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附答案)2011.4.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976907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附答案)201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附答案)201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附答案)201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附答案)201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附答案)201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闵行区 201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填写清楚,并填涂准考证号,请仔细核对。答题时客观题用B 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本试卷共有 37 题,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一个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A B C D2.某同学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书中有很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它是欧洲最著名的长篇史诗作品之一。该

2、书应该是A 吉尔伽美什 B 荷马史诗 C 罗摩衍那 D 摩诃婆罗多3.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下列有关罗马法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罗马法成为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体系的起源C罗马法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罗马法体现了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这一时期欧亚大陆出现许多影响时代的伟人,与中国孔子同一时代的人物是 A屋大维 B悉达多 C耶稣 D穆罕默德5. “欧 洲 中 世 纪 最 重 要 人 物 之 一 ,其 功 绩 包 括 奠

3、定 卡 洛 林 王 朝 的 基 础 ,确 立 了 采 邑 制 ,巩 固与 发 扬 当 时 的 封 建 社 会 制 度 ”。上述材料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克洛维 B亨利四世 C查理.马特 D格列高利七世6.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 “独尊儒术”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古代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扼制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学校_班级_准考证号_姓名_密封线2A B C D7.某班要举行关于“贞观之治”盛况的故事会,同学们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你会向他们推荐的参考书籍是A.春秋 B.史记 C.史通 D.资治通鉴8.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

4、咎 在 人 怨 ,非 郡 邑 之 制 失 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 叛 国 而 无 叛郡 ”,“秦 制 之 得 亦 明 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B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C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10. “眼 珠 子 ,鼻 孔 子 ,朱 子 高 于 孔 子 ;眉 先 生 ,胡 后 生 ,后 生 长 于 先 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

5、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 子 高 于 孔 子 ”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的学说更科学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11.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12.有人说:“近 代 西 方 什 么 都 禁 ,就 是 不 禁 人 的 本 能 。古 代 中 国 什 么 都 不 禁 ,惟 独 禁 人 的 本 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那“不 禁 人 的 本

6、 能 ”与“禁 人 的 本 能 ”分别指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13.清朝咸丰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 间 何 地 无 沧 桑 ,平 填 黄 浦 成 夷 场 ;高 高 下 下 嘘 蜃 气 ,十 十 五 五 罗 蜂 房 ;青 红 黄 绿 辩 旗 色 ,规 制 略 似 棋 枰 方 。”揭露了列强 A强建租界 B割占香港C攫取领事裁判权 D强迫开放通商口岸14.有学者认为,普鲁士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胜利,为“ 1918 和 1945 年 的 失 败 打 下 基 础 ”。下列各项能够作为其论断依据的是第 3 页 共 11 页A德

7、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推行世界政策争霸全球15.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B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C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16.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等,但梁启超的“新史学” ,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17与法德等欧陆国家相比,美国在现代化启动时期最突出的优势是A.自然资源丰富 B没有封建传统束

8、缚 C外来移民数量庞大 D发明众多科技领先181918年, 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A中体西用思想 B维新思潮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19罗斯福说:“我 们 必 须 有 这 样 一 条 原 则 ,我 们 将 不 允 许 失 业 大 军 存 在 我 不 愿 设 想 任 何美 国 人 永 远 靠 救 济 为 生 。”下列表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金融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节农业生产 D举办公共工程20.近代史上,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事件

9、是A 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成立 21. “北 京 天 安 门 已 经 成 为 中 国 的 一 个 象 征 。在 中 国 近 现 代 历 史 上 ,它 是 一 个 特 殊 的 见 证 者 。 ”它没有见证的是A. 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 B在1912年见证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在1949年的秋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例证:瓦特 英国工业革命法拉第 第二次工业革命爱因斯坦 第三次科技革命演讲主题:422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 欧 洲 是 欧 洲 人 的 欧 洲 ”“美 国 不 是 欧 洲 的 一 部 分 ”。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

10、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1945 年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1951 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1949 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67 年欧共体的成立A B C D23.在学完19561966年的中国历史以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貌的是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C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D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24. 1961 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 果 苏 联 和 美 国 之 间 的 分歧 克 服 了 ,如 果 它 们 之 间 建 立 了 和 平 合 作 的 关 系 ,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会 有 助 于 加 强 世 界 和

11、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25. 1946 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 前 ,只 有 我 们 能 够 把 自 己 的 政 策 强 加 给 世 界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 国 决 心 用 一 种 新 的 彬 彬 有 礼 的 态 度 来 很 好 地 倾 听北 约 伙 伴 的 意 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C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2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

12、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针对的是A “两个凡是” 的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27. “这 是 联 合 国 历 史 上 的 转 折 点 ,反 西 方 国 家 在 美 国 威 信 动 摇 时 第 一 次 击 败 了 美 国 ”。材料中的“转 折 点 ”是指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28. 根据右图可以看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29. “一国两制” 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

13、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第 5 页 共 11 页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30.据报道:“目 前 中 国 海 尔 公 司 在 美 国 、意 大 利 、摩 洛 哥 等 地 已 建 立 了 多 家 工 厂 ,在 全 球 大 部 分地 区 实 现 了 设 计 、生 产 和 销 售 本 地 化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 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31 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

14、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 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摘 自 夏 曾 佑 中国古代史问题:(11 分)(1)你 认 为 作 者 为 什 么 说 “中 国 之 教 ,得 孔 子 而 后 立 。中 国 之 政 ,得 秦 皇 而 后 行 ”? ( 4 分 )(2)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1 分)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 分)(3)作者评价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标准是什么?(2 分)32 选官制度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我们研究制度,必 须是一种通学。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有所因,无可凭空特起,此须通古今;又一方面,每

15、一制度,同时必与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成为某一时代,某一政府之某一制度,必须通彼此。某 历 史 学 习 兴 趣 小 组 以 “选 官 制 度 ”为 例 , 结 合 上 述 观 点 进 行 了 如 下 主 题 复 习 。( 12 分 )(1)历史变迁:对“通古今与通彼此”的知识梳理。 (4 分)通古今: A 军功爵制 B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先秦) (秦代)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宋延续至_C 朝)通彼此: 以宋朝历史为例,可以理解为“科举制度与_D_制度的相通合一”(2)历史归纳:根据上述提示,请你归纳中国古代历史上“选官方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分)( 3) 历史阐释: “

16、相 对 隋 朝 而 言 , 唐 朝 的 科 举 制 已 较 健 全 , 但 尚 不 完 善 , 直 至 宋 朝科举 制 度 才 比 较 完 善 ”。 请 叙 述 宋 朝 对 科 举 制 的 完 善 进 行 的 改 革 , 并 作 简 单 评 价 。( 5 分 )633 现代化进程史学界认为,1518 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问题:(13 分) (1)概述欧洲历史在 1518 世纪发生的巨大变化。 (9 分)(2)同一时期,中国处于哪一历史阶段?(1 分)请你从中国角度概括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变化较小的原

17、因。 (3 分)34 东西方的“分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极为长期的观点提醒我们考虑怎样把东亚和西欧之间 19 世纪的分流放到全球历史的背景中。 然而, 对 19 世纪和 20 世纪,大部分世界史学家告诉我们的历史是,一个单一的北大西洋核心成 为变革的发动机,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反应”。而沃勒斯坦学派认为:外围区域(北大西洋沿岸以外地区)一旦落后,就会陷入使它们永远也无法赶上来的不利境地。材料二 东亚与欧洲的差距是一种巨大但暂时的分离如果世界结束于 1945 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 至少是在西方 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 生产

18、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如果我 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 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或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西方人能够用一只比较自由的手留下印迹的地方的前西方殖民地,而是 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以上均摘自大分流欧洲、中国及 现代世界经济的 发展(美)彭慕兰著问题:(10 分)(1)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说 明 材 料 一 19 世 纪 东 亚 与 西 欧 之 间 的 “分流” 指 什 么 ? ( 1分 ) 19 世纪至 20 世纪以北大西洋为核心的“变革”指什么?(3 分)以日本为例说明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怎样的“反应”?(2 分)( 2)

19、 根 据 材 料 一 和 材 料 二 , 指 出 两 则 材 料 在 关 于 东 西 方 差 异 的 认 识 上 有 哪 些 不 同 之 处?( 4分 )35 西学东渐在 中 西 文 明 的 交 流 、 碰 撞 中 , 近 代 中 国 社 会 各 层 面 都 发 生 了 变 化 。 阅 读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材料一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在通事 (注:翻译)、买办、商人中逐 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列表格是洋 泾浜英语示例: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ommission洋泾浜英语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

20、拉斯 康密兴词义 肉加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外币 佣 金材料二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中国 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大反映在中国人 选择翻译的西方 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 1850年到 1899 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 译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数量上超 过了社会科学方面第 7 页 共 11 页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 年到 1904 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10 分)(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你能获取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哪些信息? (3 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 1902 年前后两个时期中

21、国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3 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呈现的特点是什么?(2 分)36.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图一 凡尔赛和约德国的绞刑架 图二 华 盛 顿 会 议 会 场 大 国 博 弈 新 沙 场问题:(9 分)(1)请为图一配上一段解说词。 (5 分)(2)综合图一、二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4 分)37 百年共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8摘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 变化

22、。它打破了 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系 统,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 它在中国的历史、 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 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摘自斯塔夫

23、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25 分)(1)依据材料一,在图中找出辛亥革命所代表的字母,并依次写出其他字母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 (3 分)从“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映”两个维度,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4 分)(2)材料二、三的观点是否一致,概括它们各自的核心观点。 (3 分)(3)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来众说纷纭,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15 分)闵行区 201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历史试卷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B C B C A D A B D

24、 B C A A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B C D C B C B C D A A C B C二、非选择题31 (1)中国之“教”:可以理解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也可以理解为“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任一方面 1 分)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为历代统治者尊奉(1 分) 。中国之“政”: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 分)这一制度成为我国历代第 9 页 共 11 页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1 分)(2)高度肯定的态度。 (1 分)作者认为秦始皇开创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典范, (2

25、 分)而汉武帝则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 (2 分) (如果学生从相关措施方面进行回答,或强调他们在各自方面的开端和起始作用,也可酌情给分)(3)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对后世是否具有深远影响。(2 分) (学生只要从能从“孔子、秦皇、汉武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角度,肯定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2 (1)A: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B:察举制(荐举制) C:清 D:文官体制(政治制度) (每空 1 分,共 4 分) (2)选官方式:世袭推举考试(每空 1 分,共 3 分)(3)内容:宋代完善了科举制。在考试制度和规则作了较大的改革。考试分为解试、省

26、试和殿试三级, (1 分)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创设“弥封” 、 “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1 分)在考试内容上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1 分)评价: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1 分)不过随着科举取士的名额越来越多,造成了宋朝的官僚机构庞大和沉重的政府负担。 (1 分) 。33 (1)巨大变化:经济方面,15、16 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8 世纪,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 (3 分)政治方面:15 世纪,西欧民族国家形成,政治

27、上形成君主专制制度;17、18 世纪,伴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开始在欧洲确立。 (3 分)思想文化方面:14-16 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先后兴起;17-18 世纪启蒙思想产生发展,批判、否定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3 分) (每一方面的史实分 2 分,组织分 1 分,本题组织分共 3 分。如果学生从对外关系、自然科学发展等也回答,也可酌情给分,但如果仅有史实的列举而无层次性的概述组织,本题最高得分不得超出 6 分)(2)历史阶段:明清时期;(1 分) (单独答明朝或清朝不给分)原因: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1 分)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阻碍工商业进一步发展(1 分

28、) ;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 分) ;思想上, “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八股取士等(1 分) (任 3 方面即可)34 (1) “东西间的分流”指东、西方在社会发展中出现巨大的差异。 (1 分) “以北大西洋为核心的变革”指:北大西洋地区的西欧和美国率先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加强对世界的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任 1 点得 2 分,答到 2 点即可,共 3 分) “外围区域”的反应:19 世纪后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后来居上,跟上工业革命的浪潮, “脱亚入欧” ,从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 (2 分)(2)不同之

29、处:材料一认为“19 世纪和 20 世纪是以北大西洋核心成为变革世界的发动机” , (1 分)而且“外围区域一旦落后,将永远赶不上来” ;(1 分)材料二认为“东亚与西欧的差距只是暂时的分离” , (1 分)而且“1945 年以后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会发生在西方以外的地区。 (1 分)1035 (1)信息: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外交往加强;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外商贸活动发展。(3 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若回答 “饮食、电器、交通工具、商贸受到西方影响”可酌情给分。)(2)由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到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制度。(2 分)原因: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的

30、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 分)(3)中国学习西方文明呈现出由浅入深过程;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层次多,范围广。(2 分)36 (1)解说词要点:应包括“巴黎和会召开目的、英法美主导会议进程、大国意见的分歧、会议的结果之一(对德凡尔赛和约 ) 、会议影响(对德国做出苛刻的处置,但也埋下下一次战争的隐患)等要素。 (5 分)(2)新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一战后新的国际格局,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1 分)英法等国虽然继续维持了欧洲在世界的霸权地位,但实际上其霸权地位受到美国、日本的挑战;(1 分)美国积极参与战后国际事务,在巴黎和会上,与英国与法国共同主导了和会进程

31、,华盛顿会议上起到操纵作用;日本也在东亚大肆扩张,这都威胁到了欧洲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 (1 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各国相互妥协的产物,也为日后的国际关系埋下了许多隐患。 (1 分) (如答到: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德国暂时退出了世界政治舞台等也可酌情给分, (总分为 4 分)37 (1)辛亥革命C(1 分)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答对2 个才可得 1 分,全部答对得 2 分) ;“外事之刺激” (国际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签定及民族危机严重等(2 分) ;“中国的反映”

32、(国内背景):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自救或反抗运动等(2 分)(2)不一致。 (1 分)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地位持肯定的态度,如辛亥革命在政治制度变革、社会思想变革乃至新旧社会转型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分)而材料三对辛亥革命的结果持否定态度,如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只是图有虚名的“共和政体” 。 (1分)(3)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答案 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1315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 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8-12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 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 (3-7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 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1-2 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0 分)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