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高补班)(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高补班全科.zip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高补班全科.zip
201608110316.doc
201608110318.doc
201608110320.doc
201608110322.doc
201608110324.doc
201608110326.doc
201608110328.doc
201608110330.doc
201608110332.doc
  • 全部
    • 201608110316.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18.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20.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22.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24.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26.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28.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30.doc--点击预览
    • 20160811033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河北定州中学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四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 共 60 分)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 ,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 。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冰磅(冰川沉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流量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B.图中①②③河流均注入白湖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更快D.③河与④河相比,流量的季节变化小2.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测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 B.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C.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光学天文台布局在甲地。回答下列各题。23.甲地晴夜多的原因是A.常年受副高控制 B.地处西南风背风坡 C.白天多上升气流 D.夜晚多下沉 气流4.该光学天外台最佳的观测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的影响,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5.某晴天上午 9—10 点,护林员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发现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④——①段6.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7.关于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向东南减小 风力堆积作用 B.西北向东南减小 流水堆积作用C.东南向西北减小 风力侵蚀作用 D.东南向西北减小 流水侵蚀作用8.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的生存环境,其中“恶水”是指该区域A.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水质恶化的河流 B.多沙少水的河流C.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富营养化严重的河流 D.经常泛滥的河流9.该区域建有大量的堤坝,其主要作用是A.发电灌溉 B.防洪抗旱 C.调节气候 D.拦沙蓄水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10.图中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11.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A.地理按 1:10 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山脊延伸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2.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① B.② C.③ D.④13.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4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15.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 1962 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 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 月 B.3-6 月 C.6-9 月 D.9-12 月51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1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 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20.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1.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22.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23.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6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 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下列小题。24.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25.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 5—9 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6.该固定沙丘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 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 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7.6—8 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8.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工业 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下图示意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读读回答下列各题。729 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30“工业 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2 小题,40 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 ,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 。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如图所示为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图(圆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 。(1)指出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特点。(2)分析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企业集中的原因。(3)阐述大力发展物联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3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 1 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 2014 年重庆工业结构图。8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2)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参考答案1.D2.A【解析】试题分析:91.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补给方式为冰雪融水,流量随气温变化大,A 错;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所以①②河流注入白湖,③没能注入,B 错;判断河流流速快慢根据等高线密集程度,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河流流速快,等高线稀疏,流速慢,①处等高线稀疏,流速慢,②处等高线密集,流速快,C 错;③河上游有湖泊,可以调节径流,使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D 正确。故选 D。2.根据材料,湖水白色的原因是冰川运动,岩块物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被带入河中,进入湖泊形成,属于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A 对。B、C、D 错。故选 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判读 外力作用3.D4.D【解析】试题分析:3.从经纬度位置看,该区域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从等高线图看,甲地位于山顶,夜晚温度下降较快,多下沉气流,多晴夜。答案选 D。4.根据天文观测的要求慎重选择观象台址。由于天体的辐射到达地面以前要穿过地球的大气层,因此地球大气条件对天文观测有很大的影响。在光学观测方面:云量会影响观测的时间;大气的吸收会使星光减弱;大气温度和密度的起伏变化,会使大气折射率出现不均匀的状态,引起望远镜中的星像抖动、扭曲或弥散,并减弱进入接受器的星光。该地冬季降水较少,云量较少,便于观测。答案选 D。考点:局部天气原因分析,光学天文台选址。5.B6.D【解析】试题分析:5.冬半年,我国东北林区晴天上午 9—10 点,太阳从东南方向照过来,②——③段阳光充足。答案选 B。6.根据题意,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的影响,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图中④处位于山地的阴坡,光照较少,冻裂灾害最轻。答案选D。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信息提取、分析能力。7.A8.B9.D【解析】试题分析:7.读图根据图示地区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土壤颗粒物是随着西北风从我国西北内陆及中亚沙漠地区迁移而来,随着风速的降低,颗粒物粒径较大的先沉积下来,而颗粒物粒径较小的后沉积,所以颗粒物粒径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 A。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含沙量较大,所以称为“恶水” ,故选 B。109.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图示区是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沟壑多,地势起伏大。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区,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区域植被覆盖差,水土保持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河流建造堤坝是为了拦沙蓄水,以防止水土流失。故选 D。考点:区域定位 水土流失的防治10.D11.C【解析】试题分析:10.仔细读图,①处冰川融化,不会引发图中湖泊的水位上升,A 错;②处受湖泊影响,流量较稳定,但该处有陡崖分布,河流的落差大,B 错;③处谷宽、流速慢,不适宜修建水库,C 错;④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D 对。答案选 D。11.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描述了从源头到入海口的状况,比例尺较小,特征不够清晰,A错;图中信息显示该河流为外流河,若冰川地处新疆,该河流为北疆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只有小部分在我国境内,B 错;该河流为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季风区中,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C 对;从图上的信息难以判断海域的位置,D 错。答案选 C。考点:河流特征判读【名师点睛】从图中读取山地、海洋、冰川、陡崖、湖泊、瀑布等信息,结合河流水文特征的判断与分析,进行综合分析。12.C13.D【解析】试题分析:12.图中住宅位于400N,从考虑阳光方面,夏季住宅以南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400N 地区比较冷,且盛行偏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有保暖作用,南方为落叶阔叶树,冬季没有树叶可以增加透射阳光。13.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下午太阳高度角为900-(400+23026/)=26034/,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026/,与④最接近,选 D。考点:我国的气候,正午太阳高度角。【名师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时太阳高度的公式。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此类问题经常出现,而且许多资料书上其公式的写法也不一样,解释也有差别,有些同学往往不知所从。一、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太阳位于天顶时,它的高度为90°,称为直射;太阳高度小于 90°,而大于 0°时为斜射;太阳位于地平线时,它的高度为 0°。在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即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H) 。11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º-|φ±δ|(H 为正午太阳高度,φ 为当地纬度,δ 为直射点的纬度,φ、δ 永远取正值)“±”取法:同减异加(即 φ、δ 在同半球时两者相减,在不同半球时两者相加)由于公式中遵循的是同减异加,因此对于那些不要定量计算只要定性判断的题目无需通过取点计算进行比较,只需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上观察太阳直射点和某地所在纬线的直线距离的长度变化:直线距离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直线距离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两者相交,距离为零,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当地的全年最大值,为直射(90°) 。图 3三、正午太阳高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当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相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好,结合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图,可以得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倾角是(见下图):倾角a=90°-∠H=90°-正午太阳高度=90°-〔90º-|φ±δ|〕=|φ±δ|122.楼间距的推算发商欲建两栋南北向、高为 h 的教学楼,为保证新建楼底楼全年都能照射到正午太阳光,两楼间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要使新楼底楼全年都能照射到正午太阳光,必须保证正午楼影最长时正好与底楼相切。对于北半球来说,正午物体影子最长出现在冬至日,所以北纬 29 度冬至日时前楼正午的楼影长就是所求的最短楼间距。① 求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 冬至=90°-|2 9°+23.5°|=37.5°② 利用三角函数求算冬至日的正午楼影:L 正午楼影=h·ctg37.5°③最小的楼间距即为 h·ctg37.5°14.AD15.AC【解析】试题分析:14.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指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或沉积物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15.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不会到地球内部。考点:物质循环和能源转换【名师点睛】地壳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及其变式图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 ,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 层理构造, 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形成的。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13图中的③即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④为固结成岩作用。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高温重熔再生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16.D17.B18.A【解析】试题分析:16.由材料可知,甲时河床最低,侵蚀为主,应该为当地汛期;乙时河床抬高,为枯水期,淤积为主,河床抬高;由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结束进入到枯水期的过程。结合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浙江河流的汛期在夏季,汛期结束开始进入枯水期,外力作用由侵蚀转为淤积,所以答案选 D。17.该题考查水库建成后的影响。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河流的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由于淤积加重,冲刷减弱,河床不易展宽。故该题选 B 项。18.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故该题选 A 项;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B 错;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沖淤作用,C 错;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可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D 错。考点:该组题主要考 查河流外力与海洋外力的相互作用,具体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对河床的影响、水库建设的影响、河口水闸的作用。【名师点睛】该组题以河口的河床断面图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河 流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修建水库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的作用。试题难度、区分度都较大。第一题,意在考察学生读图能力、理解材料,获取信息和应用迁移的能力。从图中可知甲时河床最低,乙时河床抬高,结合材料的叙述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来判断出:甲时为汛期或汛期末期,冲刷为主;乙时河床抬高,逐渐进入枯水期,淤积为主;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转为枯水期,结合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根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可以判断最佳答案为 D 项。第二题关键在于理解水库建设会拦截蓄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紧跟这一信息进行判断即可。水库建设影响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能有学以致用,灵活迁移时解题关键。第三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的作用,河口工程建设在水库竣工之后,上题可知水库建设后,下游及河口泥沙淤积更加严重,结合泥沙淤积的原因,根据工程所在的“河口位置”判断主要作用是切断潮流泥沙补给。19.B20.C1421.D【解析】试题分析:19.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 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20.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 C。21.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 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 D。考点:河流、水循环【名师点睛】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 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 、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理解上述关系,第 7、8 小题可迎刃而解。第 9 题题干中的“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是重要条件,降水到达地表后,不需再考虑下渗、蒸发的部分。因此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总量:降水越多,河流径流量越大;反之越小。图中岩层(不透水层和透水层)的倾斜是导致甲乙两河径流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22.B23.C【解析】试题分析:22.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型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型的,呈闭合态;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等高线稀疏。选 B正确。23.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选 C 正确。考点:考查等高线图判读。【名师点晴】等高线图判读,先看海拔高度,二看等高线分布特点,再看等高线弯曲变化方向。图示地区海拔高,等高线分布均匀,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 .三角洲平原、滨海沙滩等高线与梯田不同。判断地形的起伏,一看海拔,二看等高线弯曲方向。图示地区海拔西高东低,水渠流向河流;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河流由北向南流。【答案】24.C25.B【解析】试题分析:24.从题干上看,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边老15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答案选 C。25.从题干信息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乙点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和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甲处沉积物为粘土,丙和丁地位置高。答案选 B。考点:地质构造判断,地表形态成因分析,外力作用表现。【名师点睛】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提取地质构造判读依据及地表形态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类型,根据“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的提示,对比图中四地的位置和沉积物,推出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地点。26.C27.B28.D【解析】试题分析:26.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 月和 9 月土壤含水量在 7%左右,含水量较高;6-8 月土壤含水量在 4%以下,含水量较低。故选 C。27.读图分析,6-8 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 ,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 水分蒸发量大。故选 B。28.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故选 D。考点:风沙地貌与生态保护。【名师点睛】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看懂图中信息,理解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区别。固定沙丘是指植物盖度>40%或丘表有薄层粘土结皮、盐结皮,在风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的沙丘。固定、半固定沙丘也不断发生变化。既可因遭受风蚀而改变形态,也可因接受风积而增高、扩大和延伸。因条件改变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固定、半固定沙丘可转变为流动沙丘;反之亦然。流动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 容易顺风向移动。它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大。流动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的高度、风速及其变率、下垫面的状况等有关。29【小题 1】A30【小题 2】C【解析】试题分析:【小题 1】德国制造业逐渐向网络物理系统生产革命转变,工业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因此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对市场信息、交通运输条件等的依赖度在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小。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意味着对资源配送的需求的提升。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小题 2】根据题意“工业 4.0”突出个性化、数字化,所以产品由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变为小批量、私人定制式生产,工业企业的规模变小,生产成本降低,工业生产由集中走向分散;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16【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知识拓展】 “工业 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 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 ,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 ,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 3D 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实现“工业 4.0”亟待研究五大主题:一是价值创造网的水平整合,包括新的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网的结构、价值创造网的自动化。二是整个生命周期内工程学的一致性。要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考虑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在各个层次的接口,要在机械制造、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领域就模型达成共识。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使产品、生产流程和生产系统实现融合。三是垂直整合和网络化的生产体系。要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优化过程控制。要研发智能、灵活、可变的智能生产系统,根据综合知识模型自主适应环境,改善研发、生产、维护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源效率。四是新的工作基础设施。要形成以智能辅助系统为媒介的新型协同工作形式,工作设计要使工人的接受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保证工人健康舒适。五是跨领域技术。应该研发出无线联网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跨领域的全面运用。要构建满足安全要求的安全构架和策略的方法,把相关方法和工具融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要研发出带参考构架和使用面向服务的分布式体系构架的工业 4.0 平台,为实现跨企业的网络化和集成创造条件。31.( 1)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东北、西南)的省区数量较少。(2)该地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 ;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升级,市场需求量大;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3)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解析】试题分析:(1)分布特点,要从分布均匀与否,分布集中的分布点,分布的稀疏点等角 度来回答。(2)物流企业分布地往往具有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技术水平较高、市场需求等特点。(3)从题目材料中“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 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物联网企业会促进消费、提升传统企业、促进信息化水平等,会促进经济发展。考点:物联网企业分布状况、原因及影响。32. (1)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2)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1河北定州中学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四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 共 60 分)本卷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标准状况下 CH4、HCl、H 2S、NH 3均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分别有①13.44L CH4 ②1molHCl 分子 ③27.2gH 2S ④2.408×10 23个 NH3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④>① B.密度:②>③>①>④C.质量:②>③>④>① D.H 原子个数:①>③>④>②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B.1 molN 2与 4 molH2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为 2NAC.1 mol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2N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 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L 1.0 mo1·L -1的 NaAlO2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B.常温常压下,3.6g H 2O 中含有电子数为 2NA C.2.24L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3 NAD.25℃时 pH=13 的 Ba(OH) 2溶液中含有 OH 一 的数目为 0.1NA4.Fe(OH) 3胶体虽然是由 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 3溶液、Fe(OH) 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检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显红色,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Fe3+,无 Fe2+B.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氨气C.用铂丝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一定有 Na+,可能有 K+D.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或 SO32—6.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0.2 mol H 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0.4NA②25 ℃、101 kPa 下,16 g O 3和 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NA③将含 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0.1NA④1 molFe 溶于过量稀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3NA⑤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中含有的氯原子的数目为 3NA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7.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2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Cl - 的结构示意图:8.某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 p表示压强,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根 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ΔH>0,p 2>p 1 B.反应Ⅱ:ΔH>0,T 1>T 2C.反应Ⅲ:ΔH>0,T 2>T 1;或 ΔH<0,T 2<T 1 D.反应Ⅳ:ΔH<0,T 2>T 19.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HI 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HI(g) AH2(g)+I 2(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每消耗 2n mol HI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B.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表明该反应 已达平衡C.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一定量 HI,重新达平衡后,I 2的百分含量增大D.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10.有一种锂电池, 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 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 2)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 2===6LiCl+Li 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混 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B.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 2)被还原为 Li2SO3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的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11.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结构简式如图 ,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 8 种3B.柠檬烯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C.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D.—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加聚、酯化等反应12.夏日的夜晚,常看见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 “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图。已知:苯环上卤素不水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 C26H24Cl6O8B.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C.1 mol 草酸二酯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4 mol NaOHD.1 mol 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 6 mol13.加热条件下,将 24.0gCuO 和 Fe2O3的混合物与足量的 CO 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 40.0g。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 CuO 和 Fe2O3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1:1 B.参加反应的 CO 的质量为 11.2gC.原混合物中 Fe 元素的质量为 5.6g D.原混合物中 CuO 的质量分数约为 33.3%14.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 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 Na+和 SO42-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 SO42-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 pH 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 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 NaOH 和 H2SO4产品C.负极区反应为 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 pH 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 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 0.5mol 的 O2生成15.在某一温度下,某一密闭容器中,M、N、R 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 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N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 b 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4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0B.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M 的转化率减小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向 CH3COOH 溶液中逐步加入 CH3COONa 固体后,溶液 pH 的变化B.图乙表示向 CH3COOH 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 CH3COOH 溶液的 pH:a>bC.图丙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D.图丁表示等量 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 2(g)N2O4(g) ,相同时间后测得 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 小题,52 分)17.现有一套电化学装置,如下图所示,E 为沾有 Na2SO4溶液的滤纸,并加入几滴酚酞。A、B 分别为 Pt 片,压在滤纸两端,R、S 为电源的电极。M、N 是用多微孔的 Ni 制成的电极材料,它在碱性溶液中可以视为惰性电极。G 为电流计,K 为开关。C、D 和电解池中都充满浓 KOH 溶液。若在滤纸中央点上一滴紫色的 KMnO 4溶液,断开 K,接通外电源一段时间后,C、D 中有气体产生。(1)S 为________(填“正”或“负”)极。(2)A 极附近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B 极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3)滤纸上的紫色点向______(填“A”或“B”)方移动。(4)当 C、D 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 K,经过一段时间,C、D 中气体逐渐减少,D 中的电极为________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实验室常用 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备 Cl2,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5盐酸的浓度,某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向足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 12.0mL 的浓盐酸,加热,反应结束时收集到 336mLCl2(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得到的残余液过滤、洗涤滤渣,洗涤液和滤液混合;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 11.48g。计算(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2)将生成的 Cl2通到 NaOH 溶液中制得 100mL 消毒液,求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3)浓盐酸能和二氧化锰反应的生成 Cl2的最低浓度(假设反应后残余液体积为 12mL) 。 (保留至0.01)19.硝酸在化学工业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1)将 1.25 mol 的 NO、NO 2、N 2O4混合物(其中 NO 的体积分数为 0.60)通入水中,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反应后可获得硝酸的物质的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2)向稀硝酸中加入 18.4 mol/L 的浓硫酸(98%)作吸水剂并蒸馏得浓硝酸,当其浓度下降到87%(密度 1.8 g/cm3)以下时,则失去吸水能力。50 mL 18.4 mol/L 的浓硫酸作为吸水剂时,最多可吸水_________ g。(3)在 65%的 HNO3(质量 m1)中加入 72%的 Mg(NO3)2(质量 m2)后蒸馏,分别得到 97.5%的 HNO3和 60%的 Mg(NO3)2溶液(其中不含硝酸) 。若蒸馏过程中,硝酸、硝酸镁均无损耗,H 2O 的损耗占总质量的 5%,则蒸馏前投料比12=______________。(4)硝酸工业中的尾气用烧碱进行吸收产物为 NaNO2、NaNO 3和 H2O。现有含 0.50mol 氮氧化物的尾气,恰好被一定量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已知反应后溶液含有 0.35molNaNO2。若将尾气 NO 和 NO2的平均组成用 NOx表示,则 x = 。20.H 2还原 CuO 所得的红色固体可能是 Cu 与 Cu2O 的混合物,已知 Cu2O 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u2+和单质铜。现有 8g CuO 被 H2还原后,得到红色固体 6.8g。(1)6.8 g 上述混合物中含 Cu 与 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若将 6.8 g 上述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 g;(3)若将 6.8 g 上述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 1.568 L 的气体(不考虑 NO2的溶解,也不考虑 NO2与 N2O4的转化) ,则该气体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是 ;21.回答以下问题:(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 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6.0g 放入 15.0ml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 X 并收集到气体 Y。①甲同学认为 X 中除 Fe3+外还可能含有 Fe2+。写出生成 Fe2+所有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②乙同学取 336ml(标准状况)气体 Y 通入足量氯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然后加入足量 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 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 Y 中 SO2的体积分数为 。(3)向 100ml 水中投入 Na 和 Al 共 16 克,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 1g。计算放出 H2的体积为 升(标准状况下)(4)向含有 0.3mol NaAlO2的溶液中滴加 1mol/L HCl,当生成 7.8 克沉淀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 mL(5)向一定量的 Fe、Fe 2O3和 CuO 混合物投入 120 ml 2.2 mol/L 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896 mL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得不溶物 1.28 g,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 2 mol/L 的 NaOH 溶液,加至40 mL 时开始出现沉淀,则滤液中 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滤液体积为 120 ml) 6mol/L22.硝酸与合成氨工业密切相关,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完成 下列计算:(1)合成氨时,假设 100L 的氮气与氢气(体积比为 1 : 3)的混合气体通过氨合成塔充分反应后,体积变为 90L,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请用百分数表示)(2)标准状况下,将 500L 氨气溶于 1L 水中形成氨水,则此氨水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请用百分数表示,并保留 1 位小数)(3)氨氧化法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NO)。此时温度很高,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NO 也不与 O2反应。若氨气与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7 时,氨的转化率可达 95%,计算反应后 NO 的体积分数 。(设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20%,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请用百分数表示并保留 1 位小数)(4)一氧化氮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可得硝酸。为测定某 18K 金样品的组成,将2.832 g 样品粉碎后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充分溶解后,收集到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 224 mL(折算至标准状况,下同),将该混合气体与 84 mL O2混合后缓缓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 已知金不溶于浓硝酸)填写该 18K 金的成分表(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请用百分数表示并保留 1 位小数,若不含该金属则填 0)。18K 金成分 Au Ag Cu含量(质量分数) 75 % _________ _________7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①13.44L CH4 物质的量为13.42/Lmol=0.6mol,②1molHCl,③27.2g H2S 的物质的量为27.34/gmol=0.8mol,④2.408×10 23个 NH3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4mol。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体积②>③>①>④,故 A 错误;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①CH 4 为 16g/mol,②HCl 为 36.5g/mol,③H 2S 为 34g/mol④NH 3为 17g/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②>③>④>①,故 B 错误;C.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①CH 4 为 0.6mol×16g/mol=9.6g,②HCl 为 1mol×36.5g/mol=36.5g,③H 2S 27.2g,④NH 3为0.4mol×17g/mol=6.8g,所以质量②>③>①>④,故 C 错误;D.各物质中 H 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①CH 4 为 0.6mol×4=2.4mol,②HCl 为 1mol,③H 2S 0.8mol×2=1.6mol,④NH 3为0.4mol×3=1.2mol,所以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内容涉及常用化学计量有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其推论有:①同温同压下,V 1/V2=n1/n2;②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③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 1/V2=M2/M1;④同温同压时,M 1/M2=ρ 1/ρ 2。2.A【解析】试题分析:A.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 CH2物质的量=41/gmol=1mol,含氢原子数为 2NA,故A 正确;B.1mol N2与 4mol H2反应生成的 NH3,反应为可逆反应 1mol 氮气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氨气,生成氨气分子数小于 2NA,故 B 错误;C.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为 3mol,电子转移数为 3NA,故 C 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2.24L CCl4含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 D 错误;故选 A。【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物质组成、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气体摩尔体积等知识点的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要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 、 。 、 、适用于任何状态的物质,适用于气态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但如果掌握不准物质的存在状态,或气体的体积与气体摩尔体积不相适应,也会导致计算错误; 适用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浓度的计算,溶液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是不同的概念。3.B8【解析】试题分析:A.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除了偏铝酸钠外,水也含氧原子,故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大于 2NA个,故 A 错误;B.常温常压下,3.6g H 2O 的物质的量为 0.2mol,含有电子数为 2NA,故B 正确;C.2.24LCO 2没有标明温度与压强,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C 错误;D.25℃时 pH=13的 Ba(OH) 2溶液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含有 OH 一 的数目,故 D 错误;答案为 B。【考点定位】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名师点晴】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该类试题知识面覆盖广,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该类试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分子结构、原子结构等概念的了解;考查考生根据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的能力;考查考生对溶液、电解质的电离的了解;考生考生对常见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失去电子数的了解;考查考生对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的了解情况。该类试题是高考题中一道中等难度题,但区分度较好,它在继承与创新方面找到了较好的平衡。4.C【解析】试题分析:A.FeCl 3溶液与 Fe(OH) 3胶体的颜色分别为棕黄色、红褐色,故 A 错误;B.胶体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在 1-100nm 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 1nm,分散质颗粒直径不相同,故B 错误;C.胶体属于介稳定体系,溶液属于稳定体系;所以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故 C 正确;D.Fe(OH) 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 FeCl3溶液不具备,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5.D【解析】试题分析:A.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3+,不能确定是否含 Fe2+,可利用其还原性检验,故 A 正确;B.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氨气,故 B 正确;C.用铂丝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没有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则可能有 K+,故 C 正确;D.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放出的气体可能是 CO2或 SO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CO32— 或 SO32—或 HCO3— 或 HSO3—,故 D 错误;答案为 D。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涉及离子检验方法、焰色反应等。6.D【解析】试题分析:①0.2mol H2O2完全分解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了 0.2mol 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①错误;②16O O3和 O2混合气体中含有 16 个氧原子,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NA,故②正确;③氢氧化铁胶粒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胶粒数目,故③错误;④1 molFe 溶于过量稀硝酸,生成 Fe3+,电子转移数为 3NA,故④正确;⑤标准状况下,CHCl 3液体,无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答案为 D。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7.C【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 O=C=O,A 错误;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B 错误;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 正确;D.Cl - 的结构示意图为 ,D 错2 8 8+179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化学用语判断8.C【解析】试题解析:A、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 A 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H<0;由方程式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增大,则 P2>P 1,A 错误;B、由到达平衡所用时间可以看出 T1温度较高,升高温度 C 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H<0,B 错误;C、如△H>0,反应吸热,T 2>T 1,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的体积分数增大;如△H<0,反应放热,T 2<T 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的体积分数减小,C 正确;D、如△H<0,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减小,则 T2<T 1,D 错误,答案选 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化学平衡图象分析【名师点晴】解答时注意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1)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2)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3)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4)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 v正、v 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9.D【解析】试题分析:A.每消耗 2n mol HI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A 错误;B.反应前体积不变 ,容器内的压强始终是不变,所以不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B 错误;C.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一定量 HI,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重新达平衡后,I 2的百分含量不变,C 错误;D.正反应吸热,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显正反应方向进行,碘的浓度增大,则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D 正确,答案选 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和平衡状态判断【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平衡状态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10.D【解析】试题分析:A、Li 属于碱金属,化学性质较活泼,若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则 Li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影响电池反应,A 错误;B、Li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1 价,所以 Li 发生氧化反应,作电池的负极,B 错误;C、电池工作过程中,S 元素的化合价从+4 价降低到 0 价,所以亚硫酰氯被还原为 S 单质,C 错误;D、电池工作过程中,若 8molLi 参加反应,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8mol,生成 2molS 单质,所以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2=4:l,D 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11.A【解析】试题分析:A、结构不对称,含 8 种 H,则它的一氯代物有 8 种,A 正确;B、它和丁基苯的分子式中相差 2 个 H,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 错误;C、分子中含有次甲基结构,次甲基是四面10体结构,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 错误;D、含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氧化反应,甲基上的 H 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 错误;答案选 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名师点晴】该题为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有机物性质、原子共面、同分异构体等的考查。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双键、结构不对称,含 8 种 H,双键为平面结构。本题的难点是 C 的判断,注意联系已知甲烷、乙烯和苯环的结构特点。12.C【解析】试题分析:A.由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草酸二酯的分子中含有 26 个 C、24 个 H、8 个 O、6 个 Cl,分子式为 C26H24Cl6O8,A 项正确;B.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B 项正确;C.1mol 草酸二酯含有 4 个酯基,水解生成 4 个-COOH 和两个酚羟基,最多消耗 6molNaOH,C 项错误;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只有 2 个苯环,则 1mol 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 6mol,D 项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3.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 40g 为碳酸钙质量,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0.4mol,根据碳原子守恒,所以反应后所得 CO2的物质的量为为0.04mol。一个 CO 获得 1 个氧原子生成 CO2,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 24gCuO、Fe 2O3的混合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4mol。令 CuO、Fe 2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y,则①x+3y=0.4 mol②x×80g/mol+y×160g/mol=24g 解得:x=0.1mol,y=0.1mol。A.由上 述计算可知,原混合物中 CuO 与 Fe2O3物质的量比为0.1mol:0.1mol=1:1,故 A 正确;B.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 CO 质量为0.4mol×28g/mol=11.2g,故 B 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Fe2O3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则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0.2mol,所以原混合物中 Fe 元素的质量为 11.2g,故 C 错误;D.由上述计算可知,原混合物中 CuO 与 Fe2O3物质的量比为 0.1mol:0.1mol=1:1,所以原混合物中 CuO 与 Fe2O3的质量比为 80:160=1:2,即原混合物中 CuO 的质量分数约为 33.3%,故 D 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14.B【解析】试题分析:A、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 pH 减小,故 A 错误;B、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 Na+和 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考虑电荷守恒,两膜中间的硫酸根离子会进入正极区,与氢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考虑电荷守恒,两膜中间的钠离子会进入负极区,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 NaOH 和 H2SO4产品,故 B 正确;C、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 C 错误;D、每生成 1mol 氧气转移4mol 电子,当电路中通过 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 0.25mol 的 O2生成,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电解池工作原理15.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 a 可得出该反应为 ,从图 b 中也看出 T1>T 2,升高温度,11N 的体积分数变大,即平衡逆向移动,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B 选项中缩小容器的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 错误;C 选项中,升高温度,v 正 、v 逆 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M 的转化率减小,C 正确;D 选项中,若是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则平衡不移动,D 错误.考点: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16.D【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中加入醋酸钠,溶液的 pH 变大,故错误;B、醋酸溶液中加水,溶液的导电性减弱,pH 变大,故错误;C、催化剂能降低反 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焓变,故错误;D、温度升高,二氧化氮的含量增大,说明正反应为放热,故正确。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催化剂和焓变的关系,百分含量与温度或压强的变化曲线17.(1)正 (2)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色, 4OH - -4e - =2H2O+O 2↑(3)B (4)正, O 2 +4e- +2H 2O=4OH-【解析】试题分析:(1)闭合 K,通直流电,电极 C、D 及氢氧化钾溶液构成电解池,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放电,分别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通过图象知,C 极上气体体积是 D 极上气体体积的 2 倍,所以 C 极上得氢气,D 极上得到氧气,故 R 是负极,S 是正极,所以 B 极是阳极,A 极是阴极;(2)A 极是阴极,电解高锰酸钾时,在该极上放电的是氢离子,所以该极上碱性增强,酚酞显红色,B 极是阳极,该极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4OH --4e-=2H2O+O2↑;(3)浸有高锰酸钾的滤纸和电极 A、B 与电源也构成了电解池,因为 R 是负极,S 是正极,所以 B极是阳极,A 极是阴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高锰酸跟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 B 极呈紫色,故答案为 B;(4)当 C、D 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 K,构成氢氧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中,C 中氢气为负极,D 中氧气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为 O2+2H2O+4e-=4OH-。考点: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答案】 (1)1.305g(2)0.15mol/L(3)4.17mol/L【解析】试题分析:(1)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0.336L÷22.4L/mol=0.015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MnO2+4HCl(浓)△ MnCl2+Cl2↑+2H 2O1mol 1mol0.015mol 0.015mol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是 0.015mol×87g/mol=1.305g(2)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 2O,所以生成的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0.015mol,浓度是 0.015mol÷0.1L=0.15mol/L。(3)氯化银的物质的量是 11.48g÷143.5g/mol=0.08mol,则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8mol,其中氯化锰的物质的量是 0.015mol,所以盐酸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8mol-0.015mol×2=0.05mol,其浓度是 0.05mol÷0.012L=4.17mol/L。考点:考查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的计算【答案】 (1)1.25mol<n(HNO 3)<1.75mol (4 分)12(2)11.63 (3 分)(答 11.6 不扣分)(3)0.88 (3 分)(4)1.80 (4 分)【解析】试题分析:(1)25molNO、NO 2、N 2O4混合物,NO 的体积分数为 0.60,所以 n(NO)=1.25×0.6=0.75mol,n(NO 2+N2O4)=1.25-0.75=0.5mol,因为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反应,所有 N全都转变成硝酸,据 N 原子守恒当 0.5mol 全为二氧化氮时生成硝酸最少物质的量=1.25mol,若全为四氧化二氮生成硝酸最多为:0.75+0.5×2=1.85mol。(2)据已知信息,18.4 mol/L 的浓硫酸吸完水后变为 87%,假设浓硫酸体积为 1L,吸收水的质量为 mg,则有: =87%,,计算得 m=232.6g,所以 50 mL 18.4 mol/L 的浓硫酸作为吸水剂时,最多可吸水 232.6×0.05=11.63g。(3)设蒸馏后硝酸溶液质量为 a,硝酸镁溶液质量为 b,蒸馏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有:65%m1=97.5%a,a=65%m1/97.5%;72%m2=60%b,b=72%m2/60%;因为蒸馏前后水减少了 5%,所以剩余质量为 95%,则:95%(m1+m2)=a+b,即:(m 1+m2)×95%=m1×65%/97.5%+m2×72%/60%,m1/m2=0.88。(4)据氮原子守恒得,0.5molNO x中 N 共 0.5mol,生成 NaNO2、NaNO 3和中 N 一共也是0.5mol,n(NaNO 2)=0.35mol,所以 n(NaNO3)=0.5-0.35=0.15mol,即 n(NaNO2):n(NaNO 3)=7:3,据以上信息可写出反应方程式:10NO x+10NaOH=7NaNO2+3 NaNO3+5H2O,据氧原子守恒得 x=1.8。考点:考查与硝酸有关的计算20. (1)2︰1;(2)4.8;(3)NO、NO 2 之比为 4︰3;【解析】试题分析:(1)n(CuO)=80/gmol=0.1mol,氧元素的物质的量=n(CuO)═铜元素的物质的量=0.1mol;固体由 CuO 生成 Cu 和 Cu2O,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即 8g-6.8g=1.2g,减少的氧元素的物质的量=1.6/l=0.075mol,所以 Cu2O 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0.1mol-0.075mol=0.025mol,所以 n(Cu 2O)=0.025mol,根据铜元 素守恒得 n(Cu)=0.1mol-2×0.025mol=0.05mol,所以单质铜与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故答案为:2:1;(2)n(Cu)=0.1mol-2×0.025mol=0.05mol,所以 m(Cu)=0.05mol×64g/mol=3.2g,氧化亚铜的质量=6.8g-3.2g=3.6g.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设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 x.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144g 64g3.6g xx=1.6g所以可得到固体的质量=3.2g+1.6g=4.8 克,故答案为:4.8 克;(3)①通过②分析知,6.8 克的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相当于 4.8 克的铜与硝酸反应.13设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体积为:Cu+4HNO3=Cu(NO 3) 2+2NO2 ↑+2H 2O64g 44.8L4.8g 3.36L 设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的体积为:3Cu+8HNO3=3Cu(NO 3) 2+2NO↑+4H 2O192g 44.8L4.8g 1.12L1.12L<1.568l<3.36L,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混合物.设生成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 ymol,生成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 zmol.3Cu+8HNO3=3Cu(NO 3) 2+2NO↑+4H 2O 192g 2mol96yg ymolCu+4HNO3=Cu(NO 3) 2+2NO2 ↑+2H 2O64g 2mol32zg zmol1.56824/93.Lyzmol= =解得:0.z==所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故答案为:NO、NO 2; 4:3考点:考查了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21.(10 分)(1)铁表面被钝化;(2)①Fe+2H +=Fe 2++H2↑;Fe+ 2Fe 3+=3Fe 2+;②SO 2+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