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单元检测 .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99146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单元检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案导学设计】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单元检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案导学设计】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单元检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案导学设计】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单元检测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学案导学设计】2015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 3 课 杜甫诗五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车辇(nin) 羞赧(nn)凭轩(xun) 宵衣旰食(n)B潜行(qin) 荆杞(q)黄鹂(l) 天崩地坼(chi)C伉俪(kn) 崔嵬(wi)乾坤(qin) 妍媸毕露(ch)D倚靠(y) 云鬓(bn)戎马(rn) 敷衍塞责(s)答案 D 解析 A 项中“旰”应读“n” 。B 项中“坼 ”应读“ch” 。C 项中“嵬”应读“wi”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鄜州 坠地 堕落 黄鹂B戎马 戒严 戊守 戍戌C凭轩 云鬟 蒲公

2、英 泪满襟D频繁 篱笆 泪盈巾 明眸皓齿答案 B 解析 应为“戍守” 、 “戊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哀江头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_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2)当此之时,严武病逝成都,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被迫于衰朽之年,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_异乡,兼以政治上屡遭排挤,心境自然凄苦异常。(3)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_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A面世 作客 经过B问世 作客 通过C面世 做客 通过D问世 做客 经过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

3、运用能力。 “面世”指精神或物质产品与世人见面,强调2它的投产上市;“问世”专指作品著作等出版物跟读者见面,强调事物的诞生,一般物质产品不可使用“问世” ;“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经过”指过程、经历;“通过”指以人或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种目的。4下列对杜甫的蜀相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沉挚而悲壮。D尾联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答案

4、B 解析 “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阴森岑寂;“自春色” 、 “空好音”是写没有人欣赏,表现了冷落、凄清的特点。作者写锦官城外高大茂盛古柏掩映中的武侯祠,尽管有“映阶碧草” 、 “好音黄鹂” ,但也是枉添春色,着重渲染了今日祠堂冷落、荒凉、无人视听,表达了对诸葛亮身后寂寞的慨叹。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57 题。暮 归杜 甫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注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注 鞞:军鼓。5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语还有击柝、捣练。6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

5、”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答:_答案 (示例)此评不正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抒发了作者想要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想要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的感慨。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7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 明月、凄风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月皎皎”写出了诗人明月之夜客居他乡的3惆怅与无奈;“风凄凄”则形象地表达了晚风中传送来的捣衣声,引起游子心中对母亲、妻子的思念,于是风也变得“凄凄”了。 “月皎皎” 、 “风凄凄

6、”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游子胸中的悠悠乡愁。(2013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客 从杜 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 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 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8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答:_答案 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解析 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

7、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回答本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9从全诗看, “珠中有隐字” 、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答:_答案 “珠中有隐字” ,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 ,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有隐字” “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

8、“泪”字。 “化为血” ,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蜀 相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4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0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答案 “诗眼”分别是“自” “空”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着一“自”字、 “空”字,便凄清至极,突出了祠堂的荒凉。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体会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惋的情调(或字里行间寄寓的诗人感物思人的情怀)。11最后两句,诗人是如何借写蜀相来抒写自己情怀的?答:_答案 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杜甫饱经战乱而屡屡失意,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武侯的命运颇为相似。诗人借痛惜赍志而殁的武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难展宏愿的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