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范文.doc

上传人:USER 文档编号:19865542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范文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本来的开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比照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绚丽的“天下奇迹”,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完成,按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同学朗读课文,理解大意的根底上,引导同学利用工具书,处理生字、新词,同时依照小标题给课文分段。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1认知目的: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逐步”、“恢复”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技能目的: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同学从中学习怎么样积累材料;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

2、读课文。3情感目的:让同学通过理解钱塘江大潮的绚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由于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工程是“怎么样留意积累材料”,因而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留意积累材料”,即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么样留心四周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潮来之时”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因而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而讲读课文在语文根本功训练和重点读写工程的训练方面负担着最主要的训练任务,因而,编者将这课布置在这里,是在前两篇文章的根底上进一步以它为例,让同学学习作者是怎么样留心四周事物的,在知识体系上,它与上单元的训练重点工程“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街接紧凑。同时也为下单元“内容中体会思想”奠定了根底。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由于本课是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篇幅不长,但“天下奇迹”的景象极为少见,因而,我将借助电教手段(录相、录像等)采纳“情境教学法”进展教学,即让同学入境地,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来体会潮来时雄伟的气概,从而感遭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三、说学法依照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同学“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习,即引导同学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细心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络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么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

4、读活,“自能读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因而,对同学进展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四、课堂教学程序布置(一)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会文入境动心吐情”即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通过电教手段的辅助作用和对课文言语的细读入境地,进角色,通过边看边想,动之以情,最后又能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天下奇迹”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以上四步的教学,要让同学逐步到达培养阅读方法、养成阅读适应的目的。我的教学思路的依照是:1符合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规律;2符合本课的教材特点;3符合作者的思路。叶老常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二)课前预备:投影仪、胶片、放相机、电视机、录音机。目的是要用电化教

5、学手段,协助同学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缩短教学时间。(三)教学过程1导课首先用解题切入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11课,课题是什么?板题(11、观潮)“观”是什么意思?“观潮”是干什么?回忆2节学习内容,本课是写作者在哪儿观什么潮?钱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观?(依照同学的答复板书:天下奇迹)“天下奇迹”四个字说明了什么?这个称号何时有的?从哪里明白?(理解“自古以来”一词)作者是按怎么样的顺序向我们介绍这天下奇迹的?(结合同学的答复板书,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我如此导课的依照是大纲对四年级阅读才能要求的第一条、即培养同学理解标题的才能,明白得

6、题和文的关系,养成读文先读题的适应,学会以标题为线索去阅读文章,并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语和句子。同时遵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让同学阅读课文,回忆写作顺序,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接下来由整体插入部分逐段分析。2逐段分析课文(1)过渡学习第二段过渡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迹”,那一定绚丽、雄奇、令人神往,遗憾的是这么壮观的景象,老师却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们就做好预备?(带什么去?)老师建议大家带好两样东西:“眼睛”和“耳朵”。谁明白老师为什么如此说?(引导同学明白,要用心听、细心看),如今做好预备了吗?好,我们如今立即动身,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7、设计如此的过渡语是为了下一步能带同学入境地奠定根底,其次以幽默的语言,告诉大家要用心听、细心看,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接着老师利用文中的语言接着渲染气氛: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听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这时浪潮来了没有?关于潮来之前是怎么样一番情景呢?书上哪儿告诉我们?引导学习第二段,自由朗读第2小节,说说你明白了什么?(江面平静,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按照同学的答复老师板书,江面非常平静。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非重点地点,且语言浅显易明白,老师略讲主要是让同学通过读之后,谈谈“潮来之前”的景

8、观特点,使同学理解这些特点反衬了“潮来时”天下奇迹的“奇”,接着引入下段的学习。(2)过渡学习第三段老师过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仰头东望,等着、盼着,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放江潮来时的录音)请大家发挥耳朵的作用,用心听,一会儿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在文章哪儿详细告诉了我们?引导学习第三段(3、4小节),完成教学思路中的“入境”。a抽 2名同学来朗读3、4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描写的?(板书、声音、形状)潮来时是先听到的?依然先看到的?为什么?声音是怎么样变化的?自由朗读,用“_”划出有关词句。检查学习情况,相

9、机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理解“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声音好像山崩地裂,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齐读“哪声音”指什么?“山崩地裂”还能够用什么词来代替(震耳欲聋、地动山摇、山呼海啸)?相比之下哪个词更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颤抖”可否换成“抖动”、“震动”?(不行,颤抖是指短促而频繁的振动,幅度最小,用于此处较恰当),引导读这句,要读出排山倒海之势。请同学们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把描写江潮声音的句子朗读一下(自由读、分组读)。b江潮由远和近滚滚而来,它的形状又是怎么样变化的?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好,不过老师呢要提两点要求,第一要用心听,细心看;第二把你看后的体会告诉

10、大家(师放录象)。听录音、看录像、说感受,能够让同学对“潮来时”先有感性认识,随后再学习文章,易使同学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是怎么样描写的?轻声朗读文,用“”划出有关词句。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从远处看怎么样?抽读相关的这句话:“只见东边水天一线的地点出现了一条白线”。理解“这条白线”是什么。为什么是“一条白线”呢?“逐步”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它练习说句话?再近些呢?抽读“只见白浪翻腾,构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联络实际(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两丈多高”有多高,它如何会是“白色城墙”?这与“线状”相比方何?再近些呢?抽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