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初中数学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973520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初中数学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初中数学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初中数学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初中数学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学生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表明其在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克服了干扰。在上述环节上不能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就初中学生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的干扰,二是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一)小学数学的干扰在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解题结果常常是一个确定的数。受此影响,学生在解答下述问题时出现混乱与错误。原题是这样的:礼堂第一排有 a 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 1 排

2、多 1 个座位,第 2 排有几个座位?第 3 排呢?设 m 为第 n 排的座位数,那么 m 是多少?求a=20,n=19 时,m 的值。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受结果是确定的数的影响,把用 n 表示 m 与求 m 的值混为一谈,暴露出其思考过程受到上述干扰的痕迹。又如,小学数学中形成的一些结论都只是在没有学负数的情况下成立的。在小学,学生对数之和不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即 a+ba是坚信不疑的,但是,学了负数后,a+ba 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习惯于在非负数范围内讨论问题,容易忽视字母取负数的情况,导致解题错误。另外, “+”、 “-”号长期作为加、减号使用,学生对于3-5+4-6,习惯上看作

3、3 减 5 加 4 减 6,而初中更需要把上式看成正3 负 5 正 4 负 6 之和。对习惯看法的印象越牢固,新的看法就越难牢固树立。再有,学生习惯于算术解法解应用题,这会对学生学习代数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产生干扰。例如,在求两车相遇时间时(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 36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 48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 72km,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列出的“方程”为 x=360/48+7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拘泥于算术解法的痕迹。而初中需要列出 48x+72x=360 这样的方程,这表明学生对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的把握程度。总之,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 、范围(正数、0、负数) 、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有知识(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初始阶段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