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48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通式B.通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属于同系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之间物理性质一定不同,但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2.下列物质一定与丁烯互为同系物的是A.C 2H4 B.C 3H6 C.C 4H8 D.C 4H103.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的烷烃,其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A.6种 B.3种 C.4种 D.5种4.分子式为 C7H6O2 的芳香化合物(只有一个环) ,其同分异构体最多有( )种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5.下列 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4—乙基—1—己烯C.3—甲基—2—戊烯 D.3,3—二甲基—2—戊烯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 和丁醇 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7.对于苯乙烯( )的下列叙述中:①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②可发生加聚反应;③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⑤能发生硝化反应;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正确8.已知乙炔(C 2H2) 、苯(C 6H6) 、乙醛(C 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84% B.60% C.91% D.4 2%9.维生素 A 对人体,特别是对人的视力有重大作 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A 的分子式为 C16H25O B. 维生素 A 含有苯环结构 C.维生素 A 的一个分子中有 3 个双键D. 维生素 A 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维生素 A 的结构简式)2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 C3H8与 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规律性变化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分子量数值一定相差 14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 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11.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CH≡CH 和 B.丙烯和环丙烷D.甲醚和甲醇 C.12.下列 7 种物质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①甲苯 ②苯 ③聚乙烯 ④2-丁炔 ⑤环己烷 ⑥1,3-丁二烯 ⑦SO 2 A.③④⑤⑥⑦ B.③④⑥ C.④⑥⑦ D.①③④⑤13.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B. 验证苯和液溴在 FeBr3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 AgNO3溶液上方,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加入足量饱和 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取少量溴乙烷, 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淡黄色沉淀14.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 C、H、O、N 四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 C3H7O2N 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不能跟 NaOH 溶液反应15、 右图表示 4-溴环己烯所发 生的 4 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316、榄香烯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它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榄香烯的分子式为 C15H20B.榄香烯属于芳香烃 C.1 mol 榄香烯最多能和 3 mol H2反应 D.榄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二、填空、简答题(52 分)17. (6 分)命名下列物质: (1)CH 3CH(CH2CH3)CH(CH2CH3)CH2CH(CH3)2 (2)CH 3CH(CH3)CH(CH2CH3)C(CH3)3 (3)18. (10 分)已知某有机物A:①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 13.51% ②下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③A 的红外光谱图上有 C-H 键、O-H 键、C-O 键的振动吸收峰。④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请回答:(1)A的实验式(最简式)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2)已知 A 的最简式能否确定 A 的分子式(填“能”或“不能” ) ,理由是 。(3)A的结构简式为 。19.(10 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1)写出与环辛四烯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4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仅写两种支链数不同且支链数小于 4 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烷烃 A 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 64 倍,经测定得知 A 分子中共含有 6 个甲基。①若 A 不可能是氢气与烯烃加成的产物,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 A 是炔烃与氢气加成的产物,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20.(10 分)1,4-环己二醇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某些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未列出):(1)写出反应④、⑦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__,上述七个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3)反应⑤中可能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21. (16 分)学习卤代烃的性质时,张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 NaOH 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1)张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 ;课上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盛水试管(装置)的作用是 。(2)若你用另一实验来达到张老师演示实验的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李明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 NaOH 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 AgNO3 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小明由此得出溴乙烷与 NaOH 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钠。老师和同学都认为这样不合理。若请你用实验验证该反应中生成了溴化钠,你与小明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_______ 。(4)用波谱的方法能方便地检验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根据你学到的研究有机化 合物的方法,使用波谱的名称和波谱仪器记录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水气体5_ 。兰陵四中三月份阶段性检测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ADDD 6—10CCADD 11—16ACCDAC二、填空题17. (6 分) (1)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3)2—甲基—2,4—己二烯 (每空 2 分)18.(10 分)(1)C 4H10O 74 (2)能, 因为 A 的最简式为 C4H10O,氢原子已经达到饱和。所以 A 的最简式就是 A 的分子式(3) 19.(每空 2 分)(1) (2) (3)20.(1)(2 分)(2 分)(2)消去反应(1 分);③⑤⑥(1 分)(3) 、 (2 分)21.(1)该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乙烯(或验证溴乙烷与 NaOH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 ;现象是 高锰酸钾溶液红色褪色 ;盛水试管(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气体中少量的乙醇 。(2)反应原理是 CH 2= CH2 + Br2 → BrCH 2CH2Br 。(3)你与小明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方法是向溴乙烷中加酸化的 AgNO3溶液进行对比 。(4) 使用波谱的名称和波谱仪器记录的结果分别是 核磁共振氢谱图 、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 1∶2∶3 。或红外光谱图 、 发现 —OH、C—H、C—O 振动吸收1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19 世纪 60—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 (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 ① 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④色当战役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3、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5、1919 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 )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15 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休战” 。此话的含义是指巴黎和会上( ) A.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B.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C.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D.美日争夺中国矛盾尖锐8. 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 A. 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B.日本利 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 9.下列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是( )A. 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 九国条约 D. 凡尔赛和约10、 《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11.关于 30 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2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13.1936 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 23 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4.1936 年 8 月法国政府声明:“法西斯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 ”这表明法国政府 (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15.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 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16.有关 20 世纪 30 年代法西斯的局部侵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九一八事变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侵略 B.国联成为推行绥靖政策德工具 C. 西班牙处于孤立无援德境地 D.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7、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 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后可利用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D、帮助波兰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 18.1940 年德国在西线占领的国家有 ( )A、奥地利 捷克 丹麦 挪威 卢森堡 B、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D、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苏联 19.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是 ( )A.东亚各国人民共同繁荣幸福 B. 帮助东亚各国抵制外来 侵略 C. 建立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D.建 立东亚地区反西方殖民侵略的同盟 20、二战中欧洲战场的转折是( )A.中途岛海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诺曼底登陆21.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会议( )A.雅尔塔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开罗会 议22、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 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23.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是指:( )A.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B.除敌对活动以外的一切往来 C.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办法 D.除一切对抗形式以外的战争形式 24.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 国崛起③以联合国 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对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 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326.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以色列方面发展。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映是( )A.武力对抗以色列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C.向以色列妥协 D.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27. 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 ,这说明( )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 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成败的根本因素C. 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D. 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8.2003 年 3 月 20 日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说明 ( )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面前软弱无力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29.造成右图(中东地区)所示的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宗教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二战后,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局部战争的外部因素是( )A.领土纠纷 B.民族、宗教矛盾 C.地区霸权主义 D.美苏等国的干涉 二、 非选择题(其中 31 题 13 分,32 题 13 分,33 题 14 分,共 40 分)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8 年 9 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回英国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 1939 年 7 月 24 日,英日双方签署了 《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1941 年 3~12 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材料三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 ——《丘吉尔回忆录》(1)对于慕尼黑会议毛泽东说,张伯伦是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请用 1938 年到1940 年的史实来证明毛泽东的评价。(4 分)(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2 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对比,英国的政策发生什么变化?各举一个战例说明英国在“陆地上、天空中”与德国作战。(3 分)4(4)材料二中美国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中国,但中国的抗战却对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起积极作用。试分析 1941 年的中国战场对苏德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所起的作用。(4 分)3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 ”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 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 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材料三 美苏在加紧争夺的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 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二战后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列举两例爆发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局部战争。 (2 分)(2)依据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 (2 分)(3)二战后爆发的 100 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中,其中 40 余起发生在中东,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 分)(4)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5 分)33.20 世纪的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申办 1916 年第 6 届奥运会的城市有柏林、布 达佩斯和亚力山大。1912 年,欧洲战云笼罩,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然而“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却相信,如果把奥运会举办地设在柏林,德国人的注意力就会转到运动会上去了,可能消弥一场大战。因此,第 6 届奥运会决定在柏林召开。(1)顾拜旦善良的愿望是否实现了?说明了什么问题(3 分)材料二 1936 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5(钟的中间是普鲁士鹰和奥运五环) (海报的中间是纳粹标志)(2)你能从 1936 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在本质上说明了什么?(4 分)材料三纽伦堡审判(3)一个国家要承办奥运会,必须具备很多条件, “爱好和平,维护和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德国的慕尼黑非常想申办 1972 年夏季奥运会。假如你是德国奥申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你会如何说服国际奥委会,德国完全具备“和平”方面的条件。要求以材料三为依据。 (3 分)材料四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前,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向各成员国呼吁,在奥运会期间停止一切的敌对行动,遵守奥林匹克停战的协议。参加雅典奥运的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都纷纷宣布尊重奥运停战精神。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回答,奥运会与战争、和平之间的关系。 (4 分)1970 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倒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向600 万犹太人亡灵谢罪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敌”法国真诚道歉。6兰陵四中高二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检 测参考答案2016 年 3 月1-5ABDDB 6-10DACBD 11-15DCDDC 16-20CABCB 20-25CDACB 26-30DDBBD 31.(1)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先进攻了波兰和法国,并很快灭了法国。1940年7月,德国实(2)出卖中国利益,与日本达成妥协,维护英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 (2分)(3)纵容侵略到坚决抵抗。北非阿拉曼战役、击碎 海狮计划或德国的空中闪击行动失败(3 分)(4)1941 年中国的抗日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国赢得了全面备战的时间。(4 分)32. (1)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或第二次中东战争) (2 分)(2)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 分)(3)①大国势力渗透②意识形态复杂③地理位置重要④领土争夺激烈⑤石油资源丰富⑥民族宗教矛盾复杂(①②两点必须回答,其余再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4 分)(4)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实现“以土地换和平”的计划;减少大国干涉,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尊重相互的宗教民族信仰(5 分)33.(1)没有实现。 说明仅凭美好的愿望是无法阻止战争的;德国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 分)(2)历史信息:①纳粹德国企图控制奥运会;②1936 年奥运会处在纳粹德国和战争隐形之下。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本质上说明:纳粹德国强烈的侵略性和称霸世界的企图。 (4 分)(3)清除法西斯主义,正视并且承认二战的错误,主动与其他国家和解。 (3 分)(4)①战争破坏和负面影响奥运会;②和平是奥运会召开的前提,和平促进奥运会的发展;③奥运会推动和平的发展。 (4 分)1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把答案填涂到机读卡)2004 年 5 月 7 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城》报道:今年 4 月 25 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 8 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 1—3 题。1.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 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4.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 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 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5.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6.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8.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29.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水灾 B.旱灾 C.地震 D.寒潮10.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1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12.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在平原地区多发的是( )A、干旱 B、滑坡 C、 洪涝 D、泥石流13.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 孕灾 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 8 月 29 日清晨 6 时 10 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 145 英里(约 233 千米) ,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 14-18 题。14.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点15.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中心最大风力在 6 级以上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 “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16.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7.8 月 28 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318.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19.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 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B.5~8 级地震相差 60 倍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 20-21 题。20.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21.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全球变暖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结合右图回答 23~24 题。22.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23.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环节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4.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 年 3 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 年唐山大地震 D.2005 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5.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④①②③426.读北京—天津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图,图中北京和天津城区的地下水位状况,容易导致的危害是( )A.洪涝加剧 B.盐碱化加重 C.滑坡增多 D.地面沉降,地面建筑坍塌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 250 亳克/升的自然灾害。27.2006 年 1 月 20 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 ”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 ②③⑤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28-29 题。28.年降水量多少 mm 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 )A.300mm—450mm B.300mm—530mm C.450mm—530mm D.≥450mm29.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B.年降水量超过 450mm 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C.当年降水量超过 300mm 之后树木才迅速生长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大小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 4 种情形。读图完成第 30 题。降水量(mm)530、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6第二部分综合题(共 3 题,总分 40 分)二、综合题(3 大题,共 40 分)3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材料二 2008 年 9 月 22~27 日,四川省先后有 12 市 38 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 9 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 159.8 毫米;北川县连续 5 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 复重建十分不利。(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川县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应采取的应对措施。32.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 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7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____。这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可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____________的退化。(3)简述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3.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1949 年到 1998 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 旱灾频次 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 32 219松辽平原 169 357环渤海平原 415 799黄淮平原 846 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949 2151(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2)长江中下游平原 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8高二地理下学期月考答案一、 选择题1-5: DBAAD 6-10:DCDCC11-15: ACDCD 16-20: CAADB21-25: DDBCA 26-30:DBABA二、 综合题31.(1)西南地区(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修路,开矿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检测预警系统(答出其中两条即可)32. (1)干旱 递减 增强 (2)土地生产力 土地 (3)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4)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33. (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3)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任答两点即可)1兰陵县第四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2016.04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第 I 卷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本部分试题答案请使用 2B 铅笔涂到答题卡上。请仔细检查答题卡准考证号,确保准确无误)1.下列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理解正确的是①“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②“物质是标志着客现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慼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③“物是观念的集合”④心外无物,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C.意识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3.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C.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运动和静止相互联系4.黑枸杞是草原防风固沙的重要植 被,却成了外地淘金者们的摇钱树。2015 年 8 月,超过 5000 人的各地抢摘者,洗劫了草原上超过 300 万亩草场,草原生态遭到了肆意破坏。这启示我们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②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改造自然必然会破坏自然④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并加以改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人类如何准确获取自己的位置?如何在重复同样的路线时迅速査获信息?在大脑中如何对位置信息进行存储?研究者通过科学实验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内置于大脑中的“GPS” ,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内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这进一步证明了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的产物 D.意识活动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6.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物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俗话说:眼见为实。但科学证明,眼见不一定为实,由此可见A.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现象 B.意识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2C.错觉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想 象 D.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7. 在平面内,若直线 a 垂直于 c,直线 b 垂直于 c,则直线 a 平行直线 b;在空间,若直线 a 垂直于 c,直线 b 垂直于 c,则直线 a 与直线 b 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C.真理有时不是客观的 D.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就不同8. 2015 年被联合国规定为“国际光学年”,以纪念人类在光领域的重大发现。早在 1015 年阿拉伯学者推论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定律,1905 年爱因斯坦指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0 世纪中叶贝尔实 验室研发了太阳能电池技术;21 世纪激光和量子技术的应 用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光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说明的哲理是A.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客观事物阻碍人的实践活动C.认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认识世界是为了探索和获得真理9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 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有些人不相倌自己是最聪明最强大的,深信抱团协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做事容易成功;有些 人深信自己是天生骄子,个人力量最大,反而容易失敗。这告诉我们A.关键部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部分的作用与整体的作用有时同等重要C.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11.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和世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今天, “一带一 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联系更加 紧密,中国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材料说明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也离不开人的参与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④正是事 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 下列与“(1+0.1)365=37.78, (1-0.1)365 =0.0255”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13.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洽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苏轼的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③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④要用发展的现点看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 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蓝瓷的蓝色比中国青花瓷的蓝色更浓郁,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都源于特别的制作过程,画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氧化钴黑色成分的颜料,经过特别烧制,发生化学反应,黑色就会变为著名的代尔夫特“蓝” 。这种特别的制作过程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向前发展B.立足于实践探索,建立新的人为事物联系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原有的矛盾15.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①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事物的否定是对事物的克服17.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 ,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的性质C.要坚 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18.2014 年 10 月 8 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讲话指出,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搞面面俱到,打到了七寸。我们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集中于整治。这体现的哲理是①办事情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要分主流和支流,重点看主流 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④要坚决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对右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①前者重视经验的普遍指导意义,又不囿于前人的经验②后者既重视经验的普遍指导意义,又重视研究现实问题的特殊性③前者重视经验的普遍指导意义,但忽视了研究现实问题的特殊性 ④后者机械地照搬前人的经验 ,亦步亦趋,缺乏创新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20.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 ,说明①“未病”是量变, “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创造或改变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③“未病”与“已病”不存在严格界限,治“未病”与治“已病”不应有所区别 “对成功者的足迹,有人视为路标,有人视为框框”4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 ,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21.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 一位禅师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 ”这启示我们A.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曲折和困难B.只有沿着曲折的道路才能走向成功C.要善于抓住机遇,嬴得主动和优势D.避开障碍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22.汉代的匡衡在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3. 2013 年 1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③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④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这就需要我们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5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6 题,分值 50 分。本部分试题答案请使用 0.5mm 黑色中性笔写到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使用其他颜色笔答 题或答案不写在指定区域,一律不予改卷。 )26. ( 15 分)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资本、出口等制约因素日益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管困难增多,各种风险日益出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 2015 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要求各地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材料二 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根据本市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培养引进创新团队和人才,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和水平。(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要求的合理性。(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27.(18 分) 湛州 87 岁的林闻川老人每 天清晨起来打扫村里的路面,他不是清洁工,却常年扫路,不拿一分钱报酬,20年如一日;“最美济宁人”泗水乡医刘庆民 35 年如一日为乡邻服务 ,手持 1880 张欠条却从不索要费用;“夺刀少年”高三学生抑艳兵与同学在中巴车上与歹徒英勇搏斗. 身上多处被砍伤,但咬紧牙关强忍疼痛,终于制止了歹徒,保全了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 ……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与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治疗著不良道德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创伤,而且有力提升了社会公德,捍卫了公平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美德,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民族的脊梁”的感人事迹对我们的人生启示。(2)请从意识能动作用的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需要“民族脊梁” 。628.(17 分)材料一 我国改革的发展历程材料二:当前,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已从宏现层面转向具体层面,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 法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的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发展历程。(9 分)(2)结 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分析说明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8 分)7兰陵四中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ABDAB 6-10:DAADD 11-15:CCDBA 16-20:CBDCA 21-25:ACAAA二 、非选择题26.(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总体部署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准确把握。 (3 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 动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做出科学部署,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 分)(2)①抓住主要矛盾。该市把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抓住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3 分)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市因地制宜,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增 长。(3 分)③树立创新意识。该市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和引进创新人才,在新常态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强 大 动 力 。 ( 3 分)27.(1)①这些感人事迹启示我们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 分)②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3 分)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和生活中奉献和服务社会。(3 分)(2)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 “民族脊 梁” ,能够指导我们分辨社会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选择正能量和向善向上的美德。 (3 分)②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民族脊梁”作 为精神力量,能够弘扬社会正 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 分)28.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 (3 分)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实践中,正确的措施得到了检验和坚持,错 误的做法得以修正,使改革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 (3 分)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为全面深 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3 分)(2)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2 分)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法制度改 革,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全面进步。 (2 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分)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