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体会目录穿越“时代之旅”争做“觉醒”青年.4记牢“三字经”避免党史学习流于形式.6从觉醒年代看基层党史学习教育.8从“千年茶道”中感悟百年党史.11上“红船”需借党史三次“东风”.14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破”与“立”.17念好“四字诀”修好党史“必修课”.20从党史中领悟“横”“平”“竖”“直”.23把党史作为砥砺初心的“磨刀石”.26学史力行要“立行”“巧行”“常行”.28感悟三重党史修炼境界.31穿越时空的“致敬”.34在党史学习中“强肌提神聚力”.36“四天”上演党史学习教育“速度与激情”.38党史学习要把握“五个阶段”.41做“三员大将”提升党史学习“三力”.44学党史“
2、用心”方能“深入”.47学党史“思政课”争当“三好学生”.50“学史用史”须有初心相映.53在党史学习教育“大熔炉”中炼“三心”.56党史学习要“学”“思”“践”“悟”.59寻求党史中的“风”“花”“雪”“月”.62学好党史“教科书”当好薪火“传承人”.64党史学习要下足“真功夫”练就“真本领”.67学党史“必修课”练一身“好功夫”.70打造“四个课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处.73凝聚党史力量行好脚下“三路”.77让党史的“味道”永世相传.80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初心.83从党史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86党史学习教育要严防“上热中温下冷”.88党史学习要有三个“锦囊妙计”.91学习党史答“三题
3、”提“三色”.94细品党史“百年茶韵”.97学习“百年党史”砥砺新时代.100领悟党史备好“精神行囊”.102学党史之“三怕”“一不怕”.105从学党史中提升“三力”.109争做党史“大考”的“高分学霸”.112让党史“必修课”成为“心”之所向.115党史学习教育青年一代正当其时.118向党史问求前行的智慧和力量.121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荣光.124读百年党史品三册汗青.127学好党史“四书”传承党员“四艺”.130党史学习要注重“起”“承”“转”“合”.132学史励志行稳致远.135学悟党史“100分”做新时代“优等生”.138学党史应把握三个正确方法.141党史学习要有“三感”.144学
4、习党史应念好“三字诀”.146汲党史营养燃旺“四昧真火”.149脚踏实地走好党史学习这“四步”.153加强党史教育做好“三为”文章.156从党史学习中涵养三分“英雄气”.159穿越“时代之旅”争做“觉醒”青年沧海变幻、桑田更迭,百年并非一朝一夕,他历经风吹雨打,承受破碎飘零。今日之四海升平、山河锦绣,也并非轻而易举、理所当然,这份明媚是踏着昨日的鲜血,凝在过往的泪水中到来的。当儒雅的绅士、迷惘的人民、含泪的革命情谊和温良的中国精神透过觉醒年代被活生生放在我们眼前,那些苦苦探索的青年才真正被认识到,那个至昏至暗的时代才真正被看到,那些血淋淋的历史也才真正被听到。这一刻,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感同身受的
5、“时代之旅”。他在命运如蝼蚁的乱世中探索“新生”。展开那段岁月,军阀混战、盗匪横行,面对贫穷落后愚昧的现实,面对帝国主义侵华野心,面对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或迷茫或愤怒或消沉,但也有人高喊奋起,开始救国救民之路的艰难探索。一颗丹心,满腔热血,山河为证,南陈北李“立志救国”的誓言响彻在天地之间。从四合院茶桌上的启蒙到席卷全国的思想革新,他们努力为这个“感冒”的中国寻找药方,治愈她、守护她。他们要的是中国的生机盎然,要的是中国的光明未来。他在大雨滂沱的泥泞里守护“信仰”。纷乱的长沙街头,润之迈着坚定而矫健的步伐,将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看在眼底,咬牙狂奔,跑出风雨和苦难,紧拥怀里的理想“信仰”
6、,冲破泥泞,迈向光明。作为最早的信仰传播者,他们用血肉之躯去付出,用生命去践行信仰之美。为挽救苦难的中国,一步一步奔赴理想,为信仰献身,坚定又从容。他们甘做血水里开出的花、霜雪里绽放的红梅,凋零在最美好的年纪,定格在盛放的瞬间,轰轰烈烈,背黑暗而向光明,为当时的中国点亮了唯一的光。(“头条号:公务员圈子,QQ2876271027”,加入我们的会员群,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他在浓黑夜色的铁屋中呐喊“觉醒”。疯抢的人血馒头,麻木的人脸,随处可见的乞讨饭碗,吃人社会的一幕幕闪放在“心碎”的鲁迅眼前,他提笔作刀,泣泪写下“狂人日记”,决心唤醒烟雾弥漫的中国,唤醒迷惘无知的青年,拯救风雨飘摇的时
7、代。昏睡的人们不知道将死的悲哀,他大嚷一声,发出新时代的呐喊,惊醒少数较为清醒的人。终于,这间铁屋子打开了一个小窗口,他眼角流下一行清泪,“成了!”那一刻,他们坚信,热地血终会占领冷地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要始终谨记“革命人亦是普通人”,我们享受的是前人披荆斩棘而来的幸福。作为青年人,我们要日夜兼程,挥斥方遒,努力争做新时代“觉醒”青年,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记牢“三字经”避免党史学习流于形式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顺利开启之年、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
8、迎来了百年华诞。当我们沉浸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喜悦之中时,当我们蓄势待发奋力迈进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之际,我们不能忘了来时路,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通过党史学习,更能激励我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记牢一个“懂”字,理解党史的深刻含义。学懂党史首先要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它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是我们不畏困难坚定前行的毅力支撑。学懂党史还要用好方法,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学习建党以来的发展历程。从挫折中找经验,从成就中找信心,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记牢一个“通”字,融会贯通党史学习意
9、义。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党史学习不只是学习一段历史故事,而是要学习这一段历史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世代传递下去。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国共产党蕴含的智慧与营养深邃且丰富,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启迪智慧汲取力量,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贯通,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记牢一个“实”字,把党史运用落到实处。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我,在于更好地把握方向促发展,我们要把从党史中学到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在党史学习过程中,要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运用党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促进更
10、深层次学习。党史学习不需要一目十行的本领,不是一知半解的阅读,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持之以恒学,才能使党史学习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觉醒年代看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最近,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十分“出圈”,因为其精致的布景、优美的构图、生动的台词受到许多年轻朋友的追捧,剧中人物有血有肉有亲和力,让人印象深刻,被许多网友在线“催更”。觉醒年代作为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作品,其成功之处在于一改以往主旋律作品的刻板形象,将“客观真实、创新生动、情感真挚”贯穿始终,让年轻朋友主动了解党史、研究党史。我想,我们在开展基层党史学习
11、教育时,若也能把“客观真实、创新生动、情感真挚”融入其中,党员们就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书写华章。用客观真实的史料,品味党的厚重历史。觉醒年代中,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追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之路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故事被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为广大观众了解认可。历史的不失真,才更容易被人接受。基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必须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相统一。如果只讲伟大成就、光辉历程、成功经验,而忽视曲折、失败、挫折、教训,就容易引起广大党员人民群众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但也不能只讲曲折、失败、挫折和教训,而不讲成就、经验和贡献,这也是不
12、尊重历史,更不利于认清现实。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认识与实践交织、经验与教训并举的探索历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只有鉴古知今,才能学史明理。用创新生动的形式,重温党的百年风华。觉醒年代中,不乏一些创新生动的比喻、暗喻,形式多样不套路,我们既能清楚导演的深意,又能更好地品味党成立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现在,百年风华的雄伟历史需要更多创新生动的载体来展示,创新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也能够增加党员参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更要注意在活用教育场所、拓展学习方式是有所创新。我们要利用好党史纪念场馆、革命遗址遗迹等教育场所,带领党员走出封闭课堂,利用先进的“VR模式”帮助党员进入沉浸式
13、体验,唤醒红色记忆,增加学习教育的代入感。我们可以创新拓展学习方式,在开展集中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线上线下同步学”“理论知识快递包”“身边党史微讲堂”等教育模式,为党员备好党史学习的“精神食粮”,将党史学习教育浸润到日常生活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用情感真挚的述说,阐述我们的初心使命。觉醒年代中,不乏“既然已经到了国亡人死之际,便再无投鼠忌器之顾虑,我们应该有破釜沉舟之决心”“敢于努力救国之新青年,筋骨强,方能气力雄”等情感真挚的台词,语句简单但振聋发聩,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是我们初心使命的优秀表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表达同样可以是一声声情感真挚的
14、诉说。基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讲授专题党课时,不应该拘泥于公文句式,把党课材料讲得语调单一、平淡无奇,让基层党员觉得乏善可陈、没有兴趣,这样会让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满意。我们要在充分吃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地想、语言朴实地写、真情流露地说,用语言精练、情感真挚、回味悠长的表述讲述我们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用基层党员听得懂、听得进、能深思的话语唤醒党员的红色基因,永续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千年茶道”中感悟百年党史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学习礼法,修身养性。茶道,从古至今,历经千年而经
15、久不衰;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征程而历久弥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妨运用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在读党史、悟党史的过程中体味“党史茶香”,回味“党史茶韵”,细品党史百年底蕴,领悟党史真谛。烫杯温壶,在洗涤预热中“提温”党心。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同时,我们也能意识到,党依然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应务必时刻铭记“赶考”永远在路上。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处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就是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党史中深刻认
16、识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永葆党心初心,做到强化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找准历史坐标、把握历史方位、心怀“国之大者”,将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端杯闻香,在轻嗅余香中“细悟”党性。在喝茶之前,都会“未入口先闻其香”,因为这是茶道中独自感悟的阶段,茶香沁润心田,身心怡然自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可如“茶道闻香”一般,让党员干部深悟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红色力量、汲取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17、,赓续红色血脉,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去除杂质,淬火成钢,以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做事做人都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取杯品茗,在轻啜三口中“沁润”党魂。其实,一饮而尽,拍手称快的茶或许并非好茶,往往是小啜几口却仍令人心旷神怡、意犹未尽的茶才最入人心。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在学习,关键在领悟,学深悟透才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不断凝聚干事创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伟力,这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因此,要在党史学习中弄清党的发展历史的来龙去脉,要从党史中每一个振奋人
18、心的片段中汲取奋勇前进的“精神养料”,领悟革命英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淬炼出矢志不渝的党心党魂,浇灌出无坚不摧的“红色地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断创造辉煌业绩、谱写壮丽篇章。一壶茶,苦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不要永远是苦的,要有苦有甜,始苦终甜,这样的茶,才是好茶。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今天的中国,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我们比任何时候都精神更饱满、士气更振奋、意志更坚定。汲取这一路上的苦与甜,不忘初心
19、,接续奋斗,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出温润人心的新史诗、新篇章!上“红船”需借党史三次“东风”以史为镜,明辨自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曾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历史如河长流而去,百年时间如浪转消,中国共产党用短短百年的“沧浪之水”承载起人民前行的船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读史学史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读懂党史中的“艰苦作风”“奉扬仁风”“千里同风”,让“百年红船”行稳致远,高挂起
20、时代发展的新风帆。借以“有志之士,能无抚膺”的艰苦作风,筑牢“红船”的“脊骨”。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国共产党诞生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困苦年代。堂堂华夏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是那个时代的符号。但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到万里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呐喊,再到改革开放、幸福小康,追逐中国梦的路上,我们党逐渐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小舟,发展成为一艘满载人间奇迹的巨轮。研习党史,要继承革命先驱的“红色风骨”,从党史中学习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优良传统,读史以修身、“正风骨”,练就纯粹的党性。借以“凡政皆务以利民”的奉扬仁风,把好“红船”的
21、“方舵”。为政之要,重在利民。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民史,百年间,记录了无数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留存了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从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能让我们得以启迪为民智慧、修习廉政仁政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执政时期,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为民服务宗旨记在心上、落在行动,始终奉守立党为公、革命为民、执政为民坚定信念。不变初心之舵,诠释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政党本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切皆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从党史学习中不断重温初心、感悟初心、叩问初心、践行初心,把握好人民至上的发展新方向
22、。借以“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的千里同风,撑起“红船”的“风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味党史百年,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里,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扛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神圣职责,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抵御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而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崇尚和平,在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争取到之后,愈加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让我们接过希望的火种,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以史为鉴,不断自我革新,以浩然正气向历史致敬,以浩然正气担起时代之责,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争取和平、维护和平,向内坚定发展信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向外秉持和平友好、互助共赢的发展理念,把弘扬“红船精
23、神”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不断学习党史,从党史之风中汲取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和奋进者,为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贡献,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破”与“立”在全党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是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及时雨”,是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奋进的“加速器”,是进一步调动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强心剂”。党的一百年,是自我
24、革命、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百年,是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与创造的一百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党史学习教育是对党员干部思想与行动上的洗礼,是对以往思想迷茫、行动疲惫、作风懈怠的打破,是对干事创业的思想力、执行力、创新力的优化提升。敢于打破思想上的迷茫,立起心中的红色信念。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钻研不深、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不透的党员容易产生思想上的迷茫,陷入思维上的怪圈,并终将跟不上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进程。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百年党史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
25、以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破除思维上的窠臼,党员干部应当主动钻研党的科学理论,将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化为己用,在党史学习中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非凡之力创造伟大成就。敢于打破行动上的松动,立起心中的红色榜样。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到如今的巍巍巨轮,这是一代又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的成果,是用心血和汗水造就的辉煌。如今,正是伟大事业奋进的大好时代,需要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然而,有的党员却存在畏难心理、“慢行动”,甚至“不行动”。不论是“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26、的王进喜,还是“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等先进典型,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许党报国的郑重诺言。所谓学史力行,学好党史要心怀对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英烈的崇高敬意,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不同革命精神及时转化为现阶段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敢于打破作风上的懈怠,立起心中的红色防线。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并坚持的优良传统。回望党的奋斗历程,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够在急风大浪中立得住,在艰难险阻中出得去,在时代大潮中走得远,关键之一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的态度,创造出经得起时代与历史检验的功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对自身队伍建设重要性的深刻
27、认识,是对党员干部思想、学习、工作、领导、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严格要求,而非“做样子”的空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少“老虎”“苍蝇”齐齐下台,这些反面典型时刻告诫我们,作风建设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修身律己要不得半点马虎,要在时常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中抓出作风建设的长效。念好“四字诀”修好党史“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党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念好“学、思、践、悟”四字诀,确保党史学得好、学得深、学得真、学得透,
28、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持之以恒“学”,确保党史学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要想彻底读懂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行不通的。学习党史,首先应该摆正学习态度,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党史是项慢功细活,急不得,要发扬蚂蚁啃骨头和燕子衔泥垒窝的精神,持之以恒学习,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因此,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好“安专迷”精神,永葆时刻学习的恒心,以“滴水石穿”的毅力学习党史,做到学不深入不放过、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明白不停止。沉下心来“思”,确保党史学得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
29、习党史不能过于急躁,必须要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习党史,不但要勤学,更要善思,要从百年党史中深入思考,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入基层“践”,确保党史学得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强调的是“践行”二字。“学习”和“践行”不可分割,党员干部必须联系实际学好党史,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
30、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联系工作实际,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拼劲闯劲,坚定不移朝着“十四五”确定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同时,要把学党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操心事。用心用情“悟”,确保党史学得透。“能于一唯间,顿悟冠三千。”百年党史蕴含着持久深厚的思想伟力,闪耀着璀璨夺目的思想光芒。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学习党史,更要用心用情领悟党史,从百年党史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党史,就要走进历史长河,在百年党史的印记中,用心用情领悟党史
31、,感受革命情怀,在重温“遵义会议”历史中感受到了党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时代创举,在追忆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足迹中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领悟党史中,不断认清历史方位,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与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从党史中领悟“横”“平”“竖”“直”党史不仅是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更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我们要学会领悟蕴含的精神实质,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养,成为一名“拿得出手”的党员干部。学习上“横纵穿贯”,提升工作水平。百年党史博大精深,是一部融会贯通的历史,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
32、螺旋上升的认知过程中去糟取精,融成的一部百科全书,蕴含了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历史规律的科学结论等精神宝藏。我们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要将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融入到岗位工作中,做到学以明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宏观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刻领会国家事业中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微观上,基层工作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复杂繁琐,要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大局意识,把握矛盾事务的来龙去脉,做到融会贯通,干好本职工作,成为让群众满意的干部,办成让群众满意的事情。性格上“矜平躁释”,做到宁静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磨砺人的性格,让人沉淀下来、平静下来,读史书更是如此,党史百载成书,历经
33、岁月洗礼,韵味厚重,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无畏精神,是“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赤胆之心。党员干部要多从党史中汲取这厚重的养分,做到矜平躁释,我们不仅要有鲜亮的“外壳”,更要有厚重的内涵,才能遇急事沉着冷静,遇难事迎头赶上。当今时代,多是浮躁之气,而缺少静气,不是性格使然,而是缺少从厚重的历史中领悟静气。党员干部要多读党史,涵养静气,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想想“是否走得太快,忘了来时的路”这个问题。斗争上“横眉竖目”,强化斗争精神。党的历史是一部斗争的历史,从建党之初的50多人到如今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百年风雨历程,这是我们党书写的一部同侵略、同落后、同
34、贫穷的斗争史,是“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抗争史。党员干部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我们要从这部斗争史中领悟斗争精神,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面而上,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横眉竖目,同时要从党史中学会斗争方法,善于利用科学规律,夺取斗争胜利。工作上“秉公任直”,营造清风正气。“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就是为了建设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就是谋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我们要从党史中领悟这种精神,在工作上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事公平,努力营造清风正气,要敢于用公平正义衡量自己干事创业的
35、标准,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成为群众敢信任、愿信任的干部。特别是作为基层干部,干的就是民生事,做的公道与否,群众心理最清楚,只有做到自己身正,才能不令而行,把群众的事办好,赢得群众的“口碑”。把党史作为砥砺初心的“磨刀石”党史是最好的“磨刀石”,能砥砺初心,激励广大党员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和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广大党员要以党史砥砺初心、担当使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坚定信仰学党史,“对党绝对忠诚”。党的历史故事熠熠生辉。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能听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呼喊,
36、会被杨靖宇“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震撼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长河里,有无数像他们一样忠诚践行初心的革命英雄。对党忠诚是广大党员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守住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关键要在学党史中做到知党爱党、知史爱国,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要务是为民谋利,第一准则是廉洁奉公,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严守党的纪律不越轨,面对利益诱惑不动心,在风险挑战面前不变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心怀群众学党史,“为人民谋幸福”。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进京赶考”,到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无不把中国共产党在成立
37、之初“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铮铮誓言一一兑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鉴往知来,始终践行为民初心,“党叫干啥就落实啥”“群众盼啥就干好啥”,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自觉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精神,在学习党史中砥砺初心,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担起使命学党史,“为民族谋复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左权、赵一曼等革命先烈“愿拼热血卫吾华”,用生命保存了革命火种;为科技事业奋斗终身的“天眼之父”南仁东、一身为国铸核盾的程开甲等改革先锋,用毕生精力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
38、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昨天要赶考,今天要赶考,明天更要赶考。要始终保持“赶考精神”,赓续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民族精神,肩负时代使命,以强大动力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胜利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学史力行要“立行”“巧行”“常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而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唯有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熏陶下、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下“立行”“巧行”“常行”,才能行而有向、行而有方、行而有果、行而有效。立行就要有“令行禁止”的态度。“立行”从字面上
39、理解是立说立行、说干就干的意思,而要做到立行,需要同时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强大的落实力,这样才能确保方向的准确和行动的迅速。回顾党的成长历程,自成立之后,共产党人就用信仰铸就“忠诚之魂”,坚定立场,明辨是非,追求大义,无论面对艰难险阻、利益诱惑,还是生死抉择时,都坚决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而这份讲政治、讲服从、讲落实的态度,让9100多万敢打敢拼敢闯的党员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让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学史力行,就应当从共产党人旗帜鲜明的态度中汲取力量,在抓上级部署要求落实中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让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动摇、在急难险
40、重面前毫不退缩、在党和人民需要面前毫不迟疑、在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面前毫不手软作斗争。巧行就要有“善于斗争”的本领。“巧干”是说干事不能“拍脑决策”“任性惯性”,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灵活应变、对症下药,而要做到巧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从摸石头过河到学习借鉴,有过“四处碰壁”,也有过“水土不服”;从自我革命到守正出新,有过“断腕阵痛”,但最终换来了“中国智慧”。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践认识实践”的方式探寻真理,形成了指导我们党在新时代破浪前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难免会遇到更多的“腊子口”“娄山关”,但我
41、们站在“巨人的肩上”,能够“看得更远”。学史力行,就应当从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力量,从斗争经验中得到启迪,让自己在攻坚克难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受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增长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本领。常行就要有“功成有我”的情怀。干事创业,易的是认真一阵子,难的是坚守一辈子。“常行”就是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而要做到常行,需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并为之奋斗一生。回顾党的辉煌历程,任何一项成绩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取得的,有的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一代代共产党人笃定一个目标,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作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努力,把每一步都踏稳踩实,让最后的成果经得住考验。“十四五”顺利开局,目标已然明晰,需要的是党员干部的持续奋斗。学史力行,就应当从共产党人“为共产