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1-8单元(课件+习题)(打包64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第1-8单元课件习题打包64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第1-8单元课件习题打包64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全部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单元优化总结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本 单 元主要 讲 述了古代中国 经济发 展的状况,主要包括四 条主要 线 索:线 索 1 发 达的古代 农业我国是世界 农业 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 农 立国, 农 耕文 明长 期 处 于世界先 进 水平,精耕 细 作是我国 传统农业经济 的 基本特征。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农业 与家庭手工 业 相 结 合,自 给 自足的自然 经济 成 为 中国古代 农业 社会生产 的基本模式。线 索 2 古代手工 业 的 发 展中国古代素以手工 业发 达著称, 处 于世界 领 先地位。其中 官 营 手工 业产 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 营 手工 业艰 难发 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 业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 古代社会 稳 定的重要因素。线 索 3 古代中国商 业 的 发 展我国商 业 起源早,秦 汉 到隋唐模式固定, 变 化不明 显 。宋 元 时 ,商品 经济 有了明 显发 展,其 显 著表 现 就是市的 时间、 空 间 限制被打破,并且出 现纸币 ,明清 时 期 严 格限制 对外 贸 易致使 资 本主 义 萌芽 发 展 缓 慢。线 索 4 古代中国的 经济 政策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最根本的 经济 制度,不同 时 代 略有不同,但都没有超越 这 一范畴。重 农 抑商、海禁和 闭 关 锁国政策一方面 维护 了封建 统 治,另一方面抑制了 资 本主 义 萌芽的 发 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针对训练 ]1.因果关系 对 理解一个事件非常重要。下面 这 句 话 “ A:灌溉 和排水沟使 稳 定的 农业 生 产 成 为 可能, B:因而粮食 供 应 便很充足, C: 这 又使大量人口可生活在城市中。 ” 中 所 体 现 的因果关系是 ( )A. A是 B因, B是 C因 B. A是 B和 C的因C. B是 A因,也是 C的因 D. ABC之 间 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解析: 农业 生 产 力的 稳 定和 发 展 , 是粮食供 应 充足的条 件 和原因。只有有了 稳 定的粮食供 应 , 城市中大量人口的生 活 才能得到基本保 证 。故 A项 表述准确。A2. 明清 时 期, 赣 南地方志中 频 繁出 现 关于 “ 盗 ”“ 贼 ” 的记载 ,官府采取各种措施 进 行 镇压 或招 抚 ,其最 终 目的 都 是 化 “ 贼 ” 为 “ 民 ” 。 这 表明,当 时 政府 ( )A.增加 户 口以保 证赋 役征派B.意在加 强 君主 专 制C.中央集 权 呈 现 出弱化 趋势D.力 图 保 护 小 农经济解析:本 题 主要考 查对 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 “ 官府采取各种措施 进 行 镇压 或招 抚 ,其最 终 目的都是化 ‘ 贼 ’ 为‘ 民 ’” 可以看出当 时 政府 这样 做的目的是增加 户 口 以 保证 赋 役 征派。A一、中国古代 经济发 展的共同因素和基本特征1.共同因素(1)客 观环 境: 统 一 稳 定的政治局面, 为经济 的 发 展提供了 必要的客 观环 境。(2)政治条件:前代 农 民 战 争推 动 后 继 王朝 调 整 统 治政策, 而且政策具有 连续 性。(3)科技条件:生 产 工具的改 进 、水利的 兴 修、 历 法的 进 步、科技著作的出版、外国先 进 技 术 的引入等,成 为经济 恢复 发 展的科技条件。(4)国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 间 的相互交流、相互 学习 ,中外交往的加 强 ,是 经济发 展的重要条件。(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 劳动 ,创 造了大量的物 质财 富 .2.基本特征(1)经济结 构:中国古代 经济结 构主要包括 农业 、手工 业 和 商 业 三部分, 农业 是主体,手工 业 和商 业 是 补 充,是一种自 给 自足的自然 经济 。(2)经济 形 态 :自然 经济长 期占主 导 且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 社会 发 展 缓 慢和 长 期停滞的重要原因。(3)经济 重心: 经历 了由北到南的 转 移 过 程,从而改 变 了中 国社会 经济 的空 间 格局。(4)工商 业 的 发 展: 虽 然作 为农业经济 的 补 充,但曾 长 期居 于世界 领 先地位。(5)经济 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采取 “ 重 农 抑商 ” 政策, 在明朝和清朝 时 期 还 采取 “ 海禁 ” 政策和 “ 闭 关 锁 国 ” 政策 ,限制了工商 业 和 资 本主 义 萌芽的 发 展。[对 点 训练 ]1. “ 戽 车寻 丈旧知名, 谁 料 飞 空效建瓴。一索 缴轮 升碧 涧,众筒兜水上青冥。 溉 田 农 父无虞旱, 负 汲山人 赖 永宁。 颠 倒救 时 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 ” 诗 中所述工具 ( )A.推 动 了当地 农业经济 的 发 展B.促使 汉 代灌 溉 技 术进 一步提高C.表明水力鼓 风 冶 铁 技 术 成熟D.属于古代 农业 耕犁技 术 的 进 步解析:根据 诗 中信息 “ 一索 缴轮 升碧 涧 ,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 田 农 父无虞旱 , 负 汲山人 赖 永宁 ” 可判断是宋朝的高 转 筒 车 , 诗 中后两句反映了高 转 筒 车 的作用。 B项 与 题 干 时间 不符 , C、 D项 与宋朝高 转 筒 车 无关。A二、中国古代的主要 经济 政策工商食官坊市制度重 农抑商海禁闭 关锁 国在西周 实 行,官府 严 格控制工商 业 的 发 展宋代以前 县 治以上的城市 严 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 监 管产 生于 战 国, 贯 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 时 期阻碍 资 本主 义 萌芽的 发 展明清政府 厉 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清初 实 行,限制 对 外 贸 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对 点 训练 ]2. 汉 初律令 规 定: “ 里 门 每天按 时 开放, 钥 匙由田典、里典 轮 流掌管;在伏日 (鬼 节 )里 门 全天关 闭 ,禁止 行人通 行 和里民出入耕作;如有使 节 出行、救水火、追盗 贼 等情况,则 开 门 放行; 违 律者, 罚 金二两。 ” 由此可知当 时 政府 ( )A. 实 行休养生息的政策B. 对 城市 实 行 严 格管理 C.采取重 农 抑商政策D.加 强 对 外交流往来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 汉 初 对 城市管理 严 格 , 出入的 时间 都做了 详细 的 规 定。 A、 C、 D与之无关 , 排除。B“ 三看三思 ” 解答原始史料型 选择题【 题 型特点】 本 题 型的一个 显 著特点是背景材料是一段 原始史料,一般有史料的出 处 和相关必要的注解,史料一般 用引号 标 引。 这 是当前 历 史 试题 中的重要 题 型,在古代史的 考 查 中,此 题 型更是占据主流,大有 “ 无史料不成其 题 ” 的 趋势 , 对 于此 题 型的解答技巧理 应 高度重 视 。【基本 过 程】 (1)三看 审题 干:一看 时间 、空 间 ,界定答 题 范 围 ;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 题 方向;三看材料和关 键 信息,明确内涵外延。(2)三思 审选项 :一思 备选项 是否符合 历 史事 实 ,初步排除 ;二思 备选项 是否符合 题 干材料和要求,深度排除;三思 备 选 项 是否与 题 干有必然的 逻辑联 系,最 终 确定答案。【以例 释 法】 (2014·高考新 课标 全国卷 Ⅱ )北宋中期, “ 蜀民以 铁钱 重,私 为 券, 谓 之交子,以便 贸 易,富民十六 户 主之。其后,富者 资 稍衰,不能 偿 所 负 ,争 讼 数起 ” 。 这 表 明交子 ( )A.具有民 间 交易凭 证 功能B. 产 生于民 间 的商 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 进 了 经济 重心的南移A[题 法 对 接 ][针对训练 ]1.唐代 诗 人王 维 在《渭川田家》中写道: “ 斜阳照墟落,穷 巷牛羊 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 荆 扉。雉雊 (鸣 叫 )麦 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 锄 至,相 见语 依依。即此羡 闲 逸, 怅 然吟式微。 ” 诗 句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乡 村生活的清 闲 富足B.高度 发 达的商品 经济C.男耕女 织 的自然 经济D. 农业 生 产劳 作的 艰 辛C解析: 诗 句 “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 锄 至 ” 形象地描 绘 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 乡 村男耕女 织图 , 故正确答案 为 C项 。中国 古代自耕 农 只能勉 强 解决温 饱问题 , 远远 达不到 “ 清 闲 富足”的程度 , A项错误 ; 诗 中没有涉及商品 经济 和 农业 生 产劳 作的 艰 辛 , B、 D两 项 不符合 题 意。2. 晚清福州文人郭柏 苍 在《沁泉山 馆诗 》中写道: “ 年来通商号令行, 穷 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 (丘 )恣 铲 除,百 万 磳田 (即山田 )一朝弃。 ” 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 )A.大批 农 民弃 农经 商B. 农 民种茶收入增加C. 农业 生 产结 构 变 化D.商品 经济 渗透到 农 村解析: 题 干中材料反映了由于商品 经济 的 发 展 , 茶叶市 场 扩 大 , 农 民 铲 除山田大量种植茶叶 , 导 致 农业 生 产结 构 发生 变 化 , B、 C、 D项 符合材料; A项 材料无法体 现 。A1. (2015·高考天津卷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 …… 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 窍 ,仍旁挟两 辕 ,可容一牛,用一人 牵 ,傍 一 人 执耧 ,且行且 摇 ,种乃自下。 ” 这 段 话 描述的 农 具是 ( )A. B.C. D.B解析:解答本 题 的关 键 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由 “ 高可三 尺…… 盛种粒 …… 一人 执耧 …… 种乃自下 ” 可知 , 该农 具 为 播种的工具 , 即 耧车 , 故 选 B。 A项 体 现 的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 , C项 是灌 溉 工具 —— 翻 车 , D项 是曲 辕 犁 , 均不具备 播种的功能 , 故排除。2. (2015·高考江 苏 卷 )唐人写淮北多有 “ 稻 垄 泻泉声 ” 之 类的 诗 句,北宋仍有 “ 水 阔 人 间 熟稻天 ” 的描写。但 1678年, 河道 总 督的奏疏已是 “ 田地皆成沙土,止 产 粟米 ” ,两年后 就有人感 叹 是 “ 沟洫之制,水 陆 失宜 ” 。淮北 农 耕 变 化表明 古代 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 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 为C.重 视农 田生 态 保 护D.全凭 兴 修水利工程B解析:唐宋 时 期 ,淮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地,但明清以来 ,淮北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 些 变化 ,自然有人为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政府合理作 为 ,故 B项 正确。 A项 与 题 干表达的淮北 农业 生 产环 境 恶 化的主题 不符 , 排除。 C项 与 题 干材料意思相反。古代 农业 的 发 展需要借助多种条件 , D项说 法 过 于 绝对 。3. (2015·高考福建卷 )《景德 镇 陶 录 》 记 : “ 唐武德中, 镇民陶玉者 载 瓷入关中,称 为 假玉器,且 贡 于朝。于是昌南 镇 瓷名天下 ” 。《江西通志》 载 : “ 景德 镇 …… 水土宜陶。 宋 景德中始置 镇 ,因名 ” 。材料反映了 ( )A.唐 时 瓷都景德 镇 已 驰 名天下B.陶玉身份 为 官 营 手工 业 者C. 该产 品工 艺 精美 畅销 海内外D.陶玉追求 产 品的知名度D解析:材料 “ 镇 民陶玉者 载 瓷入关中 , 称 为 假玉器 , 且 贡 于朝 ” , 说 明了陶玉将 质 量精良的瓷器 带 到关中 , 并以 “ 假 玉器 ” 为 名献 给 朝廷 , 这 是手工 业 者提升 产 品知名度的常用 做法 , 故 选 D项 。宋景德年 间 才 设 景德 镇 , 且景德 镇 成 为 “ 瓷都 ” 是在唐朝之后 , 故 A项说 法 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 B、 C 两 项 的内容 , 排除。4. (2015·高考北京卷 )唐代 长 安的商 业 店 铺 主要集中在 东 西两市。按 规 定, “ 诸 行自有正 铺 者,不得于 铺 前更造偏 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 业 活 动 散布于城内各 处 ,据 记载约 有 “四百 十四行 ” 。上述材料可以佐 证 ,南宋 时 期 ( )A.私 营 商 业 已居主 导 地位B.坊市制度已 经 瓦解C.商 业发 展已超 过农业D. 资 本主 义 萌芽已出 现B解析:从 题 干中 “ 集中在 东 西两市 ”“ 不得于 铺 前 更 造 偏铺 ” 等信息可以看出唐朝 实 行坊市制度 , 对 城市中的商 业 活动 有 严 格的限制; “南宋 …… 商 业 活 动 散布于城内各 处 ” 等反映了宋朝随着商品 经济 的 发 展和市民 阶层 的壮大 ,坊市 制度瓦解,城市商 品 经济发 达 , B项 符合 题 意。由于中国 古 代 实 行重 农 抑商政策 , 所以商 业 一直 处 于从属的地位 , A、C两 项 表述 错误 ; 资 本主 义 萌芽是在明朝中后期出 现 的 , 不 符 合 题 干 时间 , 排除 D项 。1【优化方案】2016 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 2[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 《诗经》:“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材料反映了(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C.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解析:选 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集体耕作。材料信息“十千维耦” ,意思即为“一万人一齐来进行耕作” ,表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为集体耕作,故 C 项为正确选项。B 项铁犁牛耕技术与个体耕作方式相匹配,D 项也是与一家一户的个体耕作对应,排除 B、D 两项。土地兼并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出现,并且与材料信息无关联,故排除 A 项。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解析:选 B。材料说的是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农业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由此判断选 B。3.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解析:选 A。从材料中“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的描述可知,应该是一种灌溉工具。选项中只有筒车是灌溉工具,其他三项均可排除。4.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解析:选 B。材料中所说的工具都是古代农业劳动的各个环节不可缺少的,强调这些工具“样样有” “要健全” ,体现了古代农耕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5.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生产不计成本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国家权力的支持解析:选 D。官营手工业能够利用国家的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产,其产2品大都“精美,质量上乘” ,所以本题选 D 项。6.20 世纪 90 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 ,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杯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B.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解析:选 B。材料中“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的信息说明,D 项说法准确;唐代贸易的航船行驶到了印尼,说明了 A、C 说法准确。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因为彩瓷在元代开始出现,明清时期大量生产,唐代瓷器的主要格局是“南青北白” 。7.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选 B。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和“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可知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故 B 项正确;据材料“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可知官府委托民窑生产,不是控制民窑生产,属于对材料的误读,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故 D 项错误。8.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 。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清代晋商活动范围较广B.晋商财力雄厚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D.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析:选 D。所给材料并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故答案为 D。从宁波民谣这一信息看,A 说法正确。从“窖满再难盛”看, B 说法正确。从“建房置地”看,C 说法正确。9.唐代坊市制度严格, 《唐律疏议》规定, “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 。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B.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3C.坊市制度注重维护市场的公平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 C。材料信息表明唐朝加强对度量器物的管理,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 C。商业管理对商业的影响不能笼统理解为对经济的影响,A 错。商业立法的影响广泛,不仅是对政治统治的影响,B 错。D 与材料信息无关。10.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材料表明( )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解析:选 C。从材料中的“夷人慕义远来” “亏辱大体多矣” ,显然强调的不是经济意义而是政治意义,故答案为 C。11. “推动这个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十七世纪的大约前半个世纪里,即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 ”(马克思)这一政策是指( )A.重农政策 B.抑商政策C.农商并重 D.闭关政策解析:选 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从“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一句分析可知,这是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2.清朝曾规定:第一,严禁火药、铁器外销。第二,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第三,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 )A.限制对外贸易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C.禁止对外贸易D.以天朝上国自居解析:选 C。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没有“禁止对外贸易” ,所以选 C 项。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13.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展览一 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1)请你就作物培植、农具改进各列举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6 分)展览二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图三有何内在联系?(4 分)展览三 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 3—5 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 6 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 24—200 倍,麦类则为 44—200 倍。4——摘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历史卷”(3)据以上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4 分)(4)较之古代,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面对的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展览二、三的内容,谈谈古代农业对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6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问回答关于作物培植、农具改进的例子,注意各回答两项。第(2)问图一反映了铁农具的使用,图二“废井田,开阡陌”承认了土地私有,图三反映的是小农经济,图一、图二与图三之间是因果关系。第(3)问结合材料体现的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来拟定标题。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作物培植方面:我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农具改进方面:创制出曲辕犁、筒车。(其他例子,如有代表性,符合史实,均可给分)(2)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促成了自耕农(小农)经济的产生。(3)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4)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兴修水利,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之路。14.(2014·高考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 ,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 分)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 ,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 ,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 分)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995—998 年 400 万贯 1001004—1008 年 450 万贯 1131058 年 700 万贯 1751064—1068 年 846 万贯 2121077 年 879 万贯 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 分)5(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4 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第一小问孟子的态度根据材料“孟子……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概括,商鞅的态度根据“重农抑商……始自商鞅”概括;第二小问“认识”从农业和商业的地位分析;“背景”要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回答, “目的”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举措”结合所学分析。第(3)问“商业状况”从文字材料和图表内容概括总结;“商业政策”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4)问“认识”要综合三则材料得出。答案:(1)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3)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1【优化方案】2016 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 2[随堂检测]1.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上述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C.耜耕 D.耦犁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中“砍山” “众木尽噘” “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 。材料中没有涉及 B、C、D 项的内容。故本题选择 A。2.从考古发现看,西周时期农具多用木、石等材料制成,青铜主要用于铸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具,最主要的原因是青铜( )A.产量有限,不能完全取代石器B.制造起来困难,不如石器方便C.质地太脆,不太适合农业生产D.使用时间短,很快被铁器取代解析:选 A。从常识角度考虑,C 项不符合事实,可排除。D 项也不符合史实,也可以排除。A、B 项都是重要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 A 项。3.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下图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 C。根据所学知识,骨耜是商代以前的生产工具,耦犁是汉朝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是唐朝的生产工具,故答案为 C。4. 《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土润 暑(指暑湿之气),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动物性肥料的严重不足C.劳动人民的勤劳本质D.农业上重视适时耕作解析:选 A。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主张把草堆积起来,用火烧成灰,可以肥田。水化是在夏日 暑时将草堆积,利用湿度、热度加速草的腐化。材料中所述行为都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不能反映“重视适时耕作” ,故 A 项正确,排除 D 项;B 项不符合实际情况;C 项与材料不符。5.阅读下列材料:2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材料二男耕女织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3)假若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材料二所示的时期,你所向往的理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中心是小农经济,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材料信息和教材中有关小农经济的知识回答。其中,第(3)问要把握人们在小农经济影响下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答案:(1)小农经济。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3)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活安定,儿孙满堂。(言之成理即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史书记载:“汤有旱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 ”材料最能说明商朝时( )A.掌握了原始灌溉技术B.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C.奴隶遭受沉重的压迫D.农业生产已使用粪肥解析:选 B。从材料中可知,人们在种植作物时知道应对旱灾、进行施肥和灌溉,B 项较为全面。2. 《书序》中说:“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指妖怪),桑谷共生于朝。 ”《史记·殷本纪》亦载:“帝大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 ”据此,有学者认为商代十分重视种桑养蚕,其理由是( )A.丝织技术的进步B.帝相均参与农桑C.桑树的大量种植D.桑与谷相提并论解析:选 D。学者得出商代重视种桑养蚕的依据就是材料中的记述。材料并没有体现出A、B、C 三项,只是一再强调了“桑谷共生于朝”的现象。故选 D。3.河北一战国中晚期的墓葬出土铁范 87 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64%。这些资料说明(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3C.铁农具的使用已经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解析:选 C。从战国时期铁农具占铁器的绝大部分,可知当时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A 项开始于春秋时期,B、D 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故选 C 项。4.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三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古代农具的改进过程。A、B 从图片中不能体现出来。仅从图片中也不能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只经历了这三个阶段,D 错误,因此 C 为正确答案。5.古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B.是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解析:选 D。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箭”的作用主要是调节犁耕的深浅,与曲辕犁犁评的作用一致,再结合材料中的“江东”可知 D 项正确。6.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称颂的是( )A.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B.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D.都江堰的兴修之功解析:选 D。从所给材料看,应当是一种水利工程而不是水利工具,而且是这个水利工程对整个四川平原的农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所给四个选择项中,只有 D 项符合这些条件,故答案为 D 项。三国时的曹魏并不管辖四川,排除 A 项。B、C 项没有涉及水利工程,排除。7. “先期宣于三月上旬浸种,三十日而生秧齐。新麦既收,急即粪田一次,犁耙各一次,四月上旬前后总可插秧。大暑后,立秋前亦获稻矣。其晚稻预先寄插者,仍于霜降后照常芮熟,并不相妨也,此田岁其三熟。 ”该材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 )A.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B.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C.生产方式缓慢革新D.精耕细作的特征明显解析:选 D。材料讲述的是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一个重要表现,但并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和生产方式的情况,故排除 A、C;集约化是现代化的管4理模式,主要特征是集中人力、物力,统一调度和分配,最大化取得经济效益。但整个古代的农业都是分散的粗犷式管理模式,与此不符,B 错误。8.有一句俗谚说:种田种得全,只用买点盐。这主要反映出( )A.小农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 A。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的意思是说,种田都种全了,只需要购买盐就可以了。这主要反映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语·齐语》记载了管仲对齐桓公说的话:“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 夷斤……试诸壤土” 。材料二材料三 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 ,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材料四 春耕夏耘,秋获冬臧(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矣。——《论贵粟疏》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2)从材料三、四可以看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3)请分析小农经济下农民的处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1)、(2)两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归纳答案。(3)问应结合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答案:(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2)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十分脆弱。(3)①农民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②小农经济非常脆弱,农民常因水旱灾害和暴政而破产。一、学思之窗(教材 P7)(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2)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提示:(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下的生活。5(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二、本课测评(教材 P7)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提示:(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三、学习延伸(教材 P7)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提示:影响:在垦殖和利用这些土地的过程中,既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对于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起了一定的作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剧了土地沙化,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反而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验教训: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工作。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1课 发 达的古代 农业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情境 导 入按照生肖纪年的说法, 2015年是农历的羊年。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与我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猪、牛、马、羊、鸡、狗六个生肖的出现 ,说明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鼠、蛇、猴、虎、兔五个生肖的出现,则说明人们捕猎到了这些动物。而龙则是古时传说中的司雨神,同样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是怎样的状况?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我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怎样的特征?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导 航课 程标 准1.知道古代中国 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中国 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学 习导 航1.结 合耕作方式、 经营 方式等相关知 识 ,了解中国古代 农 耕 经济 的基本特点。2.理解小 农经济 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其 发 展的因素。3.从文明史 观 的角度 认识 古代 农业对 中国社会 发展的意 义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早期 农业 生 产 的出 现1.原始 农业(1)起源:中国是世界 农业 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2)概况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_______________和粟的国家。② 距今七八千年 时 ,中国原始 农业 已相当 发 达。③ 主要耕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主要耕作工具有石刀、石斧、石犁。水稻刀耕火种2.商周 农业(1)概况(2)影响① 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人 们 的生活从 频 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② 中国 农业 _______________,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 社会的基 础 。耕作工具出 现 _______________,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 锄 、石犁耕作技 术人 们 已懂得 _______________,除草培土,用杂 草 沤 制肥料和治虫 灭 害农 作物有粟、稻、黍、 ________、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 农 作物多已具 备青 铜农 具开沟排水稷独立 发 展二、精耕 细 作的 传统农业1.生 产 工具的 进 步(1)春秋 战 国:人 们 开始使用 铁农 具和牛耕并将其逐 渐 推广 .(2)西 汉 : 赵过 推广 _________,后来又出 现 犁壁,使 铁 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3)东汉 :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4)隋唐:江 东 地区出 现 __________,安装了犁 评 。2.耕作方式: 汉 朝以后, _______________成 为 我国 传统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耦犁曲 辕 犁铁 犁牛耕3.耕作技 术(1)春秋 战 国 :已使用当 时 世界上先 进 的耕作方法 —— 垄 作法 .(2)西 汉 : 赵过 推行 __________。(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 耱 技 术 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 术 。4.耕作制度(1)两 汉 :以一年一熟 为 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 渐 形成稻麦 轮 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5.灌 溉 技 术(1)水利工程: 战 国 时 期的 _______________、 汉 朝的漕渠、白渠和 龙 首渠等。代田法都江堰(2)灌 溉 工具:曹魏 时 改制翻 车 ;唐朝 时创 制 _________;宋朝出 现 利用水力的高 转 筒 车 ;明清 时 出 现风 力水 车 。(3)作用:推 动 了 农业 生 产 的快速 发 展。三、男耕女 织 的小 农经济1. 产 生: _______________时 期。2.条件(1)中国古代 农业 的耕作方式 经历 了从集体 劳 作到 __________的 变 化。(2)铁农 具的出 现 和牛耕的逐 渐 推广,提高了社会生 产 力。(3)_______________的确立。筒 车春秋 战 国个体 农 耕封建土地私有制3.特点(1)组织 形式:以 _______________为单 位。(2)生 产结 构: __________, 农业 和家庭手工 业 相 结 合。(3)生 产 目的: _______________,主要 满 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 纳赋 税。4. 评 价(1)地位:是一种自 给 自足的自然 经济 ,是中国 传统农业 社会生 产 的基本模式。(2)进 步性: 农 民具有生 产积 极性, 为 我国 农业 的__________作出了重要 贡 献。(3)局限性:受到封建地主 阶级 的沉重剥削, 农 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 农经济 十分脆弱。一家一 户男耕女 织自 给 自足精耕 细 作[易 错 提醒 ] 商周 时 期出 现 了青 铜农 具 , 但是在 农业 生 产 中很少使用。当 时 , 由于青 铜 比 较 珍 贵 , 只是被大量用在兵 器和礼器制作上。[名 师 点 拨 ] 辨析生 产 工具的演 变(1)从材 质 方面:木、石、骨 → 青 铜 、 铁 。(2)从工 艺 方面:打造 → 磨制 → 冶 炼 、 铸 造。(3)从 牵 引 动 力方面:人力 → 畜力、自然力。[思 维 启迪 1] 有人 说 ,中国古代 农业 的起源具有 “ 满 天星斗” 的特点, 请结 合史 实 理解此 话 的含 义 。提示: “ 满 天星斗 ” 是指中国古代 农业发 源地分散且数 量众多。考古学家在 华 北和 华 南都 发现 了大量 远 古 时 期的粮食 作物 遗 存 , 其中以黄河流域的 ________、 长 江流域的________遗 存 为 代表 , 说 明中国 农业 有着悠久的 历 史 , 在古代世界居于 领 先地位。粟 稻谷[思 维 启迪 2] 下 图 所示的耕作方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 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 ,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 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 ,再如法开沟栽种。上 图 展示了哪种耕作方法?最早出 现 在哪一 时 期? 这 种耕作方法的主要 优 点是什么?提示: _______________。最早出 现 在西 汉 。代田法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代田法[易 错 提醒 ] 1.自 给 自足 ≠ 富足小 农经济 的基本特征 “自 给 自足 ”中的 “足 ”并非富足 , 而是指自耕农 的生 产 目的是 满 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 纳 赋 税,生产的东西很少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2. 自然 经济 、小 农经济 和自耕 农经济 之 间 的关系自然 经济 、小 农经济 和自耕 农经济 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 , 但三者又有交集 , 都是生 产 力水平低下的 产 物。自然 经济 最 本 质 的属性是物 质 生 产 的自 给 自足 , 和商品 经济 相 对 立;小 农经济 最本 质 的属性是家庭 经营 , 经营规 模狭小;自耕农经 济 又是小 农经济 的重要 组 成部分。[轻 巧 识记 ] 发 达的古代 农业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 … … 将耕于 齐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 《国 语 ·晋 语 》史料二 精耕 细 作的古代 农业史料三 今使 乌获 、藉蕃 (大力士 )从后 牵 牛尾 , 尾 绝 而不从者 ,逆也。若指之桑条以 贯 其鼻 , 则 五尺童子 牵 而周四海者 ,顺 也。—— 《淮南子 ·主 术训 》[探究 问题 ](1)史料一、二体 现 了古代中国 农 耕文明 发 展的哪些 变 化?(2)史料三反映了 农业 生 产 技 术 哪方面的 进 步?有何作用?(3)综 合以上史料及所学知 识 , 说 明在古代中国的 农业 生 产中 ,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这 一耕作方式 对 古代中国的 经济 形 态 有何影响?提示: (1)春秋 时 期 , 我国 农业 已开始出 现 牛耕技 术 ;后来农 耕技 术 逐步普及 , 耕作技 术 不断 进 步 , 犁的改造更适合地 区土 质 特点和耕作的需要。(2)对 牛的控制 , 反映了当 时 牛耕的出 现 和推广。利用畜力可以 节 省人力 , 提高耕作效率;有利于 农业 生 产 力的 发 展 , 是 农 用 动 力的一次巨大 进 步。(3)铁 犁牛耕。提高了社会生 产 力 , 为 小 农经济 的 产 生 创 造 了条件 , 为 我国 农业 的精耕 细 作作出了 贡 献。史料一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土地平 旷 , 屋舍 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 鸡 犬相 闻 。其中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黄 发 垂髫 , 并怡然自 乐 。 ……自云先世避秦 时 乱 , 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 境 , 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 间 隔。 …… 停数日 , 辞去。此中人 语 云: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 《桃花源 记 》男耕女 织 的小 农经济史料二 唐代 诗 人李 绅 有《 悯农 》 诗 : “ 春种一粒粟 , 秋 收万 颗 子。四海无 闲 田 , 农 夫犹 饿 死。 ”“ 锄 禾日当午 , 汗 滴禾下土。 谁 知 盘 中餐 , 粒粒皆辛苦。 ”[探究 问题 ](1)据史料一 ,分析桃花源居民 赖 以生存的 经济 基 础 及其特点 .(2)史料一、二哪 则 史料更 为 真 实 可信? 请说 明理由。提示: (1)经济 基 础 :小 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 为 生 产 生活 单 位;自 给 自足;封 闭 性。(2)史料二。小 农经济 下 农 民受地主 阶级 和封建国家的剥削 , 生活困苦 , 经济 脆弱。史料一 仅 是 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古代中国 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1. 经济 格局: 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2. 经济结 构: 以种植 业为 主,家畜 饲 养 业为辅 。3. 经营 方式: 以家庭 为单 位、男耕女 织 、自 给 自足的小 农经济 在封建 经济 中始 终 占据主 导 地位。4.耕作方式: 主要是 铁 犁牛耕,精耕 细 作。唐朝出 现 的 曲 辕 犁, 标 志犁耕技 术 走向成熟。5.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壮大 ,地主 经济 占 统 治地位 .6.地位和影响: 古代中国 农业经济 是形成古代中国文明的基础 。封建社会后期日益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 经济 的 发 展,到近代以后,它已 经 成 为 阻碍生 产 力 发 展的主要因素。1.唐代画家 韩 滉所作《五牛 图 》被誉 为 中国十大 传 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 传 世 纸绢 画作品真迹之一, 也是 现 存最古老的 纸 本中国画,堪称 “ 镇 国之宝 ” , 浓缩 了古代中国人对 牛的特殊情 结 。形成 这 一情 结 的关 键 性因素是 ( )A.自然 经济 占据主 导 地位B.隋唐 时 佛教得到广泛 传 播AC.君主 强 化 专 制 统 治的需要D.封建 统 治者 实 行愚民政策解析:牛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 主要原因是 铁 犁牛耕下牛是主要的 农业动 力 , 这 是小 农经济发 展的 结 果 ,故 选 A项 。2. 下表反映了古代中国 农业 生 产 技 术 (部分 )的 发 展及其作用的情况,它主要 说 明了古代中国 农业 生 产 ( )时 期 内容 作用春秋 战 国 铁农 具、牛耕 提高耕作效率、 农 用动 力革命都江堰、 郑 国渠 灌 溉秦 汉 犁壁 同向翻土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隋唐 曲 辕 犁 调节 耕作深浅,特 别适宜南方水田耕作DA.注重 农时 ,改 进 耕作技 术B.重 视发 明 创 新 农业 生 产 工具C.注重 总结 推广 农业 生 产经验D.精耕 细 作的生 产 模式的形成和 发 展解析: 综 合表格中古代中国 农业 科技成就 , 包括 农 用 动 力、铁 制 农 具的使用和改 进 、 农 用灌 溉 水平的 进 步 , 其体 现 的 都是一条主 线 —— 精耕 细 作的生 产 模式的形成 和 发 展 情 况,A、 B、 C三 项 都不全面 , 故 选择 D。二、全面 认识 古代中国小 农经济1.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 为 生 产 生活 单 位,是一 家一 户 的 个体 小生 产 。(2)稳 定性: 农业 和家庭手工 业紧 密 结 合,自 给 自足。(3)封 闭 性:生 产 主要是 为 了 满 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 纳赋 税,是一种自 给 自足的自然 经济 ,是中国 传统农业 社会 生 产 的基本模式。(4)脆弱性:遇到天灾人 祸 、 战 乱、苛政,容易破 产 。(5)落后性:相 对简单 的生 产 工具、 长 期不 变 的生 产 技 术 和容易 满 足的社会心理状 态 。2.影响(1)小 农经济 是我国 传统农业 社会生 产 的基本模式,是两千 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 发 展的 经济 基 础 。(2)小 农经济 关系到封建 经济 的繁荣和封建政 权 的安危。(3)小 农经济 始 终 在中国封建 经济 中占主 导 地位,在 较长时 期内推 动 了 经济 的 发 展和社会的 进 步。(4)小 农经济 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 发 展 缓 慢和 长 期延 续 的重要原因。3.董 煟 在《救荒活民 书 》中 说 : “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 民下 户 极多,而中 产 之家 (相当于自耕 农 )赈贷 之所不及。一遇水旱,更无 长 策 ……” 该 材料所述 现 象反映了小 农经济的 ( )A.封 闭 性 B.分散性C. 连续 性 D.脆弱性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小 农经济 的脆弱性 , 遇到土地兼并和水旱灾害 , 农 民就会破 产 等 , 所以本 题 答案是 D项 。D4. 据史 载 ,西 汉时 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 赀 少者的田租 ,或假部分山林川 泽 苑囿 给贫 民,或假犁牛 贷 种食 给贫 民。 如《 汉书 》 载 , 绥 和二年 (前 7年 )诏 : “ 其令水所 伤县 邑及他 郡灾害什四以上,民 赀 不 满 十万,皆无出今年租 赋 。 ” 西汉 政府 对 灾民 实 施救 济 的根本原因是 ( )A. 实 行 对 小 农经济 的扶持政策B.小 农经济 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 发 展C.避免因流民 问题 而引 发农 民起 义D. 实 行 “ 轻 徭薄 赋 、与民休息 ” 的政策解析:在中国古代 , 小 农经济 是封建王朝的 经济 基 础 和支柱,故封建王朝大都采取鼓励 农业发 展的措施。材料描述的 正 是古代重 农 的措施。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