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植物保护是根据农作物病虫草鼠的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并组织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其危害的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植物保护工作以有效控制农业生物灾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保障生产安全为目的,履行着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职能作用,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时效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其职能也决定了其社会公益性。植物保护工作包括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预治预报和有害物灾害的预警、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病虫害抗药性风险监测,植物检疫以及农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大、责任大,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及市场
2、经济的发展,植物保护工作在控制农业生物灾害,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要确立植保经济的地位,树立可持续植保观念,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一、植保工作的现状一是为害农作物的有害生物种类多,发生面广,重发频率高。我县常年病虫草发生面积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产量损失万吨;蔬菜病虫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万吨;棉花挽回皮棉损失 1000 余吨。常年发生的病虫有:水稻灰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小麦蚜虫、白粉病、纹枯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锈病、茎腐病;棉铃虫、甜菜夜蛾、炭疽病、霜霉病、烟粉虱、茶黄
3、螨等。病虫害突发性、暴发性、迁飞性、大区流行性,极易造成大范围成灾为害严重。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连年暴发等,都给有效控制其为害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及国内调运频繁,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检疫任务越来越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已进入我县。二是植保工作的工作平台是广阔的田野,保护的对象是日益复杂。监控制的对象规律多变,推广技术面对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务农的劳动力大都为老弱和妇女,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观念疆化,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加之农药市场混乱,植保体系发展不够,10 名镇级植保员被县推广中心抽借 3 人,缺
4、少村级植保员,严重阻碍植保技术的推广速度、深度和广度。植保体系存在三个不适应:1、面对结构调整,存在传统技术的不适应。随着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种植业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和品质的结构各方面出现了重大变革,给农田生态系统也带来了重大变化,对农田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植保技术主要以粮棉油大宗农作物病虫监测与防治为主,其品种比较单一,监测与防治对象种类数量和发生规律相对稳定,阻碍了植保技术的提高。而面对新的结构作物、品种及对象,传统技术远远不能适应。结构的调整后,大宗作物品种调优了,结构变化,生态发生较大的变化,常发性病虫的呈偏重发生,次要病虫向主要病虫转化,检疫性危险有害生物不
5、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规律需要进一步研究。农作物品种也日益丰富,植保对象除了粮棉油外,还有蔬菜、花木、果品等新的作物品种、新的病虫还需要进一步认识研究,由于植保队伍趋于老化,知识更新慢,在结构调整中适应性差。2、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观念存在不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留组织后,人们的农产品安全意识逾来逾强,国际贸易间的绿色壁垒高筑,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植保工作既要有效控制生物灾害,又要切实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以最大限度减少植保措施对作物农产品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传统植保观念以保产为目标的数量植保,以单一代学防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中植保、以经济效益最佳型植
6、保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在观念上向保证产品质量为目标,作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和向注重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转变,只有在观念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才能推动值保事业的发展,才能探索出植保可持续发展道路。3、面对现代技术,现有的技术手段明显不适应。近年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植保现有的技术手段却与现代技术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下,传统传递信息方式受到了很大局限,技术的入户率低,指导防治的效果差。二、植保工作可持续发展对策1、充分发挥其公益性、服务性和强制性的政府职能。植保工作是为一定区域或全社会农业生产服务的,病虫监测预报也是为
7、一个地区的病虫防治提供依据,它的信息也可能为其它相关地区服务,控害是社会行为,是政府工作,其病虫信息也属公益信息,应该在政府的宣传机构免费发布,县植保站为了有效指导广大农民开展科学防治,开发应用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系统,配置设备、制作农作病虫电视预报,在电视台播出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与县电视台协作发展植保信息。既然是公益性的事业,公益性信息,政府应自上而下营造环境,免费发布。植保工作的服务性是政府的控害行动一般不收服务对象的费用,这是由于受益范围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如针对突发性、迁飞性的病害的防治等。政府应有应急防治基金,应付突如其来的农业有害生物灾害。2、稳定队伍,加强植保体系建设。病虫
8、的监测和预报,尤其是灾变预测是防治决策的前提,而准确预测必须以长期、系统监测为基础,系统、规范、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要靠一支健全的测报体系来提高,植保队伍是植保体系的基础,必须加强植保队伍建设。一是要确保植保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二是要加强植保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快知识和技术更新。三是要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和良好敬业精神的植保技术人员。只有稳定了队伍,才能在已有的植保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才能推动植保事业的发展。3、加大投入,建立完善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体系和无害化治理体系。植保工作是防灾减灾公益性的事业,是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植保工作的投入
9、,首先要保证植保调查信息发布等基本事业费用。其次要加大投入,要使植保工作步入现代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完善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体系,提高对农业生物灾害的预测能力和预报准确率。确保通过媒体准确及时直观发布病虫灾害信息有效指导农民防治。在此基础上,更面对现代农业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利用生物、物理等技术建立无害化治理体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产生产全,推动植保可持续发展。4、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防控实
10、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这一新的服务方式是适应农村经济形势新变化、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应运而生的,是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遵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化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服务指导。植保站要切实做好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服务工作。要对从业人员加强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和药械维修技能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力争每个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培训一次。要积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除化学防治以外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要及时向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布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要点,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及时开展应急防治。要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专业化防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专业化防治组织在注册、工商登记、税务豁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小额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的防效保险和从业人员的健康保险,为专业化防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