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 关于本次考试的成绩,我感到不满意。我班共有人数43其中男生22人女生21人,本次参加考试实到人数43人,测试的总分为3136分,平均分为72.9分,及格率为79%。校平均分是82.9,我们班级的平均特别低。总体情况来看,只有小部分学生都发挥了正常水平,另一小部分同学通过半个月的强化复习,尽管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中间段的学生的成绩有待加强。下面,我对考试中出现的详细情况作如下细致的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内容,完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试卷共计28题,总分值100分。其中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3
2、0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解答题共6小题,共40分。试卷涉及到了第一章的知识点:主要使一些归纳的标题和找规律的标题。第二章有关知识点: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科学记数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有关知识点:代数式及它的化简求值,单项式和多项式,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有调查到,根底题覆盖面仍然特别广的,根底稍扎实的学生把本人会的标题分数拿到根本及格来讲仍然特别容易的,整体看试卷的难度适中,难易结合,同时有一定梯度,填空题最后两道11、12,选择题19、21、22,解答题25都是各题型中最难的。其中12、21、22、25特别新颖,有一定的可考性,区分度也具有了。二、
3、 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征询题(一)各大项的平均得分情况汇总:(本表主要按照我所任班级43个人试卷抽样样本为按照)题型填空题选择题2324得分率74.65%75.81%83.72%52.33%题型25262728得分率54.65%76.74%70.64%86.63%总分最高分:100总分最低分:29(二)主要失分情况及缘故分析:1、纵观整份试卷难度不大,有些题型耳熟能详,是平时学习及复习检测中遇见过的题型,学生容易得到根本分,但有些学生的成绩仍然不尽人意。凭简单的经历,忽略细节,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2、根底知识不扎实,主要表如今:(1)填空题得分率在0.6以
4、下的是20.9%,0.60.79之间的是25.6%,0.8以上的是53.5%。最高分为30,最低得分为6.错误主要集中在题4、题10、题11、题12上,题4精确率较低的缘故是学生关于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理解不透,尤其中间加了以后。题10错误主要值的代入不明晰,事实上是关于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偶数的理解不到位;题11学生做不好的主要是对学过知识遗忘,由于这题标题需要用到分情况讨论,有些同学就自动放弃了,另外一个缘故是无法解读题意,无从下手,实际上只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及乘法法则的运用;题12则需要较全面的综合理解才能和计算才能,在做这个标题的时候,学生的判别思维比拟
5、差,只考虑了一种情况。(2)选择题得分率在0.6以下的是16.3%,0.60.79之间的是27.9%,0.8以上的是55.8%。最高分为30分,最低分为9分。除19题较难之外,其它标题仍然出得比拟简单,但仍然由于种种缘故无法令人满意,主要缘故首先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如公式经历错误,或计算不过关。(3)解答题的跨度比拟大的。第23题,得分率在0.6以下的是30.3%, 0.8以上的是69.7%。最高分为6分,最低分为0分。第24题得分率在0.6以下的是62.8%,0.60.79之间的是2.3%,0.8以上的是34.9%。最高分为8分,最低分为0分。第25题得分率在0.6以下的是51.1%,0.6
6、0.79之间的是74%,0.8以上的是41.9%。最高分为6分,最低分为0分。第26题得分率在0.6以下的是25.5%,0.60.79之间的是14%,0.8以上的是60.5%。最高分为8分,最低分为0分。第27题得分率在0.6以下的是41.8%,0.60.79之间的是4.7%,0.8以上的是53.5%。最高分为8分,最低分为0分。第28题得分率在0.6以下的是14%,0.60.79之间的是20.9%,0.8以上的是65.1%。最高分为4分,最低分为1分。题23、24均属于根底题,也是平时主要训练的题型,因而这几道题的得分比拟正常,但得分结果却特别不尽人意,由于得分率仍然特别低,主要缘故首先是符
7、号决定错误;再则是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没有掌握。后两题属于提高题,题27、28题意较新颖,学生必须理解才能处理好。因而我们要以课本为主,在抓好“三基”教学的同时,以学生开展为本,加强数学思维才能的培养。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新才能。三、教学反思及改良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对概念的教学,加强根底知识的教学,这尽管是老生常谈,却是个不易做好的征询题,故要做到备课细致,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实在提高课堂效率。22、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照顾与协助,要鼓舞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本人的方式去处理征询题,发表本人
8、的看法;要及时地确信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肠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缘故,并鼓舞他们本人去改正,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决心。关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重兴趣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开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3、指导学生认真审题,详细征询题详细分析,尽量让学生独立去提示结论的产生与构成过程,不要急于抛出结论,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4、在解题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方位来考虑征询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精确率,多留意培养学生读题才能及理解才能,留意逻辑思维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才能,提高学生的应变才能和综合处
9、理征询题的才能。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严谨性和最优化解题思路。注重代数式求值要先化简后代入求值的训练,既要弄清解法的来龙去脉,又要注重计算的多方面验算。留意解答题计算推理过程的示范性,使学生确实构成良好的解题标准及书写适应。提高计算才能,留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表达与反思。6、在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留给学生动脑考虑的时间及动手练习的时间较少,学生未能真正掌握目的要求。学生更需课后的总结、考虑与练习。7、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体验研究方法。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知识的构成过程,往往要经历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测和证明过程,在知识的构成过程中,能够激发学习的情趣,学会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它比掌握知识结论本身更重要。在考试中,由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造成当情境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的例子是较多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本人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老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议、多想、多练,只有如此,产生的新知识才能越真、越完善、越易于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