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学科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初探.doc

上传人:USER 文档编号:1997498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学科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学科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学科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论文之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初探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人们渴求获得知识、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性的意向活动,关于推进和维持学习活动,尤其是对从事较为复杂的、制造性较高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对其内容和过程引起特别的留意,激起情绪,积极主动地感知、考虑征询题,加强意志力,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缺乏制造性思维和紧密的逻辑推理,加上数学内容繁多复杂,又极具连续性,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一些学者指出:学习才能缺乏与学习兴趣缺乏相比,后者引起的征询题是前者的两倍。因而没有学习兴趣的支持特别难真正

2、学好数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现就我就在教学中的做法列举与同仁们作一讨论。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有趣感一般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与外部刺激相联络,处于直截了当兴趣阶段。关于教学过程中那些感性的、活动性的、新异性的刺激使学生感到有趣,因而积极参加这类活动。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趣感。1、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将学生置于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通过老师诱导,能愉快地听、说、做,使学消费生一种好奇、轻松的感受。如老师在课堂上用多种电教手段把设计的习题、插图、模型等表现出来,或者在讲解中引入生动感人的故事,或者用一个幽默生动的比喻等。如此既

3、感到易记,又妙趣横生,让学生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走进奇异的数学天地。2、适当介绍相关内容所涉及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假设每位数学老师对我国数学史中的珍宝如数家珍、津津乐道,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决心,而且可在学生心目中树起民族自尊的丰碑而到达学习的骄傲感。3、组织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数学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应用性、生活化,只有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主动运用于生活实际,才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组织学生举办数学知识墙报、做数学游戏、举行数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一个特定的角色中承担某种责任,完成某项任务,并因而在获得成功后获得精神满足,不仅树立

4、了自决心,更加强学习的有趣感。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情趣感数学是一门特别复杂而深奥的学科,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假设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有趣阶段,那么随着引起有趣情景的消失和学习征询题的出现,其兴趣水平也会特别快下降,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也就遭到阻碍。在这时期,学生已不是对事物外部的新异刺激感兴趣,而开场对事物本质进展理智的探究,是向求知欲转化的阶段,也是兴趣的较高水平。一旦到达这一水平就能够体验到理智的兴奋感和成功的欢乐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动力。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本身的乐趣,产生情趣感。1、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气氛,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

5、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事实上,教学活动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留意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擅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爽朗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而要擅长抓住积极要素,鼓舞中国学习联盟胆设疑、探究,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表达“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2、展示数学包含的内在美,促进审美情趣向学习情趣的转化。这里所说的审美是人

6、们在探究事物中必定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同时在审美的过程中又过进一步探究该事物产生浓重的兴趣。因而,审美的情趣与学习的情趣是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心理侧面,二者能够互相转化。数学家罗素讲过:“数学中有至高的美。”教学的美客观存在于教材的每个角落,有时蕴藏在公式、定理、法则的背后,有时呈如今数形之中。如在讲解定义、概念时,结合其内容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精炼、精确,使学生感遭到数学语言美。三角形尽管方式千变万化,但其内角和不变,表达了数学内在美,函数与图形表达了数学中数形结合美等。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有大量的美感要素,如此的教学既浸透了美学知识,可使我们的数学课更具丰采,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到达乐而

7、好学的境地。3、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华罗庚教授曾精辟地表达了数学的广泛应用:“宇宙之大,核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向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奉献。”假设老师把上课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单调的习题讲解中,往往事倍功半,学生也学得乏味。为此,适中选择一些要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作用,从而加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情趣感。4、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新课标指出:“数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应引起每位老

8、师的足够注重。在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减少机械的讲授和训练时间,让学生通过自觉地学习去寻求答案:另一方面不要孤立地讲授新知识,而要将其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唤起学生参与的愿望,通过大家动手、讨论、小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处理征询题的才能。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的,培养学生的志趣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一些学生自然不会满足于将数学学习仅作为一种情趣,常常开场反思学习的目的,一旦确定正确的目的,他便进入了志趣阶段。在这一阶段,兴趣与个人的志向相结合,具有方向性、自觉性、稳定性特点。其学习能够不需要外中的监视与提示,浓重的兴趣爱好已使他入迷,并能够排除外来干扰,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这

9、是兴趣的最高阶段。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入志趣阶段,使之真正到达好学、乐学、爱学的境地。首先要建立适度的目的。起趣是受一定的目的支配的,因而老师要留意引导学生分析本人知识水平和学习才能,理解教学的要求和任务,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把当前的目的与长远目的相结事,使学生在不断地成功中逐步稳定学习兴趣。其次要协助学生树立自决心。学生的志趣水平往往受过去经历的阻碍,成功的经历愈多就愈有利于到达志趣水平。相反,失败过多则可能对建立志趣水平产生消极阻碍。如今,老师要协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念,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并擅长抓住这种时机,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情况区别,及时协助学生保持自尊和自信。最后要协助学生构成良好学习适应。学习适应同学习兴趣互相阻碍,学习兴趣会有利于良好适应的构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又有利于兴趣的进一步稳定和深化。为此,教学中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新课,对新内容大致理解,课堂上采取讨论、质疑等多种方法交替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后对重点难点内容进展反复练习,并进展知识的小结和归纳,以便灵敏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