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全科.zip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全科.zip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 文(无答案).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 理(无答案).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
  • 全部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 文(无答案).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 理(无答案).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无答案).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挑战赛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银川一中高二年级寒假学生自主学习挑战赛化 学 试 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H 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Δ H 不同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Zn(s)+CuSO4(aq) ZnSO4(aq)+Cu(s) Δ 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 相同条件下,如果 1 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E1,1 mol 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E2,则2E1=E2C. 101 kPa 时,2H 2(g)+O2(g) 2H2O(l) Δ H=-571.6 kJ·mol-1,则 H2的燃烧热为 571.6 kJ·mol-1D. H+(aq)+OH-(aq) H2O(l) Δ H=-57.3 kJ·mol-1,则含 1 mol NaOH 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含 0.5 mol H2SO4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 57.3 kJ 的热量3. 在 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 1/3 体积,CO 2占 2/3 体积。且有:C(s)+1/2O2(g) CO(g) Δ H=-110.5 kJ·mol-1 CO(g)+1/2O2(g) CO2(g) Δ H=-283 kJ·mol-1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172.5 kJ B. 1 149 kJ C. 283 kJ D. 517.5 kJ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 H=-57.3 kJ·mol-1,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 H=2×(-57.3) kJ·mol-1B. 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1,则 2CO2(g) 2CO(g)+O2(g)的 Δ H=2×(+283.0) kJ·mol-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5. 已知:C(s)+H 2O(g) CO(g)+H2(g) Δ H=a kJ·mol-12C(s)+O2(g) 2CO(g) Δ H=-220 kJ·mol-1H—H、O O 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496 和 462 kJ·mol-1,则 a 为( )A. -332 B. -118 C. +350 D. +13026. 已知:C(s)+O 2(g) CO2(g) Δ H1 CO2(g)+C(s) 2CO(g) Δ H2 2CO(g)+O2(g) 2CO2(g) Δ H3 4Fe(s)+3O2(g) 2Fe2O3(s) Δ H4 3CO(g)+Fe2O3(s) 3CO2(g)+2Fe(s) Δ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 H10,Δ H30,Δ H40 C.Δ H1=Δ H2+Δ H3 D.Δ H3=Δ H4+Δ H57.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 )A. 密闭容器中,9.6 g 硫粉与 11.2 g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 17.6 g 硫化亚铁时,放出 19.12 kJ 热量。则 Fe(s)+S(s) FeS(s) Δ H=-95.6 kJ·mol-1B. 稀盐酸与 0.1 mol·L-1 KOH 溶液反应:H+(aq)+OH-(aq) H2O(l) Δ H=+57.3 kJ·mol-1C. 已知 1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 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 2H2(g)+O2(g) Δ H=+285.5 kJ·mol-1D. 已知 2C(s)+O2(g) 2CO(g) Δ H=-221 kJ·mol-1,则可知 C 的燃烧热 Δ H=-110.5 kJ·mol-18. 在 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 O2(g)=SO2(g)+H2O(g) △H 1 32H2S(g)+SO2(g)= S2(g)+2H2O(g) △H 2H2S(g)+ O2(g)=S(g)+H2O(g) △H 3 12S(g) =S2(g) △H 4则△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A. △H 4= (△H 1+△H 2-3△H 3) B. △H 4= (3△H 3-△H 1-△H 2)3 2C. △H 4= (△H 1+△H 2+3△H 3) D. △H 4= (△H 1+△H 2-3△H 3)29. 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s,单斜) S(s,正交) Δ H=+0.33 kJ·mol-1B. 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 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 ①表示断裂 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 能量比形成 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3297.16 kJ10.用 3g 块状大理石与 30mL3mol/L 盐酸反应制取 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 30mL3mol/L 盐酸 ②改用 30mL6mol/L 盐酸 ③改用 3g 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12.一定条件下反应 A2(g)+B 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2υ(正、A 2)= υ(逆、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B 的同时,生成 n mol 的 B2D.A 2、B 2、AB 的反应速率比为 2:2:1 的状态13.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1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 2NH3(g),△H v(逆)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 mol PCl3和 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 3的转化率小于 80%21. 已知分解 1 mol H2O2放出热量 98 kJ。在含少量 I-的溶液中,H 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I- H2O+IO- 慢 H 2O2+IO- H2O+O2+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 I-浓度有关 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 98 kJ·mol-1 D. v(H2O2)=v(H2O)=v(O2)22. 在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g)和 Y(g),发生反应 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实验编号 温度/℃n(X) n(Y) n(M)① 700 0.40 0.10 0.090② 800 0.10 0.40 0.080③ 800 0.20 0.30 a④ 900 0.10 0.15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若 5 min 时测得 n(M)=0.050 mol,则 0 至 5 min 时间内,用 N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N)=1.0×10-2 mol·(L·min)-1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0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6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 b0.06023.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6nabcdeNH32t1t2t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 s 内,反应速率为:v(NO2)=0.2 mol·L-1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 ,仅改变 x,则 x 为 c(O2)24.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 NH4F 水溶液中含有 HF,因此 NH4F 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 H2的速率25.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2(g)2NH3(g) △H <0,673 K,30 MPa 下 n(NH3)和 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 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 b 的小 B.点 c 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 d(t1时刻)和点 e(t2时刻)处 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 K 下反应至 t1时刻,n(H2)比上图中 d 点的值大二、填空题(每空 2 分)26.(10 分)某研究小组以化合物 1 为原料,按下列路线制备聚合物 8。已知:R—X R—CN R—COOH7R—CH2COOH请回答:(1)以下四个化合物中,含有羧基的是 。A.化合物 3 B.化合物 4 C.化合物 7 D.化合物 8(2)化合物 4→8 的合成路线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聚反应 D.还原反应(3)下列四个化合物中,与化合物 4 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 3COOC2H5 B.C 6H5COOH C.CH 3CH2CH2COOH D.CH 2=CH-COOH(4)化合物 4 的属于酯类且含有乙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化合物 6→7 的化学方程式 。27.(14 分)(1)1.00 L 1.00 mol·L-1H2SO4溶液与 2.00 L 1.00 mol·L-1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 114.6 kJ 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 Δ H 为 ,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 25 ℃、101 kPa 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 CO2(g)和 H2O(l),放出 41.8 kJ 的热量,C 6H6的燃烧热为 kJ·mol -1。(3).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图中有一处未画出,它是 。②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③如果用 0.50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28.(12 分)下列反应在 210℃达到平衡:PCl5(g) PCl3(g)+Cl2(g) △H >0 K=1 ①CO(g)+Cl2(g) COCl2(g) △H <0 K=5×10 4 ②COCl2(g) CO(g)+ Cl2(g) △H >0 ③(1)化学平衡常数 K 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 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K 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 值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 A.c(PCl 5) = c(PCl3)= c(Cl2)=1 B.c(PCl 5)= c(PCl3)·c(Cl2)=1 C.c(PCl 5)= c(PCl3)·c(Cl2)8反应②和反应③的 K 值表达式 (填“相同”或“不同”)(3)降低 Cl2浓度,反应③的 K 值 ____ (填“增大” 、 “减少”或“不变”)(4)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 K 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 210℃29.(14 分)某化学反应 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 0。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序号 时 间浓度 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 1,反应在 10 至 20 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_________mol/(L·min) 。(2)在实验 2,A 的初始浓度 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 20 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 v3,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 v1,则 v3______v1(填>、=、<) ,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银川一中高二年级寒假学生自主学习挑战赛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1.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上述记载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A.北京有至少三千年的城市历史B.克受封是因为立了战功C.分封制的内容包括“授土授民” D. 周天子封克为匽地的诸侯2.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因齐自称为齐威王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秦穆公加征鱼盐税收3.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B.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C.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5.战国时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 。这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强化 B.国君权力的加强 C.郡县制的确立 D.儒学地位的提升6.西周分封制度首次在中国范围基本废除,主要是因为A.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B. 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C.秦国商鞅变法 D. 儒、道、法三家思想推动7.下图“□□”中的内容应是2A.察举 B.朝议 C.诏令 D.监察 8.战国时实行兵士戍边制度,当时规定戍边期限为三日,一切费用自理。而秦统一后,广大将士却对该制度深恶痛绝。这主要是由于A. 政治腐朽,军饷无法保障 B. 国家统一,人民热爱和平C. 路途遥远,粮草需要自备 D. 将士厌战,急需农业生产9.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 2000 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10.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 、 “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下列选项中最适当这一制度评说的是 A. 三省六部制 B.中外朝制 C. 分封制 D.内阁制度11.汉景帝中元六年(前 144 年),梁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 。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C.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2.历史学家吴晗曾断言从四世纪到十世纪大约七百年间,中国的政治舞台为 30 个左右的绅士家族所独占,政治格局被打破是因为A.古代选官制度之逐渐完善 B.君主专制制度开始建立C.统治者提倡唯才是举 D.绅士家族退出历史舞台13.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 “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 , “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 ”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14.1377 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 ,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C.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D.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15.明代皇室有规定,大凡公主的婚配,多选择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3为妻。这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专制皇权 C.打击贵族势力 D.保护科举制度16.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17.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 of Military 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A. 特点 B.职能 C. 由来 D.性质18.中国古代“在最高专制权力中心的边上,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权力机构” 。以下与此观点相符的机构是A.汉朝的丞相 B.清朝的军机处 C.元朝的中书省 D.宋朝的中书门下19.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 男耕女织 C. 精耕细作 D.家庭经营20.观察汉代画砖《犁耕图》 。它反映的信息是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21.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 。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A.皇权专制 B.自然经济 C.等级观念 D.社会习俗22.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 ,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D.土地兼并得到认可423.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A. 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 千耦其耘式经营24.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 A.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B. 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25.从春秋战国时起,各个国家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商业经营或采取官营的方式,或采取民营的方式,但基本上是民营占主导地位。而到汉武帝时期,官营工商业开始占据绝对地位。其主要原因是A.儒学主体地位的影响 B.国家政治实现统一 C.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D.中央集权力量强大26.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A.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B.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27.康熙五十四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 )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 。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 ”,立石严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踹匠罢工不是为了经济目的 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C.政府立法以管理民营手工业 D.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28.唐朝颁布的《关市令》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 ”这说明唐朝 A.商品经济活跃 B. 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C. 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 D.中央集权涉及经济领域29. 《古代经济史》中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 ”这反映出明中期扬州地区A.成为饮食文化中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30.西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地位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B. 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531.康熙七年(1668 年)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广东巡抚王来任上疏请求复界,清廷以“海氛未靖”为由拒之,但默许“以海边为界……听民出田界外” 。对此现象理解最全面的是A.清廷内部存在开放和锁国之争 B.清廷已意识到闭关政策的危害性C.康熙年间曾一度松弛闭关政策 D.小农经济的特点无须要对外开放32.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B.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33.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据此可知,孟子强调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已复礼 D.礼法并用 34.柏杨在总结某家思想时说:“为什么在街上杀一个人是犯罪,而在战场上杀一万人是英雄?……为什么人民要忍饥挨饿去供养统治者挥霍?…… 为什么埋葬一个死人,要花那么多钱?”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 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3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 儒家、墨家 B. 儒家、道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36.中国古代主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墨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37.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由此可见,董仲舒A.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B.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38. “过去公务人员的知识,以识字和律令为主,而此后以儒学内容为主” , “这与其说是一学术变革,不如说是一政治变革” 。这一“变革”发生在A. 西汉 B. 战国 C.唐朝 D.明朝39.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 ,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6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 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C. 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D.唐朝时形成了“三教合归儒”的现象40.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 。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 1 年,伤重者加凡伤 3 等处罚。此变化反映了A.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 B.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C.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 D.理学已成为封建主流意识4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晚明是“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 。能为其提供佐证的是A.王阳明的“致良知” B.朱熹的“格物致知”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王夫之的唯物思想4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李贽时说:“他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材料中的“环境”特指A.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B.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43.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 、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 B.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C.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贡献 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4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 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 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45.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尚治》篇中这样描述君主应有的作为:“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存心如赤子,处身如农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贫士,海内如室家。 ”这表明他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君民共治 C.主张执政为民 D.主张人民主权46.杨朱学说在先秦战国时代曾经是“言盈天下”,是与儒墨并驾齐驱的显学。杨学的宗旨是“为我” 、 “贵己” 、 “轻物重生” 、 “全性(生)葆真” 。杨学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A.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B.墨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 儒学 47.有一首诗中曾写道:“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度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短不灵” 。诗中描述的是7A.造纸术 B. 印刷术 C.火药 D. 指南针48. “ _______ 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 ”横线处的文字是A.火药 B.造纸 C.指南针 D.雕版49.南朝人王愔称:“次仲(人名)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由此可知王情认为 A.次仲是隶书的创立者 B.次仲尝试创立草书 C.古代的书是用楷体写的 D.字体演变具有继承性50.北宋崇宁三年(公元 1104 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 ,以见万里意。此图的风格应为 A.宫廷画 B. 民俗画 C. 文人画 D.人物画51.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 ”这段话反映了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52.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 ”文中的 “雅典人”是指A.除贵族外的雅典所有公民 B. 可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雅典人C.除第四等级外的所有雅典公民 D. 除外邦人以外的全体雅典人 53.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54. “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平民强烈不满” 。这可以用来解释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陪审法庭建立 B. 自然法的产生 C. 《十二铜表法》制定 D.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55.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B. 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C.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56.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这表现出古希腊人8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57.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 ?”他是A.普罗塔戈拉 B.梭伦 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 58.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A. 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B. 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C. 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 D. 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59.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A.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60. “苏格拉底常站在雅典街头向各种人发问,他的目的是要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观念进行检讨,探索其正确与否,以此来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A.维护城邦民主制度 B. 倡导法治与民主 C.鼓吹神本主义思想 D. 重视知识与理性 二、非选择题(61 题 24 分,62 题 16 分,共 40 分)61. (24 分 )材料一 唐 代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在 政 治 制 度 方 面 的 一 个 最 大 的 转 捩 中 枢 。 ……在 我 们 要 讲 的 汉 唐 宋 明清 五 个 朝 代 里 , 宋 是 最 贫 最 弱 的 一 环 。 专 从 政 治 制 度 上 看 来 , 也 是 最 没 有 建 树 的 一 环 。 ……论 中 国 政治 制 度 , 秦 汉 是 一 个 大 变 动 。 唐 之 于 汉 , 也 是 一 大 变 动 。 ……若 论 制 度 , 宋 代 大 体 都 沿 袭 着 唐 旧 。 只因 宋 初 太 祖 太 宗 不 知 大 体 , 立 意 把 相 权 拿 归 自 己 , 换 言 之 , 这 是 小 兵 不 放 心 大 臣 , 这 也 罢 了 。 他 们 种种 措 施 , 自 始 就 不 断 有 人 反 对 。 但 因 宋 初 承 袭 五 代 积 弊 , 社 会 读 书 人 少 , 学 术 中 衰 , 反 对 的 也 只 晓 得唐 制 不 如 此 而 已 , 并 未 能 通 览 大 局 , 来 为 有 宋 一 代 定 制 创 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万 历 时 王 世 懋 《 二 酉 委 谭 摘 录 》 说 是 “天 下 窑 器 所 聚 , 其 民 繁 富 , 甲 于 一 省 ”, “万 杵 之声 殷 地 , 火 光 烛 天 , 夜 令 人 不 能 寝 ”, 因 而 他 戏 称 之 为 “四 时 雷 电 镇 ”。万 历 三 十 四 年 萧 近 高 说 : “( 景 德 ) 镇 上 佣 工 , 皆 聚 四 方 无 籍 游 徒 , 每 日 不 下 数 万 人 。”清 代 唐英 在 《 陶 冶 图 说 》 中 也 记 载 了 当 时 的 实 况 : “景 德 镇 袤 延 仅 十 余 里 ……, 以 陶 来 四 方 商 贩 , 民 窑 二 三百 座 , 工 匠 人 夫 不 下 数 十 万 , 藉 此 食 者 甚 众 。”材料三 理 学 是 中 国 古 代 最 为 精 致 , 最 为 完 备 的 理 论 体 系 , 其 影 响 至 深 至 巨 。 理 学 家 将 天 理 和人 欲 对 立 起 来 , 进 而 以 天 理 遏 制 人 欲 , 约 束 带 有 自 我 色 彩 、 个 人 色 彩 的 情 感 欲 求 。 ……应 该 看 到 , 理学 强 调 通 过 道 德 自 觉 达 到 理 想 人 格 的 建 树 , 也 强 化 了 中 华 民 族 注 重 气 节 和 德 操 , 注 重 责 任 与 历 史 使 命的 文 化 性 格 。9——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试从中央政府组织和选贤与能方面说明“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 (4 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10 分)(3)宋明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4 分)依据材料二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 6 分)62.(16 分)材料一 希 腊 古 典 人 文 主 义 是 在 对 人 性 的 探 究 与 思 索 中 逐 渐 形 成 的 , 其 内 在 的 本 质 是 对 人 的 灵魂 的 塑 造 和 对 理 性 精 神 的 培 养 , 倡 导 一 种 在 善 之 普 遍 性 原 则 指 导 下 的 生 活 。 古 典 人 文 主 义 思 想 不 仅 深刻 影 响 了 西 方 文 化 传 统 , 它 对 精 神 迷 失 、“无 家 可 归 ”的 现 代 人 尤 其 具 有 启 示 意 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材料二 中 国 古 代 人 文 主 义 者 认 为 : 在 人 与 人 之 间 应 该 保 持 一 种 和 谐 的 关 系 , 互 相 关 心 互 相 爱 护 。……认 为 一 个 没 有 秩 序 的 社 会 是 危 险 的 , 会 给 社 会 成 员 带 来 灾 难 , 提 出 了 一 系 列 符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礼 法模 式 。 ……提 出 要 使 “义 ”成 为 第 一 追 求 , 认 为 它 是 人 的 根 本 价 值 所 在 。 ……人 在 社 会 中 离 不 开 交 往 ,而 人 们 之 问 的 交 往 需 要 一 个 基 本 的 准 则 , 应 该 真 诚 待 人 , 不 虚 伪 欺 诈 。材料三 当 希 腊 人 正 在 探 讨 物 质 世 界 的 性 质 、 印 度 思 想 家 正 在 思 考 灵 魂 和 神 的 关 系 时 , 中 国 的圣 人 正 试 图 去 发 现 人 类 社 会 和 贤 明 政 治 的 根 本 原 则 。——伯 恩 斯 《 世 界 文 明 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4 分)(3)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