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课件+试题)(打包38套)湘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课件试题打包38套湘教版.zip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课件试题打包38套湘教版.zip
2016062011.doc
20160620110.doc
201606201100.ppt
201606201101.ppt
20160620111.doc
20160620112.doc
20160620113.doc
20160620114.doc
20160620115.doc
20160620116.doc
20160620117.doc
20160620118.doc
20160620119.doc
2016062012.doc
20160620120.doc
20160620121.doc
20160620122.doc
20160620123.doc
20160620124.doc
2016062013.doc
2016062014.doc
2016062015.doc
2016062016.doc
2016062017.doc
2016062018.doc
2016062019.doc
20160620196.ppt
20160620197.ppt
20160620198.ppt
20160620199.ppt
  • 全部
    • 201606201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0.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00.ppt
    • 201606201101.ppt
    • 2016062011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5.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6.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7.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8.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19.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20.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2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2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2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2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5.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6.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7.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8.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9.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196.ppt
    • 20160620197.ppt
    • 20160620198.ppt
    • 20160620199.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人类面临的主查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建议用时:40 分钟) 一、选择题(2016·安徽冲刺卷)下图示意安徽省不同地区环境问题分布,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虚线圈内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水土流失、酸雨、水体污染、土地盐碱化B.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 酸雨C.土地盐碱化、酸 雨、水体 污染、水土流失D.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土地盐碱化、酸雨2.对丁 虚线圈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植树种草,恢 复植被B.改善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C.发展“鱼塘—台田”农业D.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控制污水排放解析:第 1 题,由图可知,甲位于皖南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丰富,主 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乙位于长江沿岸,且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发达,酸性气 体排放多,易形成酸雨;丙地位于巢湖附近,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体污染;丁地位于淮北平原,气候相对干燥,农业发展中不合理 灌溉 易导致土地盐碱化,故选择 A 项。第2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丁地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是土地 盐碱化, “鱼塘—台田”模式具有良好的排盐作用,可以有 效治理土地盐碱化。答案:1.A 2.C(2016·福建莆田一模)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 包括 PM10(直径≤10 微米)及细颗粒PM2.5(直径≤2.5 微米)等,汽车尾气、 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 、秋季三个季节 PM10、PM2.5 浓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 3~4 题。23.甲、乙、丙分 别位于( )A.住宅区 、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4.图中冬季 PM10 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 是( )①降水少 ②风力弱③工业粉尘 排放多 ④燃煤取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 3 题,图中甲三个季节 PM10、PM2.5 浓度都最高,可能位于城市主干道旁;乙三个季节污染物浓度都最低,环境最好,应该位于风景区;则丙位于住宅区。第 4 题,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会增加颗粒物的排放;同时北方冬季降水少,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物难以降到地面,使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不断增加。注意题干中“较其他季节高” ,应该回答冬季特有的因素。答案:3.C 4.D(2016·广州二模)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 5~6 题。5.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6.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C.经济发 展水平 D.环境污染解析:第 5 题,从图中可知从 1990 年到 2010 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向东部移动,说明我国生态环境质 量最优区域 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第 6 题,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 展水 平。答案:5.A 6.C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图示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 )A.依赖 B.讨厌C.征服 D.友好8.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主要处于②时期时,下列可能发生的 现象有( )①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3②人地关系协调③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④人类逐水草而居A.① 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第 7 题,在①②③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分别是征服、依赖、友好。第 8题,在②时期,人类依赖于自然,人类发展水平低,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人地关系协调。答案 :7.C 8.D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 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 9~11 题。9.在人类社会发展 的四个阶段中,人类 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10.甲、 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1.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 则的是(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 林,合理放牧C. 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 消费, 刺激经济增长解析 :第 9 题,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 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 10 题,农业文明时代,随着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这一 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 11 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9.A 10.B 11.B二、综合题12.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 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4云南 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解析: 建设住宅会占用耕地,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耕地与湿地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湿地的环境效益,还会造成当地人口增加,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答案: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 ,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 增多,林地遭破坏,入 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 质量下降, 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5 年 6 月 17 日是第 21 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联合国将今年的 主题确定 为“通过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来确保所有人的食 品安全” 。材料二 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 150 多万平方千米,人口 8 310 多万。本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我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晋、陕、内蒙古地区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图(1)分 析图中Ⅰ类 型侵蚀区与Ⅱ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 要差异及其 原因。(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 代号和内容相搭配。5A.农业系统 恶化,粮食产量减少B.内流河下游流量减少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 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D.土地盐渍化E.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 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解析:第(1)题,Ⅰ类型侵蚀区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第 (2)题,联系沙尘暴和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回答。第(3)题,分析绿洲荒漠化的成因时,要注意箭头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答案:(1)Ⅰ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2)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频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3)C B E D A1城市与环境(时间:40 分钟 分值: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1.(2016·广东茂名一模)读新商业区空间区位类型示意图,如果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仓储式商场,则该商场适宜建在( )A.郊区新城 B.边缘区C.城乡结合部 D.城市核心区解析:选 C。图中城乡结合部连接市中心和郊区新城,具有市场优势,同时此处地价要低于市中心,具有成本优势,故适宜建设大型仓储式商场。(2016·天津河西二模)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 20 世纪下半 叶工厂数量及分布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2~3 题。2.若城市布局合理,由上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下图中的( )3.由该城市工厂的变化得出( )A.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该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C.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该城市逆城市化现象D.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变化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解析:第 2 题,图中工厂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东北和西南方位,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工厂一般不宜布局在城市上风地带,依此分析,若该城市工厂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可能为东南风和西北风,故 C 项正确。第 3 题,该城市中心区工厂不断向城市郊区转移,可能是城市中心区地租 上涨、环境要求高导致的,最终使中心区发展为商业中心,工厂转移到郊区,这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2答案:2.C 3.A4.(2016·浙江绍兴模拟)下图为 1990~2012 年我国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在各环线圈内的比例变化统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和人口驱动②空气质量改善③基础设施建设④产业结构优化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选 C。从图中可看出,1990 年至 2012 年间该城市居住用地不断向城市外围迁移,体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这与城市郊区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有关。5.(2016·河北衡水中学三调)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该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C.丰富的水能 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D.自然条件对该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解析:选 B。图示城市为历史名城,说明其形成时间早。据图示信息判断早期该城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河流交汇的区位;后来又有铁路和公路经过,促进了该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36.该市总体呈椭圆形轴向发展趋势, 其根本原因是( )A.地形 B.河流C.交通 D.历史7.该市①、②、③城市用地分别属于(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解析:第 6 题,图示城市三面环 山,是一个沿东北—西南轴向延伸的河谷盆地(平原),导致其交通、城区延伸等都呈东北—西南轴向发展。第 7 题,②城市用地位于内圈层等地,应为商业区;①城市用地分布广泛,应为住宅区;③城市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圈 层,应为工业区。答案:6.A 7.D(2016·韶关模拟)读 1979~2010 年我国西部大城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模式图,完成 8~9题。8.图中影响企业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地价 B.信息 C.技术 D.劳动力9.可推测该模式代表的城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4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逐渐减小解析:第 8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企业主要迁往郊区,尤其在远郊内缘形成了高密度制造业分布区,这里地价相对便宜,且离中心区不会太远,交通通达度较好,因此影响企业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地价。第 9 题,企业大量迁往郊区,使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范围向郊区扩展,属于郊区城市化,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此阶段中心区人口仍会增加,不会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答案:8.A 9.B (2016·上海市浦东新区期末)甲图为北京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 年、2001 年该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 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影响北京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密度 ②交通通达度③制造业分布 ④城市化水平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1.读乙图,1996 年、2001 年北京市 R 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R 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B.R 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北京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北京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R 值变大,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D.大约离市中心 30 千米的地方,R 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值解析:第 10 题,读甲图可知:服务业空间分布密度由市中心向远郊迅速递减,服务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居民,在中心城区,人口 密度大,交通通达度高,接受服务的人口多。故 A 项正确。第 11 题,读乙图归纳 R 值变化规律:与 1996 年相比,2001 年 R 值变小,反映服务业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升高,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 值的极大值由 1996 年的距离市中心 20 千米处向外推移至 30 千米处,说明工业向郊区迁移,中心城区范围扩大,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B 项正确。答案:10.A 11.B二、综合题(共 46 分)512.下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 分)(1)分析判断①、②、③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6 分)(2)简析甲区域产业类型及发展条件。(6 分)(3)乙、丙区域为同一种土地利用类型,但经营方式却存在差异,简述经营方式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6 分)(4)说明该市交通布局存在的明显问题。(4 分)解析 :第(1)题,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判别要从距市中心距离、用地面积、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甲区域位于居民区内,适合布局无污染、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企业。第(3)题,乙、丙区域同是商业用地,但市场和交通条件不同,经营方式分别以零售和批发为主。第(4)题,该市区有铁路穿过,铁路和市内交通相互干扰严重,还带来交通污染。答案:(1)①土地利用类型占地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外围,应为居住用地;②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街角路口等交通便捷、 服务范围广的区域,应为商业用地;③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区域,应为工业用地。(2)多为基本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位于居民区,既便于满足企业劳动力需求和工人上下班,还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并且对城市基本没有污染。(3)乙区域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四通八达,主要服务周边居民区市场,商业活动以零售为主;丙区域位于城市环路和向外联系干道沿线,主要服务本市及市外市场,商业活动以批发为主。(4)铁路穿过市区,严重干扰市区交通,并带来大气、噪音等污染。13.(2016· 上海市杨浦区一模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 分)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图材料一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材料二 德清县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 49.2 万(2010 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 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7.0∶57.2∶35.8。(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 (10 分)(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分析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差异。(8 分)(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式城市化的区位条件。(6 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进行城市体系的总结描述。第(2)题,城市级别和城市之间的距离、服务范围呈 正相关,和城市数量呈负相关。第 (3)题,就地式城市化的区位条件既有自然条件,也有人文条件。图示和材料二提示了德清县的位置、交通和工业基础等条件。答案:(1)长三角大都市圈按城市规模可分为四级;第一级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南京和杭州为省会城市;第三级为省辖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如宁波、苏州、无锡等;第四级为县,如德清县。(2)城市等级越高,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数量越少,城市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3)德清县位于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交会处,受两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工业较发达,为德清县就地式城市化提供了条件。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建议用时:40 分钟) 一、选择题(2016·宁波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 1~2 题。1.上 图所示农业生产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雷州半岛D.华北平原2.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D.市 场和政策解析:第 1 题,图示地区能种植香蕉,说明位于热带,即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雷州半岛。第 2 题,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类似于垂直分异规律,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C 2.A(2016·长春模拟)下图反映的是某公司逐步扩展的四个阶段。 图中内圆表示公司早期市场区,中圆表示国内市场区,外圆四个部分表示不同的国外市场。据此完成 3~5 题。23.从阶段 1 到阶段 4,推动该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 )A.占领市场 B.靠近原料地C.获得廉价劳动力 D.保证能源供应4.该公司向国外扩展的最早方式是( )A.设立工厂B.设立销售代理商C.设立销售部D.设立研发中心5.该公司采用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甲国,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产品技术含量高B.躲避贸易壁垒C.甲国交通通达性高D.消除消费文化差异解析: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不断地把商品通过各种方式向外销售,因此推动该公司由本地向国内再向国际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占领市场,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第 4 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阶段 2 该公司在乙国设立销售代 理商,从而开始走向国际,故扩展的最早方式是设立销售代理商。第 5 题,甲国为发达国家,该公司直接在甲国投资建厂,最可能是受贸易壁垒影响。答案:3.A 4.B 5.B(2016·南昌模拟)九江石化总厂,是江西省唯一一家集炼油、化肥、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石化企业,原油主要来自山东胜利油田及海外进口,炼油厂生产的汽油、柴油主要供应江西省内,厂址选择充分考虑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九江市区位略图,回答 6~7 题。6.在江西境内建炼油厂,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原料C.技术 D.劳动力7.该厂选择九江市附近甲地建厂主要是为了( )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B.改善当地就业条件C.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D.降低原料运输成本解析: 第 6 题,由题干可知,江西省的炼油厂原料来自山东胜利油田及 海外进口,产品主要供应江西省内,故主导因素是市场。第 7 题,选择九江市附近甲地建厂,靠近长江,可降低原料运输成本。答案:6.A 7.D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 8~9 题。38.若 H 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 B.钢铁厂C.玻璃厂 D.化工厂9.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存在上下游产业关系的是( )A.水泥厂与供热厂B.石膏板材厂与水泥厂C.发电厂与 H 厂D.污水处理厂与 H 厂解析:第 8 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H 厂主要以废渣作为原料,最可能是砖 瓦厂。第9 题,从图中可以看 出,发电厂与 H 厂之间存在上下游产业关系。答案:8.A 9.C(2016·济南调研)下图为工业区位要素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布局在①地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电子装配厂 B.制糖厂C.炼铝厂 D.精密仪表厂11.某服装集团拟在此投资建厂,最理想的布局地点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 10 题,图中①地技术占主要地位,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选项中电子装配厂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炼铝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精密仪表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第 11 题,服装集团在此布局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应布局在③地。答案:10.D 11.C二、综合题12.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 A 表示________,B 表示________,C 表示________。(3)试分析该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简述其主要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攀枝花市附近资源丰富,距燃料和原料地较近。该市位于长江与雅砻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铁路运输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但本区地势起伏大,平地面积小,是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第(2)题,搞清该流程中各要素的相关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炼焦离不开煤炭,故 B 为煤炭。冶炼的原料为铁矿石,产品为钢铁,故 A 为铁矿石、C 为钢铁。第(3)题,从流程图看,该区域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4)题,从图中可知本区铜矿资源丰富,附近有二滩水电站,水电充足。答案:(1)有利条件: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 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地势起伏大,平地少。(2)铁矿石 煤炭 钢铁(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4)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13.(2016·杭州学军中学测试)根 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尽管我国汽车企业有 100多家,但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材料二 我国的 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5材料三 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平均成本与生产经营规模的关系示意图。(1)读我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情况。(2)结合材料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3)在材料三的示意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汽车工业的曲线是________,并说明判断理由。解析:第(1)题,我国汽车产业的分布变化,反映了市场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表现出由接近资源产地或消费市场到接近技术发达或市场更广阔的地区。第(2)题,根据材料一的信息“我国汽车企业有 100 多家,但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 ,可知我国汽车生产在规模上存在问题,再结合材料三,可看出我国汽车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第(3)题,从材料三图中信息可知,B 曲线的平均成本低于 A,所以 A 曲线为成本高的汽车工业。答案:(1)由接近资源产地或消费市场到接近技术发达或市场更广阔的地区。(2)问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规模效 益低,生产成本高。 措施:进行兼并,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国际协作。(3)A 汽车工业平均成本高于食品工业。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016·湖北荆门一模)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于美洲,马达加斯加 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气温21~32 ℃,年降雨量 1 500~3 500 毫米(要求 9 个月雨季、3 个月旱季),海拔 1 500 米以下的坡地。据此并结合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 1~2 题。1.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 能在 ( )A.加拿大 B.墨西哥C.秘鲁 D.阿根廷2.上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 1 题,从题干材料华尼拉的生长环境可知,华尼拉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只有墨西 哥符合条件。选 B。第 2 题, 该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排除乙;丙、丁两地不符合华尼拉对地形条件的要求,可排除;甲地位于岛屿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且位于海拔1 500 米以下的坡地,符合要求。选 A。答案:1.B 2.A(2016·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2014 年 9 月 19 日 iPhone 6 在美国正式发售,为迎接抢购热潮,9 月 6 日与 10 日先后有 930 吨的 iPhone 6 由中国运往美国。iPhone 6 的手机产业链供应商来自全球,2013 年苹果公司在全球有 748 家供应商,仅中国大陆就有 331家。据此完成 3~4 题。3.iPhone 6 手机产业链供应商的分布显示( )A.美、日等供应商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B.中国供应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C.手机生产各组件具有投 入 —产出联系D.手机生产体现了产业集聚现象4.iPhone 6 手机摒弃了之前的小屏,第一次采用 4.7、5.5 英寸大屏制造,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B.屏幕成本的下降C.生产技术的进步D.劳动力成本下降解析:第 3 题,读资料可知我国主要承担手机组装工作,即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 ;美、日等国主要承担技术密集型的核心部件生产工作,手机各组件在世界各地生产体现了工业的分散现象。第 4 题,从小屏到大屏产品的变化主要是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答案:3 .B 4.A2(2016·衡水点睛大联考)下图示意某公司知名品牌计算机的主要零部件来源地。读图,完成 5~6 题。5.该公司计算机主要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B.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C.充分利用各地的运输条件D.有效利用各地的基础设施6. 该公司计算机组装厂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①邮电通信 ②商业贸易③交 通运输 ④生产工 序上的联系⑤共用基础设施联系 ⑥地理信息技术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④⑤ D.②③⑥解析:第 5 题,该公司计算机主要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区位,是工业分散的体现。第 6 题,计算机组装厂与零部件生产厂因分散在世界各地,它们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多表现为邮电通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答案:5.B 6.A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建议用时:40 分钟) 一、选择题(2016·上海市浦东新区期末)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15°N~18°N、100°E~105°E),当地在香稻扬花期 间具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以及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 1~2 题。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5~6 月 B.7~8 月C.9~10 月 D.12 月~次年 1月2.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量很大,遍及五大洲 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广阔的耕地面积B.先进的耕作技术C.发达的信息与交通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解析:第 1题,泰国东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凉爽时期在冬季。第 2题,泰国香米出口遍及五大洲,需要发达的信息传递市场需求,发达的交通将香米运往世界各地。答案:1.D 2.C(2016·上海市虹口区一模)读我国某城市郊区农作物资料,完成 3~5 题。名称指标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 30 6 4 3生产成本(元/千克) 15 3.5 2 1运费(元/100 千克×千米) 5 4 2 3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年) 500 4 000 800 1 5003.该城市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 D.山东丘陵4.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城市空间结构C.消费市场 D.科技水平5.该郊区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对表中四种农地进行征收。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是( )A.花卉地 B.蔬菜地C.稻米地 D.甘蔗地解析:第 3题,该城市郊区主要农作物有产于热带、亚热带的甘蔗,选项中只有两广丘陵符合。第 4题,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区位因素。第 5题,收益越高的土地,其征地补偿标准越高。答案:3.A 4.C 5.B(2016·河北衡水中学期中)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 6~7 题。26.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区为乳畜业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解析:第 6题,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较高,所以是混合农业,A 错误;②地区种植业比重高,畜牧业比重低,且商品率低,所以是水稻种植业,B 错误;③地区种植业比重低,畜牧业比重高,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C 正确;三地均不是传统农业,D错误。第 7题,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A错误;水稻种植业人多地少和粮食需求量大的矛盾,使土地难以满足种植业以外的农业类型发展的需求;③地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故 C错、D 对。答案:6.C 7.D(2016·南京市二模)下图示意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读图,回答 8~10 题。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降雨量(mm) 45.645.5 56.9 64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月均温(℃)-6.7-6.1-0.8 6 12.3 17.4 20.5 19.5 15.2 8.9 3.2-3.5降雨日数(天) 14 12 13 12 11 11 10 11 10 12 13 158.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A.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3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9.该农场生产的特点主要有( )①商品率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精耕细作⑤专业化程度高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③④⑤10.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A.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B.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C.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复种指数D.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解析:第 8题,通过表格各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可知:1 月气温很低,7 月气温也比较凉爽,降水全年比较均匀。第 9题,根据图示农舍和耕地面积对比,可判断约翰家农场面积较大,但只有五口人,推测该 农场商品率和机械化水平高;苜蓿、玉米等作物集中连片,说明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说明生产过程专业化程度高。第10题,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畜牧业规模,可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经济收入。答案:8.D 9.C 10.A11.(2015·高考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月 8日左右。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 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解析:选 D。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说明秋季忙着种植小麦和采摘棉花,属于我国暖温带地区的农事活动,符合条件的只有渭河平原。二、综 合题12.(2015·高考全国卷Ⅰ,T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见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 世纪 50~70 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 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4(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3)推测 20世纪 80年 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 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1)根据题目所给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大盐湖为高盐水域,适合卤虫生存;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注入大盐湖,湖水营养物质丰富,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生长。(2)题目文字材料给出了本题答案,一方面,20 世纪 50~70 年代,卤虫需低温运输,运输难度大且运费高;另一方面,当时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 赏鱼类,市场狭小。(3)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从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产量减少、人们对水产 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和近海水产养殖业技术不断提高等方面分析;由“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难得出大盐湖卤虫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4)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取决于个人观点,注意选取一个观点加以说明,且理由充分即可。答案:(1 )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 ;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13.(2016·贵阳六中等八校联盟二联)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拥有 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但日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 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 ,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比其他水稻主产区具有的优势。5(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知识,分析“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 ,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信息的可信度。(4)中国游客抢购日本大米对我国水稻生产有什么启示?解析:第(1)题,结合水稻生产对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需求,分析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第(2)题,结合材料,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对比。第(3)题,从两地位置相似性,结合自然条件分析引种的可行性;从两地人文条件的差异,分析引种对中日两地的互惠互利。第(4)题,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体现了中国对高质量食品的市场需求。答案:(1)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2)纬度高,水稻生长期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3)可信度较高。东北地区气候与日本相近,光热条件相同,形成了相同的地带性土壤;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广,日本以山地为主,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东北的水稻种植环境优于日本;日本人口稠密,稻米需求量大;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赚取高额利差。(4)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领域;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 才能种植出放心粮食;多结合市场需求培育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改进营销方法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016·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 1~3 题。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① 86% 14% 20% 多② 45% 55% 90% 少③ 8% 92% 89% 少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2.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 .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3.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 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解析:第 1 题,①地区种植业比重最高,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第 2 题,由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判断,②地区是混合农业,著 名的分布区是澳 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第 3 题,③地区畜牧业比重高,商品率高,是大牧场放牧业,建设人工草场,种植饲料,可以减轻草场的压力,提高载畜量。答案 :1.A 2 .D 3.C(2016·河 北省衡水 中学高三期中考试)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 4~6 题。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A.乳畜业、商 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5.图中 M 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量大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交通便捷2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6.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三江平原B.内蒙古和新疆C.成都平原D.珠江三角洲解析:第 4 题,从图中经纬度不难看出,该区域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60°E 大致相当于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欧洲西部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乳畜业、混合农业,东欧平原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中亚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结合图例可判定①乳畜业、②混合农业、③商品谷物农业、④大牧场放牧业。第 5 题,M 处为乳畜业,乳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A 正确。第 6 题,我国的混合农业主要是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所以 D 正确。答案:4.C 5.A 6.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