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课件+试题)(打包60套)鲁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课件试题打包60套鲁教版.zip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课件试题打包60套鲁教版.zip
20160617364.doc
20160617365.doc
20160617366.doc
20160617367.doc
20160617368.doc
20160617369.doc
20160617370.doc
20160617371.doc
20160617372.doc
20160617373.doc
20160617374.doc
20160617375.doc
20160617376.doc
20160617377.doc
20160617378.doc
20160617379.doc
20160617380.doc
20160617381.doc
20160617382.doc
20160617383.doc
20160617384.doc
20160617385.doc
20160617386.doc
20160617387.doc
20160617388.doc
20160617389.doc
20160617390.doc
20160617391.doc
20160617392.doc
20160617393.doc
  • 全部
    • 20160617364.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65.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66.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67.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68.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69.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0.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1.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2.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3.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4.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5.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6.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7.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8.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79.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0.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1.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2.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3.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4.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5.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6.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7.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8.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89.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90.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91.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92.doc--点击预览
    • 20160617393.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水圈和水循环(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2016·山东临沂质检)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 1~2 题。1.据图(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2.绿水(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解析:第 1 题,依据材料可知,两种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所以来源相同;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应包含了绿水和蓝水。第 2 题,绿水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而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故绿水吸收地面辐射,而具有保温作用。蓝水直接参与了海陆间循环过程,而对地表形态有塑造作用,湿润地区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依赖地表水(即蓝水)。答案:1.A 2.C(2016·黄陂一中适应训练)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 3~5 题。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蒸发、降水、渗透、污水 B.渗透、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渗透、污水 D.降水、渗透、蒸发、污水4.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 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5.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 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 ③减少深层地下2水的开采,加强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第 3 题,本题考查城 市水循环的环节,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示的因果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渗透、蒸发、污水 。第 4 题,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 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第 5 题,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会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答案:3.D 4.B 5.C(2016·山东潍坊模拟)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 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 6~7 题。6.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C.江淮地区 D.西北地区7.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解析:第 6 题,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5~10 月左右),且在 7 月左右水位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多雨,但在 7、8 月份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出现伏 旱天气,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第 7 题,据图信息可知,湖泊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其储水量并非最小,A 项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B 项错误; 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 ,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确定,图示大多数时间是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是河流补给湖泊,C 项错误;时间点③处比①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D 项正确。答案:6.C 7.D(2016·河南十校测试)读某河流及其流域植被覆盖率与年平均径流循环量变化图,完成8~9 题。38.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补给 B.冰雪融水补给C.湖沼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9.近年来,该河流径流循环量不断增大,汛期不断变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引水工程的实施 B. 全球气候变暖C.节水措施的普及 D.生态环境改善解析:第 8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东非高原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多,所以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A 项正确。第 9 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多沼泽和湖泊,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湖泊和沼泽调蓄功能不断增强,使得该河流径流循环量不断增大,汛期不断变长,D 项正确。引水工程的实施不会导致河流径流循环量增大,故 A 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蒸发量增大,径流量减小,B 项错误。节水措施的普及会使径流量相对增大,但不会影响汛期的长短,故 C 项错误。答案:8.A 9.D(2016·保定高三调研)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 2015 年 7 月 18 日至 20 日测得的降水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 10~11 题。10.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的( )A.9 小时 B.18 小时C.27 小时 D.36 小时11.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解析:第 10 题,从图中可知降水停止时间为 7 月 18 日 12 时,河流水位超过河流满水位的时间是 7 月 19 日 6 时,两者相差 18 小时,故选 B。第 11 题,上游植被遭受破坏,会使得河流下游洪峰提前。答案:10.B 11.C4二、综合题12.下面两图中上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 C 海区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2)在 B 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3)据图示分析该河流与地下水水位的补给关系,与 10 年前相比,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水位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水循环在陆地与海洋之间进行,为海陆间水循环。C 海区的渔业资源主要受入海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影响,与水循环中地表径流密切相关。(2)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地下水水位下降,因 B 地靠近海洋,过度开采地下水还会造成海水入侵。(3)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与 10 年前相比,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升高,其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 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人为原因: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回灌。地理意义主要为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答案:(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2)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建筑物倾斜)、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等。(3)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变化:升高。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回灌。地理意义: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13.(2016·太原调研)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5解析:第(1)题 ,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分别位于 3 月和 8 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第(2)题,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过度用水有关。第(3)题,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题,以冰川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度用水有关。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2)4、5 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1水圈和水循环[学生用书 P78](2016·安徽合肥市质检)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 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 100 单位。读图完成 1~2 题。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A.79 13 B.79 8 C.21 13 D.21 82.a、b 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 )①环节 a 不断地 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环节 a 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环节 b 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环节 b 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第 1 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水体蒸发量最大的是海洋表面,这些水体大部分形成海洋上的降水,故 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由此可推断出图中海水蒸发为 87,海洋上的降水为 79,陆地蒸发为 13,陆地降水为 21;陆地降水除了被蒸发的部分外,剩余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流回海洋,故入海径流量为 8。第 2 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环节 a 为水汽输送,该环节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其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环节 b 为地表径流, 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答案:1.D 2.C(2016·河北邢台市模拟)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 水循环。读下图完成 3~4 题。3. 图中来自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是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 冷却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4.污水再生回用(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之一B.虽无经济效 益但有环境效益C.只适用于 城市和发达地区D.属于高效节流措施解析:第 3 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来 自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为不需要进入污水处理厂,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可直接再次利用的清洁冷却水。第 4 题,污水再生回用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水源的供给,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的途径之一。答案:3.C 4.A(2016·贵州贵阳市测试)下面的图 a 示意某区域略图,图 b 示意该 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2读图完成 5~6 题。5.按照图示地区河流径流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甲河流域此季节( )A.盛行西北风 B.受冬季风影响C.盛行西南风 D.受高压带控制6.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A.冰雪融水补给、1 月 B.大气降水补给、7 月C.地下水补给、4 月 D.大气降水补给、11 月解析:第 5 题,据图可知,甲河位于 30°S~40°S 大陆西岸,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夏季干旱。甲河此时水位低于潜水位线,即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该河应处于枯水期(此时为南半球夏季),此季节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河流水量小。第 6 题,在地中海气候区,大气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该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甲河地处南半 球,7 月降水最多,河流流量最大。答案:5.D 6.B1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2016·黑龙江哈三中测试)下图中 L 为海岸线,P、Q 为洋流。读图回答 1~2 题。1.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 70°,则有关洋流 P 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C.冷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D.几乎每年都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2.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 120°,则有关洋流 Q 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B.减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C.可能为西澳大利亚寒流D.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解析:第 1 题,根据“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 70°”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海岸,该洋流为秘鲁寒流。厄尔尼诺现象不是每年都可能出现,而是出现在某些年份。第 2 题,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 120°,则洋流 Q 为日本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答案:1.D 2.A(2016·湖南长沙质检)读“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回答 3~5 题。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3.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最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造成B.本海区主要盛行西风所致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造成D.本 海区主要盛行信风所致4.对拉布拉多半 岛沿岸与卑尔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沿岸因受寒流影响,气温降低,形成冷湿环境,利于阔叶林生长B.拉布拉多半岛东南部附近海域因寒流影响,冷海水上泛,形成图示区域内最大渔场C.卑尔根纬度高于 60°,但因洋流影响,附近形成了以森林为主的自然景观D.卑尔根因受寒流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气温5.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实力增强C.美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D.我国青藏高原气温上升2解析:第 3 题 ,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图中实线所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地处西风带,B 正确。第 4 题,拉布拉多半岛沿岸主要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气温和湿度都降低,不利于阔叶林生长;拉布拉多半岛东南部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影响,海底营养物质上泛,形成图示区域内最大渔场;卑尔根纬度高于 60°,但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影响,附近形成了以森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卑尔根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第 5 题,若某些年份, 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那么墨西哥湾暖流与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都会减弱;受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的 影响,空气受热上升,东岸会变得比较湿润;由于墨西哥湾暖流减弱,输送到美国东南部的热量会减少,所以美国东南部沿海的水温会较常年偏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同理青藏高原的气温会下降。答案:3.B 4.C 5.C(2016·重庆市第一中学模拟)下图中箭头表示部分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示意,O 为极点。读图 完成 6~7 题。6.图中 a、b、c、e 四处中,最大渔场位于( )A.a B.bC.c D.e7.与图中洋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洋流东西两侧的温度差异不大B.e 洋流位于太平洋中,暖流性质C.g 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f 洋流与墨西哥湾洋流密切相关解析:第 6 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O 为南极点,该图为南半球洋流运动图,b、e 为西风漂流,a、f 为南赤道暖流,c 为秘鲁寒流,d 为巴西暖流,g 为本格拉寒流,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的秘鲁渔场,所以选 C 项。第 7 题,a 东侧为秘鲁寒流,西侧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故东西两侧温度差异大,A 错;根据经度判断,e 位于大西洋中,为寒流,B 错;g 为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C 错;墨西哥湾暖流是由南北赤道暖流汇聚形成,D 正确。答案:6.C 7.D(2016·湖南衡阳联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 8~9 题。8.图中 M 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9.图中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3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解析:第 8 题,读图,根据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沿岸有寒流经过,因海水上泛,饵料丰富,B 对、A 错;M 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图中河流 短小,C 错;图中海岸平直,港湾少,冬季风浪大,D 错。第 9 题,读图分析,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是寒流,故为自北向南流,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减慢,A 错;寒流导致沿岸地区气温下降,降水减少,B 错;寒流经过的海面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C 对;流向低纬海区,不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 错。答案:8.B 9.C(2016·山东威海市质检)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 10~11 题。10.关于图中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②反映的是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11.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B.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D.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解析:第 10 题,①为北印度洋冬季时的洋流,②为北印度洋夏季时的洋流,二者皆为暖流。③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而形成,为暖流;④地处南回归线附近,沿岸地区受其影响形成了热带荒漠。第 11 题,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直布罗陀海峡受西风带控制,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收割季节为夏季;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答案:10.C 11.C二、综合题12.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 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夏季。第(2)题,甲图中等温线弯曲分别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第(4)题,寒流对4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3)(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洋流对海洋资源的 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13.(2014·高考上海卷)读 7 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3)7 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解析:第(1)题,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直射北半球,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受风 力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大致向北运动。第(2)题,图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 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 ℃的海区,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所以为寒流。第(3)题,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因为 7 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涌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第(4)题,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风向分析,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降水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季风,从大陆吹来,较为干燥,降水少;从气温分析,因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从洋流分析,该地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2)寒流。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 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3)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1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生用书 P84](2016·江苏 扬州高级中学模拟 )下图是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1.关于图示洋流判断,正确的是( )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 流是暖流2.关于①、②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②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D.②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解析:第 1 题,根据图示洋流分布,左图洋流分布在大陆东岸,两种洋流相汇,应分布在北半球,因为南半球只有中、低纬度 环流。所以甲是寒流,乙是暖流。右图洋流分布在大陆西岸,交汇处位于赤道附近,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无法交汇,丙、丁都是寒流。第 2 题,结合前面分析,①处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②处沿 岸是热带雨林带, ②处没有世界性大渔场。答案:1.B 2.C(2016·湖北百校联考)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 图,完成 3~4 题。3.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则洋流 G 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 ( )①暖流 ②寒流 ③大洋东岸 ④大洋西岸A.① 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则洋流 G 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加剧了沿岸的荒漠环境 B.增加了湿、热程度C.扩大了温带的范围 D.降低了干、热程度解析 :据图示信息可知,洋流 G 自北向南流动。若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则洋流G 为暖流,位于大洋西岸;若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 近某海域,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沿岸的荒漠环境。答案:3.B 4.A(2016·河北衡 水中学调研)下图为某帆船环球航海路线图。2015 年 12 月船上某船员在丙海域投放了一个交友漂流瓶,2016 年 4 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丁处海边捡到。 据此回答5~6 题。25.该漂流瓶依次经过的洋流最可能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C.南赤道暖流→莫 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6.在图示区域航行时,该帆船船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大面积海域挤满了渔船,部分渔民渔获满仓而返航……”此时该帆船最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解析:第 5 题,12 月份丙海域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影响,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根据漂流瓶的投放地、捡到地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 ,该漂流瓶最可能依次经过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和西风漂流。第 6 题,日志所描述的场景一定发生在渔场附近。甲处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出现 上升流,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答案:5.B 6.A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2016·山师大附中模拟)黄山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景观。读图,完成 1~2 题。1.左图中岩石形成过程对应右图中的环节( )A.① B.②C.③ D.④2. “妙笔生花”景观的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 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左图中岩石是花岗岩。读右图,沉积物经④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甲沉积岩。沉积岩经①变质作用形成乙变质岩。变质岩经②高温熔融作用,形成丙岩浆。岩浆经③冷却凝固作用,形成丁岩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的一种,所以形成经过右图中的③环节,C 对。第 2 题, “妙笔生花”景观的形成,先是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花岗岩露出地表,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等形成景观地貌。答案:1.C 2.B(2016·邯郸曲周县一中摸底)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 3~4 题。3.图中甲谷地的成因是( )A.岩层受张力易侵蚀 B.岩层挤压凹陷C.岩性松软易侵蚀 D.岩层断裂下陷4.图中能体会到“危壁斧削”意境地点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 3 题,读图,图中甲地不是裂谷,没有受张力作用易侵蚀,A 错。甲谷地属山脊的一侧,岩层隆起,B、D 错。形成谷地的原因可能是岩性松软易 侵蚀,C 对。第 4 题,能体会到“危壁斧削”意境地点的应是断层发育地区。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四地中位于断层处的是④,D 对。答案:3.C 4.D(2016·长春调研)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图中的序号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5~6 题。25.图中各序号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沉积作用 B.②—风化作用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侵蚀作用6.图中④作用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B.大理岩C.砂岩 D.玄武岩解析:第 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为沉积物变为岩石的过程,应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搬运作用;③为岩石变为岩浆的过程,应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的过程,应为岩浆活动。故 C 项正确。第 6 题,图中④是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因此 D 项正确。石灰岩和砂岩属于沉积岩,A、C 项错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B 项错误。答案:5.C 6.D(2016·山东文登市模拟)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很多独特的造型。读下列 “蘑菇”图,回答 7~8 题。7.图中“蘑菇”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吉林 B.黑龙江、台湾C.西藏、新疆 D.内蒙古、新疆8.对于 “蘑菇”形成的过程,以下解释可信的是 ( )A.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B.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将漂砾带至冰柱上沉积而形成C.乙地风化作用显著,下部风化作用更强烈使岩石破碎而形成D.乙地流水作用显著,流水侵蚀近地面岩石而形成解析:第 7 题,由图可知,图中景观为冰川形成的蘑菇地貌、风力作用形成的蘑菇地貌,分别出现在冰川广布的青藏高原和风力较大的西北地区,因此选 C。第 8 题,根据上题,甲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冰川作用,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的;乙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风力的差异侵蚀及岩性的差异形成的。答案:7.C 8.A(2016·河南省天一大联考)读某山地及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 9~11 题。9.图中的中山山地在形成原因上属于( )A.背斜山 B.向斜山C.断块山 D.火山10.图中 P 区域古聚落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肥水足3B.矿产资源丰富C.气候温和多雨D.交通便利11.图示区域温泉久负盛名,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存在大型温泉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 9 题,构成图中中山山地的岩石为花岗岩,山体两侧断层发育,成因应为断块山。C 正确。第 10 题,P 地处于山间盆地,地形较平坦,盆地内基岩上覆砂砾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土壤条件,A 正确。第 11 题,温泉多位于断层发育地带,并且地下水资源丰富。图中丙地断层发育,地球内部的热能容易散出。丙地表层岩层为透水的砂岩,北侧及底部为不透水的花岗岩,南侧结晶片岩为不透水的变质岩,故丙地地表水下渗后在当地富集,地下水资源丰富。丙地砂岩向下倾斜,使丙地地下水承压沿断裂面上涌形成温泉。C 正确。答案:9.C 10.A 11.C二、综合题12.(2016· 浙江绍兴模拟)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下图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 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中画出 A—B 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标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_______,背斜 往往形成________。(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_____ __。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_______。(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貌成因、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及绘图能力。(1)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标出 AB 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算各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各点的高度,用曲线连接起来。岩层的分布根据地层倾斜方向绘制。(2)注意年轻的褶皱地区,没有受侵蚀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3)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应该为山脊;地质构造则根据岩层的倾斜方向来判断,应该为向斜。(4)甲处向斜成山,主要是向斜槽部物质致密不易受侵蚀,而背斜顶部受侵蚀,使向斜槽部 凸起成为山岭。答案:(1)(2)谷地或盆地 山岭(3)山脊 向斜(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13.下面为“我国沿 90°E 附近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形式的差异及其对应的地貌形态。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对应的地貌形态甲乙(2)图中①河大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大的峡谷,说明该峡谷的主要成因。(3)乙地形区的东南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其中东南部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图中山脉②的走向是________,该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中多半为固定沙丘,而南侧多为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解析:(1)该地形剖面图是我国沿 90°E 附近的地形剖面图,乙应为青藏高原,外力作用以冰川侵蚀、流水侵蚀为主。甲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风力堆积为主。(2)①河应为雅鲁藏布江,其大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大的峡谷,是流水侵蚀的结果。(3)中部谷地受冰川侵蚀而成,东南部峡谷受流水侵蚀而成。(4)②山应为天山,东西走向,天山之南的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多流动沙丘,天山之北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降水稍多,多半为固定沙丘。答 案:(1)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对应的地貌形态甲 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为主 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或答具体类型)乙 流水 侵 蚀和冰川侵蚀为主 河谷地貌和冰川地貌(或答具体类型)(2)流水侵蚀。(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U”型;东南部谷地多为流水侵蚀而成,呈“V”型。(4)东西走向 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部地区,沙漠地区水分条件优于南部,因而多半为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型的 ,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流动沙丘。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学生用书 P44](2016·上海质检)在我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由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景观,主要是 由坚硬的泥岩 层和疏松的沙土层经外力作用形成的。读图,回答 1~2 题。1.在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作用中,有可能表示该景观组成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A.a B.dC.e D.f2.若 b 过程中原有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则表示该景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 1 题,由材料 可推知其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在示意 图中,丁为岩浆,丙为岩浆岩,可排除 a、d 、f。第 2 题 ,若 b 过程中原有的矿物成 分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则甲为变质岩,可知乙为沉积岩,所以表示该景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乙。答案:1.C 2.B(2016·江苏盐城 模拟)读某区域背斜谷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 3~4 题。3.图中岩层新老关系正确的是( )4.图中存在断层构造,其位置最有可能是( )A.L1 B.L2C.L3 D.L4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第 3 题,该地为背斜谷地,中间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A 正确。第 4 题,断层构造处,岩层明显发生错 位移动,L4 最明显,D 项正确。答案:3.A 4.D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或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见图 1)很多只露出“腰身”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见图 2)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 5~6 题。25.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 身”的主要原因是( )A. “腰身”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腰身”陡峻挺拔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风化作用差异显著 , “腰身”耸立6.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解析:第 5 题,在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主要以流水作用为主,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再加上山腰处地势陡峻,土壤流失较为严重,土层浅薄,植物难以生长。第 6 题,干旱地 区由于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温度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岩石的崩解破裂,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干旱地区由于地表植被缺乏,风沙较大,大风吹扬起碎石等,对较大的岩石块进行磨蚀,使其最终形成“圆头圆脑”的形态。答案:5.C 6.A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2016·湖北仙桃市实验中学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形与 12 月 7~14 日的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粗虚线为对流层顶,细实线为等压线(单位:hPa),细虚线为等温线(单位:℃)。据此完成 1~2 题。1.b、c 两地之间的对流层比 d、e 两地之间的对流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暖流流经C.深居内陆 D.地势较低2.图中 a、b 两地之间与 c、d 两地之间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a、b 两地之间为晴朗天气 ,c、 d 两地之间为降水天气B.a、b 两地之间和 c、d 两地之间均为降水天气C.a、b 两地之间和 c、d 两地之间均为晴朗天气D.a、b 两地之间为降水天气,c、d 两地之间为晴朗天气解析:第 1 题,图中 b、c 两地之间的气温比 d、e 两地之间的气温高,对流运动强,所以厚度大。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b、c 两地之间有暖流流经,d、e 两地之间没有。两地纬度接近,地势没有明显差异。海陆位置影响降水,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第 2 题,图中a、b 两地之间气温较高,对流层高度大,近地面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可能是阴雨天气。c、d 两地之间的气温低,对流层高度小,近地面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答案:1.B 2.D(2016·山东临沂市模拟)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 3~4题。3.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4.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2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解析:第 3 题,冬季、春季,太阳光照条件差,正午阳光照射北墙,在北墙悬挂镜面膜,可通过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 促进光合作用。第 4 题,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并减少作物水分蒸腾。答案:3.B 4.C(2016·湖南常德市模拟)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弥漫的现象,据此完成 5~6 题。5.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6.图中甲地山谷浓雾 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解析:第 5 题,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排除图 A 与图 D;气温降低易出现浓雾,所以多发生在夜晚的山谷。第 6 题,根据等高线判断,甲山谷四周都有山地阻挡,地形比较封闭,谷地内风力较弱,浓雾不易被吹散,所以持续时间长,D 对。大雾天数多是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A 错。多雾区气温一般较高,B 错。雾的形成与逆温、静风天气相关,与太阳辐射、气温、水汽关系不大,C 错。答案:5.C 6.D(2016·山东济南市模拟)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 7~8 题。7.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解析:选 D。读图可知,①处风向是从湖面吹向陆地,说明湖面气压高于陆地,因此②处盛行下沉气流,④处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38.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解析:选 C。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会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市,使城市的湿度加大,缩小城市的昼夜温差。围 湖造陆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得湖陆风减弱。9.(2016·南阳联考)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由水库流向裸地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D.由水库流向林地解析:选 B。高压中心等压面上凸、低压中心等压面下凹,气流在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④地有稳定风向。据此回答 10~11 题。10.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11.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和③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B.四地风向的变化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②地和③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D.摩擦力不能改变风力的大小解析:第 10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等压线最密集,其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即风力最大。第 11 题,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对风向变化有影响;②地和③地风向不同,则摩擦力方向也不同(摩擦力方向和风向相反);摩擦力可以改变风力大小。答案:10.A 11.A二、综合题12.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组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丙图是该城市海陆风的天数统计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研究报告(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____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________,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4(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________;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________。A.18 时~次日 7 时 B.4 时~当日 14 时C.16 时~次日 8 时 D.6 时~当日 18 时(3)从 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________(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 热力环流 (2)① D(3)冬季 冬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 量。13.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气压状况,判断 A、B 气压中心的气压属性____________。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 A、B、C 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2)下图为沿 AB 作的剖面图,完成 AB 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 PA、PB、PA′、P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气温值 TA、TB、TA′、T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 AB 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4)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所受的力。答案:(1)A 是高气压;B 为低气压 B(2)画图略(提示: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PAPBPB′PA′(或 PA′TATB′TA′(或 TA′TB′TATB) (3)B(4)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