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论文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浸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好的育人工程,应浸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数学教学浸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治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要素,预防学生的心理失常,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浸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注重挖掘教材包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展浸透。语文、思品教材中的内容,其定位确实是对学生进展良好的质量教学,而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
2、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觉察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开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计算、估算才能;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究,体验一下本人觉察结论的喜悦与骄傲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才能;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能够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络,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比方第六册中的移多补少使两数同样多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我们就能够特别自然地浸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又如不少应用题中大量出现国民消费总值、原煤产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能够使学消费生一种骄傲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
3、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在上完圆的周长这一课后我深深的感遭到数学课也能上成像语文课那样具有感化力,像思品课那样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上课之前,我充分考虑了教材中有关祖冲之的这一知识,查阅了不少材料,并将它打印在了投影片上。当上到圆的周长计算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觉察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时,并提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打出了投影片,告诉学生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觉得本人的觉察竟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觉察一致,有一种“我事实上也能成为数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觉察比国外的数学家的觉察要早1000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骄傲感油然而生,纷纷发表谈论,如今我并不急于将数学知
4、识一古脑儿往下讲,而是放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爽快淋漓地发挥了一下豪气,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和骄傲感。尽管占用了一部分课堂时间,但学习效果却没打一点折扣。课后,还有学生意犹未竟,本人四处找材料,互相交流,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小小的一个课后注释,引起了学生如此大的反响,那么,课本中还有许多的小知识,新信息,只要处理得当,相信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二、注重学习过程体验,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心理学研究说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留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截了当相关的。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而,要处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5、,老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征询题、新方法,爽朗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一起玩积木,让学生在玩积木的活动中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的形状及其特征。如此,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不会感到单调,而且还兴趣怏然。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特别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开展兴趣。三、老师本身的行为,也是进展健康心理浸透的良好渠道。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老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老师如何做,必会引导学生也如此去做。有时候,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抹暗示性的眼
6、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能够这么说,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质量都是老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因而,要使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老师就必须做到身正。老师的行为浸透,不需要讲特别多大道理,只要从四周的小事做起,从小事中来透射好质量。比方说,整洁的办公室,能够让学生明白本人的地点洁净也能给别人带来美感,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看到扫帚倒了,随手扶起,确实是告诉学生保护公物也是一种美德;面对别人的无理吵闹,老师能平和对待,能够让学生明白平和的心境也是一种素养;对别人的困难能乐于相帮,能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并不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四、确定评价导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
7、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的价值推断。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本质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在进展评价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确信评价法,不要以一个完满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许多小孩厌学、逃学,其根本的缘故确实是在学习、生活中遭到了人多的批判与指责,甚至是挖苦和挖苦,出现了严峻的心理征询题。因而,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应留意多鼓舞、多表扬,少批判、少指责,留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决心和学习兴趣。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浸透、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素养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浸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老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挖掘学生的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