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全科.zip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全科.zip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
  • 全部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第九次(3月)联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高二年级化学学科第九次联考卷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一、选择题 I(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C.1L0.1 mol·Lˉ 1的 H2SO4溶液中含有 0.2 molH+D.1L0.1 mol·Lˉ 1的 H2SO3溶液中含有 0.2 molH+2.下列状态时,不能导电的是( )A.液态氯化氢 B.熔融态的食盐 C.硫酸铜溶液 D.氯水3.在 KHSO4的极稀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 )A.K + B.H + C.SO 42ˉ D.HSO 4ˉ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 4Cl NH4++ Clˉ B. H 2S 2H++S2ˉC.K 2CO3 2K++ CO32ˉ D.CH 3COONH4 = NH4++CH3COOˉ5.在氨水中存在 NH3· H2O NH4+ +OHˉ 的平衡,若要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同时使c(OHˉ )增大,应加入( ) A.氯化铵固体 B.硫酸 C.NaOH 固体 D.大量水6.在 0.1 mol·Lˉ 1的醋酸溶液中逐渐加入蒸馏水,随着水的加入,在一定时间内始终保增大趋势的是( )A.c(H +) B.c(CH 3COOˉ ) C.c(H +)/ c(CH3COOH)的比值 D.c(CH 3COOH)/ c(H+)的比值7.100℃时,K W=1.0×10ˉ 12,若在 100℃时某溶液中的 c(H+)=1.0×10ˉ 7 mol·Lˉ 1,则该溶液:( ) A.呈中性 B.呈碱性 C.呈酸性 D.c(OHˉ)/c(H +)=18. 在 25℃时,在水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当溶液的 pH等于 3时,此时由水本身电离出的c(H+)是 (mol·Lˉ 1) ( ) A.10ˉ 3 B.10ˉ 7 C.10ˉ 11 D.10ˉ 14 9. 在水电离出的 c(H+)=1×10ˉ 14 mol·Lˉ 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 +、Na +、HCO 3ˉ 、Cl ˉ B.K +、AlO 2ˉ 、Br ˉ 、Cl ˉC.Na +、Cl ˉ 、NO 3ˉ 、SO 42ˉ D. Al 3+、NH 4+、Cl ˉ 、SO 42ˉ10. 常温下,将 pH=5的硫酸溶液稀释 500倍,c(SO 42ˉ )和 c(H+)之比约为( ) A.1︰1 B.1︰2 C.1︰10 D.10︰111. pH和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 CO2气体的体积是( ) A.一样多 B.醋酸比硫酸多 C.硫酸比醋酸多 D.无法比较12. 常温下,0.05 mol·Lˉ 1 Ba(OH)2溶液的 pH为( ) 2A.13 B.1 C.1.3 D.12.713.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C.滴定时没有排除滴定管下端的气泡D.滴定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14. 下列有关滴定 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 ( )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15. 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能溶于水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能被弱碱氨水中和 D.常温下,0.1 mol·Lˉ 1醋酸溶液中的 c(H+)为 1.32×10ˉ 3 mol·Lˉ 116.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Clˉ)>c(NH 4+)>c(H +)>c(OHˉ) B.c(NH 4+)>c(Clˉ)>c(H +)>c(OHˉ)C.c(Clˉ)>c(NH 4+)>c(H +)=c(OHˉ) D.c(NH 4+)=c(Clˉ)>c(H +)>c(OHˉ)17. 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钠: CH 3COOˉ+ H 2O = CH 3COOH + OHˉB.硫化钾: S 2ˉ+ 2H 2O H2S +2 OHˉC.氯化铵: NH 4+ + H2O NH3·H2O + H+D.硫酸铁: Fe 3+ +3 H2O Fe(OH)3↓+3 H + 18. 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7 的溶液是酸的溶液 B.pH>7 的溶液是碱的溶液C.pH>7 的 溶液有可能是盐的溶液,这是因为盐可能电离出 H+D.pH>7 的溶液有可能是盐的溶液,这是盐类水解造成的19. 室温下,下列各项中的比值为 2 : 1的是( )A.0.2 mol·L 醋酸溶液与 0.1 mol·L 醋酸溶液中 c(H+)之比1B.(NH 4)2SO4溶液中 c(NH4+)和 c(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C.pH= 2 的盐酸和 pH=12的 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0.2 mol/LCH3COONa溶液与 0.1 mol·L Na2CO3溶液中 c(CH3COO- )与 c(CO32- )之1比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H 相同的 CH3COONa溶液、C 6H5ONa溶液、Na 2CO3溶液、NaOH 溶液:c(CH3COONa)> c(C6H5ONa )> c(Na2CO3)> c(NaOH )B.在常温下,10 mL 0.02 mol·L-1 HCl溶液与 10 mL 0.02 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 20 mL,则溶液的 pH = 10C.将 pH = 3的一元弱酸 HA和 pH = 11的 NaOH溶液充分混合后一定有:c(OH-)< c(H+)< c(Na+)< c(A-)D.将 0.2 mol·L-1 的盐酸与 0.1 mol·L-1 的 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OH-)< c(Al3+)< c(H+)< c(Na+)< c(Cl-)二.选择题 II(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3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A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次氯酸 干冰B 冰 氨水 碳酸钙 氢氟酸 氨气C 氯水 漂白粉 苛性钾 氢硫酸 氯化银D 胆矾 福尔马林 氯化钡 碳酸 氯气22.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 20ml 4 mol·Lˉ 1的醋酸和 20ml 4 mol·Lˉ 1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 ) 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B.灯光变暗C.灯光变亮 D.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23.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混合后 pH一定小于 7的是( ) A.pH=3 的 HNO3 与 pH =11的 KOH溶液B.pH=3 的 HNO3 与 pH =11的氨水C.pH=3 的 H2SO4与 pH =11的 NaOHD.pH=3 的 CH3COOH 与 pH =11的 Ba(OH)2溶液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 KW也增大B.当 pH减少 2个单位时,溶液中 c(H+)增大 20倍C.pH=2.0 的酸溶液,稀释 10倍时,pH 为 3D.溶液稀释时,c(H +)减少,pH 增大25. 下列实验 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 25.36g食盐 B.用 100 ml量筒准确量取 10.2 ml盐酸C.用 25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 14.80 ml高锰酸钾溶液D.用 25ml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 17.6ml醋酸溶液26.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 A.防止硫酸铁分解 B.抑制硫酸铁水解C.提高硫酸铁的溶解度 D.提高溶液的 pH27. 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结果(碱的浓度)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时,俯视读数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了 10 ml蒸馏水再滴定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操作液润洗D.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留有气泡,开始滴定2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盐 NaX、NaY、NaZ 溶液,其 pH依次为 8、9、10,则HX、HY、HZ 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HX、HZ、HY B.HZ、HY、HX C.HX、HY、HZ D.HY、HZ、HX29.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4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0. 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① ② ③ ④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pH 11 11 3 3A.在①、②中分别加入氯化铵晶体,两溶液的 pH均增大 B.分别将等体积的③和④加水稀释 100倍,所得溶液的 pH:③c(NH4+)c(OH)c(H+)D.②、③两溶液混合,若所得溶液的 pH=7,则 c(CH3COO)c(Na+)非选择题部分三、填空题(共 4小题,共 18分)31.(4 分)下列电解质中,①NaCl;②NaOH;③NH 3·H2O;④CH 3COOH;⑤BaSO 4;⑥ AgCl;⑦Na 2O;⑧K 2O;⑨H 2O,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32.(4 分)有浓度为 0.1 mol•L-1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试回答:(1)三种溶液中 c(H+) 依次为 a mol•L-1,b mol•L-1,c mol•L-1,其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2)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 ,生成的盐 的物质的量依次为 n 1mol,n 2 mol,n 3 mol,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3)中和一定量 NaOH溶液生成正盐时,需上述三种酸的体积依次是 V1L、V 2L、V 3L,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4)与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分别为 v1、 v2、 v3,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33.(6 分)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H3·H2O KAl(SO4)2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盐酸与醋酸钠 碳酸钙与盐酸 : (3)写出下列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NH4Cl: CH 3COONa: 34.(4 分)实验室为了配制 FeSO4溶液往往(1)要加入少量稀 H2SO4,其目的是 ;(2)加入少量铁钉,目的是 。四、实验题(共 1题,共 8分)35. 某烧碱样品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滴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A.在 250mL的容量瓶中配制 250mL烧碱溶液;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做指示剂;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 V1mL;E.在锥形瓶下一张白纸,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为止,记下读数 V2mL。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字母): → → →D → 。(2)滴定管读数时应注意 。(3)操作 E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4)操作 D中液面应调整到 ,尖嘴部分应 。5(5)某学生实验时把锥形瓶用烧碱溶液润洗,使测定的浓度 (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 ,原因是 。(6)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 。五、计算题(共 1题,共 4分)36.(1)10mLpH=4 的盐酸,稀释 10倍到 100mL时,pH=__________。 (2)常温下,pH=5 和 pH=3 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_________。6高二年级化学学科第九次联考卷答案一、选择题 I(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A A D C C B C C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A B B D A C D C A二.选择题 II(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 分)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C D A C B A C A B三、填空题(共 4小题,共 18分)31.(4 分) (每题 2分)①②⑤⑥⑦⑧ ③④⑨32.(4 分)(每题 1分)(1) a= b c(2) n 1=n2 =n3 (3) V1=2V2=V3 (4) v2v1v333.(6 分) (每空 1分)略34.(4 分) (1)抑制 Fe2+水解(2 分);(2)防止 Fe2+氧化(2 分)四、实验题(共 1题,共 8分)35.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字母): C → A → B →D → E 。(1 分)(2)滴定管应垂直;装液或放液后需等一会儿,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时才能读数;读数时,眼睛应平视液体凹液面的 最低点;读数应到 0.01mL。 (1 分) (答对一点就得分)(3)便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 分) (答对一点就得分)(4) “0”或“0”以下某一刻度;(1 分) ; 充满溶液,无气泡。 (1 分) (5)偏高;(1 分)该错误操作将导致多消耗标准酸溶液。 (1 分)(6) (1 分)%0)(8.012WVc五、计算题(共 1题,共 4分)36. (1)5 (2 分) (2)3.3(2 分)1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九次联考卷1.单选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其中 1-30 为基础题,31-35 为加试题。基础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 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 , ‘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①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 ②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 ③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 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 ②④3.古代中国统一朝代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以下表格中,朝代、区域、管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① 秦朝 云贵高原、川西和甘南 开辟“五尺道” ,军事镇守、置三郡 ② 元朝 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 由中央官署宣政院管辖 ③ 明朝 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 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 ④ 清朝 蒙古、新疆和西藏 由理藩院管理,加强交通建设与军事防卫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据考古初步推断南昌西汉大墓墓主人为刘贺。刘贺乃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刘髆去世,刘贺嗣位昌邑王。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拥立为帝,但仅在位 27 天即遭废黜,后又被贬至江西做海昏侯。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 ) ①君权受到一定制约 ②实行郡国并行制 ③嫡长子继承制被废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据材料判断,汉代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6.图 4 到图 5 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2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官制简化 C.君主专制强化 D.行政效率提高7.黄宗羲在某书中曾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在此评述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情形(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8.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 ”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 )A.反对罗马法 B.赞同君主制C.批评了民主制 D.主张扩大公民权9. 《十二铜表法》中“一至三表为程序法;四至七表为民事法律,包括债务法、父权法、监护法、获得特权法、占有权法、房屋及土地权利法;八至九表为刑法,包括伤害法和公共法;第十表为宗教法;后二表为各项补充条例。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习惯法被彻底性改变 B.标志世界成文法诞生C.充分体现自然法精神 D.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10.右图雕像的含义是:天平用以衡量法,宝剑用以保护法,……蒙眼闭目,则表示审判要“用心灵去观察” 。这表明( ) A.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 B.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C.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11.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英国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它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材料中的“中等阶级”是指( )A.中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工业无产阶级 D.新贵族12.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 18 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 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13.下列各项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评述 3A 1841 年三元里人民在牛栏岗打死打伤数百名英军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B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等法令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 D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14.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材料中说的“那一代人”通过“实验”实现的“自由与自治”( )A.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B.最终确立了美国的“邦联”体制C.避免了绝对权力在美国的出现 D.废除了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度15.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 A.空想社会 主义产生与发展 B.巴黎公社的伟大壮举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16.马克思在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标志着马克思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这篇文章是( )A. 《共产党宣言》 B. 《资本论》C. 《国家与革命》 D. 《导言》1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但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这两股政治力量是指( ) ①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及无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③英法掌控的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8.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在俄国成功了。其客观原因是(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 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C.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D.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19.1840 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表所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4② 细菌战、毒气战 ③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20.鸦片战争后,传教士纷纷来华开办学校。但招生之难,超乎他们的想象。如 1850 年保灵夫人在福州创办女校时,前三天没有一个人同意上学,原因是害怕传教士将女孩杀害去制药,在承诺每天给学生 10 文钱后才勉强招来两名学生。这反映( )A.传教士开办学校的出发点是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B.传教士的行为彻底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C.近代中国民众思想观念改变困难D.近代中国民众顽固不化、唯利是图21.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2015 年 8 月,考古队员们对“丹东一号 ”沉船(黄海海战中清军与日军激战的战舰)中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拼接。初步拼接后,发现盘子的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样子出现在眼前。经过考古队员仔细辨认,正是繁体的“¤¤”字样。题中的“¤¤”处应该是( )A.靖远 B.定远 C.致远 D.经远22.2015 年 8 月,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太行山上》在描述“太原会战”这一历史事件时,有这样的场景: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其中 115 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 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 师陈锡联部偷袭了阳明堡飞机场,从而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的主力 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23.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共有 115 人,其中上将 8 人,中将 42 人,少将 65 人……其中,1937 年国民党将士阵亡 125,130 人、1938 年国民党将士阵亡 249,213 人、1941 年国民党将士阵亡 144,951 人、1942 年国民党将士阵亡 87,719 人” ,从这些数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面战场始终为抗战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24.右图中的封面人物是 1938 年初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所评选出的“1937 年伉俪” 。这一评选的主要背景有( ) ①中国抗战全面展开 ②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积极抗日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④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5.下列是伤残军人王洪富的相关信息。 姓名 王洪富 籍贯 山东 受伤日期 1949 年 4 月 受伤地点 江苏江阴 残废时所在部队 解放军第 27 军 79 师 235 团 残废情形 头部炸伤,头晕耳聋 残废等级 二等乙级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王洪富受伤时参加的战役是( )5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渡江战役26.美国因为乌克兰危机而联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加上近期俄罗斯、北约频繁军演,有人认为当今世界局势重回“两极格局”状态。那么,上世纪的“两极格局”形成于( )A.1946 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1949 年北约的建立 D.1955 年华约的建立27.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 的挑战。 ”材料中所述的“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都包括哪些重要表现( ) ①西欧进一步联合,成立欧盟 ②1987 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③1961 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A.①②④ B.① C.②③④ D.①②③28.二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签订某一条约,这一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覆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根据这一条约,欧洲由此建立的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煤钢共同体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联盟29.20 世纪 90 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中国……怎么样也算一极。 ”下列说法与材料无关的是( )A.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B.世界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迈进C.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D.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着两极格局30. 《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这部宪法应该是( )A. 《共同纲领》 B.1954 年宪法 C.1982 宪法 D.1999 年宪法加试题31.1976 年 10 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 ,胡耀邦随即建议中央:“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与第二条建议相一致的是(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C.完成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D.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2.1986 年 9 月,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时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 ”材料体现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是( )A.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D.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33.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当时有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下列对“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这一说法的理解,有误的是( )6A.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B.直接推动了中日两国间关系的改善C.促成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4.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开始结盟对抗苏联 B.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对华态度C.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利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5.2009 年以来,在 G20 伦敦峰会和匹兹堡峰会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等场合,中国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展开了密集的会见外交和磋商活动。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本大题有 3 小题,第 36 题 10 分,第 37 题 17 分。共 30 分36.(10 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文明往往有着其不同的特质,文明的传播既有来自传播者的文化势能,也有来自受侍者的文化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他们的地理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布罗代尔(法国史学家) 材料二 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引自英国汤因比《历史研究》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1)》 (1)材料一中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索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从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指出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和以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主要差别?(5 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社会”在哪一方面与古代“希腊社会”存在着连续的“血缘”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这种连续“血缘”关系的理由(要求至少举 2 个例子)。(5 分)37.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如何打破了“部落政治”?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试列举古代雅典和罗马打破贵族专权的事例各一项。(3 分) 材料二 美国 1787 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 ,1792 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7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 (2)材料中这两项规定的核心是什么?试简要评述之。(4 分) 材料三 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 年) (3)材料三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第三新文明”的。(3 分)38.(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建国之初的 50、60 年代,中国的国力有限,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 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拉,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活动旁观多于实际参与。80 年代以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战略,中国的外交才真正进入活跃时期。 ——摘编自郑启荣、孙洁琬《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 材料二 2015 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对外出访,以下是主席的外交行程单: 4 月,首访巴基斯坦,赴印尼出席亚非会议和万隆会议 60 周年纪念峰会。 5 月,赴俄罗斯出席阅兵式,出访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 7 月,赴俄罗斯乌法出席金砖峰会和上合峰会 9 月,访美,到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峰会。 10 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11 月,出访越南和新加坡,赴上耳其出席 G20 领导人第十次峰会,赴菲律宾出席 APEC 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赴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2 月,出访非洲。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习近平今年的外交路线,在几个层面上比较清晰。一是“发展中国家” ,习主席的首访选择巴塞斯坦,收尾则选择非洲,这一头一尾都很有特点;二是“周边外交” ,习 主席访问越南、新加坡,这些共同构成了周边外交;三是“大国外交” ,习主席出访美国、英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在增进;四是“多边外交” ,今年的外交在发展中、周边、大国、包括多边外交等方面,都在“齐头并进”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6 分)8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联考参考答案1.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帝”神之后,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映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按血缘对政治权力的分配,故B项错误;商朝政治权力分散,皇帝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看出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故D项错误。2.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故①正确;依据材料“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可知,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官僚制度,故②正确;根据所学,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汉中后期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国家的主导思想,故③错误;依据材料“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可知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3. 【答案】B 【解析】秦朝还在当时被称为“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的地区,开辟了“五尺道” ,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与材料中“置三郡”不符,故①错误;符合史实,故②正确;始于明代中后期,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 ,故③错误;符合史实,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4.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提到刘贺被拥立为帝,但仅在位 27 天即遭废黜,说明君权受到一定制约,故①正确;题干中提到刘贺乃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说明当时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②正确;题干中提到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拥立为帝,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并未被废,故③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央集权,故④错误,选择A符合题意。5. 【答案】D 【解析】 “(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指汉代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指汉代实行的分封制,选择D项符合题意。6. 【答案】C 【解析】图四到图五反映了三省的废除,相权的取消,皇帝直接控制六部,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中央官制的简化和提高行政效率都是表面的现象,不是本质,故B.D项错误。7. 【答案】C 【解析】秦朝宰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制度赋予它权力,有宰相之名,也有宰相之实,故A项错误;唐代是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故C 项正确;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后来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的局面,故D项错误。8.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表明罗马法的信息,无从判断是否反对罗马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制,更没有信息表明赞同君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们欠缺管理国家的经验,导致了危害国家利益情况的发生,实质上是指出了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公民权,也没有主张扩大的问题,故D项错误。9.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习惯法被彻底改变,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并不能代表整个世界法律的建立,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自然法精神,故C项错误;题干中《十二铜表法》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从而改变以前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局面,因而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故D项正确。10. 【答案】C 【解析】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标志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天平用以衡量法,宝剑用以保护法”体现罗马法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神权”的思想,故D项错误。11. 【答案】B 【解析】中产阶级一般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9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在工业革命发展的情况下,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他们成为主导历史走向的力量,故B项正确;工业无产阶级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不能真正地掌握政权,故C项错误;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领导者,不属于中等阶级,故D项错误。12. 【答案】A 【解析】18 世纪中期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英王是“统而不治”,故A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议会限制王权是《权利法案》 ,故C项错误;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3. 【答案】B 【解析】1841 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不属于大规模斗争,故A项错误;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君主立宪制成立奠定的法律基础,故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不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故D项错误。14. 【答案】A 【解析】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故A项正确;最终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故B项错误;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说法有问题,故C 项错误;废除了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度是 19 世纪 60 年代,故D项错误。15. 【答案】C 【解析】圣西门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而《共产党宣言》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故A项错误;攻占冬宫,属于十月革命,远在巴黎公社之后,故B项错误;四幅图片都在表达共同的信息:马克思主义。第一、二幅偏重于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四幅偏重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两次实践运动——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故C项正确;图片没有展示十月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故D项错误。16. 【答案】D 【解析】 《共产党宣言》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资本论》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国家与革命》为列宁所著,故C项错误;1844 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17. 【答案】D 【解析】1917 年十月革命 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与材料中“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相符,故①正确;美国、日本是“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的表现,与材料中“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不符,故②错误;英法掌控的国联是“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的表现,与材料 “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不符,故③错误;民族解放运动与材料中“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相符,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8. 【答案】D 【解析】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不符合史实,故A项和B项错误;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属于主观原因,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属于客观原因,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19. 【答案】D 【解析】①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② 细菌战、毒气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有关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是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的内容 ,选择D项符合题意。20. 【答案】C 【解析】传教士开办学校从根本上来讲是为西方服务,故A项错误;材料中最后只10有两名学生进入女校,反映出传教士的这种行为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冲击很小,故B项错误;在承诺每天给钱的情况下只招来两名学生,根本上反映出民众对西方教育、文化的抗拒,由此体现出思想观念改变的艰巨性,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一时难以接受西方文化,并非唯利是图,故D项错误。21.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黄海海战中清军与日军激战的战舰” 可知在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所率的“致远”舰为掩护受到猛烈攻击的旗舰“定远” ,毅然冲向敌军战舰,全舰官兵除7 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选择C项符合题意。22.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敌后战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充分体现国共合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八路军是主力,故C项错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D项错误。23. 【答案】D 【解析】正面战场始终为抗战的主战场说法错误,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共合作信息,故B项错误;抗战的中流砥柱是中共以及领导的人民群众,故C项 错误;从材料中国民党牺牲的将领和人数说明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故D项正确。24. 【答案】A 【解析】1938 年初是在 1937 年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已经开始,故①正确;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积极抗日,故②正确;台儿庄战役结束是 1938 年 4 月,不是初期,故③错误;太平洋战争爆发是 1942 年,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5.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淞沪会战在 1937 年 8 月,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太原会战在 1937 年 10 月,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徐州会战在 1938 年 1 月,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在 1949 年 4 月,与材料受伤日期“1949 年 4 月”相符,故D项正确。26. 【答案】D 【解析】1946 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故A项错误;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项错误;1949 年北约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故C项错误;1955 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故D项正确。27. 【答案】C 【解析】1993 年欧盟正式成立,而早在 1991 年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故①错误;1987 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经济力量的增长驱使日本谋求在政治上和外交上摆脱美国的控制,对美国的势力构成了来自内部阵营的挑战,故②正确;1961 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力量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故③正确;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故④正确,选项C项符合题意。28. 【答案】B 【解析】美国 、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 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A项错误;分析题干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欧洲煤钢共同体是由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六国成立的,题干所提到的这些简单的东西,如纸张、飘带等,都与这些国家有关,故B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是 1967 年,不符合二战后,故C项错误;欧洲联盟诞生于 1993年,故D项错误。29. 【答案】D 【解析】注意要求是回答与材料无关的。从材料中的“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中国……怎么样也算一极” ,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注意时间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而D项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0.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新时期指改革开放以后,且《共同纲领》仅属于临时宪法,故A.B项错误;1982 年宪法,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也是目前为止,新时期唯一的一部宪法,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1999 通过的属于宪法修正案,故11D项错误。31. 【答案】C 【解析】第二条建议是平反冤假错案,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相一致,选择C项符合题意。32. 【答案】A 【解析】 “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体现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台湾的意义,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台湾的历史和现状,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统一对台湾的作用,没有涉及国内国际的发展和民族关系问题,故C.D项错误。33. 【答案】D 【解析】 “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是指结束了中美之间 20 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促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美建交是 1979 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4. 【答案】B 【解析】中美一直都没有结盟,故A项错误;20 世纪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弱势,美国要联合中国对抗苏联,故B项正确;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是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故C项错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 1971 年,故D项错误。35. 【答案】B 【解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时就确定的外交基本原则,不是“新特点” ,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外交场合以及密集的外交活动都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这一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外交活动不是地区性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外交活动不是周边国家,故D项错误。36. 【答案】(1)观点:文明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1 分) 差别:古代中国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君主专制);古代希腊史民主政治(2 分) (2)方面:民主政治。(1 分) 举例:近代民主政治借鉴古希腊的直接民主;近代议会制借鉴古希腊的公民大会;近代两院制借鉴古希腊的四、五百人会议;近代任期制借鉴古希腊的轮番而治(或轮流坐庄);近代监督制借鉴古希腊的陶片放逐法。(2 例 4 分)【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可以联系材料一信息“文明,……,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得出结论。第二小问差别,结合所学,中国是君主专制,希腊是民主政治。 (2)第一小问方面,根据材料二信息“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可以得出答案为民主政治。第二小问举例,材料有提示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因此从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入手找答案,例如轮番而治等。37. 【答案】(1)打破:分封制。(1 分) 措施:(逐步废除分封;)提拔身份低微士人参与中枢决策;设太学;实行察举制。(2 分) 事例:雅典:梭伦——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克里斯提尼——五百人会议,全开放;)伯里克利——各级官职抽签产生,公民大会经常化,陪审法庭人数众多。(1 分) 罗马:习惯法到成文法,前 449 年《十二铜表法》 。(1 分) (2)核心:中央与地方(联邦政府和各州)间(1 分)分权制衡 。(1 分) 评述:在加强联邦中央权力的同时,使各州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拥有一些州权;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4 分) (3)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或马克思主义)。(1 分) 宣传:著书立说,发表《庶民的胜利》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12(2 分)开设课程,开坛讲学;组织团体——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2 分)【解析】(1)第一小问打破,根据材料一“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打破了原来的部落政治;第二小问措施,根据“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朝时期通过设置“中朝”提拔身份低微士人参与中枢决策,削弱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利;设太学,专门培养国家政治人才;在选 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根据品德和才能选拔官吏,打破了原来的贵族政治。第三小问事例,结合所学知识,在雅典通过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确立政治权利的大小,打破贵族对权利的垄断;在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中将四百人会议改为五百人会议,并向所有等级开放,在伯里克利党政时期各级官职抽签产生,公民大会经常化,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这些都打破贵族的垄断。在罗马通过颁布《十二铜表法》 ,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2)第一小问核心,根据材料二“美国 1787 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可知主要是是在限制各州的权利,根据“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可知主要是在保证各州的某些权利,因此核心是在中央权利和地方权力的分权制衡;第二小问评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加强联邦中央权力的同时,使各州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拥有一些州权;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 (3)第一小问文明,根据材料三“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 、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文明指的是社会主义文明;第二小问宣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通过著书立说,发表《庶民的胜利》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开设课程,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