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学科《有余数的除法》集备发言稿.doc

上传人:USER 文档编号:1996986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学科《有余数的除法》集备发言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学科《有余数的除法》集备发言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学科《有余数的除法》集备发言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论文之有余数的除法集备发言稿 连江附小 郑岩花一、文本解读。1、教学内容。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除法处理生活中的简单征询题,即“处理征询题”。2、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3、教学难点。(1)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及算理。(2)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单位名称的写法。二、学情分析。“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详细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注重联络学生的已有经历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有机地表达与表内除法的联络。“有

2、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仍然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根底,因而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实在学好。三、教学目的。1使学生结合详细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比拟纯熟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处理生活中的简单征询四、编排特点。1在详细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材中的“主题图”是每个单元数学知识信息呈现的“窗口”,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根本线索和丰富和背景资源。本单元的“主题图”(如上页图)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场景,呈现了“用盆花布置校园”、“篮球竞赛”、“跳绳活动”等详细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生活,觉

3、察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遭到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的四周,亲切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络,增加这部分知识的亲切感。同时,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购书、郊游、买花等等,让学生能在详细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历和知识开展学习,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2创设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考虑空间。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根底来进展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尽管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历,但是缺乏明晰的认识和数学考虑的过程。因而,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教材有认识地留意联络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通过理

4、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详细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想、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图片、探究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明白详细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觉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留意了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竖式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考虑空间,力求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征询题情境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考虑、自主选择、合作交流,到达理解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构成计算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简单实际征询题的

5、目的。3内容的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且方式多样。教材应当满足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开展。因而,内容的设计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弹性。本单元教材选取每个学生都熟悉的素材来开展教学,如此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历和根底。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虑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络,呈现方式的图文并茂、方式多样,同时又照顾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使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例如教材的例3中提出的征询题:“观察余数和除数,你觉察了什么?”,在这同一征询题情境下,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觉察不同水平的结论。又如在教材例4的安排上,学生能够按照本人的才能选择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6、的方法(口算或笔算)。口算和笔算的安排在教材中也是有机浸透,没有刻意地区分口算和笔算的教学,使老师能够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敏安排。在习题的安排上,一方面在方式设计上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兴趣,选择富有情趣的背景,提供丰富的信息,采纳多样的方式,言简意明,如对话、列表、插图等,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内容设计上留有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如练习十二的第2题,第55页的“做一做”等,在编排上考虑难易适度。同时安排了一定的变式和综合运用的内容,如练习十三的第2题、第4题、第8题等,目的是加深对根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详细征询题详细分析,灵敏处理

7、实际征询题的才能。五、教学建议1注重引导学生在详细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忽略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络,造成课堂气氛紧张,使计算教学变成单调的训练。作为老师要努力改变这一情况,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时,能够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也能够联络学生四周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觉察生活中的“余数”,引发学生交流和考虑,提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如此组织教学一方面是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

8、方面联络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历,如除法的认识、表内乘除法等,并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展开想像和考虑,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的联络,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详细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互相交流,如此学生的学习经历能够充分地调动,学习的潜能和制造功能够充分地发挥,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历能够充分地获得,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才能能够充分地开展。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是指导计算的根底知识,为了突出意义的教学,教材有认识地安排了一些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内容

9、。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详细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详细征询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想、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构成,从而为计算教学做好预备。例如例2的教学,由详细情境引入后,能够先让学生想一想,再拿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想,如此分层次进展,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不断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互相交流,在比拟、吸收的根底上进展考虑和归纳,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构成学生的认知。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要留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规则,做到爽朗、有序和高效。3注重培养学生的应意图识和处理征询题的

10、才能。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详细征询题到抽象概念的构成之间,要让学生经历“征询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要加强学生的应意图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简单的现实征询题,感遭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征询题的才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觉地关注四周的生活现象,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展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觉察、提出和处理征询题,并加以综合运用。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上,教材提供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联络生活的情境材料,这些内容恰当真实地反映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切联络。在教学中,老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考虑,调动学生的学习经历,分析和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进展探究和解答,使学生充分地感遭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征询题处理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展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