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是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至今日。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民歌和民谣的含义有点区别,民谣的“谣”字,有“虚”、“无”的意思,亦即所谓谣言、谣传。“民谣”是泛指古时在民间流传的歌曲,而作曲者已无可稽考,这些我们才会叫做民谣(当然也可叫民歌),所以我们会说现代民“歌”或城市民“歌”,而不应有现代民“谣”或城市民“谣”之说。我们在西洋歌剧或中国地方戏曲,不难发觉其音乐的部分,亦能充分反映一个族群的色彩性格、文化传统,但我们不会称之为民歌,并不尽然是它有丰富的艺术内涵;而是这类传统音乐,在没有留声机的年代,是宫廷贵族、知识分子或上层社会的“专利品”,并没有在民间普及,所以“流传民间”是成为民歌的最基本条件。民歌按形式和作用可分为高原山歌、劳动号子、稻区“田歌”、城镇“小调”和云岭“双声”等;按照体裁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