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调研参考报告为深化全面理解XX县养老效劳机构的根本情况,探究处理城乡人口老龄化的途径,XX县老龄办与有关部门结合成立调研组,深化基层进展调研,摸底调查,重点对居家养老、住养效劳机构、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家政效劳机构等几个方面进展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养老效劳业机构的根本情况XX县辖22个乡镇(办事处),截止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121.4070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16.953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13.96%,老龄化情势十分严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开展养老效劳业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25号文件)和
2、市政府进一加快养老效劳业开展的意见(菏政发200642号文件),加快养老效劳业开展,特别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全县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式、多渠道投资,成立不同档次的社会养老效劳机构,大力开展农村五保供养事业。截止2010年3月底,全县城乡养老效劳机构 29处,其中:现有住养效劳机构(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效劳中心)共20所,共有床位2429个,全县五保对象达5193人,乡镇(办事处)敬老院集中供养对象1572人,集中供养率为30.27%,老年公寓、老年效劳中心两处养老人员240人,平均收费标准分别为450元/月、710元/月。全县居家养老效劳机构5处,老年康复护理效
3、劳机构4处,护理人员153人,随着养老效劳机构治理和效劳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家庭条件好、子女务工在外的“空巢老人”需要养老效劳的越来越多,我县目前正在加大对部分乡镇敬老院的投入,进展改建、扩建,加大对五保对象的供养率,使老年人共享社会开展成果。二、存在的主要咨询题及缘故分析1、养老效劳才能缺乏。全县养老效劳机构中、住养机构占20所,但由于住养机构大都是乡镇(办事处)敬老院,根本上接纳的有自理才能、半自理才能的农村老人。全县养老机构没构成规模,养老效劳机构少,入住率不高,农村敬老院的硬件设备跟不上,由于资金缺乏,从环境、床位和设备上,与养老效劳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一定差距
4、。2、养老效劳从业人员缺乏。乡镇(办事处)敬老院工作人员的装备,大多是民政助理员担任院长,工作人员既当治理人员又当护理人员,且年龄偏大,文化素养、专业程度不高等咨询题,面对五保对象孤寡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治理工作难度较大,难以沟通,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青人和专业人士不愿干护理,再加上护理人员感到责任重,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不高,加之受传统世俗观念妨碍,非常多人认为伺候老人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导致护理人员缺乏,护理人员难招。3、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国家为开展养老效劳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本意是鼓舞民间资本进入老年效劳业,为政府、社会、家庭分忧,但是有关政策都属于指导性文件,没有详细的优
5、惠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强,比方:我县XX县老年公寓是民办机构,投入大量的资金,是属于福利性企业,收入标准低,利润少,再加上水、电、暖的供给,水和电的治理属企业,这就造成老年公寓非常难享受水、电等优惠政策咨询题,由于养老效劳业机构是微利甚至无利,非常多民间资本不愿投入养老效劳等相关产业。只能靠政府投入来处理这些咨询题。4、政府投入缺乏。由于我县是在经济欠兴旺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民办养老机构通过收费的方式增加收入毕竟有限,而且可能由于提高收费而提高了民办养老效劳的“门槛”,再加上农村老人收入相对较低,把一些低收入老人档在门外。农村五保对象靠敬老院来供养,但由于乡镇(办事处)资金投入遭到妨碍,经济
6、水平落后,使得养老投入缺乏,全部供养五保老人非常难到达,由于受床位、条件的限制,非常难满足农村五保对象及以外的养老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养老的需要,也制约了养老效劳业的开展。5、居家养老、康复护理在农村属于空白。居家养老效劳机构、老年康复护理机构由于遭到人居环境区域的妨碍,农村相对分散,城区人口相对集中,乡镇(办事处)农村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是空白地带,城区主要是效劳于有一定收入的退离休人员和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但面对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开展,非常难满足社会养老需求。6、临终关心效劳缺乏。XX县老年住养效劳机构入住老人大部分是可以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病人,但目前情况来看,对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缺乏临
7、终关心的效劳机构,由于临终关心护理工作相对辛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纠纷,治理难度大,对如此的效劳机构民间资本一般不愿投入。三、开展养老效劳机构的对策。1、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养老效劳人员的偏见,要大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把传统孝道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给予新的内涵,构成新型的孝文化。要广泛培育和树立新时代敬老先进典型,把老龄宣传纳入社会宣传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养老效劳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树立为老效劳荣耀的理念,提高民办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开展民办养老机构、稳定养老效劳队伍。2、加大政府指导、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加快养老机构开
8、展的宏观规划。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开展的整体规划中,优先立项,统筹安排,调配资源,整合力量,从根本上保证养老机构的快速开展。二是在新修建住宅小区时就把老年效劳配套设备建立统筹考虑,要求有一定的公共室内活动面积,通过制定规划、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闲置资源,运用市场运营机制,利用文化大院,结合利用效劳设备和效劳工程,提高养老效劳设备使用率和效劳率,逐步构成为老效劳网络。三是要对养老机构建立施行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在公益用地和建立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效劳设备的建立用地,加大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提高效劳质量,增加老人入住率,最大限度的鼓舞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落实享受优惠政策,吸引民间
9、资本兴办各类老年效劳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市场效劳等。3、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从业人员,提高治理水平和效劳水平,针对乡镇敬老院和养老效劳业的特别性,应该通过专业社工知识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加快效劳队伍专业化建立步伐,以便更好地效劳于老人,提高治理水平和效劳水平,妨碍和带动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开展。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在目前现有养老效劳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对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做为民生保障来注重,处理老年人的根本生活所需,面对庞大的老龄队伍,从社会各个方面来关注、注重老龄工作,加快为老效劳建立步伐,弥补养老效劳机构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使大多数老年人享遭到社会开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