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6243129.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130.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13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13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13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13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135.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136.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3206.ppt
- 201606243207.ppt
- 201606243208.ppt
- 201606243209.ppt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 1 讲 多种多样的细胞、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1. “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卫生部组织专家制订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 ,下列有关布尼亚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遗传物质为 DNA 和 RNAC.为非细胞生物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答案 C解析 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核糖体,A、D 选项错误,C 正确;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DNA 或 RNA,B 选项错误。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答案 D解析 病毒的增殖离不开活的生物细胞,其遗传物质位于病毒的内部,由衣壳包被着;肠道病毒与人存在共生关系,不能在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外源细菌或病毒感染(如酿脓链球菌)可引起自身免疫病。3.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答案 D解析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 错误;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未揭示生物的多样性,B 错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C 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正确。4.幽门螺杆菌与蓝细菌的共同特点是(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无核被膜,但有核仁C.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答案 C解析 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幽门螺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 错误;幽门螺杆菌与蓝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均不含核被膜和核仁,B 错误;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C 正确;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原核细胞一般进行二分裂,D 错误。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没有核被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D.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2答案 D解析 原核细胞有的含有叶绿素(如蓝细菌),A 项错误;真核细胞有的不含有核被膜和染色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 项错误;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均含有有氧呼吸酶,C 项错误;细胞均具有细胞膜,D 项正确。6.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B.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C.氨基酸脱水缩合都在核糖体上进行D.DNA 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答案 C解析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乳酸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A 项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B 项错误;两者均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 项正确;乳酸菌的 DNA 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D 项错误。7.下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相同B.a、b、c 细胞均来自异养生物,而 d 细胞来自自养生物C.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 d 细胞D.b、c、d 细胞都有两种核酸答案 D解析 a、b、c、d 分别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神经元细胞、细菌、植物细胞,a、b 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且所表达的基因有相同的,如 ATP 合成酶基因等;c 细胞可能来自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a、b、c、d 都能够发生渗透作用。8.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能合成有氧呼吸酶B.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相同C.都能合成核酸和激素D.蛋白质合成场所都相同答案 D解析 有些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乳酸菌,故不能合成有氧呼吸酶;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在拟核和质粒中转录,真核生物主要在细胞核内转录,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可进行转录,都能合成核酸,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合成激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9.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不同的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 1 所示。图 2 是图 1 中 a 组合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a 组合视野最暗B.d 组合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b 组合比 c 组合看到的细胞数少D.由 a 组合转变为 c 组合进行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答案 B解析 物镜镜头离载玻片越远,说明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 a 条件下视野最亮;物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装片中材料的范围越小,图 2 是图 1 中 a 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物像偏向视野的右下方,在 d 条件下观察的范围变小,很可能观察不到细胞;b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的物镜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更多;显微镜下移动装片的原则是“偏哪移哪” ,图 2 中的物像偏向右下方,为了将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10.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看到的视野暗,但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多 ②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所以换高倍物镜时要升高镜筒 ③显微镜放大 40 倍是指视野中长和宽分别放大 40 倍 ④显微镜看到的视野和实际相反 ⑤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⑥使用高倍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对焦并找到物像A.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⑤答案 A解析 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看到的视野暗,但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故①错误;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但是换高倍物镜时不需要升高镜筒,故②错误;显微镜放大 40 倍是指视野中长和宽分别放大 40 倍,故③正确;显微镜看到的视野和实际相反,故④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微调,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故⑤正确;使用高倍物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对焦并找到物像,故⑥正确。1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3)如图 1 是在使用目镜为 10×,物镜也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 2 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__(填放大倍数)。细胞内的胞质溶胶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胞质溶胶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答案 (1)甲 甲无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 DNA 分子 统一 (3)40× 逆时针4解析 (1)由图可知,甲无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故为原核细胞,乙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相似之处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 DNA 分子,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统一性。(3)更换物镜后,观察的横向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 ,即放大倍数为原来的 4 倍,14故应将物镜从 10×更换到 40×;放大的倍数指的是放大观察对象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相当于将原有的物像旋转 180°,因此若观察到的胞质溶胶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12.下面是蓝细菌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__,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__________(物质)。(2)从同化作用看,蓝细菌与硝化细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它们均属于__________。(3)从细胞结构看,蓝细菌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细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含有色素的膜性结构④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核糖体(或者③) ATP(或者三磷酸腺苷)(2)蓝细菌利用光能,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 生产者(3)蓝细菌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核被膜和核仁) 细胞质和细胞膜(或细胞质)(4)进行光合作用解析 蓝细菌是原核细胞,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是 ATP 直接提供的。蓝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都是自养型,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但是蓝细菌同化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是光能,硝化细菌同化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是 NH3氧化所释放的化学能。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蓝细菌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蓝细菌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在蓝细菌的细胞质中和细胞膜上含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蓝细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在膜性结构④中含有色素和催化光合作用的酶,膜性结构④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1第 1 讲 多种多样的细胞、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考点一 真、原核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学说的建立1.真核细胞结构的识别2.完成蓝细菌和细菌的识图比较(1)补充完善两图中相应细胞结构名称。①核糖体;②拟核;③拟核;④细胞膜;⑤核糖体。(2)图 A 为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图 B 为蓝细菌结构模式图。(3)图 B 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4)图 A 和图 B 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 DNA 分子或拟核。3.完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列表比较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本质区别 无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 维素和果胶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 拟核,无核被膜和核仁 有核被膜和核仁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 糖体)内2是否遵循遗传规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 异4.细胞学说的建立(1)连一连(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①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②推动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③它与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④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都含有叶绿体( × )(2)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都含有线粒体( × )(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都是原核细胞( × )(4)细胞不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5)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 × )(6)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 )2.观察下列四种生物图示,说出所属生物类型的判断依据。提示 甲、乙为原核生物,因为无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丙为病毒,因为无细胞结构;丁为真核生物,因为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3.请从分子水平上分析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提示 (1)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2)根本原因:不同个体的细胞中含有的 DNA 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请从细胞的化学组成、结构、遗传物质、能源物质、增殖方式等 5 个方面归纳细胞的统一性。3提示 (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3)遗传物质: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通用。(4)能源物质:都以 ATP 作为直接能源物质。(5)增殖方式: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题组一 由实例确定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1.(2014·上海,2)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答案 B解析 水绵属于绿藻,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并含有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颤藻属于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不具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不含有其他细胞器。故 B 项符合题意。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有核被膜,而根瘤菌没有B.酵母菌有核糖体,而硝化细菌没有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细菌没有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细菌没有答案 B解析 原核细胞无核被膜、核仁,但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选项中,蓝细菌、硝化细菌和根瘤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和黑藻是真核生物。题组二 利用图表信息分析原、真核细胞的结构3.(2013·广东,24)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多选)(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光合作用 染色质 细胞全能性A 蓝细菌 有 有 有 无B 洋葱根尖细胞 有 无 有 有C 兔成熟红细胞 无 无 有 有D 蛙受精卵 无 无 有 有答案 BD解析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外层有细胞壁,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质,A 项错误;洋葱属于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洋葱根尖细胞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核中有染色质,在离体情况下,洋葱根尖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 项正确;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兔成熟的红细胞无众多细胞器和细胞核,无染色质,不能表现细胞全能性,C 项错误;蛙是动物,其受精卵无细胞壁,细胞质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受精卵能发育成完整个体,具有很高的全能性,D 项正确。4.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细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可出现在阴影部分的是( )4A.RNA B.染色体C.核被膜 D.内质网答案 A解析 乳酸菌和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衣藻和蘑菇属于真核细胞,阴影部分代表共有的结构或物质,细胞生物中都有 RNA 这种核酸,A 正确;乳酸菌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 错误;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被膜,C 错误;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而原核细胞中没有,因此内质网不可能出现在图中阴影部分,D 错误。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断(1)“菌”类的判断:凡“菌”字前面有“杆” “球” “弧”及“螺旋”等字的都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等则为真核生物。(2)“藻”类的判断:藻类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藻类有蓝藻(如念珠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绿藻(如紫菜、石花菜等),褐藻(如海带、裙带菜等),红藻(如衣藻、水绵、小球藻、团藻等)。其中蓝藻(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2. “三看”法判断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1)看有无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有则是真核生物,无则是原核生物。(2)看细胞器种类:只有核糖体的为原核生物,细胞器种类多的则是真核生物。(3)看细胞壁与细胞的形状:具有细胞壁,细胞呈现本物种(或生物类群)特有的形状,如细菌呈现球状、杆状或螺旋状,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呈现较规则的形状,如植物的细胞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为真核生物。考点二 非细胞生物体——病毒1.病毒的结构识别2.病毒的生活和增殖特点(1)病毒都寄生在活细胞中。(2)病毒很善于隐蔽。(3)病毒的增殖速度极快。(4)病毒的突变率很高。[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 )5(2)H7N9(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由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组成的( × )(3)病毒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规律,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 )(4)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后,预计在大肠杆菌体内测出的放射性元素是 35S 和 32P( × )(5)预防病毒性传染病最有效的办法是口服抗生素( × )2.怎样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病毒?提示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宿主细胞,再用宿主细胞培养病毒。题组一 病毒成分与结构的分析1.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ARS 病毒体内仅有 A、T、C、G 四种碱基B.SARS 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C.SARS 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SARS 病毒具有生命特征答案 D解析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一般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只能以特定的宿主细胞为寄生对象,并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式增殖。由图可知,SARS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仅有A、U、C、G 四种碱基,而不含有 T。SARS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但具有增殖等生命特征。2.(2013·大纲,3)关于 HIV 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 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 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 主要攻击 B 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 HIV 这种病毒答案 D解析 病毒营寄生生活,A 错;病毒无细胞器,B 错;HIV 攻击人体 T 细胞,C 错;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和乳汁等中含病毒,D 正确。题组二 病毒的生活与人类的健康3.汉坦病毒(HTV)属于布尼亚病毒,其危害了上万人,HTV 引发的心肺综合征是致命的疾病。下列关于 HTV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培养基进行 HTV 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B.HTV 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分析 HTV 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D.HTV 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6答案 C解析 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内的生物,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核糖体;分析 HTV 碱基种类和比例可以确定其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是双链还是单链;HTV 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4.艾滋病是由 HIV 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 主要通过感染人体 B 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HIV 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 RNA 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D.HIV 主要感染人体 B 细胞,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答案 C解析 HIV 主要通过感染人体 T 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所以艾滋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比率大大增加。1.多角度整合病毒的相关知识2.关注病毒的“3”个易错点(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体,没有细胞结构。(2)病毒进行寄生生活且寄生具有专一性。专一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病毒称为植物性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一寄生在动物体内的病毒称为动物性病毒,如禽流感病毒;专一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称为细菌性病毒,如 T2噬菌体。(3)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繁殖,因此不能利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培养病毒。考点三(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实验原理(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2.操作步骤7[深度思考](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 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提示 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如果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3)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提示 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简称“偏哪移哪” 。(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 前者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后者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5)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 ,应如何判断“污物”位置?提示题组一 准确把握显微镜的使用1.下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 5×和 16×字样、物镜标有 10×和 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 160 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 640 倍观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8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干知,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 640 倍观察,首先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高倍镜头③,但物像放大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要观察图 1 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 2 中甲方向移动答案 B解析 使用高倍镜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不能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A 项错误;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 项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C 项错误;要观察图1 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 2 中丙方向移动,D 项错误。题组二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3.(2015·上海杨浦区期末质量调研)用显微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①目镜 10× ②目镜 16× ③物镜 10× ④物镜 40×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解析 分析①②③④可知,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②④,因此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组合是②④。4.若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40 倍时,看到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共 m 个,则当放大倍数为400 倍时,看到的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为多少个?若这 m 个细胞充满视野,当放大倍数为400 倍时,数目又是多少?答案 个; 个。m10 m100解析 (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放大倍数变成 400 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 m÷( )= (个)。40040 m10(2)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放大倍数变为 400 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 m÷( )2= (个)。40040 m1001.关注显微镜使用的“4”个易错点(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9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2.显微镜下细胞数目的计算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则要考虑面积的变化。(1)若视野中为一行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则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的平方。知识网络 答题语句网络构建要语强记1.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新细胞可以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也可以通过细胞的融合形成,即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3.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5.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6.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7.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8.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的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10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1.(2013·上海,13)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 10 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 40 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答案 C解析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视野变暗,图像或许会不清晰,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要使视野变亮,即换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将光圈放大。2.(2015·海南,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答案 B解析 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 项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 项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 项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 项正确。3.(2014·北京,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 B解析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拟核,无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无拟核,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 B 正确,A、C、D 错误。4.(2010·课标全国,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细菌具有细胞核且 DNA 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答案 D解析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人体内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而且有细胞周期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相同;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是生物膜,在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2013·江苏,9)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应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一个视野中,用 10×物镜看到 8 个细胞,用 40×物镜则可看到 32 个细胞答案 A11解析 由于高倍镜镜头与玻片的间距很小,故换用高倍镜时,应从侧面观察以避免镜头受损,A 正确;视野是否需要调亮的依据是观察结构的清晰与否,而不是细胞的多少和大小,B 错误;观察不同层次的结构时,需要调节的物距变化范围很小,因此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 错误;显微镜观察时,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少,D 错误。1第 2 讲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1.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化学元素,那么,牛和草在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上分别是(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上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答案 D解析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D 正确。2.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As 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As 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C.P 影响 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 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砷(As)在植物体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决定,故 A 错误;As 进入水稻细胞,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则砷(As)可能是酶的抑制剂,影响细胞代谢,故 B 正确;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说明 P 影响 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故 C 正确;磷脂、核酸和 ATP 是水稻正常生长必需的,故 D 正确。3.下表为一种无土栽培培养液的主要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 Ca(NO3)2 MgSO4 KH2PO4 KCl FeCl3 H2O含量/g 1.0 0.25 0.25 0.12 0.005 1000A.表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齐全B.表中 Mg 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C.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通常比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高,这样有利于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D.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这样可以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根对离子的吸收答案 D解析 表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不齐全,如无大量元素 C,无微量元素 Mn 等;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叶绿素(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只有叶绿素中含有 Mg;若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比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高,则会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反而会导致根细胞失去水分;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栽培管2理过程中不断通气能促进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提供能量。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B.癌变细胞和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C.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 1.8%的盐水,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血浆 pH 能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 HCO 、HPO 等离子有关- 3 2-4答案 D解析 细胞代谢的强弱不仅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A 项错误;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而癌变细胞不具有这些特征,B 项错误;水中毒患者由于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注射质量分数为 1.8%的盐水,是为了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 项错误;HCO 、HPO 等离子与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有关,D 项正- 3 2-4确。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某植物种子含水量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A.ⅠB.ⅡC.ⅢD.Ⅳ答案 A解析 细胞呼吸需要水分,种子萌发时要先吸收水分。在一定范围内,种子含水量相对越高,呼吸作用相对越旺盛。6.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B.给黑暗中的植物浇灌含 18O 的水,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二氧化碳C.人由 30℃的环境走进 10℃的环境后,排尿量会增加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利于越冬答案 C解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动物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人进入到低温环境中后,汗液量减少,所以排尿量会增加;越冬3时,植物细胞代谢活动减弱,所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7.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观察在完全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答案 D解析 判断元素是否是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8.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B.苏丹Ⅲ染液——脂肪——红色C.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碘液——淀粉——蓝色答案 B解析 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A 正确;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现橘黄色,也可用苏丹Ⅳ染液鉴定,呈现红色,B 错误;麦芽糖为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呈现砖红色沉淀,C 正确;淀粉可用碘液鉴定,呈现蓝色,D 正确。9.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答案 D解析 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可鉴定葡萄糖,用蒸馏水稀释斐林试剂乙液,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并振荡后再加入稀释后的乙液,可鉴定尿液中的蛋白质,A 正确;脂肪鉴定应选脂肪含量较多的材料,可选花生种子,B 正确;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而花生油的颜色正好是橘黄色,如果使用苏丹Ⅲ染液,就会出现颜色重复的现象,不容易分清,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C 正确;甘蔗茎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D 错误。410.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检测中,下列有关操作及其作用,错误的是( )A.在检测前留出一部分样液,作用是设置对照B.制备蛋白稀释液,防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粘在试管壁上C.研磨梨或苹果时加入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充分D.脂肪检测中加入酒精溶液,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活性,有利于观察答案 D解析 A 项,物质检测前留出一部分样液的作用是进行对照;B 项,蛋白液比较黏稠,反应后会粘在试管壁上,所以实验前要进行稀释;C 项,研磨生物材料时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D 项,脂肪检测时加 50%的酒精溶液是为了洗去浮色。11.C、H、O、N、P、S 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元素 O C H N P S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人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__较多,此类化合物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①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__________加强。②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 的黄豆能长出 5kg 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________,种类________,其原因是黄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水 蛋白质 (2)糖类 C、H、O (3)①自由水 细胞呼吸 ②减少 增多 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中间代谢产物解析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活细胞中氧和氢的含量比干细胞中高。人体细胞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2)玉米细胞含糖类较多,糖类由 C、H、O 组成。(3)①大豆晾晒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呼吸加强。②在黄豆芽生长的过程中,因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并产生了中间产物,使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种类增多。51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由水的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对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非常重要,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 Cu、K、Ca、Zn、P、Mg、Na、Fe 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神经兴奋的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是__________。答案 (1)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③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2)构成细胞内某些化合物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K、Ca、P、Mg K、Na13.某同学有喝牛奶的习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合物知识后,他想知道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请补充表格中 a、b、c、d 处内容:探究目的 探究牛奶中有无还原糖 探究牛奶中有无蛋白质试管步骤 A B C D E F第一步 2mL 牛奶 2mL 蒸馏水2mL 葡萄糖样液2mL 牛奶 2mL蒸馏水2mLa__样液第二步2mL 斐林试剂2mL 斐林试剂2mL 斐林试剂2mLNaOH溶液 __b__2mLNaOH溶液第三步 __c__水浴加热水浴加热 __d__3~4 滴CuSO4溶液3~4 滴CuSO4溶液结果 ? ?(1)6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预测 A、D 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该实验设计:试管 A 和_______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答案 (1)蛋白质 2mLNaOH 溶液 水浴加热3~4 滴 CuSO4溶液 (2)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牛奶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糖 若出现紫色,证明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 (3)试管 B、C 试管 B 和试管 C 通过对照探究牛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解析 实验应设置对照,一般选择空白对照,但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增加一组标准对照,如探究牛奶中是否具有还原糖可用还原糖(葡萄糖)进行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