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建 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割 报告编写技术要求(试行)2015-06-01 江苏省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编制 I目 录一、报 告 名 称:.1二、报 告 文 本 章 节、内 容 编 写 技 术 要 求.11 前 言.11.1 目 的 任 务.11.2 建 设 项 目 地 理 位 置.11.3 建 设 项 目 压 矿 概 况.21.4 以 往 矿 产 资 源 勘 查 成 果.21.5 矿 山 设 计、建 设、开 采 及 生 产 经 营 情 况.21.6 本 次 工 作 情 况.22 矿 区 地 质 特 征.32.1 地 层.32.2 构 造.32.3 岩 浆 岩.32.4 变 质
2、作 用.33 矿 体(层)特 征.33 煤 层 特 征(当 建 设 项 目 选 址 压 覆 煤 炭 时).33.1 含 煤 性.43.2 可 采 煤 层.43.3 煤 层 对 比.44 矿 石 特 征.44.1 矿 石 的 矿 物 成 分 和 结 构、构 造.44.2 矿 石 的 化 学 成 分 和 组 分 含 量.44.3 矿 石 的 物 理 机 械 性 能.44.4 矿 石 类 型 和 品 级.44.5 矿 体(层)围 岩 和 夹 石.54.6 矿 石 的 选(冶)加 工 技 术 性 能.54 煤 质 特 征(当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压 覆 煤 炭 时).54.1 煤 岩 特 征 和
3、煤 的 物 理 性 质.54.2 煤 的 化 学 性 质.54.3 煤 的 工 艺 性 能.54.4 煤 的 可 选 性.64.5 煤 类.64.6 煤 的 风 化 和 氧 化.64.7 煤 的 工 业 用 途 评 价.65 开 采 技 术 条 件.65.1 水 文 地 质.65.2 工 程 地 质.75.3 环 境 地 质.7II5.4 其 它 开 采 技 术 条 件(当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压 覆 煤 炭 时 增 加).85.5 开 采 技 术 条 件 小 结.86 资 源 储 量 估 算.86.1 资 源 储 量 估 算 工 业 指 标.86.2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范
4、围 及 对 象.96.3 资 源 储 量 估 算 方 法 的 选 择.106.4 矿 体(层)、采 空 区 圈 定 及 块 段 划 分 原 则.106.5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参 数 的 确 定.106.6 资 源 储 量 的 类 型 划 分.106.7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结 果.116.8 资 源 储 量 变 化 情 况.116.9 储 量 估 算 中 需 要 说 明 的 问 题.117 结 论.11三、报 告 附 图.11四、报 告 附 表.12五、报 告 附 件.12六、报 告 封 面 格 式.12七、报 告 扉 页 格 式.13八、文 字 摘 要.131江苏省
5、建设项 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编写技术要求一、报 告 名 称:(建设项目名称)压覆(矿区/矿床名称)(矿段/井田名称)(矿种)资源储量分割报告二、报 告 文 本 章 节、内 容 编 写 技 术 要 求1 前 言1.1 目 的 任 务简要阐述建设项目有关情况:建设项目由来、主管部门、建 设单位、设计单位,建设项目批准(备案)部门及文号。阐述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申报过程:包括建设项目压矿申请(申请单位、时间、文号)、查询(单位、结论)、查询告知函(时间、主要意 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编制情况(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及审查论证意见(会议组织部门、会 议时间地点、主要意见)等。建设项
6、目压覆有效矿业权时,矿业权人同意压覆,应说 明矿业权人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的相关补偿协议情况。说明本次压覆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编制目的、依据和主要任务。1.2 建 设 项 目 地 理 位 置阐述拟建项目选址地理位置、所属行政区划、工程规模、选址范围拐点坐标(列出北京 54 坐标系和西安 80 坐标系坐标对照表)、占地面积、选址安全保护距离等。概述区内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 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最高洪水位、交通情况。根据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水量、蒸 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雨季和冰 冻期等。简述矿区(或建设项目选址
7、区)所在地区的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 业、人口等。2内插交通位置图(图中应有县级以上城市位置和拟建工程、矿区位置)。1.3 建 设 项 目 压 矿 概 况分别阐述建设项目选址和选址边界外安全保护带压矿情况。简述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的上表矿区情况:矿区名称、矿区编号、范 围拐点坐标(列出北京 54 坐标系和西安 80 坐标系的坐标对照表)、矿区面积,建 设项目选址范围与上表矿区平面上重叠程度(重叠面积占矿区面积比、占建设项目选址范围面积比)等。简述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的有效矿业权(采矿权和探矿权)情况:矿业权名称、矿业权人、证号、范 围拐点坐标(列出北京 5
8、4 坐标系和西安 80 坐标系的坐标对照表)、面积、发证 机关、发证日期、有效期、开采深度,建 设项目选址范围与有效矿业权范围平面上重叠程度(重叠面积占矿业权范围面积比、占建设项目选址范围面积比)等。内插套合图,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选址范围、上表 矿区范 围、有效 矿业权范围、以往工程压覆范围、资源储量估算 矿体最大投影范围等。对压覆停采(闭坑)或正在开采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项目选址及其安全保护带范围内采空区叠置情况。1.4 以 往 矿 产 资 源 勘 查 成 果按时间先后顺序,简述区内开展过的主要地质工作与提交的成果,重点阐述建设项目压覆的矿区历次地质勘查、资源储量核实、以往工程 压矿分割等工作
9、情况,内容包括地质勘查单位、工作时间、工作性 质、采用的主要方法手段、完成主要工作量,报告评审备案(审批)情况:时间、机关、文号及 备案(批准)的资源储量等,已有成果 报告资料与本次资源储量分割工作的关系(可利用程度)。1.5 矿 山 设 计、建 设、开 采 及 生 产 经 营 情 况简要叙述矿山设计、建设、开采 时间:设计单位、设计规 模、开拓方案、采 矿方法、“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利用情况等。说明矿山近 35 年的经济效益情况,列表反映经济 指标。说明矿山资源储量开采动用情况(动用量、采空区分布情况、位置等)。1.6 本 次 工 作 情 况简要说明承担单位的资质、主
10、要业务与信誉情况;本次工作过程,现场调查核实,3投入的主要工作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叙述本报告编制收集利用的主要资料和资料利用的合规性;概述本次工作主要成果。2 矿 区 地 质 特 征2.1 地 层简述地层分区并自老到新简述矿区地层层序、时代、岩性组合、岩相分 带、厚度、化石特征及赋矿层位等。2.2 构 造简述大地构造位置,矿区内主要构造特征及构造对矿体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插矿区构造纲要图、矿区断层特征一览表);对于沉积型矿床,应叙述矿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其变化情况,褶 皱、断 层、岩溶、陷落柱(指煤炭)等,评述构造复杂程度。2.3 岩 浆 岩简述矿区内岩浆岩的种类、时代、岩性、产状、规模
11、、分布情况;矿物组成;岩浆岩对矿体(层)破坏和影响程度、范围。2.4 变 质 作 用简述矿区内变质作用类型、强度,变质岩的种类、矿 物组成及其对矿床形成或改造的影响。3 矿 体(层)特 征阐述矿体(层)划分依据(对于沉积矿床还应叙述含矿地层的划分及各层段的特征),综述矿 体(层)的总数、空 间分布范围、分布 规律及相互关系。简要说明主要矿体(层)的赋矿层位(岩层)、空 间位置(包括平面位置、赋存标高范围)、工程控制及见矿情况;矿体(层)的形态、产状、延展规模(或可采面积)、厚度(两极值、平均 值)及其变化情况(变化系数、变化规律);夹石(层)的数量、厚度及分布情况;矿体(层)的结构复杂程度;构
12、造对矿体的破坏和影响;评述矿体(层)的变化程度(如厚度稳定程度等)。简述矿体(层)顶底板围岩围岩蚀变的种类、规模、矿 物组成、分 带性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说明被压覆矿体(层)的工程控制情况及位置关系。插入全部矿体(层)的主要特征一览表(包括未叙述的其它小矿体)。43 煤 层 特 征(当 建 设 项 目 选 址 压 覆 煤 炭 时)3.1 含 煤 性叙述含煤地层中煤层的分布及其组合特征;煤层的层数及可采煤层的层数、煤 层的总厚度、可采总厚度、含煤系数等。在煤 层层数较 多时,应插入全部编号煤层特征表,插表内容包括煤层名称、煤 层厚度(两极值/平均值、见煤点数)、煤层间距、煤 层结构、煤层可采点数及
13、点可采系数、煤层可采面积及面积可采系数、煤层可采性、煤 层稳定性等。3.2 可 采 煤 层自上而下逐层描述可采煤层的层位、间距、厚度(全层厚度、可采厚度)、结构、分布范围及可采范围、煤层可采程度、稳定程度和煤层顶 底板岩性及其变化等。3.3 煤 层 对 比详细叙述煤层对比的方法和依据。逐层描述所采用的对比标志。评价各可采煤层的对比可靠性。4 矿 石 特 征4.1 矿 石 的 矿 物 成 分 和 结 构、构 造叙述矿石的矿物成分(包括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结构、构造及有用 矿物的含量、粒度、形状、嵌布方式等特征。4.2 矿 石 的 化 学 成 分 和 组 分 含 量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特征,主要有
14、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物相种类、含量和分配率;综 述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害组分的含量(两极值、平均值)及其在矿区内的变化情况。对伴生有用组分的工业利用价值作出评价。插入矿石主要特征一览表,反映各矿体(层)矿石的基本分析单样品位两极值、平均值、统计样品数、品位变化系数;单工程品位两极 值、平均 值、统计工程数;主要共生、伴生矿产的矿体平均品位。4.3 矿 石 的 物 理 机 械 性 能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固体矿产,详细叙述其物理机械性能。对于其它固体矿产,本节可视 情况取舍。54.4 矿 石 类 型 和 品 级说明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 业品级划分的原则
15、和依据,矿石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特征、分布情况。4.5 矿 体(层)围 岩 和 夹 石说明主要矿体(层)顶底板围岩的种类,近 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规模,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及近矿围岩对矿体(层)完整性和利用的影响程度。4.6 矿 石 的 选(冶)加 工 技 术 性 能应按时间顺序叙述历次选(冶)加工试验情况(包括试验时间、试验单位);采样种类、方法、样品的代表性;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工 艺流程,取得的各 项试验成果,列表反映选矿指标;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
16、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利用的途径。插 选矿工艺流程图。对于生产矿山,选(冶)加工试验内容可视情况删减,要重点说明矿山实际选矿方法、选矿 工艺流程(插选矿 工艺流程图)、列出近几年选矿指标,说明区内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利用情况。4 煤 质 特 征(当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压 覆 煤 炭 时)4.1 煤 岩 特 征 和 煤 的 物 理 性 质简述各可采煤层物理性质,结构、构造,视密度、透光率、镜质组反射率等。简述各可采煤层的宏观煤岩成分和宏观煤岩类型。简述各可采煤层显微组分和显微煤岩类型。插入可采煤层显微组分成分和含量汇总表。4.2 煤 的 化 学 性 质叙述各可
17、采煤层原煤、浮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形态硫、磷、砷、氟等有害元素含量等指标的分析结果及其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插入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该表应列出原煤和浮煤各煤质指标的两极值、平均 值和采样点数。插入相应灰分、硫分等值线图等。64.3 煤 的 工 艺 性 能叙述各可采煤层发热量(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和干燥基低位发热量)、粘 结性和结焦性、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热稳定性、抗碎 强度、煤灰熔融性、灰粘度、结渣性和焦油产率等项目的试验结果并进行评价。插入相应的图表。4.4 煤 的 可 选 性叙述可选性试验成果,并进行评价。插入相 应的图表。在煤层和样品较多情况下,可参考下表格式列出评价结果。
18、煤的可选性评价结果表0.1 含量(%)煤层 及样品 编号拟定灰分理论分选密度浮物产率初始值 最终值可选性等级4.5 煤 类叙述各可采煤层的煤类及其确定依据;煤类界线确定原则和各煤层各煤类分布情况。4.6 煤 的 风 化 和 氧 化叙述确定煤的风、氧化带方法,风、氧化带煤的一般煤 质特征,煤的 风、氧化 带分布范围。4.7 煤 的 工 业 用 途 评 价对各可采煤层的煤质进行总结评价,对煤的主要工业用途做出评价。简述开采矿山煤炭实际用途和流向。在报告文字叙述、附表和插表中均应采用有关煤质新标准、新符号、新 术语。5 开 采 技 术 条 件5.1 水 文 地 质5.1.1 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
19、或块段的位置,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对于岩溶充水的矿 床还应说明区域岩溶发育特征。75.1.2 论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富水性、导水性及与相邻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含(导)水性。分析地表水、老窿水、地下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5.1.3 对于生产矿山,应调查、搜集开拓工程和采空区现状,矿山排水系统及防治水设施情况;叙述井巷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出水点位置、涌水方式及涌水量、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搜集历年各中段(水平)的涌水量及矿坑总涌水量;研究矿坑涌水量及降水量、汇水面积、
20、开采深度的关系,建立涌水量 计算公式和计算模型;简述采矿过程中出现的突水事件所引发的矿山安全生产情况及采取的治理措施和效果。5.1.4 确定矿床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水文地质模型、矿坑涌水量的计算方法、水文地质参数及矿坑涌水量估算结果,并 对涌水量可靠性 进行评述。5.1.5 论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类型,阐述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矿产资源储量分割以后,对未被压覆部分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何影响进行评价。5.2 工 程 地 质5.2.1 叙述矿体(层)围岩的岩性、厚度、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以及各种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评述岩体的质量;叙述风化带的深
21、度和岩溶发育带的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5.2.2 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生产情况,对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剥离物强度以及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5.2.3 论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类型,阐述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对未被压覆部分的工程地质条件有何影响进行叙述。5.3 环 境 地 质5.3.1 简述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历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对矿区场地稳定性做出评价;评述矿区目前存在的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5.3.2 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的或已经发生的区域地下水位
22、下降、山体开裂、滑8坡、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对地貌景 观和土地资源的破坏、放射性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评价,提出防治意见。对于生产矿山还应说明目前已采取的或拟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5.3.3 地 温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矿区内地温测量情况、地温状况、恒温 带深度与温度、地温梯度及变化情况,高温区的分布范围与分 级等情况。开采矿山应简述矿区开采水平的实际地温。5.3.4 放 射 性放射性背景值较高及有放射性异常的矿床,应对放射性背景值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论述,划出对人体有危害的高背景值区。5.3.5 论述矿山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类型,叙述环境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5
23、.4 其 它 开 采 技 术 条 件(当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压 覆 煤 炭 时 增 加)5.4.1 瓦 斯煤矿应搜集并叙述矿区瓦斯等级和瓦斯管理状况;发生瓦斯爆炸、煤层及瓦斯突发事故的数据资料。评述瓦斯 对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插入瓦斯成分、含量测定成果汇总表。生产矿井应叙述最近一年主管机关对煤矿瓦斯鉴定的文件、瓦斯鉴定数据和瓦斯鉴定等级。5.4.2 煤 尘 爆 炸 性煤矿应叙述矿区内煤尘测试成果,评价矿区煤尘爆炸性。插入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汇总表(开采矿山应包括井下采样与测试结果)。5.4.3 煤 的 自 燃 倾 向煤矿应叙述矿区内煤层的自燃倾向测试成果、煤层自燃的有关资料,
24、评价矿区煤的自燃倾向。插入煤层自燃 倾向性试验结果汇总表(开采矿山应包括井下采样与测试结果)。5.5 开 采 技 术 条 件 小 结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 进行小结,确定开采技 术条件复杂程度的综合类型(按3类9型确定)。96 资 源 储 量 估 算6.1 资 源 储 量 估 算 工 业 指 标叙述工业指标的由来与具体要求。如果该报告不涉及矿业权价款评估的,可采用最近一次报告中使用的工业指标;涉及矿业权价款评估的,应 采用一般工业指标。6.2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范 围 及 对 象6.2.1 建 设 项 目 选 址 边 界 外 安 全 保 护 带 的 划 定
25、 方 法 及 依 据铁路的安全保护带划定:参照铁路运输安全条例规定,铁路选址边界外两侧安全保护带各1000米。或经设计 部门论证确定的安全保护带(一般指1000米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保护带划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米和管道附属设施周边500米。在管道穿越河流时,其安全保护带为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00米;管道专用隧道的安全保护带为线路中心线两侧各1000米。一般情况下,公路以及其它面状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保护带按选址边界外扩300米确定。核电站等特殊工程,按行业规定或经设计部门论证确定的安全保护带。6.2.2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范 围铁
26、路压矿的,按选址(选址宽度+维护带)边界外两侧安全保护带各1000米确定压覆范围后,对所压覆的矿体 进行分割估算,不留 边坡。其它工程建设项目压矿的,按选址及其保护带(包括论证的安全保护带)确定压覆范围后,对所压覆的矿体进 行分割估算。工程建设项目压覆隐伏矿体(如煤炭),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在建 设项目选址外围加维护带宽度,通 过岩层移动角参数计算出安全保护带范围。若计算的安全保护带大于300米,按 实际计算的安全保护带距离确定压覆范围后进行分割估算;若小于300米,按300米安全保护带确定压覆范围后再分割估算。6.2.3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对
27、 象简要叙述矿体及原报告中资源储量估算块段的压覆情况。10说明建设项目选址范围与被压覆的上表矿区范围、或有效 矿业权范围及与矿体最大投影范围之间的关系。分 别简述上表矿区、或有效矿业权被压覆范围的面积、拐点坐标以及压覆范围内的资源储量估算矿体最大水平投影范围的面积、拐点坐 标(列出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的坐标对照表)。说明压覆资源储量分割估算基准日。6.3 资 源 储 量 估 算 方 法 的 选 择从矿体(层)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依据及其合理性。阐述所用方法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含义。一般情况下,被压覆范围内和未压覆范围内的资源储量分割估算应采用重新划
28、分块段、分 别重新估算的方法;也可依据最近一次 报告的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先分割估算被压覆范围内的资源储量,未 压覆范围内的资源储量采取扣减方法求得。采用扣减法的前提是被压覆范围和未压覆范围的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是一致的,工业 指标不一致则不可采用扣减法。若采用矿体(层)水平投影面积比分割估算被压覆范围和未压覆范围的资源储量时,应考虑被压覆范围与未压覆范围的矿体(层)厚度是否大致相同,若相差较大,应计算出分割块段的矿体(层)平均厚度再估算资源储量。6.4 矿 体(层)、采 空 区 圈 定 及 块 段 划 分 原 则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所确定的矿体圈定和连接、矿体尖灭点和
29、资源储量估算边界内外推的原则、资源储量估算图和剖面图上矿体边界的确定原则。说明块段划分原则。说明采空区边界圈定原则和依据(采空区圈定可利用最近一年的矿山储量年报)。6.5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参 数 的 确 定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体积质量(体重、视密度)、单工程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矿体平均厚度等参数的测定、计算和 处理方法。估算参数、矿体圈定、块段划分等原则上采用所利用的原报告,若原报告中有明显的错误,应重新确定。6.6 资 源 储 量 的 类 型 划 分11根据矿体的地质可靠程度(勘查控制程度、勘查研究程度)、项目所处的勘查开发阶段、勘 查开发的经济意义,说明各
30、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空 间的分布。压覆范围内资源储量类型只能为资源量,即331、332、333类型。6.7 资 源 储 量 分 割 估 算 结 果说明资源储量分割估算的截止日期。分别说明被压覆的上表矿区范围、有效 矿业权范围内各类型资源储量的估算结果,并说明被压覆的上表矿区范围与同时被压覆的有效矿业权范围重叠部分的资源储量。插入压覆范围内资源储量分割估算结果表。插被压覆矿区资源储量分割估算结果表。表格内容:矿区内原保有资源储量,至本次截止日期的动用量,本工程 压覆量,其它工程 压覆量,未压覆量及资源储量类别。6.8 资 源 储 量 变 化 情 况简述本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最近一
31、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关系,简述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插入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6.9 储 量 估 算 中 需 要 说 明 的 问 题简述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7 结 论7.1 对本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 质量等做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7.2 简述本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三、报 告 附 图1、建设项目选址范围、安全保护带范围、上表矿区范 围、有效 矿业权范围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套合图。2、矿区地形地质图。3、压覆范围内勘探线剖面图(采用垂直平行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4、体(层)资源储量分布垂直纵(或水平)投影图。5、矿山生
32、产建设工程及开采影响范围平面图。126、矿区井上井下对照图(压覆以往已开采或正在开采矿区时附)。7、压覆范围内代表性钻孔柱状图。8、其它附图(视情况增加)。四、报 告 附 表1、测量成果表。2、压覆资源储量分割估算相关的表格。3、压覆资源储量结果汇总表。4、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5、其它附表(视情况增加)。五、报 告 附 件1、采矿许可证、勘查许可证(复印件)。2、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3、申报材料(申报表、套合图、报告提交单位对报告中 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报告编制单位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编制压覆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委托书)。4、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的备案(批准)文件。5、
33、矿山储量年报表(复印件)。6、建设项目批准文件。7、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8、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对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告知函。9、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审查论证意见。10.矿业权人与建设单位签订的相关协议。11.报告编制单位初审意见。12、其它附件(视情况增加)。六、报 告 封 面 格 式(建设项目名称)压覆(矿区/矿床名称)(矿段/井田名称)(矿种)资源储量分割报告13(报告提交单位名称)年 月 日七、报 告 扉 页 格 式(建设项目名称)压覆(矿区/矿床名称)(矿段/井田名称)(矿种)资源储量分割报告报告提交单位:单位负责人:报告编写单位:主要编写人:报告审查人: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报告提交时间:(应是评估报告审查论证后的时间)八、文 字 摘 要在正文前加不超过 400 字的文字摘要,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矿区地理位置、矿 区地质概况、压覆边界的确定、压覆区的面 积、压覆的资源储量、主要结论、主要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