影响2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D.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产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回答 27~30 题。27.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 )。5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C.市场因素 D.国际经济形势变化28.从本质上讲企业进行产生转移的目的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追求更高利润C.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9.甲代表产业发展阶段中的( )。A.开发期 B.增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30.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C.处于甲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D.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丁阶段的产业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 40 分)31.读下图,回答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有关问题。 (10 分)输出电力 输出煤气、液化气输出焦碳气化、液化煤炭开采发电 焦化 化工炼铝输出铝制品输出化工产品炼铁铁矿开采铝矿开采 水泥输出水泥炼钢机械6(1)山西省由以_____为主的单一产业,转变为以_____、_____等为主的的多元结构,实现了_____。 (4 分)(2)山西省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6 分)32.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图” ,回答问题。 (10 分)(1)田纳西河属于____________的二级支流,田纳西河流域地形有_______的特点。降水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6 分)(2)TVA 将河流的____________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防洪、发电、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4 分)33.读下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第 三 产 业 得 到 发 展城 市 规 划 与 建 设 改 善 交 通 设 施旅 游 航 运养 殖 田 纳 西 河 梯 级 开 发畜 牧 业 灌 溉 防 洪种 树种 草 农 业 现 代 化生 态 环 境 改 善发 电原 子 能 开 发煤 炭 资 源 开 发炼 铝铁 合 金炸 药化 肥木 材 加 工造 纸工业体系的建立输出钢材7(1)东北平原可划分次级区域______平原、______平原、______平原。 (6 分)(2)东北地区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哪些社会经济条件。 (6 分)34.读某跨国公司的产品加工部门产业转移和产品输出方向图。回答问题。 (8 分)(1)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中所示的产业转移的规律。 (2 分)(2)谈谈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生的影响。 (6 分)8高二地理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选题。 (共 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C B A D C B A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D A D B B D C A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D B C B A B B A B二.综合题。 (共 40 分)31.(1)煤炭开采业。1 分。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任答两点 2 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1 分(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深加工、高附加值,一方面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6 分)32.(1)密西西比河。多山(或地形起伏大) 。冬春多、夏秋少。6 分(2)梯级开发。航运、提高水质、土地利用。33.(1)三江、松嫩、辽河。6 分(2)良好的工业基础、交通便利。人口密度低(或地广人稀) 。6 分34.(1)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2 分(2)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就业的空间分布。答对或意思相近的三点给 6 分1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回答1—2 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 B、意识 C、客观事物 D、客观存在2、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 50 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 46 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回答 3—4 题:3、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4、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即含静。 ”回答 5—7 题:5、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 ”这告诉我们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2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6、 “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①物质是运动的 ②世界是物质的 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④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 B、否认了相对静止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回答 8—9 题:8、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B、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9、 “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0、2005 年 10 月 12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 月 17 日凌晨 4时 32 分,在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 1 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我国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回答 11—14 题:11、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 ,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这说明3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12、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D、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13、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回答 15—17 题:15、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 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物质决定意识16、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4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7、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回答 18—19 题18、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教师讲课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05 年 10 月 8 日至 11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C、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主观能动性 20、农历丁亥年是 60 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A. 想像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 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C. 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 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21、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B.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C.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22、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5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C.事物是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回答 23—25 题:23、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4、 “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是因为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②.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③④25、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这说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回答 26~28 题:26、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7、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 2000 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6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28、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9、下图喻示管理学理论中经典的“木桶原理”,即木桶的蓄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这蕴涵的哲理是A. 量变引起质变 B. 事物发展不平衡 C.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 整体离不开局部30、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 联系的多样性 B. 联系的客观性 C. 联系的主观性 D. 联系的普遍性二、非选择题(共四题 40 分)31、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大多数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乡政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进行“三荒一改” ,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1)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理?(5 分)(2)该乡政府的决定如何体现这一哲理的?(5 分)32、回答问题。短板:“不对吧,应该说没有我们木板,就没有你们木桶,凭什么要我服从你? ”7木桶:“我是整体,若没有我,你们木板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你们必须服从。人类创造我们的目的是盛水,只有木桶才能盛水。为了多盛水,你要再长一些,与伙伴保持一致,可不要闹分裂啊!”短板:“你能盛多少水,还得由我短板说了算。 我离开了你,照样存在,我要……”(1)根据木桶和短板的争论,请你说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 分)(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4 分)33、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即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二:2008 年春运高峰期,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 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8 分)34、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步转移,南方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逐步由粮食主产区转化成主销区。 “南粮北调”有转化成“北粮南调”的态势,这与我国“南水北调”的水资源宏观配置形成鲜明对比。而在当前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灾害天气频发影响下,粮食价格波动将有可能变得更加频繁。材料二 江西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鄱阳湖因其拥有优质的耕地及生态,在江西省的粮食产量中影响重大。鄱阳湖的历史见证了粮食生产区域协调的重要性,也见证了人类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巨大转变。历史上江西省由于毁林导致鄱阳湖湖泊功能急剧下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湖、田开发治理工程”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拟打造生态型鄱阳湖农业经济,预计将增加21.08万8亩左右的优质农田。(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可能更加频繁”的原因。 (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的观念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过程。 (5分) 9高二政治期中试卷答案1、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5 ABBCC 6---10 BDBBA 11--15 BCCBC 16--20 CAABA 21--25 CBDBD 26--30 ABBDA2、非选择题(共四题 40 分)31. (1)上述材料包含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 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可以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 分)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1 分)(2)①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 (3分)②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意识对物质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指导作用的体现。 (2 分)32、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4 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4 分)(2)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率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4 分)33、 从材料一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3 分) 材料二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都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 (3分)10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分)34、(1)①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 分)②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一方面,价值决定价格。北方水资源短缺、运输成本的上升,导致粮食价格波动。(2 分)另一方面,供求影响价格。区域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北方种植南方消费)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将波及粮食价格。(2 分) (2)①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根本动力、根本目的及唯一检验标准。人们在“征服自然”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面对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人类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发展认识,更好地指导了实践。(3 分)② 认识受到认识主客体的限制,人类经历了从破坏自然、受到自然惩罚、转变观念、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一过程,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和螺旋式上升过程,最终才实现了认识的转变与升华。(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